<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的新学期因为一场席卷全国的疫情而改变了它通常的打开方式。停课不停学既是战疫情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应用展示,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作为一线教师,在“停课不停学”的大潮推动下,我成为了祥宁街小学五年级语文组的线上教研组长,也摇身一变成为孩子们口中的“陈主播”,开始了陌生又新奇的网络授课。在尝试、反思、改进、再尝试的过程中,逐渐从试探摸索变得得心应手,诸多的感悟也油然而生。</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一、约法三章,保障线上学习有秩序。</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保障线上教学的学习秩序,开课前,我就利用班级家校沟通群与学生约法三章,来保障网络学习的规范、有序和有效的实施。一是: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提前做好上课准备,按时到课听课。二是:授课过程中,先要听清或看清老师的要求,教师采取点名发言的方式进行,没有点到的同学,先向家长回答问题,然后认真聆听同学的发言并能进行适当的点评。三是:教学群不得随意发言、不得上传作业照片、表情、链接等,每位同学必须区分小组群和教学课堂群的有效功能,课堂群仅限每天上课、讨论使用,禁止回复“收到”刷屏,要自觉遵守。网络学习有纪律、有规范,才能保障网络教学有良好的秩序,才能顺利推进学习进程,才能让大家尊重网络课堂,严肃对待学习活动,才能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二、问题精研,引领学习行为更明确。</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所谓“有备而来,有备无患”,抛开我们所有教师都要进行的网络授课技术学习和平台选择的准备不说,我认为课堂问题精准研究最为关键。网教授课与平时课堂不同,常规教学课堂尚不能面面俱到,规范的网络课程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新鲜事物,这就需要我们备课时每节课的课时任务要明晰,问题要精准,才能引领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明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例如我所执教的五年级语文,每课时教学分为以预学单引导学生先自学,然后师生再进行线上交流的两部分进行。我的课堂环节力求清晰:课前三分钟推送“每日论语诵读”,采取视频领诵加小剧场解析的方式呈现,活泼有趣、简单易懂。每天以祥宁国学诵读的日常开始课程学习,这种孩子们熟悉的方式既拉近了屏幕间师生的距离,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每课时开始先分条明确课时任务,然后按环节分解组织课堂学习,我的课堂随处可见这样的提示语,例如:“请点击视频,调整坐姿,记笔记的习惯你养成了么?用时12分钟”;“此时屏幕前的你思维活跃,让我们拿出笔记,边跟着图片回忆边梳理一下吧!注意书写美观哦!时间5分钟,开始吧”;“请@到的同学代表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给予评价,准备好请分享”;“屏幕前的你也试着读一读,注意读出文言文的韵律,节奏划分图请查收,2分钟后来分享,开始吧!”;“现在是15点,请同学们关闭预学单,回到线上交流课堂”。这样的提示明确了每一环节学生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多久。引领着学生的线上学习行为更加明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认为最有效的学习就是做事。在课前精备课程资源,关注CETV、和承德、腾讯课堂、部编本小学语文等各大资源平台,观看、比对、筛选,学习借鉴的同时,准备好适和课堂精准引领的最优资源,预设好时间,做好环节任务提醒,每一步都围绕着让学生解决什么问题或做什么事情来展开。有了具体问题要解决或具体事情要完成,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才能有效的让线上课堂的学习行为真正发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课堂流程范例:</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三、小组合作,促进自律达人正养成。</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次线上教学,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我把68位同学分成8个线上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为8到9人;挑选组长需成绩在中上,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和爱心,愿意为同学们付出;小组的组员需包含成绩在上、中、下各层次的同学;本着这三个原则,我让班级委员会召开线上会议,由他们先挑选出组长和分组,再反馈给我做适当的微调,接着建立班主任、班级委员和小组长们的一个核心先锋微信群,在群里公布分组情况后,由组长来自选组员,建立小组群(我要在每个群)。这些小组在线上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我要求学生首先在组内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从组长最初发来的组内答疑截屏发现,有同学问一道题,另一同学就直接告诉结果,我认为这种直接告诉答案的办法不好,在小组长群里就给了孩子们建议:在帮同学解答的过程中最好用思维过程去引导同学思考并回答,也可以提示答题技巧,引导性的让他自己最终找到突破的方法。孩子们悟性很强,一点就明白了,同时也把一些组内做得好的经验分享到其它小组,这样的组内相互帮助,有效的解答了疑难。每天早晨小组成员互相提醒签到;课堂上,小组群内激烈地讨论、自评互评分享;课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问巩固知识;一天学习结束后,小组长召开小组总结会议,对组员考勤、上课、作业等表现进行说明,并进行易错点总结提醒,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线上教学生动热烈,大放异彩。与此同时,各组的每周评比竞争激烈,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老师,我也丝毫不敢放松,每天查看各组答疑问题,易错提醒单,针对性的对一些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要求他们背诵一些必须记忆的知识点。检查的方法是,让这些学生闭眼背诵拍暗号视频限时传送给我。这个方法保证了反馈信息的真实和准确。居家学习,没了老师的面对面管理,却让祥宁街小学的生本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此时大展拳脚,同学们相互提醒、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自主管理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一批自律达人正悄然养成。</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四、灵活互动,调动课堂氛围更融洽。</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网络学习在保持安静学习环境的前提下,想要提高学生注意力,调动课堂氛围,就必须与孩子互动起来,但是又不能像平时课堂上的互动一样随时启动,一定要讲究方法。在两周多的“课堂”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互动方法:1.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到人定向进行互动,学生回答的问题基本上都是自己有能力回答的问题,即使无法做出回答,也会有同学做出积极地回应。2.以具体学习内容中心采用“接龙式”互动,即使在接龙时存在断崖式分层,下一位同学也会在第一时间中做出积极反应;3.采用“角色互换”的互动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学习任务清单的完成情况,自评后进行难点提示,其余同学认真倾听,适时评价补充,而我只需做一个具有想象力的观众即可。4.大胆设置范围时间内的语音开放,围绕重点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互动中,孩子们的口、手、脑和身体会相机做出反应,在互动中师生仿佛又回到了昔日融洽活跃的课堂,在互动中,学生的语言、逻辑、运动、观察和思考等能力得到同步提升。</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五、展示成就,形成隐形PK同进步。</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榜样,成为学生们的标杆。网络学习,每位学生学得怎么样呢?这个信息不仅教师想知道,家长想知道,其实同学之间也是想知道的。所以,我把网络学习过程中的好的作业、好的讨论、好的解决方案、好的提问等,都利用美篇在微信群中展示出来。甚至给榜样引领突出的同学在线上冠以相应的称号,随着一张张英雄榜的张贴,“笔记达人”、“背诵能手”等各类人物相应而生。随着成果的展示,那些被展示的学生学习情况越来越好,那些没有被展示的同学,也在榜样的鞭策下开始改变。每次作业之后我都会选择一部分好的编辑后放到网上展示,比例大约是六分之一,这样的网络平台的公开表彰,在班级中形成了有效的隐形PK环境,为学生间相互学习搭建了平台,学习的成就感促进生生协同向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这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中,今天我们作为教师能做到的,就是在突变中探索新的路径。全面开展线上教学是非常时期的一大挑战,让我们带领同学们共克时艰,在摸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成长。不一样的“课堂”,精准施策,却是同样的精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