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游走天路 行摄云端</h3><h3><br></h3><h3> 多少年都梦想去青藏高原,饱览雪域高原的天境风光,领略博大精深的藏传文化,体验天路旅行的生命极限。但一直都因各种原因和对高原反应的畏惧、纠结、犹豫而未能成行。直到退休5年后,突然感到人生苦短,岁月易逝。恍惚间已届老年,余生能有几何,如若依然优柔蹉跎,此生将难酬梦想。遂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和几位摄友连续两年游走于甘南、川西、青海、藏东地区。穿越于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的318、317川藏线上,驰骋在中国唯一一条跨越长江、黄河以及澜沧江、怒江、红河源头的214国道。在海拔3千多、4千多甚至5千多的天路上,身临其境体验那“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犾”的壮美与煎熬。</h3><h3> </h3><h3><br></h3><h3> 神山下的虔诚</h3> <h3> 走向秘境</h3> <p> 阿万仓湿地——中国最美的湿地</p><p> 阿万仓湿地位于距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55公里的阿万仓乡。是若尔盖、朶海、曼扎塘三大湿地的核心区。这里因水泻不畅而形成很多汊河与沼泽,使这片草原水草丰盛、牛羊肥壮。黄河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岀发,绕道400多公里流经玛曲后再回流青海,沿途滋润了大片的草原和沼泽。造就了湿地与湖泊争辉,雪山与黄河互映,形成了一幅幅壮丽的高原画卷。赢得了中国最美湿地的赞誉。</p><p> 2018年8月4日下午,我们在赶往玛曲县城时途经此地。恰逢天气突变,一时间乌云密布,雷声滚滚,雨点哗哗。蓝天白云的天空突然间成为一个巨大的黑锅扣向草原、扣向大地。瞬间,乌云伸手可触、雷电裂天辟地、暴雨倾泄而下。其势如世界末日来临一般令人颤抖令人发怵。正当大家惶惶不安、惊恐万状时,乌云里几道疲惫无力的白光,漫不经心的透了岀来,刹那间雷声、风声、雨声均了无踪影,只有那黑白相间的乌云和光束,又把草原隐隐约约的衬托了出来,形成了更加震撼的草原美景。让我们真正见识了大自然的变换莫测、鬼斧神工和奇妙无穷。</p><p><br></p><p> 美丽的阿万仓湿地</p> <p> 风雨后的阿万仓草原</p> <p> 2018年8月5日清晨,我们带着一身露水和心中的虔诚,来到海拔近4000米的青海果洛州久治县的德合隆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48米的四臂观音坐像,矗立在蓝天白云下,披满朝霞的佛身,金光闪闪、祥云绕肩。两手合十,脸带慈祥,巨大的坐佛周围散发岀一种慈航普度的祥瑞。另两手平行伸展,一手佛珠似乎微微转动,一手莲花犹如玉露欲滴。</p><p> 高高在上的菩萨好像在俯瞰世间苍生万物,祝福天下生灵平安康泰,又如用佛珠和莲花导引芸芸众生净化心灵、向善向佛。</p> <h3>四臂观音坐像</h3> <h3> 玛尼石堆</h3><h3> 来到藏区你随处可见大大小小、形状各异、色彩不同的玛尼石,和由玛尼石堆砌的玛尼堆、玛尼墙。而玛尼石上则镌刻着佛经、6字真言或佛像、神像等。玛尼石上的文字和图像镶嵌着藏族人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h3><h3> 玛尼石堆和玛尼石墙,就是藏民们祈福和禳解的圣地,让人们在转经礼拜中,随时匡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看起来随意无序的玛尼石堆,却是藏民族神圣的像征,寄托着他们的向往和理想。