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行套日盖的日子

香茗

<p>在查行套日盖的日子</p><p>作者:吕元柏</p><p><br></p><p>“查行套日盖”,蒙语意为“白色的头”的意思。我不曾考证过蒙古族先辈们为何将此地取为其名。但这个名不见经传,再寻常不过的山丘与荒漠交汇处的一块砂砾之地,却成为我挥之不去的终身乡愁,它在我幼小天真的童心中曾镌刻下一段永远无法忘却的、酸甜苦涩五味皆俱的记忆。</p><p> 查行套日盖位于孟根苏木宝日套日盖大队东北方约十五六里地的地方,其南面傍山,东面是一条南北走向长满粗壮蒙古扁桃的山梁,北面散落着众多半月型沙丘,沙道中生长着许多高大的野生柠条树,西面是一片开阔平坦的沙砾地,分布着零星小沙丘和状若權木的柠条树,往前行约七、八里地,在一坐鹤立的圆形灰白色山丘下,有一个放牧点。这里有着人们经年累月修建的较为结实的畜圈,还有几间红土小茅房和一口石头镶井。蒙语将此地取名为“仓机”。记得当时住在这儿的是本队大户那生一家。</p><p> 1963年秋,即我们举家由甘肃民勤迁至阿拉善的第三年,也即由孟根苏木呼德呼都格大队来到宝日套日盖大队落户的第二年,队里</p><p>分配给我家近三百只阿拉善白绒山羊和一顶低矮破旧羊毛毡已完全变为灰黑色的蒙古包。那时我们全家有五口人:父母、姐姐,我和妹妹金凤子。定居后不久,趁着天气尚暖和,父亲起早贪黑,搂柴背石,硬是在寒冬来到之前在一处早已废弃的羊圈旧址上建起了一座近一人高的新圈。父亲还在低矮的蒙古包中的一侧用石块和泥巴盘成了一面小土炕,上面辅上黄沙,就成为只有一岁半的金凤子和我夜间的栖息地。也是从那时起,我们在阿拉善这片土地上正式拥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家”,父母也在荒山僻壤的牧区正式拥有了一份稳定的职业而立住了脚跟,再不用前两年那样一年四季分头给别人家打工了。一年辛苦下来,倒也基本能填饱全家人的肚皮。 因此,父母就格外的珍惜这份活儿,起早贪黑用尽全力和心血侍弄这三百只羊。</p><p> 随着冬季的来临,天气一天天变的寒冷。加之是新场,羊圈中缺少保暖的羊粪,冰冷的沙砾地和萎枯了的草场促使羊们日渐变的乏瘦,还不断出现一些病羊来。于是每天傍晚要给乏羊喂料,记得从最初的七、八只发展到后来接近全羊群的三分之一,一只只的为它们戴上料抽子,待吃完再一只只将料抽子摘取。为防止过泛的羊夜间仰倒而被羊群踩踏,要把这部分羊分圈管理。与此同时,又赶上了冬季接羔的茬儿。白天父母跟羊群下滩,都要背上用毡子缝制的沉重的“接育包”,傍晚回来,包中总会晃动着几只咩咩大叫的羊羔脑袋来,叫声此起彼伏的,吵得人直发毛。晚上还要一个个关照好它们的吃奶,对羊妈妈不认和缺奶的,要采取“贴奶”和人工灌喂的办法。不满7岁的我,每天日落前,便被母亲脱光了裤子坐在烧热的沙炕上,伸长了双腿抖着爱哭的妹妹熬时间。夜色降临了,包内渐渐变得漆黑,我扯着嗓门带着哭腔发着高声低调以此来缓解心中的恐惧和孤寂。夜深了,父母和姐姐方挂着满身的羊粪沬、羊羔屎和柴草屑回家做饭,往往是我和妹妹由于饥困交加已经入睡。半夜里,有时又会被父母端着昏黄的媒油灯给与我们共寝的病羊喂面汤灌药水或是出包查看羊圈的声音而惊醒,但转眼间就又睡着了。</p><p> 进入春天,天气放暖,除了带妹妹金凤子,还常常帮父母熬面汤灌羊羔,或跟着姐姐到近坡上放羊羔。