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选择,就要全力以赴

夏天

<h3>肥城市人民医院医疗救治第四梯队成员 夏锋<br><br>疫情不退,战斗不止。3月8日下午,作为第四梯队的一员,我来到了感染科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展开新的战斗。<br>入科当天,我恰值夜班。其实没进隔离病区时,我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对于疫情的防控和抗疫的知识早已熟记于心,可是当真的来到了隔离病区,尤其是夜深人静,面对着灯光下悠长的走廊,看着同事身上厚厚的防护服,内心竟有些许的紧张与忐忑,可是很快,这种思绪便被一阵匆忙的脚步声给打断了。<br>记得当时接诊的那位患者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子,询问中得知正准备出国务工,可是下午却突然出现发热。透过他的目光,我感觉到那份惶恐,那份焦急,一进门他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夫,我发烧不会被隔离吧?当我给他详细介绍了现在的留观和隔离制度时,他才松了一口气,然后又问道:“大夫,您看我像不像新冠肺炎?你可得给我好好检查一下,我家里有还有孩子呢。”是啊,“家里还有孩子”,这句话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那份责任和担当,自己有病是小事,千万不能传染给孩子,这份父爱让我非常感动,做好安抚后我便非常认真地为他诊断,生怕漏掉一个细节,当诊断完毕,告诉他可以离开时,小伙子的眼神里流露出欣喜与激动的表情,他一个劲的对我说着“谢谢。”尽管戴着口罩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是看到从他眼睛里流露出的那份感激的目光,一股暖意从心底油然而生。<br>我们四梯队一共由23名成员组成,由周海平主任和李海红护士长带队,成人医疗队员有我们同年进医院的王爱宏博士、大学同窗五年的美女张咏梅同学、呼吸科资深主治医师李瑞强老师,还有性格细腻的孟兆娣医生和一心钻研业务的于兆军医生;儿科诊治医生有看起来高大威猛对待患儿却温柔体贴的李群医生,有落落大方的雷秀秀医生,还有对待患儿轻声细语的赵静静医生。护理团队中,大多是90后,甚至还有95后,还有很多已为人母的护士老师,尤其是我们的护士长,孩子刚刚断了奶,许多护士老师的孩子小的一两岁,大的也不过八九岁,就不得不离开他们的母亲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那份牵挂,岂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出的吗?岂是几个想你就能表达出来的吗?夜深人静的时候,有多少人在用被角擦着思念孩子的泪水。但是在疫情面前,她们义无反顾。周主任说,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要互相帮助,同舟同济。的确,在这个团队大家庭里,我们每个人都秉承着一颗医者仁心,携手共进,遇到一些病情复杂不好判断的患者,即使是在深夜,我们几位医生也会起来共同探讨,努力让每位患者都能得到最好最及时最恰当的救治。<br>昨天收到儿子的微信:爸爸,你不在家的日子,我耳边虽然少了好多“唠叨”,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高兴不起来,心里甚至有些失落,我知道我是想你了。爸爸,身为一名医生,我知道治病救人是你的职责,尤其是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给你鼓劲加油,但是你也要保证自己做好防护哟。现在已是烟花三月,春暖花正开,爸爸,让我们一起加油,一起坚持,把新冠病毒一扫而光!<br>儿子的话让我感觉到欣慰的同时也使我有些感动,听妻子说,现在儿子天天关注有关疫情的报道,有时候还上网搜索关于疫情防控的知识,每次出门上班时,总会嘱咐她要注意安全,戴好口罩……这份来自亲情的关爱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艰巨,不仅为了小家,更为了大家,让我们以勇敢和坚毅为铠甲,在疫情面前,不畏惧、不退缩,激流永进!<br>随着境外人员的返程,防控疫情到了一个十分紧要和关键的时期,面对疫情,我们责无旁贷,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我们就是英勇的战士。<br>习主席曾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路漫漫其修远兮,身为一名医务人员,在人生的道路上,既然选择,就全力以赴,不畏艰难,坚守医者仁心,牢记使命,无悔于青春!相信祖国,相信人民,相信疫情挡不住大爱,阴霾必将吹散,阳光会普照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每个角落!<br><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