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让我走进你

璞玉

<h3><b style="font-size: 20px;"> 网上疯传,2019年最值得去的旅游线路(没有之一)是河西走廊。年初时,我们就计划在秋高气爽的10月去游一趟。无独有偶,习近平总书记8月份到河西走廊视察调研并作重要指示,引起各界强烈反响。这条没有之一的旅游线路更加红火了!2019年10月9日,我们怀揣着与习近平总书记同辙的兴奋和喜悦,踏上了去大西北的征程,在那无以伦比的河西走廊的土地上,留下了探途的足迹!</b></h3><h3><br></h3> <p><b style="font-size: 20px;">  此次大西北之旅,我们从甘肃兰州出发,自东向西,全程穿越了河西走廊,向南经过青海祁连,向北到内蒙古阿拉善盟,向西探足最西边的敦煌以及新疆地界的柳圆。沿途见识了夹峙河西走廓的祁连山脉,仰视了合黎山,龙首山的雄瓷,乘车穿过库姆达格沙漠,游览了巴丹吉林沙漠北缘,经过了黑戈壁,白戈壁,观看到了明代的古长城,车观了戈壁上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游览了戈壁荒漠上的黑水古城,弱水河⋯⋯河西走廊一线,让我的人生旅途丰富多样彩,令人难以忘怀!</b></p> <h3></h3><h3></h3><h3><h1><b>(一)千年河西走廊</b></h1><h1><b> 河西走廊处于我国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位于中华母亲河的黄河以西,故名河西;它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形成绵延上千公里的堆积平原,如同走廊一般狭长,故曰走廊。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是汉唐以来丝绸之路的主要干道,从汉代到至今约2000多年来,河西走廊承载了中国西部的厚重的历史,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b></h1></h3><h3></h3><h3></h3> <h1><b>河西走廊的秋天</b></h1> <h1><b>河西走廊的风力发电站</b></h1> <h1><b>河西走廊戈壁滩的苍凉</b></h1> <h1><b>河西走廊祁连山脉的雪景</b></h1> <h1><b>河西走廊龙首山的初雪</b></h1> <h1><b>河西走廊合黎山雄姿</b></h1> <h1><b>(二)黄河风情一线</b></h1><h1><b> 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沿途有兰州,武威,金昌,高台,山丹,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等城市。我们第一站从甘肃省会兰州市出发,沿着历史悠久的黄河一线,游览母亲河沿途风景。</b></h1><p><br></p> <h1><b>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8月视察兰州,在黄河边上指点江山。</b></h1><p><br></p> <h1><b>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视察兰州《读者》出版集团。</b></h1><p><br></p> <h1><b>我们到达兰州后,抽下午自由活动时间,游览了《读者》出版集团。回忆这本读者杂志,曾经给我们这代人带来的知识和力量。习主席在这次考察《读者》时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建设书香社会,提升思想境界,增強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是的,一个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民族更何况不是如此!</b></h1><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读者》集团不是旅游景点,游客不准随便进入。我坦诚地给工作人员讲,我们来自重庆,与习主席是同年代的老年人,对读者杂志充满了怀念的情感。工作人员被我的真诚感动,允许入内参观,并热情给我们讲述习主席视察集团,给《读者》人带来的莫大鼓舞和鞭策。</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夜游兰州市区景色</b></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黄河母亲像</b></p><p><b style="font-size: 20px;">兰州的标志性雕塑,建在黄河边上长6米,宽2米2,高2米6,总重40余吨。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b></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黄河中山铁桥</b></p><p><b style="font-size: 20px;">在兰州滨河路中段,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该桥旧名镇远桥,建于淸光绪三十三年,由德国人承建,花了白银36万余两。我们全程步行从桥上通过,到达黄河对岸的白塔山下,看到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八个大字。191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后经修补复通。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b></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黄河边的羊皮筏漂流</b></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次看到真正的羊皮筏。在黄河边上,老罗同志穿上红色救生衣与羊皮筏子秀了一把。有些胆儿大的游客,由船夫掌舵,摇摇晃晃跨上羊皮筏,任随筏子在浑浊的黄河波浪中,上下漂流,真有点惊心动魄。</b></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黄河古水车园</b></p><p><b style="font-size: 20px;">兰州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这种水车制造工艺,进入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到了兰州一定去看看这老虎车,仔细观察,它与丽江的水车不一样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兰州西关大清真寺</b></p><p><b style="font-size: 20px;">旅游行程里没安排这个景点。女儿说到兰州一定去了解一下西北人的宗教信仰。这座大清真寺在兰州闹市区,几乎被城市的繁华嚣嚷所掩盖,原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现这里是1990年重建。清真寺宏伟壮观,造型独特,礼拜大殿宽大明亮,建筑风格是中国宫殿式的飞檐翘角。我们前往参观见很多穆斯林正在做礼拜,一位阿匍非常高兴与我们合影留念。