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儿游记《黔东南杂记》(二)

萍儿游记

<b>位于黔东南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据说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苗寨,也是个最能感受苗族风情、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地方。但对没去过的人来说,比如我,全无概念,也想象不出,却很想知道。</b><div><b><br></b></div> <h1><b>【来到西江千户苗寨】</b></h1><b>(2019年9月27日) </b> <b>初到苗寨,便在景区北门外的广场上,领略到了浓浓的苗族风情。那是苗家人用欢快的芦笙舞和热情的拦门酒,展现他们古老而又传统的民族习俗、他们诚挚而又热情的待客之道。这番景象,令人感到兴奋,感到快乐。</b><div> <b> 这种盛装礼仪,原本是在苗族传统节日和重大礼宾活动里才有的,如今却也每天出现在了寨子的大门外。这无疑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改变。<br></b></div> <b>拦门酒是苗家古老的传统习俗、也是最高规格的待客礼仪。拦门酒的形式多样,十二道拦门酒我还是第一次见。</b><div><b> 苗家人在广场的正中,把十二张木桌一字排放,每张桌上都摆放着苗家自酿的米酒和牛角酒盅,桌后都站着两位服饰华丽的苗家奉酒姑娘,浩浩荡荡的形成了十二道拦门酒的仪仗。不仅如此,苗家人还赋予了每道拦门酒,一个带着他们诚挚敬意和真诚祈福的美好名称。</b></div> <div> “<b>高山流水”是拦门酒的极致,只有在苗家重大的庆典活动时才得一见。它的喝法极有气势。两队手持酒壶的苗家姑娘,从低向高排成V字队形准备;待高山流水开始,她们边叫喊着,边将各自酒壶里的酒,从高向低,依次向前,汇入坐在V字尖角上的客人饮酒的碗中。气氛热烈至极。喝的人过瘾,看热闹的人更过瘾。据说,最大阵容的“高山流水”是由99位苗家姑娘组成,那排场和气势可就更大了。</b></div><div><b> 鬼使神差,我竟也被忽悠着尝试了一下。真是厉害,那可是你不叫停酒不断的……</b></div> <b>  苗家女人的服饰是一道风景。广场上的苗家女,不论胖瘦高矮身形如何,不论年龄样貌长相如何,个个都衣着漂亮的苗绣彩花衣裙,披挂亮眼的精美银饰,头戴大红花,手持小花伞。看上去都爱美得很。</b>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上图:西江千户苗寨老寨门)</div><div> <b>苗寨的北大门实际是后建的景区大门,停车,购票,欢迎仪式都在那里。要去苗寨,还需坐观光车再走上一段。</b><br></div> <b>进了寨门,便是苗寨贯通南北的主要街道。街两侧是吊脚楼风格的房屋,一层都是商铺,经营土特产品和餐馆;二三层窗外挂着洗晒的衣服,应该是住房;临街还有些的客栈,虽大小不一,却无大异。</b> <b>  苗寨里禁止外来的车辆通行。游客如果选择住山上的客栈,一般都是客栈派车来接。</b><div><b> 看看等车还需些时间,便溜达到北门附近的小吃街去逛了逛。</b><b>小吃街和苗寨的大街平行,靠在河边。像是那种临时搭建的、有棚顶的联排档口,长百米左右的样子。</b></div> <b>小吃街上的小吃没什么特别,基本是烧烤煎炸煮之类,水果和小旅游品也有,和其它地方的景区都差不多。倒是一种表皮黄色,貌似火龙果样子的果子,看着眼生。问了才知叫“火参果”,也有人管它叫“非洲蜜瓜”,10元一只。</b><b>火参果的吃法,不同于一般去皮或切开的果子,是插管进去吸着吃的;它的肉质细腻多籽,像黄瓜一样味道清甜。</b> <b>  住进像是悬在山腰上的吊脚楼客栈,感觉很新鲜。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刚进去时难免有些忐忑。</b><div><b> 吊脚楼这种建筑形式,在依山傍水而居的少数民族中极为常见,很科学,也很实用。