天气睛好的日子,还会跟着大人们去放羊,这样可以换出一个大人来干更重要的活儿。看着沙道中排成条条直线、被牲畜啃吃成半茬儿发黄的沙鞭草和密密麻麻状若驼尾的“骆驼尾巴”草,在寒风中不停的瑟瑟抖动,我周身也更冷了,不由得紧紧衣襟,又不时用光滑结板的袖管抹着总也抹不完的清涕。远处,有几只羊疯也似的向前窜奔着,时而又停下来用前蹄猛刨着什么,每当此时,就会听到大人们大呼小叫向前奔跑。原来是要驱赶羊吃“醉马草”。“醉马草”是一种状若苦豆草的毒草,其根系粗壮发达,在当地的沙道中多有生长。每到开春青黄不接,沙土解冻,就容易被羊误食,一旦食之极易上瘾,就会疯狂的追撵刨吃,而往往在几天内便口吐清水再也站立不起来,渐渐泛瘦而死,让人十分的棘手。</p><p> 到了五月份,东面沙岗上的蒙古扁桃和北面沙道中的柠条树上,同时开出粉红色和金黄色的小花来,一簇簇,一嘟噜,绚丽骄艳,五彩斑斓。一扫寒冬里凄凉孤寂的景象,似乎是一夜间换了一个新的世界。我好奇地端详着攀缚在蒙古扁桃枝干上不停蠕动脑蛋肉乎乎的“摇头脑儿”,追逐着滿地翩翩飞舞的花蝴蝶儿,倾听着旷野里报春山雀发出清脆婉转的“啾啾”声儿,吮嗅着青草和泥土散发出幽幽清香味儿,玩着暖意融融晶莹绵软的沙粒儿,感觉是那样的舒心和惬意,原来这个世界里还有这般美妙的物景!在我初涉世界的童心里,首次领略到了一种人间的美好与温馨。</p><p> 夏日里,要常常跟随父母或姐姐去放羊,去五里地开外北面沙道中的水井上饮羊驮水。酷署季节,天气热得像蒸烤一般,毒日头晒得身上又痒又疼。接近中午时分,会看见远处沙梁上的空气犹如水中波浪不停晃动,草稞子上的叶子萎缩耷拉下头来,羊们走在沙地,时常将提起的一只蹄子抖动半天才放下来,几只绵羊头对头搭起了凉蓬,再也不愿前行了。我被热的头晕眼花,有时忍不住在草棵子下刨出一些湿沙子凉凉脚和面颊,但还得学着大人们的样子不停吆喝着,赶羊群走向水井的方向,此刻总盼望着能有一块云彩飘来遮挡一下炎炎烈日,那怕一小会儿也好啊。有天如果看到西北方有一片乌云升起,那便是最激奋的时刻,因为有可能会带来一阵望眼欲穿的雨水或是一丝的荫凉来。</p><p> 饮羊是一桩极为辛苦的事。井下两米多深的水面,用白帆布缝制的水兜连着一根软绳子,近三百只羊需用它提二百余次的水。常常是拥挤的羊头将水槽围得无半点缝隙,父母或是姐姐奋力提出水兜来却不易将水倾倒进水槽中,我的任务便是拎一木棍,狠劲地敲打羊角使其抬头让出一条缝来。饮罢羊,独自牵着驮有两只水鳖子的毛驴,拖着疲惫的步子小心翼翼寻路回家,当在家的大人卸下水来,才舒展一口气,算是基本完成了当日的任务。</p><p> 进入秋季,气温日渐凉快起来,不再饱受高温的煎熬。羊儿变得膘肥体壮,几场秋雨过后,毛色显得光亮。已长成半大的羊羔不时在羊群中撒着欢儿。现在是育羔母羊奶情最好的时节。为了完成大队要求上交酥油、捞蛋子的任务,每天傍晚,我们的又一大工作是全家人齐上阵,口中发着“俏格俏格”(蒙语)的唤叫,将奶羊从羊群中慢慢驱赶分离出来,牵着它们一左一右将俩只羊头并拢,再用一根长绳依次绑缚住它们的脖颈,便可把奶羊们左右两排老实地串成一列。我们手持容器蹲在羊臀后面挤奶,为防止其羔偷奶,还要有一名专司人员用绵羊毛裹上捣稀的羊粪缠绕在挤过的羊奶头上,我们称之为“绕羊”。每晚按部就班两个多小时的挤奶、“绕羊”,双手酸困,两腿发麻,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嗡嗡尖叫着翻飞群舞的蚊子,它们的进攻使羊们不停地跳动着腿,摆动着尾,我们不得不边挤奶边挥舞着手驱赶它们。