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天门中学初中部 李霞</p> <p>没有一个寒假,像今年这样,有如此的“记疫”。</p><p><br></p><p>没有一个寒假,像今年这样,在家里比在学校里要做的事情,还要多。</p><p><br></p><p>没有一个寒假,像今年这样,要打那么多电话,发那么多的信息,文字的,语音的。</p><p><br></p><p>没有一个寒假,像今年这样,与学生空间相隔,时时有失控的无助感,却也时时感受到,为人师者的责任深重。</p> <p>我,一名热爱课堂的教师,在这个寒假,硬生生的被推到了专家和学者们构想已久的“互联网+课堂”的现场。一夜之间,“未来”似乎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来到了我们面前。人民敬爱的白岩松先生眉头紧锁的在屏幕前说:“中国只有二个职业是帶“德”字的:教师和医生的师德和医德。”先生一直是值得人民信赖的直谅之士。在这场毫无硝烟的“战役”中,医者们奋战在抵抗病毒,挽救生命的第一线。作为人民教师的我深知,孩子们此阶段的学习,是一次无法撤回的直播。所以,多少次,我手忙脚乱;多少次,我从点滴开始摸索;又是多少次,我气急败坏……</p> <p>有了网校,没有了教室,师生相隔,我该怎么组织我的课堂?有了双师直播课,无法站在一览无余的讲台上,我该怎么去引导孩子们的学习?有了平台的自动答案推送和解析,没有了练习本,批改不了作业本上的对与错,我该怎样更直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呢?</p> <p>可是,也是多少次,我告诉自己要沉心静气;多少次,我告诉自己要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也是多少次,我会默默祈祷,让自己多些继续前行的力量,带给孩子不缺席的优质学习,也探索出自己作为新时代教育者所可能有的全新的角色。</p> <p>一百年前加拿大的伟大医生特努多(第一个提炼出结核杆菌),他的墓碑上的三行字:“偶而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在抚慰。”</p><p><br></p><p>在这次师生相隔的云端教育实践中,我认识到:如今,我们的孩子,真的,缺的不是知识!互联网上随手可得的知识,意味着教师将从例行的备课、授课、批改作业中解放出来,不再是面对面班级授课制下,一人一科一包到底的“主播”,而是在互联网提供的大规模知识协同中,作为一名知道如何找到优质、可靠学习资源,以及如何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的成熟学习者,“有时讲授、常常指导、总是帮助”。</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有时讲解</span></p> <p>结合班级学生的情况,线上教学主要采取洋葱学院微课引入、典型习题线上作业为主,纸质作业为辅。每一阶段都会定期开展模拟测试;考试的形式是家长主监考,教师云监考(以电话抽查为主);试卷成绩由家长根据参考答案的评分标准进行批改,不确定的部分与孩子和我商议(因为上学期训练过孩子们自测自检自身,所以这一块大部分孩子做的都很不错)。</p> <p>平台的督学日常</p> <p>孩子们改错后将具体分数和作答情况拍图发给我复查,对于有疑问的部分我会通过语音和手写答案与孩子进行交流(主要使用平台是晓黑板),</p> <p>晓黑板的学习评价日常</p> <p>最后会整理孩子们的错题、分析班级分数情况并通过汗微微课宝制作微课进行说明,个别突出的问题再单独与家长联系(也会直接与学生对话)。</p> <p>这些是我现在一直使用的在线教学工具箱。</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常常指导</span></p> <p>这是可以联系上所有孩子家长的班级微信群以及联系方式。由于线上教学的特殊性,所有的沟通我都争取做到点对点,这样,可以给家长和孩子最及时的学习反馈和指导。</p> <p>这是我写给班上孩子家长的一封信</p> <p>好孩子是管出来的,优秀的孩子是“陪”出来的。</p> <p>作为班主任,我从没有停下过给家长们加油和鼓劲。</p> <p>尽力及时给家长们提供可以用的上的亲子相处和陪学的小方法和小步骤。一天的时间通常就这样,在手机的拿起和放下间,度过。些许繁复,却不会厌倦。</p> <p>因为点滴的言语,汇聚,可以换来的是更多家庭轻松快乐的陪学日常和更温暖的亲子陪伴日常。家庭,永远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土壤,可以帮到家长就是在做让每个孩子都能过上更快乐幸福生活的事情。所以,我乐此,没有疲倦过。</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总是帮助</span></p> <p>蒋林*建档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有精神障碍,平时主要由大伯家的堂姐照顾。因为家庭原因,孩子初期的督学任务主要由堂姐转达,很多作业安排和学习任务都不能及时接收,后通过多方面协调,目前关于孩子学习已能跟其他同学同步,督学情况也初见成效。</p> <p>张可*同学也是长期留守儿童,父母离异。生活上平时由爷爷奶奶照料,学习上由姑姑远程监管(姑姑在深圳工作),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孩子特别敏感且易怒。上学期多次与家长沟通希望孩子爸爸能参与孩子的教育和生活,不过一直没有联系到孩子爸爸。今年春节孩子爸爸隔离在家,辗转联系了孩子父亲,目前张爸爸能时常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对于孩子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也能及时与我联系。</p> <p>张良*同学的父母都在石家河镇中心医院工作,是我们疫情期间最可爱最值得尊敬的人,家长担心直播课孩子没法观看,因为家里没有多余的手机留给孩子,也怕孩子不够自觉。</p> <p>黄佳*同学的父母于孩子一岁时离婚,母亲从此杳无音讯,父亲常年在外还时长需要家里补贴,生活所迫接近70岁的爷爷长期在外地打工,孩子长期由奶奶一人抚养。为了能顺利进行线上学习,黄佳*找亲戚借了旧手机,由于邻居家有WiFi就没有安装电话卡。平时督学事宜主要是电话与奶奶联系,奶奶也会主动询问孩子的情况。</p> <p>“必须每天看新闻联播,必须每天坚持锻炼。”作为班主任,这是我假期中再三给孩子强调的最重要的事情。因为我希望孩子们能有健康的体魄来应对新冠病毒;我希望孩子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正在发生什么、是怎样在应对、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我希望孩子们能从无数“逆行”的英雄事迹中坚定“大爱”的信仰和价值观。</p><p>我是这么要求孩子们的,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p> <p>写在最后:</p><p><br></p><p>在这个百度可以告诉我们一切知识的时代,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成为有教师持续指导、和同伴共同学习的自主学习者。作为新手学习者的他们,可以在教师、教材、学案(学习任务书)提供的基础性学习支架支持下,逐步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进度,发掘和利用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源。</p><p><br></p><p><br></p> <p>我希望,我们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成长为有强烈学习意愿、明确学习方向、善用相应学习资源工具与策略、善于自我管理、元学习能力高的熟练自主学习者。</p><p><br></p><p><br></p> <p>春来,草自青的温暖晴润里,惟愿生命长存,</p> <p>惟愿万物皆生生,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