因房屋的一边依山,悬着的三边由木桩撑着,所以有人认为,这种形态很像坐着的老虎,便形容它为虎坐形。</b></div> <b>我喜欢建在山上的吊脚楼,它给人凌空悬阁、飘然于世的感觉。</b> <b>太阳向着苗寨西面的山后渐渐地落下,余晖静静地洒在东边的山上。日暮黄昏中的山谷,变得暗淡起来。山谷中那大片大片,密密麻麻,高低错落的苗寨木屋,在弥漫着轻淡薄雾的空气中,又像是在苗家升起的炊烟里,也变得或明或暗、朦朦胧胧的了。</b>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上图为无人机拍摄)</div><div><b> 来过西江千户苗寨的人都知道,占地面积如此之大的苗寨是由10个自然村寨、1300多户苗家构成。不过,相比较内地,千户并不多,内地哪个社区还不得几千户,差别在于内地居民住的是高楼。</b></div> <b>在苗寨里,见到最多的建筑物就是吊脚楼,吊脚楼可以说是苗族的传统建筑,但又非苗族独有。大西南依山傍水而居的少数民族,基本都采用这种建筑形式。</b>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上图为无人机拍摄)</div><div><b> 吊脚楼巧妙的利用了自然地貌而建,科学合理的构建了自然与人文合一的生存空间。被架空的楼下,可放置农具杂物;撑起的楼上,舒适通风宜人居住。</b></div> <div>  <b>苗寨里还有不少老旧的吊脚楼,有的已无人居住了。但在我看来,它们不管年代多久,至少代表着苗寨吊脚楼的历史,也衬托着苗寨的今天。</b></div> <b>民以食为天,吃总是最大。苗家的食俗,一日三餐大米、米粉或油炸粑;酸辣是苗家的最爱,肉、鱼、蔬菜的做法多是酸汤;苗家人还好酒,婚丧、年节、待客、造房,是个事就离不开酒。</b> <div>  <b>在苗寨景区吃饭,常见到旅行团订的长桌宴。长桌宴可是苗族宴请最隆重的传统礼仪。主宾座位的安排与我们讲究不同,倒和日本人的习惯有几分相像。一边主人,一边客人。相向而坐,对饮成席。</b></div><div><br></div><div><b>(2019年9月28日)</b></div> <b>人生真是如梦。昨天还在镇远古镇的舞阳河上看日出,今晨却已在千户苗寨的吊脚楼上赏风光了。如不去想,也就是如此;可偏偏想了,倒觉着真像梦境一般。<br>  尽管过了中秋,但晨起却感觉不到一丝凉意,阳光照在身上依旧是温暖的、轻柔的,像是刻意让人去享受醒后的慵懒和舒服的滋味。倒是那摆脱了一夜沉寂的苗寨,像是充满了活力,迎着朝阳,绽放出它如诗似画的魅力。</b><br> <h3 style="text-align: right">(上图为无人机拍摄)</h3> <b>  苗寨的观景台设在寨北面的山上。从那里望去,满山偏野灰黑色屋顶的苗家吊脚楼,一幢摞着一幢,一户贴着一户,密实的不可思议,震撼的无语形容。世代聚居在此的苗家人,给大自然增添了活力,让美丽的山谷散发出了浓浓的人间气息。</b>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上图为无人机拍摄)</div><div><b> 那条在山谷间悄无声息流淌、由北向南穿苗寨而过的河,叫“白水河”。它就像是一条大自然赋予的生命纽带,千百年来牵挂着,呵护着生活在它两岸的苗家人。 </b></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上图为无人机拍摄)<b>  </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白水河称得上是条美丽的河。它河面不宽,河水不深,但清澈、恬静,碧绿如洗;在偌大的山谷中,就像风姿优雅的女人,低调却仪态万方。在它构建的人间山水的美丽画境里,白水河上的风雨桥,成了它的点缀,使它更有韵味;白水河畔摇曳的绿荫,像是它的陪衬,使它更加丰满;白水河两岸的青山和苗寨,成了它的依托,使它更显静美。</b></div> <b>据说,把多重檐的亭塔建在桥上,构成亭、塔、桥三位一体的廊桥,原是侗族所独有。因其可通行,又可避雨,故得名风雨桥。 </b>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按每座桥上的建筑日期看,苗寨的风雨桥是近几年才建的。