在日复一日的转经中,消失了年轮,净化了心灵,升华了信念,完美了人性。</h3> <h3> 巴格玛尼石经墙</h3><h3> 巴格玛尼石经墙位于平均海拔4200米的石渠县长沙贡马乡,长近2公里,高3米,厚约2到3米,全部用玛尼石堆砌。据说已有300年的历史,是世界最长的玛尼石经墙,己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在藏民中影响很大,是藏人朝拜的中心,近年随着旅游和交通的发展,这里的名气越来越大。</h3><h3><br></h3> <h3> 藏村</h3> <h3> 玉树蔵族自治州上拉秀乡</h3><h3> 2018年8月我们一行7人在进蔵途经玉树时,停留了几天。一是连续在甘南、果洛等高海拔地区活动,需要休整缓冲,二是想在玉树周围的地方游览拍摄。在这期间影响最深的是参加了上拉秀乡一年一度的赛马会。</h3><h3> 由于是乡级赛马会,地处偏远,整个赛马活动,是以一种原生态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自然纯朴而又激情热烈。不像视频上玉树市的赛马会虽然豪华隆重,却充滿商业做秀和浓烈宣传的氛围。</h3><h3> 在这次赛马会上,我最为惊讶的不仅是比赛的激情和趣味,而是藏民的形象完全颠覆了他们在我观念中的存在。</h3><h3> 一是藏民们的衣着打扮,是那样的考究高档,虽然是民族服装,但款式、用料、做工讲究档次,服饰色彩和原素的搭配令人叫绝。节日的盛装将藏女们打扮的庄重、妩媚、妖娆,不可一世,绝非草原上挤奶女的劳作形象。男士们的民族服饰,不逊色都市白领们的西装革履。他们藏服藏饰、礼帽墨镜,风度翩翩,既有高原雪域的雄伟粗旷,又有万里草原的含虚奔放。并非仅是那善骑挥鞭的牧羊汉。</h3><h3> 二是名为赛马会,但偌大的赛马场各种款式、各个档次的汽车却摆满草原,倒让赛马一族成了少数,似乎退居配角,成为点缀。足以见过去贫穷落后的牧马人的生活,已今非昔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根本变化。雪山下、草原上成片的汽车,不由得令人感叹祖国的福祉无疆,感叹藏民族的时代变迁、生活富有,感叹藏区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h3> <h3> 时尚、潇洒的藏女</h3> <h3> 开着私家车的赛手一家</h3> <h3> 瞧瞧他们的着装、气质,你能认为他们是来自雪山下的大草原吗?</h3> <h3> 把心交给佛的老人</h3> <h3> 如梦如幻的新龙县曲格藏寨 </h3> <h3> 佛光普照</h3> <h3> 仙境藏民居</h3> <h3> 牧场风云</h3> <h3> 亚青寺——蔵传佛教的新星</h3><h3> 亚青寺位于章台大草原的中部,海拔高度3940米,位于白玉县昌台区境内,建于1985年,属藏传佛教的宁玛派寺院。出甘孜县城沿甘白公路一路向西,翻越海拔4600米的卓达拉山和4410米的海子山,再一览纳能措湖的美景后,即将等待你的就是魅力四射的亚青寺了。</h3><h3> 亚青寺现常住僧尼2万余人,以昌曲河为界分为扎巴、觉姆两区。河外为扎巴区(男僧),而觉姆们(女僧)则分布在被昌曲河围绕而形成的觉姆岛上。这里2万余间红色的小盒子房,是亚青寺标志性的建筑和神秘的象征。</h3><h3> 每当清晨或黄昏,觉姆岛或炊烟袅袅,霞光轻漫;或夕阳西下,波闪金光。颂经声随风远远飘来,犹如天籁,动人心弦,让你突然感到佛界的超然与神往。</h3><h3> 每年的7月,亚青寺周围被浩瀚的草原花海蔟拥,四周山坡上山花烂漫、万紫千红。花丛中,那些打着太阳伞面向寺院,东一个西一个席地而坐,手捧经文心无旁骛,默默颂读的扎巴们更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h3><h3> 当你气喘吁吁爬上海拔4000多米的山坡之上,眼前花海里太阳伞下扎巴们的背影,远处那一片泛着红光的寺院和那巨大佛像的耀眼金光,觉姆岛上如纱似水轻轻流动的薄雾,转经筒前那一溜溜虔诚的身影,伴随着飘渺而又清昕的木鱼佛音,让你如梦如幻,如临天境。