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花开是春天的象征,人们爱游园赏花,不仅因为它美丽多姿,更因为它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在新冠肺炎肆虐了三个多月后,人们更向往春暖花开的户外。</p><p> 本周道道一早就吹响了集结号,计划到金竹大山赏花。10人小队很快就集合了。</p><p> 金竹之行有点辗转迂回,不知受谁的影响,道道说改去八排山看天仙花。春天八排山天堂顶的天仙花(毛棉杜鹃)的确闻名遐迩。春日暖阳,杜鹃绽放,浪漫之地,仿佛置身于香格里拉。</p><p> 出发的前一天,有群友回报,八排山的天仙花经受不起这几天的风雨摧残,已经七零八落了,赏花已经没多大意义了。经大家和议,按原计划去金竹大山赏花。赏什么花?在这里先卖个关子。</p> <p> 2020.03.15早上7:30,我们从市区出发,经沈海高速、汕湛高速、肇阳高速直奔阳春河塱云帘。2个小时左右,我们来到了云帘小学附近的岔路,右边是去八排山,左边上坡去冷坑金竹大山。</p><p> 由于前几天下过雨,被雨水滋润过的泥路有点滑,坡度大,我们租的小巴车上不去,只好下车开始步行。这里离我们原定的起点还有很远,这一来一回的又要增加几公里了。</p><p> 冷坑金竹大山首先迎接我们的是“天门峡”。</p> <p> 我们穿过“天门峡”,沿着泥坡路开启了探寻“冷坑天险”之路。</p> <p> 村路蜿蜒曲折,绕山而行,不一会就接上了一段新修的水泥路。路边古树参天,溪流缓缓,淳朴的村落,还保留着古老的泥砖青瓦房。</p> <p> 我们来到了冷坑村,不一样的烟火人家,自给自足,简单而宁静。“难说冷坑多变迁,山重水复路通天。昔日盘王谱诗句,今朝刘家乐绵延。”</p> <p> 看尽了闹市的喧嚣繁华,隐居山间,“煮壶漠江源头水,饮杯金竹大山茶”,领悟“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的诗意人生该多惬意啊!</p> <p>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里的清溪,是鸭子自由畅游的天堂,却被我们这些都市人打扰了清修。</p> <p> 水泥路的尽头,是一个刚建好不久的大型停车场——冷坑森林公园停车场。</p> <p> 我们稍作休整,沿着鹅卵石小路进入森林。</p> <p> 结伴踏青觅春光,林中小路似羊肠。 </p><p> 金竹大山与八排山遥遥相望,群山连绵,林海莽莽,年降雨量充沛,负离子含量极高,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我们沿着溪边小径拾阶而上,小径曲来折去,依山成“之”字缓缓而上。右边流水淙淙,左边古树参天荫蔽,眼前不时出现“植物活化物”桫椤,耳边鸟啁虫鸣,真让人心旷神怡!</p> <p> 东沟森林古树蔓藤粗壮众多,不禁让人想起“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的诗句。</p> <p> 今天的“男模”有点调皮捣蛋,可能是非常时期第一次出来户外活动吧!</p> <p> 大神东梅也想荡秋千吗?</p> <p> “石景长滩”可以溯溪而上,经西沟瀑布群穿越到漠阳江其中的一个源头。溪水清澈见底,石上长满青苔,偶有小飞瀑直下,溪水清凉,是夏季溯溪的不错选择。林根和开心天使忍不住下去溯溪走走。</p> <p> 我们在一块被溪水冲刷得光滑如镜的石床边驻足留影,却偶然发现石床上爬满了黑色的“小钉子”,原来是坑螺。这下可好了,今晚有坑螺煲鸡吃了。道道和林根不顾鞋子被浸湿,下到石床捡坑螺,不一会的功夫就捡了一小袋,够我们十个人吃了。</p> <p> 林根把捡到的坑螺藏到了一个隐蔽的地方,我们继续去探寻西坑瀑布群。</p> <p> 指路牌上写着这瀑布有六级,落差125米,可惜现在不是雨季,水少得可怜,看不出瀑布的雄伟壮观。</p> <p> 山谷幽幽,溪水潺潺,那份清幽洗涤所有的疲惫、烦恼,真有点不舍离去。</p> <p> 树上长出了朵朵白云。</p> <p> 厚厚的苔藓生机勃勃。</p> <p> 新华哥在这干嘛呢?这姿势,这表情……</p> <p> 跨过小溪我们寻味而至——名树林。一股让人掩鼻的气味告诉我们,今天要观赏的第一种花近在眼前了。</p> <p> 藤粗过人臂,苍劲盘曲,攀缠于古树,如挂秋千,如晒罗带,由一青绿色小藤串连,酷似千万只禾雀栖息于林中浓荫下,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禾雀花。</p> <p> 禾雀花又名白花油麻藤,是国家二类保护植物。每年的三月,禾雀花就会次第开放,因其形酷似禾雀而得名。