如果不说,谁又会知道风雨桥曾是侗族独有的呢?</b> <b>倒影成双人。水中的倒影虽是好看,却不能顾影自赏。好在人类发明的相机,能将瞬间的影像存留下来,也让在水边摆美弄姿的人,日后好顾影自恋。</b> <b>秋日里的阳光,和煦的照在身上,柔柔的,暖暖的。上午的苗寨中街,没了晚间的热闹,三两个行人而已,显得很安静。这倒让人觉着轻松,舒畅,如飞翔的鸟,如漂浮的云,自由自在的。有种忘乎所以的感觉。</b>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上图为无人机拍摄)</div><div> <b>沿着白水河向南穿过苗寨,是大大的一片美爆眼球的人造田园景色。山连着山,梯田连着梯田。巨大规模的梯田,严严实实地覆盖在延绵数里的山体上。一层架着一层,一层高过一层。像修葺的山塔,又像登天的云梯一般。<br> 大美梯田,这的确是我旅游生活中的美景,但它却是苗家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几千年来,苗家人不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坚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刀耕火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吗?</b><br></div> <b>再过三天,就是建国70周年日子了,苗寨里迎国庆的氛围也逐渐浓了起来。街边商户的门眉上方都插上了国旗,寨子的中心广场上,用火红的辣椒和金黄的玉米铺就的国旗背景墙,格外引人注目。<br>  我想,这是苗家人发自心底的表达。玉米和辣椒,代表着苗家人的生活,用玉米和辣椒铺就国旗,那是要告诉我们:苗家人美好的生活离不开我们伟大的祖国。</b> <b>中心广场四周环廊的柱子上,挂满了串串颗粒饱满、颜色金黄的玉米。它呈现的是苗家人又一个丰收年的好景象,表达的是苗家人迎国庆的喜悦心情。</b> <b>走一趟苗寨,看一场正宗的苗族歌舞表演,像是对苗族善歌舞多了几分了解。在他们古朴而又粗犷、热情而又奔放,内容极为丰富的歌舞表现中,我似乎感受到了苗族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愿望的追求,对历史变迁的述说。</b> <b>苗族人善歌舞,在他们的民族节日,庆典、祭祀、婚嫁、礼宾等等活动中,歌舞是必不可少的。苗族的歌舞,风格古朴、粗犷、简单,腿脚上的动作较多,踢、摆、转是基本套路。舞者在芦笙和呐喊声中尽情的释放热情,氛围是极热烈的。</b> <b>能歌善舞而又漂亮的苗家姑娘,在苗族不多见。</b> <b>苗老们的颂歌。</b> <b>虽然听不懂这些上了年纪的苗族老人在唱什么,但从它们庄严而又神圣的表情中可以感受到,那是在传颂他们心中伟大苗族不朽的史诗。</b> <b>我很喜欢苗族的“鼓舞”,很刚劲,很有气势。尽管鼓舞与苗族原始宗教、祭祀和巫术联系紧密,在舞中拜神、祈祷,与神灵沟通。但抛开这些,我倒觉得它是苗族舞蹈中最具特色的。</b> <b>苗族歌舞,反映的是苗族人的生活,传承的是苗族的文化,更是苗族文化的宝贵遗产。</b> <b>再见了,苗寨!我会记得你。</b><div><b> 悠悠白水河,古朴风雨桥;欢乐的民族舞,朴实的苗家人;吊脚楼,酸辣味;万亩梯田,千户苗寨。还有我的身影......</b></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无人机拍摄的西江千户苗寨)</h3> <div><h1><b>【黎平肇兴侗寨】</b></h1><b>(2019年9月28日)<br></b></div><b>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两个有分量的少数民族村寨,一个是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号称是世界最大的苗寨;另一个就是中国最大的侗寨,位于黎平县的肇兴侗寨。<br> 两寨相距250公里,虽不同民族,可相似之处不少。