</h3> <h3> 颂经花丛中 念佛蓝天下</h3> <h3> 每年一届的金刚舞</h3> <h3> 色须寺喇嘛们宏大的辩经场景</h3> <h3> 雀儿山海拔6168米,当地藏民形容雀儿山有一句谚语“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我们2017年8月8日路过雀儿山时,在海拔5100米的哑口眺望雀儿山雄姿。但2018年雀儿山隧道修通后,就再难以近距离欣赏雀儿山了。</h3> <p> 川西秘境——措卡湖</p><p> 位于甘孜州新龙县的措卡湖,是一个海拔4000米的高原海子,被誉为“人间仙境,九天瑶池”、“上天遗落在人间的精灵”。措卡湖因1358年藏传佛教传人普巴登子在湖边建起一座噶举派寺庙,取名措卡寺(藏语措为湖,卡为边,意为湖边的寺。)其后,人们习惯称这个湖为措卡湖,自此措卡寺却被名气越来越大的措卡湖挤到了次要。措卡湖虽不大,但湖水晶莹剔透、碧波微阑,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将蓝天白云、寺庙佛像、青松白塔尽收湖底。当湖面飘起薄雾,湖边五光十色的庙宇映入水中,倒影里青松蔟拥着金色坐佛那一刻,措卡湖的神秘、静谧瞬间将你置身于空灵和圣洁的仙境之中。</p><p> </p> <h3> 美丽的玉隆拉措湖 </h3><h3> 新海路的玉隆拉措湖海拔4040米,湖的周围树木参天、草甸环绕。面前湖水如镜、波光粼粼,远处雪峰皑皑、冰川闪烁,好似一处人间仙境。</h3> <h3> 我们放飞在高原花海</h3> <h3> 德格印经院被誉为“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始建于1729年,坐落在德格县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 德格印经院保藏了近30万块印板,有经文、有史藉、有画版。这里储存了藏族文化中70%的古藉,堪称蔵文化的长城、藏文化的史诗、藏文化的奇迹。</h3><h3> </h3> <h3> 腰色寺,是著名的藏密宁玛寺院之一,是闻名川藏的宁殊菩萨道场。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腰色寺的巨大转经筒高15米,直经8米,重150吨,堪称中国第一。</h3> <h3> 阿尼玛卿雪山,藏语意思为:“祖父大玛神之山”,海拔5000米。</h3> <h3> 天穹</h3> <h3> 西藏类乌奇县《查杰玛大殿》</h3> <h3> 孜珠寺位于西蔵丁青县著名的神山——孜珠山上,海拔近5000米,是西藏最高的寺院之一,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始建于三千年前。</h3><h3> 孜珠意为六座山峰,六座山峰上到处是大殿、经堂、僧舍,繁盛时期这里僧人多达二、三千人之多。这里异峰突起,挺拔险峻,怪石嶙峋,禅祠叠叠。当白云缭绕山峰,薄雾飘荡塔顶,雄鹰盘旋蓝天,伴随着颂经之音袅袅迴荡时,人们心中的浮躁与喧嚣顿时消失在雪域高原这神圣之山,而使你身轻气爽世俗尽泄。</h3><h3> 孜珠神舞是孜珠寺最具特色的的法会。12年一次的神舞法会,是孜珠寺最为隆重的佛门盛事。每逢鸡年,数以万计的朝圣者不辞跋涉之苦,华服盛装聚集在近5000米的雪域圣寺,弘宣善法,祈福忏罪,殊情胜景,蔚为壮观。而最引人入胜的就是神舞剧“极乐与地狱”。</h3> <h3> 峻美孜珠山</h3> <h3> 谢谢关注,谢谢浏览!(文中未暑名图片来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