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阻挡了开学的脚步,但是阻挡不了我们音乐老师们教研的热情!在通辽市教研员白忠红老师的带领下,参加过央音新体系培训的13名教师聚在一起,利用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开展了一次线上研讨活动,研讨的主题是:将新体系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p> <p> 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近十几年来不遗余力推广的一套优秀教学成果,面对全国骨干教师进行了十九期的培训。新体系是在引进国际三大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奥尔夫—科达伊)的过程中,结合中国音乐文化和教育国情产生的。“新体系”主要有六个基本特点是:“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掌握系统音乐经验为基本教学内容;以感性音乐活动为主要教学过程;以实现自主情感体验为基本教学要求;将音乐实践活动作为重要教学途径。</p> <p> 会议伊始,白老师提出新体系的理念是“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它重视经验的积累,注重激发学生主观体验,鼓励学生发现音乐,和学习过程中强调审美化,人文化,面向大众化,并对新体系的一些教学方法做出总结,与各位音乐教师共同讨论如何将新体系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会议期间,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p> <p> 黄泽群老师提到在教学中运用柯尔文手势,教师应每天都要练习唱和做,并在音乐课上每节课练习科尔文手势唱音阶真正的落实到教学当中。</p> <p> 宝楠老师提出多声部练习中,合理加入新体系歌曲学唱方法,使用柯尔文手势,左右手分声部进行二声部训练。</p> <p> 杨高娃老师提到进行恒拍训练时可以通过律动来辅助教学,同时教师在课堂最后形成一个小型舞台剧,学生全员参加,提高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同时,使学生更深层地体验音乐。</p> <p> 关秀芝老师提到在新体系中的律动既有声音又有节奏,组成舞蹈或游戏,激发孩子们兴趣,活跃课堂气氛。</p> <p> 白静娜老师提出视唱曲谱之后,对于初中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曲式分析,了解旋律特点,以便学生深入理解歌曲。</p> <p> 陈伟艳老师提到在导入的环节通过音乐活动唤起情感,做一些简单的律动动作,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景,教师和学生一起表现音乐,享受音乐。</p> <p> 范文婧老师提出在学唱歌曲中播放歌曲,聆听歌曲,以及反复演唱旋律,都加入适当的律动,以感受歌曲旋律、理解寓意为主。</p> <p> 马岩老师提出音乐课是为了提升学生情感表现能力、音乐体验能力和音乐审美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音乐需要。</p> <p> 付智慧老师提出巧妙的应用体态律动,让体态律动融合到课堂中来。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从而热爱音乐,喜爱音乐,达到让音乐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呢。</p> <p> 李南老师提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能灌输思想、误导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即兴创编进行自我个性的释放,让学生真正表现自己的想法。</p> <p> 王一鸣老师提到设计律动动作,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设计欣赏、歌唱和律动环节,让学生在音乐作品中自己感悟,所有知识在此过程中自然感悟理解,真正做到走进音乐。</p> <p> 徐大圆老师提出在学唱歌曲时通过设计律动动作,帮助学生打恒拍,更好的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为更好的演唱歌曲做好铺垫。</p> <p> 陈思雅老师提出联觉的重要性,通过听觉,视觉,声觉,触觉,动觉,多种感觉的叠加,形成了多维感,让学生深入感受音乐。</p> <p> 研讨会历时两个下午,15日大家讨论了各自对新体系教学理念的掌握和想法。17日下午研讨出将新体系的教学方法运用到中小学歌唱课中。最后,白老师对此次新体系教研活动做出总结:要求每位老师一定要将新体系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提出每位老师设计一节体现新体系教学理念的教案,开学后进行试讲磨课,然后选出优秀课例进行展示。白老师还指出:教师通过"体态律动"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通过身体动作来感受和体验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能力。</p> <p>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收获满满,大家清晰深刻的感受到音乐教学“以乐为本”走向“以人为本”的价值与意义,体会到音乐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音乐实践、音乐合作、自主体验的重要性;体会到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重要性;体会到学生内心音乐联觉能力的重要性。</p> <p> 为追求充满灵性,情感、美感的音乐教育,这些音乐教师将继续怀揣梦想和热情,行走在探索与实践的道路上,为通辽市音乐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