都落户在群山的山谷之中;都有一条比河小、比溪大的小河穿寨而过;都住吊脚楼;都好酸中带辣的吃食;都能歌善舞。还有,女人们都衣着漂亮、佩饰精美。</b> <b>肇兴侗寨也像到西江千户苗寨一样,外来车辆一律在景区大门外停放,游客购票后需搭观光车前往寨子。观光车是按点开出的,我们懒得等,便上了接住店客人的车进寨去了。</b> <b>进寨的车子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了十几公里,在某个你想不到的山弯之后,肇兴侗寨的寨门便豁然眼前。</b><div><b> 这是座精致漂亮的寨门。十二座极具侗寨鼓楼风格的翘檐尖顶塔,威风的建在了百八十米宽的五跨门座之上。有正方形的,也有六边形的;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b></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上图为无人机拍摄)</div><div><b> 居高顺寨门望去,整个寨子卧于两山之间,密实地平铺在狭长的山谷之中,延绵的伸向山谷的深处。那靠近寨门的小湖,齐整的将前寨分了个叉,使整个寨子形似倒着的树丫,也像是倒写的英文字母Y,更像是指向远方的塔。</b><b> </b></div> <b>夕阳下的侗寨,像一幅气象万千的画卷。原本木黄色的侗寨,此时泛着金色的光;侗家屋顶上升腾的袅袅炊烟,轻柔的、漫不经心的,漂浮在山谷之间,又好似梦中仙境的样子。</b><div><b> 观景台是欣赏侗寨全景的最佳位置。每天的早晨和傍晚,都会有不少喜爱摄影的人守在这里,为捕获侗寨最美的瞬间。</b></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上图为无人机拍摄) <b>  </b></div><div><b>寨门后的那一汪湖水着实不大,湖的四周被茂盛的绿荫围着,被建在湖畔的侗家吊脚楼围着,像块碧玉嵌在了寨子的胸前。不仅有点睛之美的感觉,还成就了侗寨的山水之色。</b></div> <b>湖水看上去并不清澈,湖面上还漂浮着不少藻类植物,显然是疏于打理;湖上的那座回廊似的小桥,很适合漫步观湖看景;湖边水中支着的两三架旧式水车,一动不动,看上去像是装饰,倒也应景,还多了些水中倒影的味道。</b> <b>  侗寨的中心区感觉和千户苗寨很像,街边吊脚楼的一层都是土菜餐馆,工艺品店和小超市之类的店铺,也有民宿客栈。</b> <b>晚餐照例点了酸中带辣的土菜,但显然已失去了初到贵州时的诱惑,食欲大减。餐馆的后街有个露天剧场,每晚7点半都准时有侗家歌舞的表演。表演是售票的,但仍挤满了游客。</b> <b>苗族能歌善舞,侗族同样也能歌善舞,少数民族差不多都能歌善舞。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呀?不过,这不是我该研究的问题。我只要了解他们善歌舞,了解歌舞是他们传递思想、反映生活、传承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就好了。</b><div><b><br></b></div><div><b>(2019年9月29日)</b></div> <b>又是一个夜晚过去,又是一个清晨的到来。为了看日出侗寨,一大早就奔上了观景台。晨光中,薄雾里,影影绰绰的侗寨,味道果然不同。难怪观景台上的好位置,早已被那些手持长焦镜头相机的摄影人占据了。</b><div><b> 如果天好,侗寨的早晨还真是个值得一看的景。</b></div> <b>这是新的一天。天空晴好,碧蓝碧蓝的,不夹一丝的云。好天气也带来好心情,侗寨也像是更加明媚了。<br>  肇兴侗寨是个出名的景点。据说,就是这个千户的侗家山寨,《中国国家地理》曾把它列入中国最美六大乡村古镇;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也把它确定为全球"返扑归真,回归自然"的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b><br> <b>在侗寨,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外观华丽,造型奇美的侗寨鼓楼。