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再次见到孟笙,是在2019岁未,时隔28年,1万多天。</p><p><br></p><p>在氤氲的初中聚会序曲里,当孟笙挟着冬夜的寒冽推门而入时,在场的同学们站起来问候,葛瑾笑容却僵在脸上,感觉手脚冰凉,恰如沈从文笔下的那样:你的眼睛还没掉转来望我,只起了一个势,我早惊乱得同一只听到弹弓弦子响中的小雀子。</p><p><br></p><p>是的,葛瑾喜欢孟笙,喜欢了很多年。</p><p><br></p><p>在世间,人与人的相逢多是不经意的。犹如一朵云影掠过一面湖,或倏忽而过如雪泥鸿爪,或缓缓静静共度一段时光。也有那片云恰逢化成点点雨滴,投入湖的波心,从此水光潋滟纠葛一生。</p><p><br></p><p>葛瑾不知道她和他的缘聚,是属于前者,还是归为后者。</p> <p>初识在八十年代中期,十二、三岁的懵懂少年,从十里八乡来到当地重点中学,开始独立求学生涯。那时葛瑾瘦、高,笨拙地扎着马尾,对眼前的生活新奇又惶恐。</p><p><br></p><p>农家的孩子们总带着泥土般的纯朴与野性,无拘无束,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同学们三五成群,结伙学习玩闹,很快有了各自的朋友圈。但那时男生与女生大多不说话,恪守着桌上的三八线。葛瑾手背还留着一道疤痕,那是小学因为越线闹矛盾,被同桌男生用铅笔戳伤的印迹。</p><p><br></p><p>这次的同桌还是个男生,说话爽朗,有点闹腾。不过笑起来很是腼腆,让人有种心安的感觉。当天就对着葛瑾作了自我介绍。</p><p><br></p><p>我叫孟笙,笙是一种乐器,你叫什么?</p><p><br></p><p>葛瑾。</p><p><br></p><p>瑾是一种美玉。</p><p>后面的话葛瑾没说出口,她有点不想和他说太多。那时的她安静而羞赧,在心里默默地划了一条分界线。</p><p><br></p><p>其实她原本叫葛紧,在她出生之前已有两个姐姐,家里特别希望她是个男孩,为葛家延续香火。可是当她哇哇大哭来到世间时,听说妈妈也哭了,爸爸一脸愁苦,奶奶更是大呼小叫“到这胎要稳住,扎紧…”。幸亏村里已有女孩叫稳住,所以家里叫她葛紧。后来读小学时,语文老师很喜欢她,给她更名为瑾,并告诉她,瑾是一种美玉,很珍贵的那种。</p><p><br></p><p>可是葛瑾从来没有被珍贵的感觉。</p><p>那时家里很穷,很少听到爸妈的欢笑,更多的是愁苦怨气。尤其是妈妈一边操劳一边骂骂咧咧。而孩子们总有不知愁的欢乐与顽皮,妈妈稍不顺眼,拿起竹条就撵着她们打。两个姐姐机灵得很,见势不妙早跑到十丈之外,葛瑾死犟,站着挨打哭得像小花猫。其实她最怕的不是挨打,而是爸妈威胁她不让上学,她就吓得哭都不敢出声,泪流成河。</p><p><br></p><p>后来弟弟出生了,慢慢地好了一些,但依旧穷,葛瑾仍然是最受忽略的那一个。爸妈爱弟弟,奶奶疼姐姐。自己默默地上学,回来用力地做家务,自卑而敏感。最喜欢的是看书,看得懂的看不懂的,一古脑地钻进去,也找到了自己的乐园。</p><p><br></p><p>上初中前,舅舅送了一支粉色的钢笔,葛瑾特别喜欢,那也是她唯一的一支。谁知从家里走到十里开外的学校后,许是放在空荡荡的铁皮文具盒里一路晃来撞去,笔尖和笔身断成两截,葛瑾当时差点哭了。后来不知从哪找到一个别人遗弃的笔身,歪歪地勉强合在一起,也能写字。</p><p><br></p><p>有一次不小心钢笔掉地上,刚好滚到孟笙的脚边,他弯腰捡起笔,看了一眼递给她。葛瑾在这一眼里,白了脸,急急接过来,低低说声谢谢,埋头写作业。</p><p><br></p><p>你字写得真好看。冷不防孟笙探过头来说了一句。葛瑾没吱声,头更低了,脸有些发烫。</p><p><br></p><p>乡村中学晚自习停电是常有的事,那却是大家的快乐时光。