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地方民俗(9)草堂戏班

张光友

<p><br></p><h1><b>&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草堂戏班</b></h1><p><br></p><p><b>&nbsp; &nbsp;&nbsp;同全国其它农村一样,衡阳地方当年也活跃着许多支土生土长的草堂戏班,它们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那个没有电视和电影的年代,农村戏班的存在,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乡村的文化生活,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贡献。</b></p><p><br></p><p><b>&nbsp; &nbsp;&nbsp;衡阳的草堂戏班多以自然村落为主要集中地,一般以邻近三个大队的单元,由一个有声望的人牵头组建,演员和乐手都就地取材,多的一堂戏班有30几人,至少也有10多人。戏班乐队由于人员少,一人兼多项技艺,打鼓、敲锣、打草乐、钹同是一个人,他们把鼓和响乐绑在竖起的长櫈腿上,双手并用,吹锁呐扯胡琴也是一人。另一个帮手,一般是3人。草堂班子的班主负责添置和保管行头,并对参加演出时的演职员发薪金。</b></p><p><br></p><p><b>&nbsp;&nbsp; &nbsp;演员和乐手都是双重身份,在台上是演员,到家时便是农民,他们不像正规戏班会每天进行练功或吊嗓,一切全凭天生的功底,其演技也是闲暇时,师傅带徒弟式的一招一式地口授身传。这些土生土长的演员,日子久了,便在当地形成了自己的名气,成了剧团的台柱子,我小时候就常常听到大人们闲谈时议论着他们,记忆中,他们谈得最多的是长乐班中的蔡九伢子,演陂班中的雷麻子。我认识的本大队的吴岳松和李孝林,一个唱小生,一个唱旦角,在本地也是小有名气。</b></p><p><br></p><p><b>&nbsp;&nbsp;&nbsp; 衡阳的农村草堂班子,演戏的剧目本子较多,我粗略估计不下40个剧目,其中代表的作品有,鬼神剧《桃源盘洞》;爱情戏《刘海砍樵》;生活戏《张二嫂回娘家》;历史剧《杨八姐打店》;推理戏《金钏记》;伦理戏《张古佬磨豆腐》及狄公案系列《乌金记》等。</b></p><p><br></p><p><b>&nbsp;&nbsp;&nbsp; 衡阳地方戏曲调有点近似于花鼓调,但又不完全如此,以高亢激昂为主调,演员唱到高调处,常有锁呐为之接音,据说有些功夫好的演员,最后的唱腔的拖音甚至可以盖过锁呐声。</b></p><p><br></p><p><b>&nbsp; &nbsp;&nbsp;草堂班子接到演出的任务,多是在春节或冬闲时分,也有人家中有红白喜事或者当地有重大节庆活动,才会搭台唱戏,这种戏目会根据主人的要求,进行认真的挑选,有时可能会在一个地连台演出好几天,这对于戏班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据老班人,1949年,长乐地方发生瘟疫,当地有钱人为了唱戏驱邪,用白布搭了一个露天戏台,看戏的人则用白色伞遮盖,整个剧场不见天日,据说这样可以驱瘟。这台戏从正月初一开始连续十五天演出,其中重头戏就是《目连救母》和《毛国金大打铁》。</b></p><p><br></p><p><b> 据说在这种演出的场合,打开场锣鼓小孩和病人要迥避,乡下有个迷信的说法,开场锣鼓时,乐鼓锁呐胡琴齐呜,声音急躁,有人会犯煞,会当场昏倒,即是碰邪了,戏班中此刻也会有人出来,端一碗水,口中念念有词,然后令其喝下,衡阳方言叫画茶,说来也奇怪,一船情况下,他们都会很快恢复。</b></p><p><br></p><p><b>&nbsp;&nbsp; &nbsp;衡阳草堂班子演戏,既有字正腔圆的唱功,让人在听戏中得到享受;也有道白中的诙谐幽默,让观众不时捧腹开怀。有些剧完全近乎于喜剧,象东北二人转那样从头到尾让人放松,如《张二嫂回娘家》,整本剧中都是用衡阳方言来插科打诨,让人在观看时笑得前仰后合。无论是演出哪个剧目,为了提高演出质量,他们尽量满足“雇主”观众的要求,不敢马虎敷衍。演出让观众满意的,村民们会端出家酿的好酒和祭神祭祖的肉菜犒劳演员们。那时的观众不像时下的年轻人,看古装戏是看热闹,对台词唱腔并不甚了了,唱走了调或念错了词也没知觉;但总有那么些较真的老戏迷,不好随便应付,他们说话又算数,红包大小全在他们手里估算着呢。</b></p><p><br></p><p><b>&nbsp; &nbsp;&nbsp;现在,随着娱乐节目的多样化,人们已不再对这种乡村剧目感兴趣,加之农村的空巢现象严重,草堂戏班已经成了历史。</b></p><p><br></p><p><b> 注:鸣谢衡阳张先生提供素材及剧本影印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