像是一种特别的建筑艺术品,颇有些历史。侗族人认为,鼓楼是侗家的标志,是吉祥的象征。据说,肇兴侗寨的鼓楼在其它侗寨中绝无仅有,曾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之乡"。</b>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上图: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的“信团鼓楼”)</div><div> <b>肇兴侗寨共有鼓楼五座,分别是仁团鼓楼、义团鼓楼、礼团鼓楼、智团鼓楼、信团鼓楼。“团”在肇兴侗寨代表着五大房族,就像千户苗寨的自然村。因此,全寨就按"仁 义 礼 智 信"分为了五团。</b><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上图:九重檐八角歇山顶的“智团鼓楼”)</div><div><b> 有人说,这座九重檐八角歇山顶的“智团鼓楼”,在肇兴侗寨的五座鼓楼中最为美观。在我看来,各有各的美,凭你喜欢吧。</b></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上图:礼团木鼓)</div><b> 木鼓和芦笙是侗族歌舞中主要的演奏乐器。一个是敲击,一个是吹奏;一个低沉,一个悠扬;一个是宗教的通天神器,一个是歌舞的密友良伴。都是民族文化的传承。</b> <b>看到侗寨的风雨楼,就联想到了之前在苗寨白水河上看到的风雨楼。说风雨楼曾是侗族独有,便远观近赏了一番,觉着真有道理。</b><div><b> 侗寨的这座五重翘檐歇山顶的风雨楼,的确是端庄典雅,古风凛凛,棱角分明,结构清晰,制作精良,实有大家之范。我是外行看热闹,说些感观,别辱了侗族的民族建筑传承。</b></div> <b>侗寨里,多数的房子建在山坳里平坦的地面上,依山势而建的吊脚楼倒是少数。这些少数吊脚楼的建筑样式明显考究,有的还在屋顶上建了多重檐的尖顶塔楼。看样子,是寨子里有钱人家的气派。</b> <b>肇兴侗寨里也有条小河,好像没名字。不知是否是太小了,小的有些像河沟,也有些像溪。沿着它走,两旁是黄色的木寨楼,有新的,也有旧的。河边种了不少花,可以看出侗家人崇尚美好的生活状态。若是停下来,</b><b>顺着狭长的、水平如镜的小河看去,房屋和花草倒映在水里,蓝天和青山倒映在水里。如此小的河沟,竟融出了好似江南水乡的画面。</b> <b>小河的水是清澈的,清澈的一眼能见到底;小河的水是平静的,平静的连涓涓细流都无法形容。就像这侗寨,是明媚的,是安静的,是原生态的。</b> <b>一个下午,一个上午。肇兴侗寨算是看了,只是觉着有些潦草。不过,有快乐在,那已经不那么重要了......</b>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无人机拍摄的肇兴侗寨)</div> <h1><b>【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岜沙苗寨】</b></h1><b>(2019年9月29日) </b><div><b> 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这个命名,在我们这个枪支严格管控的国家里,听上去就感到神秘,感到遥远,像是脱离了现实社会的原始部落。但它的确存在,在黔东南从江县的山里,那个叫岜沙的地方。</b></div> <b>岜沙苗寨在从江县城西南8公里的山里,是个藏在山林中的苗寨。尽管距县城只有8公里,但芭莎的苗民却像是活在另一个世界,至今还沿袭着他们祖先刀耕火种、捕鱼打猎的古老生存方式,始终活在贫困线下。 </b><br> <b>岜沙果然不愧为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街上随处可见肩扛火枪,腰别佩刀,皮肤黧黑,身形精瘦的苗家汉子。他们个个发髻高束,身穿黑中带亮的土布青衣,无领对襟开衫搭配七分宽筒肥裤。一副武士的装束,练家的样子,显得还挺威武。从他们的精气神上看,似乎也很自豪。</b> <b>岜沙人为什么可以持枪,不得而知。只知道他们持枪是合法的,是经过了国家公安部门批准的,每只枪都有编号。