如此这般,无数次我都是咬着牙挺过来的。</p><p> 攒积在一只小木桶中的奶子用“脚子”发酵后便成为酸奶。过几日要打一次奶,以此分离出酥油并制做出捞蛋子。而每次需要打上数千次才行。为鼓励打奶,父母给我和姐姐各自规定了次数,打够数便能得到一番夸奖。高出奶桶不多的我几乎每次打的都两臂发酸两眼发花,以致于往后听到“咣当咣当”的打奶声就产生昏昏欲睡之感。</p><p> 冬去春来,日复一日,我们含辛茹苦地在查行陶日盖度过了四个年头。四年的日日月月,发生过许多看似平常却铭刻在心的事:</p><p> 第二年的大年初三,我的蒙古族干妈曾道忙嘎邀我们去她家过年,父亲搂着我一大早便骑骆驼前往。干妈见面给了我一小茶碗的水果糖,天哪,我真是惊喜万分,要知道,此前一次最多只得到过两颗花糖!趁着父亲未留意,我嚼吃了一多半。结果导致好长一段时间里吃饭索然无味,许是内伤饮食所致。也是在那一次,第一次看到蒙古族节日中隆重的接人待客礼仪,第一次见到世间还有鞭炮这种东西。</p><p> 第三年,父母勤苦劳作,亲手裁剪缝制了我家崭新的一顶蒙古包,使我们拥有了一个更温馨舒适的家,全家人喜形于色。</p><p> 亦是第三年的冬季,我的二妹金竹子出世了,添丁增口后,父母显得即凝重又欣喜。</p><p> 在荒凉无垠的远方沙丘中,却矗立着几棵茂密参天的大树,显得十分稀奇。父母告诉我,那地方叫巴音铁克木。我常常遥望着,暇思着。终有一天随母亲放羊,得以走至近前,阵阵漠风吹来,大树发出骇人的涛声,惊得我目瞪口呆。在一棵大树下,却无意拣到一夲不知名的旧书来,又带来一阵的欣喜。</p><p> 站在我家西面不远处的灰白色小土丘上,能看到邻居家的孩子常常会骑骆驼赛跑,似乎总是兴致盎然,闲悠自得。每每此时我就想:他们肚子不饿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时间去玩呢?常做这种事,他们的父母不责骂吗?</p><p> 也是这户邻居的男主人,十分喜好冬季用铁架子逮狐狸。一次放羊时我就亲眼目睹被他的铁架子架住而冻僵的一只狐狸。他几次来我家,告知某地他已安放了铁架子,要注意管好我家的羊。如此弄得我们放羊总是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终于有一天,我和姐姐气不过,用石子打翻了他的铁架子。第三天,他便登门向父母告状。父母并未责骂我们,而是嘱咐往后再不能这样做云云。</p><p> 深秋,几场透雨后,北面沙丘边缘处,在枯萎了的柠条周槽沙地上,会冒出一堆堆的野生蘑菇来,它们大多有蜡烛般粗细和长短,顶着灰褐色的小伞破土而出,白亮细嫩。我们每次兴奋无比的釆挖回家,清洗后母亲用羊油炒着吃,鲜香无比,回味悠长。由此让我终身对蘑菇生出一份特别的钟爱。时至今日,总盼望着雨后秋日能去旧地过一把那般奇妙无比的采菇之瘾!</p><p> 在查行套日盖的日子虽然只是四年光景,然它却开启了我家走向辽远牧区的初始之门,奠定了我们终成为阿拉善人的坚实根基,虽已遥远,却是一段醇美厚重的历史,我们无法忘记,也不可忘却。四年的寒辛岁月,亦是我人生中记忆力金子般的时段。每当闭起眼来,那一幕幕的画面便鲜活灵动,清晰再现,能信手拈来,又总也依依不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