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青春】涞源县第二中学 战“疫”播报(四十六)

家庭美篇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教师寄语:</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新型冠状病毒!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大难,一次空前绝后的暴风骤雨,让我们不得不把欢乐调成静音,把常规的日子按下暂停键。</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疫情当前,大中小学纷纷延期开学,我们不再像往常那样正常学习、工作,我们只能开启“宅家学”模式,我们暂时宅居家中躲避风险。但我们更需要知道:敬畏风险,学会发现风险,懂得规避风险。切记:生活里最大的风险是看不到风险。</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涞源二中教师 李东红</b></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3月20日,涞源县第二中学召开行政会,全体领导班子成员根据教体局工作要求已正式上班,康瑛校长在会上传达了教体局会议精神,严格按照要求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谋划疫情后复学的各项准备工作,调研老师线上授课工作,学生网上学习问卷调查等工作。 </span></p> 喜       报 <p>  <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为充分调动广大家庭和学生参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全民安全文明素质,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日,省应急管理厅、省教育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联合举办《命名第一届“河北省安全文明家庭”“河北省安全文明之星”》活动(冀应急〔2020〕5号)。涞源县第二中学王宝君家庭被命名为第一届“河北省安全文明家庭”,可喜可贺!!!</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i>学生“战疫”美文</i></b></p> <p>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p><p> 1909班 赵迪</p><p> 新年的钟声敲响,喜庆的节日就要来临。但是中国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正好在春运时期受染人数日益见长,漂泊在外的游子不得不与家人隔离。</p><p> 在疫情下彰显人心,我们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许多海外华人纷纷向国内捐赠物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多么暖心的话语。在疫情面前不分国界,万众一心,即使巴铁在困难也要倾尽所有援助中国。俄罗斯慷慨的捐出二十三吨医疗物资。这一份恩情应该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p><p> 疫情刻不容缓,来自中国各地的顶尖医护人员支援重点疫区,他们义无反顾的奔向一线,用大无畏的精神,守护着病人与中国。他们是伟大的“逆行者”,他们坚定的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与病毒奋勇抗争。就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增强防范意识,不为他们添乱。</p><p> “生命有限,健康无价。健康是条单行线,只能进不能退。人应该学会关爱自身健康。”这是钟南山院士的经典语录,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要注意自身的健康与安危,此时我们能做的是勤洗手,讲卫生,尽量减少出门,记得要带口罩,不为国家添乱,不过度紧张焦虑,要相信春暖花开之时我们一定能共赏春光灿烂。</p><p> 可能有一些人疫情过度紧张,进而传播了一些不实的言论,导致大家人心惶惶,但是真相所到之处,谣言与黑暗必将散去。我们只需要认真上好网课,珍惜这次机会。</p><p>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去年现在我们正在学校与同学一起沐浴阳光,享受学习知识的快乐。欢声笑语遍布整座教学楼,学生们都开始了三点一线的生活。而今年的我们,现在正在家中隔离,外面的世界不安全,为什么不安全呢?因为人类对自然生命的迫害,他们掠杀野生动物,当做口中食,动物身体中自带的病毒也随之进入身体,导致中国陷入病毒阻击战,这便是大自然的报复。</p><p> 有了此次教训,我们更应该好好爱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不要再让中国乃至世界遭受灾难!</p> <p> 战“疫”不容辞 还万家灯火</p><p> 1910班 王诗欣</p><p> 时间流逝,2020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一年,人们本应为此欢呼、为此兴奋。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新气象的喜悦当中,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在鼠年钟声敲响那一刻也正式开始。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让2020年的春节不同往常。 刚开始许多人并不知道这次疫情的严重性,但当疫情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在全国蔓延开来,短短几天,感染人员以及死亡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人们才意识到这次的疫情来势汹汹势不可挡。 </p><p> 国家迅速地对此次疫情的发源地——武汉进行了封城,一座具有浓厚人文气息且拥有接近5000万人口数量的城市。尽管国家十分迅速进行了隔离封城,可仍还是有一些“漏网之鱼”从中出城。他们“散落”在中国的各地,一场严峻的防疫战争就此揭开帷幕。 </p><p> 疫情爆发的初期每个人都还在懵懵懂懂的时候,一位名为张继先的女医生在接收多起同一例肺炎感染的病症患者时,立马发现了这不是简单的肺炎,她向上级反应关于此次病毒的信息。 第一位发布疫情的“造谣者”李文亮医生,在微信群里根据一份诊断书进行讨论,聊天截图被曝光,被辖区的警局警告和训诫。