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简介 概要 五脏六腑十二经络流注

佳明《拒绝私聊》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黄帝内经》简介与概要</b></p><p><br></p><p>《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令人颇感惊讶的是,中华先祖们在《内经》里的一些深奥精辟的阐述,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深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简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span></p><p>《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相传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集结成书。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实乃中医药学之纲目!</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概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span></p><p>五脏六腑:“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统称为三焦,是第六个腑。</p><p><br></p><p>只要是筋的问题,治肝没错。</p><p>只要是骨的问题,治肾没错。 </p><p>只要是肌肉的问题,治脾胃没错。</p><p>只要是血脉的问题,治心没错。</p><p>只要是皮肤病毛发的问题,治肺没错。</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五脏】</span></p><p><br></p><p>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 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p><p><br></p><p>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淤结);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p><p><br></p><p>3.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p><p><br></p><p>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主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p><p><br></p><p>5.肾: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肛门 会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六腑】</span></p><p><br></p><p>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p><p><br></p><p>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p><p><br></p><p>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肠主液”。</p><p><br></p><p>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p><p><br></p><p>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p><p><br></p><p>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十二经络流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span></p><p>一日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流经一个经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掌握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掌握了长寿健康的秘诀!</p><p><br></p><p>子时:23:00——1:00 胆经:熟睡!胆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 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这个时候心脏功 能最弱,如果有心脏病人备好救心丸。</p><p><br></p><p>丑时:1:00——3:00 肝经:深睡眠!此时中肝修复的最佳时间,废弃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在丑时完成。此时必须进入深睡状态,让肝脏得到充足能量。如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易患肝病。</p><p><br></p><p>寅时:3:00——5:00 肺经: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此刻肺经最旺。肝脏把血液提供 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些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肺病 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p><p><br></p><p>卯时:5:00——7:00 大肠经:排便!便前一杯温水。此刻大肠经旺盛,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p><p><br></p><p>辰时:7:00——9:00 胃经:勿忘吃早餐!此时不断分泌胃酸,如果饿久了, 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 炎等危险!</p><p><br></p><p>巳时:9:00——11:00 脾经:喝水!(此时多喝水)脾是消化、吸收、 排泄的总调度。脾是后天之本。补脾:薏米 红豆 山药粥。一整天2000ml毫升水约5瓶矿泉水,要持续喝千万别别喝任何的饮料。</p><p><br></p><p>午时:11:00——13:00 心经:小憩一会儿。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能午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 充沛。※午睡不能超过 30分左右,会夺觉,容易引起晚上失眠。</p><p><br></p><p>未时:13:00——15:00 小肠经: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体就会打咯 排气。故午餐下午1:00之前 吃,营养物质都吸收进入人体。</p><p><br></p><p>申时:15:00——17:00 膀胱经:排尿!膀胱把水液排出体外。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膀胱最活跃适合多喝水。要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憋尿,会得“尿潴留”。</p><p><br></p><p>酉时:17:00——19:00 肾经:肾脏为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 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本 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这是一个男人的时刻。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这个时候按摩肾经效果最为明显。</p><p><br></p><p>戌时:19:00——21:00 心包经:心包经。此刻创造安然入眠的条件。平和心态。</p><p><br></p><p>亥时:21:00——23:00 三焦经:睡觉了!此时是人体最大的腑三焦经运行,主持诸气、疏通水道。亥时三焦通百脉。可休养生息。</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总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span></p><p>《黄帝内经》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联系的。“阴阳五行”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诊法治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预防养生”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传递是积善,分享为利他!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辗转与他人,即日行一善!</span></p><p><br></p><p><br></p> <p>感恩分享!如侵权,请微信告知删除!</p><p>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