</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三)古代凉洲一一武威</b></p><p><b style="font-size: 20px;">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习近平总书记同八步沙林场的"六老汉"治沙代表及林场职工亲切交谈。</b></p> <p><b style="font-size: 20px;">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威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新村村民李应川家,同李应川一家拉家常。</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甘肃武威,历史悠久,古称凉洲,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故命名武威。</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此去武威,只游一处名胜,名曰: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的石窟之一,据说比莫高窟还早一百多年,具有中国石窟鼻祖之美誉。窟内保存壁画数百平方米,现在洞窟三层佛龛众多,以及珍藏有魏隋唐各大朝代的汉藏写经,十分珍贵。</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这张图片是我引以为傲的。天梯山石窟的地理位置与众不同,这尊最大的弥勒佛窟,背靠山体,前面临水,我们沿长长的石梯,深入到大佛的最底部,当老罗举起相机,仰拍大佛时抓拍的。石梯靠着的围墙外,是深不可测的湖水,大佛的下半截,其实完全是建在水中央。我惊叹开拓石窟的先人们的创造力,在古代建筑这座石窟是多么不易!</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四)金银不换的宝地一一张掖</b></p><p><b style="font-size: 20px;">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8月,来到张掖巿高台县,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8月,考察张掖市山丹县培黎学校,参观学校创办人路易.艾黎故居,学校现代制造技术实验室,观看职业技能实训,同师生亲切交流。</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8月,考察张掖市山丹军马场,实地了解祁连山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情况。</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除了游览丹霞地貌,张掖才是我心目中必去的探途之地:张掖是西北的一颗明珠,它的地名由汉武帝所赐,张掖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南北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北方进入内地的咽喉,是河西走廊的粮倉,祁连山下的好牧场。在历史上享有金张掖的美称!来大西北,必到张掖,不留遗憾!</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张掖丹霞"色如赤月,灿如明霞"让摄影发烧友痴迷,摄影精品层出不穷。七彩丹霞地貌是闻名遐迩的景色,也是张掖的骄傲。</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七彩丹霞地貌面积大而集中,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由于矿物质不同,形成红黄白绿蓝各种色彩,令人叹为观止!</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丹霞地貌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挿到山脚下,犹如斜铺的彩条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艳丽异常!</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五)内蒙古荒漠中的仙境一一额济纳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三千年的守望,只为等待你的到来!"这句具有超强煽动性的广告语,吸引了无数红裙美女,不远千万里的追逐!</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胡杨树,这是一个神奇的树种,它的生长总是和凤凰与鲜血紧密相连;这是一个多变的树种,春夏绿色,深秋黄色,冬天红色;这是一个坚强的树种,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漫漫三千年,它多舛的命运,激发人类太多的诗情,太多的哲思……</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胡杨林的美景,引历代文人雅士赋诗赞美,我的任何文字描述,都显得苍白无力,让西北边陲的仙境烙在我的心里。</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六)巴丹吉林沙漠</b></p><p><b style="font-size: 20px;">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是阿拉善沙漠的主体,位于内蒙古西部的银额盆地底部,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其中的必鲁图峰是世界最高沙峰。</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我游览过国内外多处沙漠,但巴丹吉林沙漠很是特别,年降水量量不足40毫米,沙漠湖泊却多达100多个,高耸入云的沙山,静谧的湖泊湿地,构成其独特的迷人景观,吸引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这张照图片是老罗同志拍摄的剪影。巳近黄昏,巴丹吉林沙漠前行中的驼驼,人们耳边留下阵阵驼玲声⋯⋯</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七)流经青海甘肃内蒙三省一一居延海</b></p><p> </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10月13日天刚蒙蒙亮,今儿个起大早,去游览中蒙边境上的居延海。居𨒂海不是海,在荒漠的大西北只能是内陆湖,它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至黑河的尾闾湖。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黒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800多公里后,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海。</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到居延海看曰岀,芦苇,海鸥,是每个西行者必须完成的功课。