</b> <b>岜沙人,一代代传承着祖上古老的生活习俗,靠劳动强健身体,靠耕种和狩猎养家糊口。虽很贫穷,但看上去是快乐的。</b> <b>在岜沙,常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岜沙姑娘在街边石凳上坐着,手上忙着绣活,不时还叽叽咕咕的聊;漂亮的服饰是姑娘们的骄傲,因为衣裙上精美的绣品都出自姑娘们自己的手。据说,岜沙的姑娘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女红,家务和做女人。</b> <b>岜沙是个树木繁茂的地方,翻译苗语“岜沙”,就是这个意思。走进岜沙,感觉确是如此。寨前古木参天,寨后绿树成荫,整个寨子被林子裹着。从寨门到寨子,一路在高大的古树林间穿行,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缝隙照射在地面上,空气是湿润的、清香的,阴凉凉的。</b> <b>在芭莎,经常可以看到不少树上挂着“树名”和“生命树”字样的标牌。树名牌自然不用说,而“生命树”标牌和上它面的“人名”是有特殊意义的。<br>  岜沙人崇拜树,视树为树神。他们认为,每棵树都是一个祖先的灵魂,是他们生命的保护神。所以,岜沙人出生,父母都会为他种下一棵署名的“生命树”,把他托付给树神。生命树一般都选择荷树,因为它终年长青,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期盼孩子也会像它一样;岜沙人死后,寨子里的人会在葬他的无碑坟冢上再种上一棵小树,象征他的生命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br>  生来一棵树,死去树一棵。源于自然,归于自然。树就是岜沙人生命中的图腾。</b><br> <b>寨前林中的小山上有个纪念亭,亭中用木围栏围着一直径1.2米的树墩。亭旁不远处竖着一块牌子,上面用中、英、韩三种文字介绍亭子和亭中的树墩。大意是说,1976年毛泽东主席去世后,岜沙人怀着对他老人家无限崇敬的心,砍下了寨前小山头上的那棵岜沙人视为林中大神的千年香樟树,把它敬献给了毛主席纪念堂。次年,岜沙人在香樟树的树址处建造了这座八角纪念亭,并将那棵香樟树的树墩置于亭中,作为永久的纪念。1984年,从江县人民政府将其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 <b>  在供奉岜沙人视为林中大神的千年香樟树树墩的围栏上,框着一块石牌匾,正中竖刻着“树神”二字,字涂成了红色;牌匾的右侧用小一点的字竖刻着“杜虾棉(苗语音译)”。原以为“杜虾棉”是苗语“树神”的意思,问了当地人才知,“杜虾棉”就是苗语“香樟树”的意思。</b> <b>  刚要离开树神纪念亭,见一络腮白须、精神矍铄的岜沙老汉扛着火枪走来,看上去极有气质。我忽然萌发了与他合影的念头,便上前与他搭讪。老汉很热情,很容易交往。<br>  在与老汉的闲聊中我惊讶的发现,原来这个名叫滚拉往的老汉,竟是我之前用手机拍照下的那棵生命树的主人。不仅如此,他还是当下岜沙苗寨的寨老;年轻时,还曾在北京的门头沟当过五年兵。当他得知我来自北京时,更加开心,如见亲人一般。这可真是个奇妙的偶遇,太有意思了。</b><br> <b>滚拉往老汉用的火枪构造极其简单。细长的木质枪身上装着一根更长的钢制枪管和扳机,而且只有手柄,没有枪托。虽然有点像烧火棍子,但仍是枪。岜沙汉子们背着它,也自觉神气的很呢。</b> <b>岜沙苗寨现有五个自然村,500多户人家,人口不足2500。著名的枪手文化是它主要的旅游资源。关于枪手文化,在寨里的“岜沙苗族文化陈列馆”有详细的介绍。从枪手出生的生命树,枪手的成人礼和发髻,抢手的恋爱和婚礼,枪手的服饰,到枪手的葬礼。</b> <b>  其实,“岜沙苗族文化陈列馆”这幢建筑,原是为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云上绣娘》而建,是剧中女主角、苗岭山寨姑娘冯小蝶的家(颜丹晨饰演)。这部剧我没看过,据说是一部反映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少数民族风情和女性励志的电视连续剧。