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天,我们还没等到万物复苏,新型冠状病毒就侵染了这片土地,接着,全国人民陷入了集体“抗疫”这场战争中。<div> 如今已过去了三个多月了,新型冠状病毒依旧在外肆虐,医护人员还在疆场驰骋,这场疫情就像一场马拉松,虽然我们暂时还在努力战疫情,但是相信胜利就在不远处,我们正在携手走去!</div><div> 疫情是一次难得的“人生大课“,灾难是关乎人性和生命的现实版教材。灾难来临的时候,谁都不可能置身局外,包括老人、孩子。当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疫的时候,当所有家庭成员聚齐在家的时候,当许多人暂时撂下披星戴月的工作、学习,放缓追逐成功的脚步,忘记刀光剑影的亲子关系,珍惜全家团聚的欢乐时光的时候。宣恩县第一中学2018级年级组组织学生共同探讨和分析疫情之下的健康、生命、人性、责任和未来等话题。<br> 我们有理由相信 ,这是最好的“停课不停学”</div> 首先,针对本次疫情给学生上一点“医学常识课” 新冠的传播途径 疾病的预防方法 并以钟南山院士的事迹鼓励学生加强锻炼。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要认识死亡、珍惜生命,还要知道抗击疫情的前线、安稳的生活背后,逝去了无数个普通的生命。我们终会有摘下口罩的那一天,但有些人的生命却止步在这个漫长而寒冷的日子里。有一群逆行者,他们,为了千万个家庭的平安,用生命带给我们一份呵护!<br><div> 一位作家说过“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div><div> 我们常开玩笑说,天(山)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这次也不例外,正如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div><div>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们保护的很好”</div><div> 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去学习一节与平日校园课堂里完全不一样的“生命教育课”,</div> 向英雄致敬 日后抗击疫情的结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普通人用生命换来的,他们不是英雄,他们身上没有盔甲,他们是普通的医生、护士、警察、志愿者……他们也是别人的父亲、妻子或孩子,他们是血肉之躯,他们也会感染病毒,他们随时都可能倒下。<br> 人性善恶是一种选择。他们选择挺身而出、逆风而行,因为肩上有责任,因为心中有大爱,因为身后有想要守护的人。毫无疑问,我们应该 向舍命救命的勇士致敬,学习他们的敬业、坚持和勇敢,感恩他们的守护、无私和奉献。<br> 病床上这位插着管子、带着呼吸机的病人叫肖贤友,他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在转到金银潭医院之后,他就感到自己时日不多,在病房里他用那被病痛折磨的没有力气的手,颤颤巍巍的写下了遗书:“我的遗体捐国家。”<br> 在遗书的后面还有歪歪扭扭的4个字,“我老婆呢?<div> 他感觉自己要走了,他可能再也见不到生命里他最惦念的老婆,从今以后他可能再也没办法将自己最爱的女人拥入怀中,他甚至都不能与她好好的告别。在弥留之际,他还不忘嘱托妻子,“把我的遗体捐给国家。”</div><div> 生前的肖贤友是热心肠,医院里的他曾拒绝注射丙球蛋白,因为他想把这救命的药剂留给别人。从住院到去世,他一共经历了29天的折磨,这29天他从生走向了死亡。然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想做个热心肠,就算命运伤他至此,他还一如既往地爱着这个世界,他希望他走了,也能带走这种病。</div> 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最后一次,<br> 用我的生命守护你们的生命<br> 2020年2月16日,是个会被历史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一场耗时18个小时的解剖实验,在金银潭医院完成了。<div> 在此之前,前线医生们与新冠状病毒的战争并非势均力敌。我们知道它会毫不留情的伤害我们,却不知它是怎么做到,我们只能牵制它,却不能重创它。<br>这个实验的完成,让医生真正的了解这个可怕的对手。<br></div> “公共安全课” 同样是不同于平日校园里的“安全公共课”<div> 17年前那场闹得人心惶惶的非典疫情,本应该足以让我们戒除傲慢、敬畏自然了。可是17年后,新型冠状肺炎的肆虐再次狠狠地打了人类一耳光。人与自然的对峙,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一场疫情,14亿人隔离在家,全国经济停摆,3000余鲜活生命的逝去、3000多个家庭的支离破碎……我们大多数人还要为少数人的贪欲和冷漠付出多少代价?<br></div><div>纵观近几十年新型传染病的发源,<br>艾滋病毒来自于非洲白眉猩猩,<br>寨卡病毒来自于恒河猴,<br>埃博拉和H1N9禽流感这些熟悉的疾病,也都和野生动物有关。<br>这次肺炎的第一例感染者与随后十余名病人都来自野生动物市场,而多年前SARS的第一位感染者正是一名野味厨师……这些事实无一不告诉我们:捕食“野味”是病毒传播关键的一环。<br>“SARS的源头是蝙蝠不假,但是它发展的舞台是广东野生动物市场和酒楼、餐馆。如果没有我们滥用果子狸,食用果子狸,那么病毒从蝙蝠到果子狸再到人的传播链就不会发生,当年的SARS就不会爆发。”<br>****研究所的研究员石正丽在“一席”演讲中说。