我们刚到景区的大门,随着蜂拥而至的人流,快步占据了最佳观赏地:朝霞灿烂无比映照在居延海上,湖面五彩斑斓波光粼粼,芦苇在晨曦中熠熠生辉,在晨风的吹佛下舞动身姿,海鸥双快地叫着,追逐着,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这时观景的人们欢呼起来了,湖边天际线处缓缓升起一轮金色的太阳,阳光瞬间普照大地,太震撼了,万物生长的神,我的太阳!</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古老的传说中,圣人老子在居延海升仙,大西北戈壁洼地的古老传说,富有仙意,难怪这仙境美韵,这样引人入胜!</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八)黑水古城遗址</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黑城位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30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这城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时期,公元1372年明朝大将冯胜攻破黑城后废弃。至今城内还埋藏着西夏和元代的珍贵文物。近年来,由于周边地区沙化严重,流沙从东西北三面侵蚀黑城,许多遗址已埋在沙下,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有可能再也看不见这座古城。</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黑城的城墙很有久远的年代感。但是城里的建筑是近年来才仿造的,满足游人观赏的需要。城里的商铺,街道,小贩卖买货品,2尺长小指粗的红柳,穿上大块的羊肉串,让我们尝试了西北人的豪爽;衙门,兵器,告示栏,辑捕令,显示在古代遥远的西部边关,也仍然存在以法治国的雏形。</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九)不死的灵魂怪树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相传,当年黑城有一个守将哈拉巴特尔黑将军,此人英勇善战,威名远扬。后来大兵进犯攻城,把河水截断,黑将军在既无援兵,又无饮水的困境中,率兵突围,一路拼杀,最后战死在离黑城西边不远的怪树林。怪树林,是众将士不死的灵魂所在!</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朋友圈刷屏的怪树林,在兰天白云,风和日丽之下,有花枝乱颤的浪漫。而今天,怪树林却以漫天的风沙,呼啸的西北风,阴沉沉的面孔迎接我这个不速之客,西北风裹挟着黄沙,让人睁不开眼,在沙漠中迈不动腿,隔着蒙眼的纱巾,我分明看见的是,古战场旌旗猎猎,黄沙漫漫,战车碾压,无数将士以各种姿势战死在疆场,抗击入侵之敌的英雄灵魂,气贯长虹!</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我镜头中的怪树林,没有绚彩,没有浪漫,只是蒼凉,只有悲壮!它们那么倔强地站立着,不愿倒下!一千年生而站立!一千年站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如凤凰涅槃生命永恒!如将士忠魂,守卫家园!</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一棵虽然倒下但未腐朽的胡杨树,多像一位倒下的英勇不屈的战士!为胡杨精神礼赞!</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十)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弱水河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源自祁连山青海境内,流经金塔县,额济纳旗。何谓弱水?古时候,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有用皮筏过渡,古人认为水嬴弱不能载船,因此把这样的河称为弱水。</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繁华三千,只为一人饮尽悲欢。"</b></p><p><b style="font-size: 20px;">当我走进河西走廊,沿途纵缆大漠孤烟,满眼沧桑悲凉,但却在去金塔胡扬林景区的途中,巧遇这广阔枯燥的大戈壁上,风景如油画般的弱水河畔,湖光之间,风吹之下,涟漪繁多,陡生柔柔的情愫,低吟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爱情绝句。</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弱水河畔芦苇荡</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弱水河畔还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很早以前,一个女子和一个男子恋爱,不被允许,两个人化着鸳鸯,以水的形式,完成了尘世夙愿。如今的弱水河畔,没有鸳鸯戏水,朝霞把芦苇映照得金黄金黄,一对红顶黑天鹅,在弱水河畔卿卿我我,相依相偎。我忙着把这对大漠中的生灵拍摄下来。</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弱水河畔的胡杨</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十一)河西走廊西端塞外风光一一鸣沙山与月牙泉</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鸣沙山与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上的一对孪生姐妹,古往今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这奇妙景观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引历代无数文人墨客吟诵,"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呜沙山,顾名思义,是会发出鸣响的沙山。凡来此的中外游人,无不以登临鸣沙山,倾听沙鸣为快,你看远处那鸣沙山上,排着队登山的游客就是明证。看眼前,蜿蜒迂回的鸣沙山,山形忽而弯环起伏,似欲飞金龙,忽而峰峦危峭,背如刀刃,今朝一红衣女子听沙海鸣笛,伴驼玲声声,正缓缓登上鸣沙山顶⋯⋯</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浩瀚沙海一湾泉水如月牙儿般清亮,这湾泉水,无论沙漠怎样干旱,从未枯竭。在大漠戈壁的深处,能看到这淸清的泉水,红衣女子禁不住心情大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十二)中国西部卫星发射中心一一酒泉</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此次河西走廊之行,很想近距离去参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奈时间紧迫,只在车上远观,留下深深的遗憾!