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的传奇一生

在水伊方

<p><b>毛泽东主席和杨开慧烈士的次子毛岸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3月23日4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b></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晚年的毛岸青参观毛主席纪念堂内的书画展</span></p> <p>晚年的毛岸青到毛泽东纪念堂献花</p> <p><b>毛岸青1923年11月23日生于湖南长沙。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反动军阀残酷杀害。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弟弟毛岸龙三人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营救和安排下,秘密转移至上海。</b></p> <p><b>1936年,在上海流浪5年之久的毛岸英、毛岸青被党组织送到苏联学习。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毛岸英主动要求参军上前线,毛岸青积极参加挖战壕、运伤员等支前活动。</b></p> <p><b>1947年,毛岸青回国,由李富春、蔡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遵照父愿参加了黑龙江克山县土改试点。1949年7月,毛岸青回到北京,在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列著作编译室任俄文翻译,他翻译出版了10多部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b></p> <p><b>毛岸青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坚持读书、作词、谱曲。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顽强的毅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b></p> <p>幼年时的毛岸英、毛岸青与母亲杨开慧的合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母亲就义三兄弟转移上海</b></p><p><br></p><p><b>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3个儿子。当年,在毛泽东坚持井冈山斗争的同时,杨开慧带着3个孩子留在长沙板仓坚持秘密斗争。</b></p><p><br></p><p><b>1930年10月中旬,杨开慧与毛岸英不幸被捕。同年11月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时年29岁。之后,毛岸英被保释出狱,并被送到板仓的舅舅杨开智家,跟舅父母、外祖母还有弟弟毛岸青、毛岸龙一道生活。</b></p><p><br></p><p><b>鉴于毛泽东的三个孩子所处的危险境况,党组织决定将他们转移到上海。在周密的安排下,60多岁的杨老太太和20多岁的李崇德舅妈扮着走亲戚的样子,领着岸英三兄弟坐火车前往武汉,而后改乘轮船到达上海。</b></p> <p>童年时的毛岸青(左)与毛岸英(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拾破烂当学徒受尽折磨</b></p><p><br></p><p><b>当时,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和夫人钱希钧在上海搞地下工作,他们亲自把三个孩子安排到上海大同幼稚园,这是我地下党领导的中国互济会办的。当时毛岸英9岁,毛岸青8岁,毛岸龙不足5岁。</b></p> <p><b>1931年4月,因上海地下党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大同幼稚园被解散,岸英兄弟暂时寄养在董健吾家。后因白色恐怖严重,董健吾又去武汉工作,岸英兄弟生活无着落,开始流浪街头。</b></p><p><br></p><p><b>老三岸龙在几次迁移中病死。岸英、岸青曾在烧饼铺当学徒,挨打挨骂,受尽折磨。逃出店铺后,两人靠卖报纸、拾破烂、捡烟头、帮助推人力车来维持生活。</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受张学良帮助到苏联学习</b></p><p><br></p><p><b>1936年,上海地下党找到了岸英和岸青。党组织想尽办法,通过在白区的统战关系,由国民党高级将领张学良介绍,乘东北义勇军司令李杜将军去西欧考察的机会,带岸英、岸青和董健吾的儿子董寿琪一同出国。</b></p><p><br></p><p><b>1937年初,岸英、岸青来到莫斯科,开始了新的生活。先后在莫斯科郊区的莫尼诺国际第二儿童医院和伊万诺夫城的国际第一儿童医院等地学习。</b></p> <p>1940年,周恩来夫妇到苏联看望毛岸英(右一)和毛岸青(右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在莫斯科与父亲“鸿雁传书”</b></p><p><br></p><p><b>岸英、岸青在莫斯科学习时,毛泽东已率领红军到达陕北,建立了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时常惦念着自己的儿子。1938年,有人从苏联带来了岸英、岸青的照片。毛泽东喜出望外,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禁不住热泪盈眶。不久,有人要去苏联,毛泽东赶紧书写了一封信,托人捎去。</b></p><p><br></p><p><b>亲爱的岸英、岸青:</b></p><p><b>时常想念你们,知道你们情形尚好,有进步,并接到了你们的照片,十分的欢喜。现因有便,托致此信,也希望你们写信给我,我是盼望你们来信啊!我的情形还好,以后有机会再写信给你们。</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祝你们健康、愉快与进步!</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毛泽东</b></p><p style="text-align: right;"><b> 三月四日</b></p> <p><b>事隔一个月,毛泽东又托人捎信,并随带自己的照片。信的一开头就询问:“早一月给你们的信收到没有?收到了,写点回信给我……”从此之后,父子之间鸿雁传书,频频往来。为了让这些革命的后代学到更多的知识,毛泽东几次托人买书,在戎马倥偬、炮火纷飞的境况下送往苏联。</b></p> <p>毛泽东和毛岸青、邵华合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与邵华的牢固感情</b></p><p><br></p><p><b>1938年,邵华出生在延安,1939年她随父母赴苏联途经迪化(乌鲁木齐)时被反动军阀扣留,在监狱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1946年在党中央毛主席的营救下,才回到延安。</b></p><p><br></p><p><b>1949年,毛岸青的哥哥毛岸英与邵华的姐姐刘思齐结婚。邵华可以跟随姐姐、姐夫来到中南海看望毛主席,而毛岸青也成为邵华家的常客。那时,邵华与毛岸青经常通信,关系非常密切。主席也非常关心岸青与邵华之间的感情发展。</b></p><p><br></p><p><b>当被问及当时对岸青的感情时,邵华说,因为开慧妈妈牺牲很早,他小的时候过着失去母亲的生活,在上海流浪又挨过打。回国以后,他也在中宣部翻译局做过一些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身体不太好。</b></p><p><br></p><p><b>邵华说,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值得同情的人。他既然喜欢我,慢慢地通过信件交往,我觉得我们的感情还是很牢固的。我也愿意照顾他一生,我觉得这都是我应尽的责任。</b></p> <p>毛岸青、邵华和儿子毛新宇</p> <p><b>1960年,邵华与毛岸青结婚,由于毛岸青的身体一直不好,邵华多年来一直照顾病中的丈夫。1970年,他们有了一个儿子,毛泽东同志为他取名为新宇。</b></p><p><br></p><p><b>1995年,身为军事科学院百科研究部副部长的邵华,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共和国15个女将军之一。</b></p><p><br></p><p><b>毛新宇是毛泽东唯一的孙子。邵华说:“我希望儿子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普通的人,普通的但是尽职的党员和军人。”</b></p> <p>毛岸青一家在韶山毛泽东铜像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毛泽东的几位亲属</b></p><p><br></p><p><b>李敏:毛泽东大女儿,毛泽东第二位妻子贺子珍所生。1958年,李敏与解放军中将孔从洲之子孔令华结婚,有一儿一女。女儿孔东梅的名字为毛泽东所起。</b></p><p><br></p><p><b>李讷:毛泽东小女儿,毛泽东第三位妻子江青在延安所生。她于1984年和王景清结婚。李讷有一独子,名王效芝。</b></p><p><br></p><p><b>邵华:毛岸青夫人,毛泽东大儿媳刘思齐的同母异父妹妹。</b></p><p><br></p><p><b>毛新宇:毛岸青儿子,现在军事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毛新宇的夫人刘滨也是一名军人。</b></p><p><br></p><p><b>毛东东:毛泽东曾孙,毛新宇之子,出生于2003年12月26日,与曾祖父毛主席的生日同月同日。</b></p> <p>毛新宇(左一)、刘滨(左二)和儿子毛东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