直到疫情的爆发,这位发布疫情的“造谣者”却以“吹哨人”的身份感染病毒永久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p><p> “国士无双”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先生,我觉得完全符合,他就像是一支强心剂一样注入雄鸡的胸腔。 84岁的老人得知疫情严重时火速奔赴现场,挤着高铁餐车去武汉作战防疫的最前线。还原了67岁的他在非典时期同样奔赴第一现场的场景。这让我看到了一种在中国科学家无论在任何情况、环境下都鞠躬尽瘁的精神。 在我们身边也有着许许多多鲜活的事例,让我感受到“国家”两个字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先有国才有家。同学姐姐是一名医护人员,在医院对全体人员发起自愿奔赴武汉的时候,她成了第一个报名的护士,23岁的姑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国之有难的时候自愿冲进前线医护患者。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她的兄弟姐妹全都是在第一线工作的武警和医生,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事业和奉献都十分支持并感到欣慰。</p><p> 这让我明白了小家才能筑起大家的道理。国家正是这些数不尽的小家所凝聚而成。 疫情无情人有情,无数人民子弟兵和医护人员无视受感染的危险都在第一线奋斗,他们是兵哥哥,是白衣天使,是科学家,但他们同时也是父母、是子女、是丈夫、是妻子。因为国家需要他们,他们义无反顾分秒必争地与疫情做斗争。这就是最美逆行者,这就是中国力量,我为有这样的国度二自豪!我为有这样的国人而骄傲!</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学生假期作业</b></p> <p> 静待春暖花开</p><p> 1910班 张子璐</p><p> 2020年,一个特别的年份,一个美好的数字,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整个中国蒙上了一层阴影,它就像一朵“黑云”笼罩上了神洲大地,陡然间,天空黯淡,世界阴冷。然而这片繁衍了五千年的土地上有着一群团结友爱的人民,他们坚守着“一方有难万众驰援”的美德,期盼着“黑云”背后的太阳。这是一群勇敢无畏的人们。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奔赴在抗疫一线,嘴里说着“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钟南山老院士却义无反顾地前往一线武汉抗击病毒;“年前想去换个发型,结果还真‘如愿’了”的美女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剃了光头……多日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下的护士全然不知脸上早已布满勒痕,得知同行好友感染病毒而泣不成声的医生毅然决然转身救人……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理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白衣天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为民族担当,不愧为中国脊梁。 这是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他们尽己所有捐赠着物资钱财。韩红东奔西走募集捐款约一亿元,众多明星网红纷纷慷慨解囊;汽车司机捐赠口罩50000只并亲自送往一线;有孩子用全部压岁钱为民警买来口罩,用歪歪扭扭的字体寄托他“希望你们能好好保护自己”的美好祝愿……爱与善良无失阶层、无关年纪,在灾难面前,他们都是大美之人。 中国,这个充满爱与力量的国家。在这里,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光速拔地而起,在这里,处处都是爱,医者不计生死,民众不计报酬。在这里,从不缺乏善良的人,从不缺乏爱国者。在这里,大爱续写着中国故事。 在这个美好的国度,纵使每个人力量微薄也可汇成江海,我们做为一名中学生,应安心呆在家里,关注疫情,心系前线;不聚会不出门,不给国家添乱;按部就班,努力学习,砥砺奋进,保护好自己。便是我们最大的贡献,以不辜负无数人的奉献与期望。 疾情愈汹,我们团结的热血便愈加凝固。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新型肺炎的“黑云”终会消散.武汉终归安宁。春天是属于我们的,待春暖花开,我们再赴江城,赏尽十里樱花。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学生手工制作</b></p> <p> 劝君守规矩,切记爱自己</p><p> 1909班 崔政杰</p><p> 2003年,全中国守护着90后;</p><p> 2020年,90后守护着全中国。</p><p> 大疫面前,暂时无法回到家乡的武汉人该如何安身?长沙伸出了温暖的手,给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妥善安置方案:对湖北来长沙人员,在排查无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后,各区县市给予适当帮助,统一征用酒店,统一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执行严格的防疫措施,来自疫源地的武汉同胞、湖北同胞正承受着之前难以想象的压力,历经漂泊辗转,身心俱疲。他们也是疫情的受害者,不是“罪人”,公众不应该也没必要“谈鄂色变”。</p><p> 科学防疫不是冷漠、歧视和以邻为壑的借口。目前,很多出门在外又暂时无法回乡的湖北人成为了“漂泊的湖北人”,给他们安排符合防疫标准的集中安置场所,体现的是人性的温度,也是对疫情控制负责任的态度。要警惕,不能把群防群控概念偷换成极端狭隘的“地方主义”。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病毒,不是具体哪个地方的人;我们战胜疫情的武器是科学和团结,而不是自乱阵脚。</p><p> 从最功利的角度来说,也应该给来自疫源地的民众安排适当的住宿、饮食,方便集中管理、集中隔离,否则,只会把他们逼到躲避防疫措施的路上去,造成更大的社会风险。&nbsp;没有一个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我们相信,大地回春,隔离结束,疫情消散就在不远的明天。</p> <p> 2020年3月21日</p>

疫情

我们

隔离

病毒

他们

武汉

防疫

中国

安全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