</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看着在茫茫戈壁滩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高塔,孤傲的矗立,耳听着导游介绍酒泉航天城的从无到有,脑海里浮现岀前赴后继的几代航天人,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献了青春,献子孙,为中华之崛起沤心沥血,有𣎴少科学家葬身此地,不禁肃然起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十三)河西走廊山丹段的古长城遗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王昌龄的七绝名句,萦绕脑海,把我引到那远古的年代……。河西走廊一线为什么这么火爆,是因为它厚重的历史沉淀,深深吸引了众多对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各段,有强烈求知欲望的游者。此次游览河西走廊的汉明长城山丹段,终于实现了我的夙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12年)最早修河西长城700多公里,为抵抗外敌侵略,明王朝更加重视长城修筑,共修筑长城近千公里,迄今山丹县境内的汉明长城,烽煫,列障,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长城,被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但是,展示在我眼前的这段长城,苍凉悲壮,没有看见任何保护措施,我又在想同一个问题,若干年后,土筑的城墙难免风化剥蚀,我们的子孙后代,不会再看见河西走廊上这段汉明古长城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十四)万里长城的西起点一一嘉峪关</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8月来到嘉峪关关城,登上城楼察看关城整体面貌,听取河西走廊长城,关隘的历史文化情况介绍。</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截止201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中国55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虽然,我的人生旅途已涉足40多个项目,但是,河西走廊上的中国长城嘉峪关,以及敦煌莫高窟这两处闻名海内外的世界文化遗产,仍是我这个追随世遗痴迷者的最爱!</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是各代王朝建关设防的要地。明代万里长城西起嘉峪关,东止山海关,是丝绸之路必经的关隘和东西文化交流的要道。</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嘉峪关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全长60公里,长城的城台,墩台,堡城星罗密布,设有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地势险要,建筑雄伟,历史上被称作河西咽喉,可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嘉峪关城内防守严密,在设计内外城通道上煞费苦心,采用各种办法手段如关门打狗,引君入瓮等,巧妙诱敌,以少胜多,有效抗击了外来侵略者的进犯。我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叹服!</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登上万里长城嘉峪关城楼,眺望关城内外,往事越千年,历历再现:城内练兵场战旗猎猎,刀剑闪光,守护百姓安居乐业;城外大漠荒原来犯之敌流涎窥视。丝绸之路通商,打开了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城门,中外贸易,熙熙攘攘,好一派繁荣景象!</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古代进岀嘉峪关制度严格,要办"签证",,过往客商必须验明身份,驻守官员签发通关文牒令牌,方能开关放行。通关文牒上书"关照"二字,据说现代语"请多多关照“就是由此而来的。</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十五)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一一敦煌</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敦煌莫高窟考察了解其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研究情况,并走进洞窟,察看历史悠久的彩塑壁画。</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向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及研究人员,了解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不远万里,追随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也是为了敬仰的一位伟大女性。她20岁从北大毕业来到荒漠,在莫高窟坚持60年,奉献了毕生。她就是现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获建国70周年表彰的文物保护杰出贡献专家一一樊锦诗。没有她及其团队,就没有今天的莫高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原来未曾整修的洞窟,已经风化严重,再不加以保护,莫高窟这个世界瑰宝将不复存在</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过去的莫高窟人满为患,风化严重,樊锦诗上书周总理,拨款100万,用于工程兵部队沿山岩修建护墙;樊锦诗奔走呼吁,香港邵逸夫捐资1000万港币,用于修建几千个洞窟的避光门及防护措施。现在每天限进游客6000人,提前30天预约门票。各种管理措施让世界瑰宝得到很好的保护,樊锦诗功不可没!</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当天准入参观的6000名游客中,分为许多小组,每组20来个人,旅行社导游没有被允许进入洞窟,由敦煌研究院的专业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具说他们绝大多数是研究生学历,讲解得非常专业祥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莫高窟一共4000多个洞窟,为了减少光线空气以及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限制每组参观的洞窟不一样,我们这组20多人,只安排进入了6个洞窟,可能是我的虔诚吧,运气极好,进入了具有极高价值的427号洞窟,但不准摄影很遗憾未留下任何照片。</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莫高窟现存的带屋檐的洞窟己不多见,这是后来按原样经修复供游客们游览。现在参观莫高窟,不允许人们留下许多美照,但是,樊锦诗精神已经与莫高窟文化深深浸润在我的心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