禾雀花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花朵含苞时像嗷嗷待哺雀鸟,盛开时,花瓣卷拢成翅状,则像展翅飞翔的鸟儿。整个花体通透玲珑,初开时为乳白色或者淡绿色,盛开时又如柠檬黄。</p><p> 每当春雨绵绵之时,生长在郊野的禾雀花一藤成景,犹如百鸟栖枝,令人心驰神往。</p> <p> 禾雀花的花语是欢快和快乐。相传明代八仙之一铁拐李一日清晨闲游至公坑寺,路过一片农田的时候看见麻雀偷吃稻谷,农民赶不走这些机灵的鸟儿,于是铁拐李打抱不平,用法术将麻雀绑在藤条上,变成了一串串禾雀花。</p> <p> “百雀朝枝”的美景,由衷的给大家带来了欢快与快乐,由内而外地洋溢出的笑容不就是最好的写照吗?</p> <p> 看完了“小麻雀”,我们在盘氏宗祠旁共进午餐。今天我带的椰汁千层糕和狗利仔挺抢手的,卖光光了! </p><p> 盘氏宗祠是当地瑶族的历史遗迹,据说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见证着历史的沧桑。我记得2015年秋天来的时候,这宗祠只是一座很小很小的庙宇,现在正在扩建改造中,早已看不到当年的痕迹了。</p> <p> 吃过午餐,我们穿一片矮丛林,眼前是一处草场,成群的黄牛、水牛正在悠闲的踱步吃草,这里是天然的牧场。对于我们这种不速之客,牛群好像早已习以为常了。</p><p> 越过牛群,我们向金竹大山最具特色的景观走去。石分两扇,缝生一树。在这棵白银树上我们上演了一出大片,不宜宣扬就不上图了,美好的回忆我们会慢慢品味!</p> <p> 小弟啊小弟,我觉得这张照片的主角不是你哦,而是你后面的那头牛!</p> <p> 我们来到了笔架山,金竹大山的标志性景观,开心天使、牛仔她们几个都没来过,当然要拍多几张艳照留念一下了。</p> <p> 对面那头牛好奇怪啊,一直站在那不动,俯视着脚下的牛群,它是这群牛的头头?</p> <p> 我们都忍不住要去探探这头“牛领导”。</p> <p> 螳螂在前,麻雀在后式拍照。</p> <p> 告别牛群,我们向金竹大山的最高峰白花顶挺进。</p> <p> 小憩一下,准备登顶。</p> <p> 白花顶海拔954.2米,山顶高山草原风光,怪石奇景,旷野天低,一马平川。</p> <p> 白花顶上撒欢——巫师出动。</p> <p> 走了这么久,怎么第二种要观赏的花没有一丝踪影呢?道道说,绕道对面的竹篙岭就有了,这也是我们下山的必经之路。</p> <p> 山路两旁的花枝上站立着一朵朵如春笋般的小花苞,但就是没看到一朵绽放的花朵。</p> <p> 队友们迫不及待的在前方不停的寻找。这时山垭口的那边传来一阵惊呼,看来是找到花了。</p> <p> 一棵开满白色小铃铛的小树展现在众人眼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观赏的第二种花——白色吊钟花。</p> <p> 这仅有的一棵开满吊钟花的小树被众星捧月,我们岂能吝啬相机内存,绝对要360°无死角拍摄。</p> <p> 白色吊钟花称为“银钟”。她娇小玲珑,虽没有红色吊钟花“金钟”的娇艳夺目,但那份素雅恬静,更像纯洁的白色小精灵,清新脱俗、纯净淡然。</p> <p>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p><p> 如果漫山遍野的吊钟花同时绽放,春日野穹,花儿吐艳、纤枝婀娜、山峦叠翠,处处芳菲浸染,那肯定是蔚为壮观之景色了!万千花雨,在花海中徜徉,是何等的美哉!一路山花不负侬,可惜这次我们还是来早了。</p> <p> 二月花如此陶醉,在想啥呢?</p> <p> 我们观赏到了我们要看的白色禾雀花和白色吊钟花,该打道回府了。</p> <p> 草塘倒影</p> <p> 不知是不是因为时间尚早,道道没有按轨迹路线下山,而是又绕了个圈下山,这无疑又增加了几公里。后来翻看步数,原本12公里的路程变成了20公里,又被加料了😂。</p> <p>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辛苦;</p><p>登过一些山,才知道艰难;</p><p>趟过一些河,才知道跋涉;</p><p>跨过一些坎,才知道超越;</p><p>经过一些事,才知道经验;</p><p>阅过一些人,才知道历练;</p><p>读过一些书,才知道财富;</p><p>过了一辈子,才知道幸福。</p><p>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烦恼,</p><p>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p><p>生活怎么样,自己放调料。</p><p> ——佚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