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u>赣榆区沙河镇陈巷小学五一班</u></b></p> <p>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若在以往,此时孩子们应当已经返校开学,而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一切只能推迟。我们或许错过了第一朵花开,错过了植树节,错过了和煦春风里朗朗的读书声,但不会错过成长,错过感恩,错过思考……我们终将会重逢,而到那时,一切,刚刚好。</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家长如何给孩子进行性别教育</u></b></p><p> 2020.3.13日,我们聆听了张旭玲老师的三宽家长培训――家长如何给孩子进行性别,听后家长们感慨颇多。家长要及早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教育的时候不能回避,正确引导和耐心解释;教育孩子要有男女平等的观念,不能带有歧视。</p><p><br></p><p><br></p><p><br></p> <p> 当我们反思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学习之外,我们是否尽到了家长的责任呢?比如,对生命的教育。缺乏生命教育会培养出的漠视生命的孩子、培养出极端的孩子、培养出暴戾的孩子、培养出极度自私的孩子、培养出悲观厌世的孩子。</p> <p> 生命教育的基础是“爱”的能力,有人说我很爱自己的父母、家庭、孩子,我为他们付出了自己的一切。我们常说爱就是付出,可是家庭会有矛盾,孩子会对冲着你说“我讨厌你!”片面的爱结果并不尽如人意。那么,我们该教孩子如何去“爱”呢?爱别人首先要能够爱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接纳自身的不足</p> <p> 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会影响人的行为。乐观的人往往认为困难是暂时的,很快就能够克服,而悲观的人则认为错误是自己造成的,从而过度内疚和自责。乐观的人并不是在推卸责任,真正乐观的人会勇于承担责任,但会将责任进行区分,而不是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这种情绪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更感愉悦,甚至把生活中的不幸当作人生的挑战。</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怎样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b></p><p><br></p><p><b>第一,及早教育</b>。</p><p> 早教育比晚教育要好,5岁以前是比较好的时期。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气质、性别意识养成的一个关键阶段,孩子对于性别已有较清晰认识,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孩子是天真无邪的,较早地让他们知道一些性别知识,要比他们懂得了害羞,懂得了成人的忌讳之后,才去自己琢磨要好得多。</p><p><b>第二,不能回避。</b></p><p> 面对孩子提出的两性方面的疑惑,家长务必正确引导和耐心解释,不要回避或者欺瞒孩子。孩子可能会问这些问题: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为什么爸爸站着尿尿,妈妈却坐着尿尿?为什么爸爸妈妈可以睡在一起,而我却要自己睡一个房间?等等。这是一个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碰到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不应回避或闪烁其词,不要用“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来糊弄孩子,反而激起孩子的好奇心。</p><p><b>第三,要有平等观念。</b></p><p> 父母不能让小孩子从小就产生性别歧视,特别是对女孩的歧视。有少数重男轻女的家长,不喜欢女孩,使小孩从小就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种就是对男孩子的溺爱,这也是一种不平等思想。最新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家庭里的男孩普遍受到母亲的宠爱,最容易倾向同性恋和娘娘腔。重男轻女、家庭条件优越等原因,都容易导致孩子在这一时期发生性别认知模糊的现象</p> <p>家长观后心得体会</p> <p> 世界并不是你想象的如此美好,教会孩子保护自己才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p><p> </p><p> 给孩子性别教育,就是给他们的人生构筑第一道防线。</p><p><br></p><p> 给孩子最好的爱,也教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就是为人父母,最了不起的成就。</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待春来,</b></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草木郁葱 ,山川无恙,</b></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中国大家、小家</b></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依然挺立在世界的东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