</b> <b>寨前的小广场是岜沙的中心。在它的一侧有一堵用原木搭建的墙,是小广场的背景墙。墙上挂着“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牌匾,十分醒目。</b> <b>在背景墙的前面,总聚集着不少游客,你上我下的,争着在“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牌匾下留下身影。如果赶巧,遇上扛火枪的岜沙汉子路过,还可邀上他们一同合影,那是更加快乐和满足的感觉。对这样的邀请,枪手们也十分乐意,咋说这也是岜沙人的骄傲。</b> <b>岜沙苗寨在岜沙中心小广场后面的山腰上。走大路进寨稍绕些,走小路会近些,但是山路。山路虽不宽,却是水泥铺的,不难走。走小路有优势,既近、还可一步步赏景。岜沙人在繁茂山林中筑起的苗寨,无不充满魅力,让人感受到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连那些零零散散像是被遗弃了的老旧吊脚楼,也会使人产生历史的联想。</b> <b>岜沙汉子们身上穿的土布青衣,从纺纱、织布、漂染,到制衣,都来自岜沙女人们灵巧的手。据说,这种青蓝色的布料之所以闪闪发光,奥妙是在蓝靛染料中加入了鸡蛋清。</b> <b>岜沙的苗寨,远看十分漂亮,走近却发现大多老旧,甚至有些破烂不堪。</b> <b>  苗家的生活状态是个什么样的?终于在岜沙得愿以偿了。那是一幢两层的吊脚楼,外表普通,看着有些年头。进到屋里,感觉黑黢黢、空空荡荡的,还有股怪怪的味道。借着斜刺进窗的光亮,见地上支着炉子,锅碗瓢盆四处扔着,没有任何家具。二楼是卧室,也是乱糟糟的,只有主妇一人在做绣品。服了,这就是苗家的生活状况。我想,寨子里的其它苗家也大致如此吧。他们需要改变,也应该改变,但改变又得多难啊。</b><br> <b>  在岜沙中心小广场的路边,有个不起眼、但门柱上挂着很多牌子的院门, 那里就是岜沙村委会的所在,一副破烂不堪的样子。看到它,难免让人去联想岜沙的贫困,联想云贵高原自然美景下还有的贫困。</b><div><b>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是我们一路在黔东南行走出现频率最高的宣传字眼。何时能让它消失殆尽呢?</b></div> <b>因为到芭莎的时间是中午,所以错过了上午的寨门迎宾和芦笙堂的歌舞表演两项有特色的人文表演。不看的话,心里终是痒痒。于是,午餐后又折回到了寨门,专门去看岜沙的枪手迎宾仪式。迎宾仪式极是简单,从岜沙人传统的芦笙舞到枪手鸣枪迎宾,也就是十分钟的时间。但热烈欢快的氛围,以及火枪喷射时的声响和气势,看着还是满心愉悦的。</b> <b>  欢迎仪式在岜沙枪手们朝天的鸣枪示礼中结束。</b> <b>岜沙旅游资源的开发,给岜沙人改变他们贫困的经济生活带来了新的机遇。他们每天都会欢天喜地般的在寨门,在芦笙堂演艺广场,以他们民族古老的迎客习俗、以他们热情奔放的民族歌舞表演,欢迎慕名到访的游客。并使这两项活动成为到芭莎必看的人文经典。</b> <b>枪手成人礼前的镰刀剃头,是芦笙堂民族歌舞表演中的一个节目。我觉得很新鲜。眼睁睁的看着手持镰刀的鬼师,像老式理发店刮胡子似得,一刀刀的将受礼小伙子头顶以下的头发刮下,仅留下顶部盘成发髻。表演的主持人介绍:镰刀剃头,是年满15岁男孩成人礼中的一部分,礼成要分两天进行。第一天是鬼师镰刀剃头,使之头顶发髻成为真正的岜沙汉子,岜沙人称之为“户棍”;第二天才是正式的成人礼。</b><div> <b>岜沙人认为,人就像是树,头顶以下的头发就是树边的杂草,只有将其割掉,树才能枝繁叶茂,人才能更加健康。<br></b></div> <b>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能在树神的庇佑下健康、快乐的活着,是岜沙人对人生的理解。</b><div><b><br></b></div><div><b>2020年3月25日于北京</b></div><div><b><br></b></div><div><b>待续《黔东南杂记》(三)</b></div><div><b><br></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