</div><div> 因此,在屡次发生的血的教训面前,每个人都应该拒绝追求“野味”。从前我们呼吁保护野生动物,只是关注它的生态意义,还是有一些人不以为意,我行我素。如今这些传染病提醒我们,拒绝捕食野生动物,不仅关乎生态,更关乎公共安全。</div> 组织学生发出倡议: 公共安全的保障,其实就是每个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四、心理健康课<div> 教育的第一使命,不仅仅是培养育出乖巧听话的孩子,或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也要培养出心理健康、适应能力强的孩子。</div><div> 在整个疫情发展期间,普通大众如何有效地稳定自己的情绪?</div> 海南省安宁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周俊:简单说:信息、信心,心和、人和、身和。<br><div>信息:建议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理性获取权威来源的 资讯,避免不必要的恐慌。</div> 信心:相信科学,相信党和政府,相信集体,没有国家像我们 国家一样有如此高效的处理方式,比如我们仅仅一周就 完成了火神山医院的建设。<br> 心和:充分理解暂时的隔离是为了未来更重要的健康,平和心态, 不抱怨、不生气,如果要隔离,愉快地接受吧。<br> 人和:我们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多与家人、朋友交流,相互 鼓励、沟通感情,加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br> 身和:规律作息,合理饮食,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放慢生活节 奏,给自己充分的时间休息和调整心身。<br> 最后,疫情终将散去,我们对国家和战斗在一线的工作者充满信心,困难一定会被战胜,希望的曙光已经出现。当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终于击败了新冠病毒,大家走到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去,那一刻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你思考的事什么?<br><div> 我们觉得,就像一个人必须学会小爱无痕、大爱无疆一样,我们于己于国也要增强我们的使命感!</div><div>使命感是什么?<br></div> 在我们接受的教育中,<br>经常说 ,<br>希望我们有使命,有担当,勇敢,迎难而上。<br>而这些品质,<br>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次经历留给我们更宝贵的了。<br>医生、警察、社会各个团体,<br>他们慷慨以赴,<br>共同抵御疫情,<br>希望我们能看到,更感受到。<br> 关于使命的内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br><div> 使命感是人的内在的永恒的核心动力。一个人的使命感越是强烈,那么他的人生希望也就越强烈;他的工作激情与生活热情越强烈;他的人生责任感也越强烈。</div><div> 有强烈使命感的人,是一种自觉的人,是一种奋斗的人,是一种百折不饶的人,是一种任劳任怨的人,是一种坚强不屈的人。</div><div> </div> 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他的身上会显现出许多品质。 前段时间 热搜上的几句话,我们再一起来看看<br><div> “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艺明星,他们是强不了国的。”<br></div><div> “国家的兴衰要靠科技、教育、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br></div><div> “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给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相应得到多少回报,这里的价值分为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br></div><div> 这些话为什么能瞬间上热搜,是因为这些话戳痛了无数中国人的心。</div>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我们的幸福感,从来自有梦做,变成来自有钱花。<br>我们的价值观剥离开“人生的意义”“心灵的底蕴”,而简化到以有用,无用来衡量“价”,来定义“值” 最后,鼓励同学们做一个新时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br><div>德——有使命,有担当,勇敢,迎难而上<br> 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获得成功和认可,最------------ 重 要的因素就是人品,也就是“德”<br>智——表达和深度思考的能力<br>体——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br>美——是对人间烟火的喜欢,阅尽千帆归来还是少年。这是一 种内心美<br>劳——是一种技能、一种责任。<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