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大战中国鱼

zimingtang

<p>~~~~~~~~~~~~~~~~~~~~~~~~~~~~~~~~</p> <p><b>美国人傻,不懂得中国博大精深的淡水魚文化,將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鲢鱼等多种鱼类统称为“亚洲鲤鱼”。美国于上世纪70年代从中国引进了4种亚洲鲤鱼,用于抑制池塘和湖泊中水草、水下植物、藻类、污物和寄生虫的泛滥。</b></p><p><br></p><p><br></p> <p><b>水量大,水质好,水草等食物多,这有利于亚洲鲤鱼的大规模繁殖。美国人不喜欢吃淡水鱼,嫌鱼刺多,很少有人捕捞,再加上亚洲鲤鱼是新引入的外来物种,缺乏天敌,它们的体型能长的非常大。在美国的一些河流中得以快速生长繁殖,破坏了水域的生态系统。</b></p><p><br></p><p><br></p> <p><b>美国河流中,亚洲鲤鱼疯狂繁殖、泛滥成灾,美国政府准备斥巨资建造堤坝,阻拦亚洲鲤鱼的入侵。</b></p><p><br></p><p><br></p> <p><b>亚洲鲤鱼受到惊吓时会突然跃出水面。图为伊里诺伊河,船只驶过,密密麻麻的亚洲鲤鱼腾空跃起。</b></p><p><br></p><p><br></p> <p><b>亚洲鲤鱼的这一特性,着实让美国人增添了不少生活乐趣。</b></p><p><br></p><p><br></p> <p><b>驾驶小艇,可以守株待兔,让鱼儿自己飞进网中。图为伊里诺伊州,当地人在进行捕鱼大赛。</b></p><p><br></p><p><br></p> <p><b>除了使用网兜,还可以使用弓箭来射鱼。</b></p><p><br></p><p><br></p> <p><b>一名女子在伊利诺伊河水库用弓箭射鱼,被跃起的鲤鱼狠狠地括了一记“巴掌”。</b></p><p><br></p><p><br></p> <p><b>但最后的收获还是让这位女士喜上眉梢。</b></p><p><br></p><p><br></p> <p><b>棒球爱好者练习用球棍击鱼,以提高球艺。</b></p><p><br></p><p><br></p> <p><b>为了控制亚洲鲤鱼的数量,美国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捕鱼嘉年华。图为伊里诺伊州,参赛者进行捕获量评判。</b></p><p><br></p><p><br></p> <p><b>美国人不喜欢吃亚洲鲤鱼,很多捕捞上来的鱼直接被扔进垃圾筒。图片拍摄于伊里诺伊州。</b></p><p><br></p><p><br></p> <p><b>控制亚洲鲤鱼的泛滥,在美国已经成为一个政治性话题。美国国会水资源与环境委员会进行关于控制亚洲鲤鱼的听证会。五大湖区周围的多个州要求伊利诺伊州关闭密西西比河上的运河,防止鲤鱼一路向北。</b></p><p><br></p><p><br></p> <p><b>在美国不受待见的“亚洲鲤鱼”却特受咱中国人青睐。相传清宫廷名菜“宫门献鱼”是康熙皇帝南游时亲笔题封的,因而传名。原料用云南腹花鱼或东北兴凯湖鲤鱼,用松花白鱼肉片做成龙门,造型取鲤鱼过龙门之意。</b></p><p><br></p><p><br></p> <p><b>开封宾馆名厨烹调的宋代宫庭名菜“龙须面溜鲤鱼”。这是是宋代皇宫举办大型喜庆筵席时的名菜。这肉嫩不腻,香脆可口。吃完鱼后,将龙须面倒入鱼盘内,和糖醋汁搅在一起食用,所以有“先吃龙肉,后食龙须”之说。</b></p><p><br></p><p><br></p> <p><b>千岛湖鱼味馆的鱼头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佳肴,许多人慕名前去品尝。</b></p><p><br></p><p><br></p> <p><b>“不吃千岛鱼,枉来千岛湖”。</b></p><p><br></p><p><br></p> <p><b>曾与几位老同事、老朋友同去千岛湖吃鱼头,挑了一条鱼,近十斤,烧了两大碗。味道果真不错,价钱也很不赖:四百元差一点。</b></p><p><br></p><p><br></p> <p><b>店老板看了我这贴子,如能速去美国大量采购亚洲鲤鱼,包能发大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