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一隅

心随妞动

<p>《忘了我是谁》 李敖</p><p><br></p><p> 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看了心里都是你,忘了我是谁。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看的时候心里跳,看过以后眼泪垂。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不看你也爱上你,忘了我是谁。</p> <p>  这两天关于李敖的文章铺天盖地迎面而来,因为他驾鹤西去了。一代宗师,死者为大,大半生的笑骂戏谑终于烟消云散。因为是大师,所以可以聊一聊。</p><p><br></p><p> 关于他的乖张犀利,我倒觉得他拥有着可以狂妄的资本,但并不是说就欣赏他的肆意妄为。毕竟中庸思想左右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思维模式,激进狂放的风格总是曲高和寡。阳春白雪,注定是要被大众指指点点的批为另类。李敖敢于挑战人们的认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批判名人,实属勇气胆量天下第一人!</p><p><br></p><p> 他评价鲁迅算不上是文学家,因为鲁迅一生没有创作出长篇小说,而他自己却写过3篇;鲁豫问他怎样评价韩寒,他说韩寒是臭鸡蛋,只一味投其所好取媚大众,没有深度,没有知识,和他儿子李戡无法相提并论,他儿子博览群书,引经据典,他侧目相看,引以为傲;李敖和金庸聊天,金庸聊到在他儿子死后,他精研佛学,已是虔诚的佛教徒了。李敖说,佛经里讲"七注财""七圣财""七德财",虽然有点出入,但大体上无不以舍弃财产为要件。所谓"舍离一切,而无染着",所谓"随求给施,无所吝惜",你有这么多的财产在身边,你说你是虔诚佛教徒,你怎么解释你的财产呢?金庸囧的无以对答。</p><p><br></p><p> 李敖认为,金庸的信佛是一种"选择法:凡对他有利的他就信,对他无利的,他就佯装不见。这种伪善,自成一家,就叫做"金庸式伪善"。此外还有"三毛式伪善"等等。李敖说,这两种伪善都是自成一家,都想既要上帝,还要财神。换成李敖,估计他只要钱财不要上帝。他的信仰就是信仰自己。可以想像很多时候,他都恨不能化身另外一个自己,然后拍拍自己的肩膀,赞誉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文人。</p><p><br></p><p> 台湾媒体评价李敖说他最大的才华不是会写,而是会动脑子,会骂人,会表演。更像是一个戏子,一个有文化的戏子。在他的口中,无所不能谈,无所不会,中外历史,上下千年,中外典故,他都能面面俱到。他喜欢给人一种他就是一部百科全书的印象。……</p> <p>  前妻眼中的李敖:自囚封闭,不抽烟不喝酒,不娱乐,只有写作;不敢亲密,对最亲近的人也防一手;洁癖,苛求,神经过敏;惧冷,绿帽恐惧;歇斯底里等等。李敖再婚后看似圆满,可是他又说,一周七天,他只在周末回去跟家人团聚,剩下的六天里,远离家人,独自生活写作。</p><p><br></p><p> 李敖情史丰富,他对"风流"两字情有独钟。他心里最念的应该是胡因梦,因为他说过:恋的短暂,才能爱的永恒。而胡因梦50岁生日,李敖送给胡50朵玫瑰,寓意却是提醒胡已经50岁了,够残忍够病态。</p><p><br></p><p> 不能用凡夫俗子的眼光去揣度大师那浩瀚的人生智慧和深不见底的独立思想,我这样认为。同时在心里把李敖先生和辜鸿铭大师等同于一个阶层大家,都是学富五车,都是众人眼中的异类。别具一格,不拘一格,笑骂由人,旷世奇才!</p> <p>  顺带读了胡因梦著的《生命的不可思议》中《李敖与我的爱恨情仇》:"李敖说话总是振振有词,但也总是轻忽了据理力争背后的情感才是人性最宝贵的品质。他暴跳如雷和言辞中的鄙视令我觉得那锅排骨汤比我的存在重要多了……"</p><p><br></p><p> 这段文字不由的我想到了小海,想到了他的任性与强辩,如出一辙的雷同!既然大师都拈不清轻重缓急,姑且原谅俗人夫君!的确,在他据理力争的时候,他更多的顾及自己的感受,仿佛全世界只有他才是正确的。争辩的有意思么?无谓输赢,在情感上已消磨了爱意。多少美好时光,青葱岁月就这样在吵吵闹闹的争辩声中打发掉了。愈发觉得人生的苦短,暗自发誓,以后都不要那无谓的争辩了,要珍惜眼前!</p><p><br></p><p> 外表温婉典雅的胡因梦应该也是个性极强大的一个人,宁可玉碎,不为瓦全,闪婚闪离,看得透撤得快。没有一般女人的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做事犀利果敢,在离婚后毫不示弱,敢主动和难缠的李敖打官司。这么厉害的女人也才能让李敖难以忘怀吧!看了胡因梦的文章,感觉她思想深遂,文采飞扬。想着若是她写起通俗小说来,早就没有琼瑶什么事了,琼瑶差她太多,幼稚又肤浅,总是装出清纯和优雅想让人膜拜,比不得胡因梦骨子里自带的贵气典雅。</p> <p>  多读点书是好的,可以知道这么多故事,在思考中辨识真伪对错,又可以打发时光,妙处多多!</p><p><br></p><p><br></p><p> ----此文作于2018年3月20日,时隔今日,再次看到,依旧心绪波动,一番感慨。谨以此文缅怀李熬先生仙逝两周年,大师一路走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