欢呼声后,不情不愿地慢慢点起各自的蜡烛或煤油灯,更有许多同学趁黑“打劫”,前后左右交头接耳拉起闲话。有一次也是在停电的晚上,孟笙和周边的男生在闲聊,有人提醒他“你不把灯调暗点?”,他看了眼在灯下看书的葛瑾,笑笑没回应,岔开话题继续神聊。葛瑾心里是暖暖的,心里的那块冰在融化。</p><p><br></p><p>在学校,葛瑾喜欢看书,语文成绩贼好,尤其是作文。孟笙数学特棒,常居榜首。这一文一理经常被老师夸成花。</p><p><br></p><p>在这样安静的时光中,葛瑾心里有颗种子悄悄地破了土,萌了芽。</p><p><br></p><p>而初中生活也结束了。</p> <p>在高中再见到孟苼,葛瑾是有些小惊喜的,尽管他们已不在一个班,远远地看一眼,心里也有着说不清的满足。</p><p><br></p><p>高中的生活节奏快了许多,老师苦口婆心说的最多的是学习,父母唠唠叨叨离不开成绩,而青春逼人的孩子总会在这单一的色调中,奏出最强交响曲。各种社团纷纷召告校园,有文学社,有篮球队,有校园乐队……而最具活力的却是食堂,一到饭点,男生女生万马奔腾一路冲进食堂,各自在窗口抢占位置,排队打饭。不知为什么男生那队排着排着就挤成一团,然后就打成一片。葛瑾看着那些最后饭也没吃着,还被老师抓着耷拉着脑袋站成一排的“霸王们”,既有些匪夷所思,又有种不可言状的仰慕。葛瑾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仰慕这种完全不搭的感觉,很久之后她才明白自己羡慕的是,他们敢于为自己想要的去争去夺,而她不敢!</p><p><br></p><p>她只敢在孟笙路过她们班时,转过头看着他和同伴一路说笑着走过,目送他们消失在路的拐弯处;她只敢在校篮球赛时,站在操场边看他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她只敢拿着书远远地跟在他身后,走进校外的那片油菜花田,假装背书……</p><p><br></p><p>有人说,毎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而路人只看到一股烟。而葛瑾觉得自己偶尔遇见孟笙,虽然两人也说话,但她觉得自己连气都不能喘匀。他看起来那么阳光帅气,而自己卑微到尘埃里。</p><p><br></p><p>就这样看着他也好!</p><p><br></p><p>而这一切随着高考的结果而剧终。孟笙考上大学,葛瑾以9分之差落选,藏在她心中的那个梦彻底破灭。那天她没有哭,不吃不喝躺在床上,双眼空洞,内心荒凉。</p> <p>葛谨承认自己一直在暗暗地打探孟笙的消息。</p><p><br></p><p>可是真如廖之坤说的那样:水,最容易消失在水中;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中。在没有手机的时代,这一转身就是天涯。</p><p><br></p><p>年轻的时候总以为未来会有许多机会,不知道啊,有些人有些事,错过就是一生。</p><p><br></p><p>葛瑾偷偷地把孟笙藏在某个不让人知的地方,打工,结婚,生子,日子过得风平浪静。可是在某些月明星稀的夜晚,在一个人听歌的时候,在路上遇到疑似背影时,思绪总会七拐八拐想到那个有着腼腆笑容的少年。</p><p><br></p><p>韶华难留,流年易逝。</p><p>再相逢时光已扑腾过去了28年。葛瑾看着那眉眼依旧的人儿,听他爽朗地说着经年的苦与乐,唇角漾着似曾相识的笑意,她心里一片安宁。</p><p><br></p><p>真好,他们的世界又有了关联,虽然无关风月,无关爱情。</p><p><br></p><p>当然,她也不会告诉他,那个阳光帅气的少年,像一道光照亮了她的青春岁月,使她的人生变得更加圆润而饱满。</p><p><br></p><p>谢谢你来过,因为我爱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