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教育问题,并作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能使儿童的学校教育阶段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将会提高儿童未来的学习自信力、学业成绩和智力水平,是每一个儿童连续性发展的基本要求,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甚至对儿童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br><br> 幼小衔接智力因素的方面的学习能力培养与基础知识准备,具体分为三步说,即4-5岁初步准备,5-6岁系统衔接,6-7岁延续坚持三步,我们称之为循序渐进大衔接。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步:准备阶段(4-5岁)</b></h1> 这个阶段也就是幼儿园中班。回想下,家长把孩子刚送到幼儿园时,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呢?孩子喜不喜欢去幼儿园?孩子在幼儿园吃得好不好?孩子在幼儿园是不是开心?……<br> 这些问题大多与生活保育相关,但到了中班情况就会有些变化,家长会问老师:孩子应该学点什么?幼儿园在教什么?<br> 到了中班第二学期甚至还会有家长抱怨:孩子在幼儿园什么都不学!为什么家长会这样抱怨呢?其实,是到了这个阶段孩子离入学越来越近了,家长潜意识觉得孩子要上学了,需要做一些准备,应该学点知识,培养一些习惯。<br> 那么,在4-5岁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孩子哪几方面的能力呢?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br> <font color="#b06fbb"><b> 第一,口语表达力。</b></font>培养孩子能口齿清楚地把一件事情说清楚的能力。<br> <font color="#b06fbb"><b>第二,创造力和想象力。</b></font>创造力和想象力听起来好像很虚,很空,但当有系统课程内容支撑的时候,就会不一样,比如通过系统的语言类课程、美术手工类课程,音乐类课程就能促进孩子创造力、想象力、表达力的发展。<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步:系统衔接(5-6岁)</b></h1><br> 到了这个阶段,父母们就会更加迫切希望孩子学些东西,因为马上就要入学,这是孩子在幼小衔接非常关键的一步,需要系统准备。那么,这个阶段重点培养孩子哪几方面的能力呢?<br> 有三项关键能力:<br><b><font color="#39b54a"> 第一是专注力</font></b>,也就是我们说的有意注意力,孩子上学后会不会认真听讲,能不能跟上课堂?可不可以独立完成功课?这是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也是小学老师非常在意的孩子是否具备的能力,这几方面能力的核心就是专注力是否很好,专注力好的孩子,课堂听讲专心,自然就能学会学懂,做功课也就轻松高效。<br><font color="#39b54a"><b> 第二是阅读能力</b></font>,孩子的阅读能力不能简单理解为识字多就具备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核心是阅读理解力,在小学低年级,经常会发生有孩子听不懂老师的话,比如听不懂老师课堂上布置的活动任务,会问:“这是什么意思呀?”“老师我不明白要做什么?”<br> <b><font color="#39b54a"> 第三是思维能力</font></b>,尤其是数学逻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阶段重点要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与敏捷性。<br> 举个例子:公交车从总站出发,第一站上来3个人,第二站下去2个人,第三站上来3个人,问售票员一共卖了几张票,公交车上还有几名乘客?<br> 很多孩子会百以内的加减运算,简单的算式3+3, 3-2+3肯定没有问题,但是针对这道题就是不会做,问题就出现在思维的灵活性不够。<br><br><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三步:延续坚持(6-7岁)</b></div><br> 上学了,幼小衔接就顺利完成了吗?当然不是!小学生活才刚刚开始,幼小才真正开始衔接。这个阶段重点培养孩子以下三方面的能力。<br> <b><font color="#ed2308">第一,阅读理解能力。<br> 第二,书面表达能力。</font></b><div> 从口语表达能力转换为书面表达能力,这是小学低年龄段很重要的一种能力。<br> <b><font color="#ed2308">第三,依旧是思维力</font></b>。</div><div> 这三种能力是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低年级学生还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缺乏行为的目的性和独立性。他们往往把学习与游戏或实际活动混为一谈,不能独立地支配和组织自己的学习,学习上依赖性极强,总是需要、也愿意得到老师和家长不停地督促,这个阶段抓好了,会起到“承前启后”的良好作用,如果孩子的学习在低年级有欠账,孩子之间的差异在三年级就会凸显出来,这个阶段也是个大的分水岭。<br> 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到了三年级,他们所面对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也在相应提高。比如,到了三年级语文学习内容和要求都有了重大变化,变成了“导读”、“课文”、“读写例话”在要求的高度上明显地上了一个台阶,其中“古诗词的理解”、“阅读”和“作文”,都是新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对孩子们的学习压力比较大。三年级的数学,要学习“乘、除数是一、二位数”的乘、除法;混合运算和两步应用题;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等。其中的难点是乘、除法应用题中一些典型的数量关系,需要两步运算的应用题。可以说每一个知识点都很重要,都可能成为孩子学习的难点。<br> 三年级的英语,这时单词量及课文的深度、难度都会加大,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要求将有大幅度提高。因为三年级的知识学习集中加大内容量,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很多孩子来说,面对这些大量、有难度的学习任务,感觉吃不消,常听有些家长说:我孩子一二年级一直考99、100分,怎么到三年级只有90来分、八十几分了?的确是这样,三年级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我们会发现到了三年级出现“蹋腰”现象,也就是有些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能跟上,还不错,到了三年级就掉下来了。<br> 这种三年级“蹋腰期”现象,不是到三年级才来解决的问题,而是在之此前就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系统规划、培养,<u><font color="#167efb">做好4-7岁三步大衔接准备,第二阶段的入学前的衔接尤为重要,需要系统培养孩子入学准备的三大关键能力。</font></u></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