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因为爱,所以起舞</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有感于网上热赞的武汉方舱医院“广场舞”</span></p><p> ~ ~ ~ ~ ~ ~ ~</p><p><b style="font-size: 15px;"> 并非不忧伤,并非不恐惧,但我们仍旧起舞,因为爱,因为相信未来......</b></p><p><br></p><p> 2020年的鼠年春节,因一场意料之外、猝不及防的新冠病毒的疫情爆发,武汉,一夜之间牵动着14亿人民的心。从除夕前一天的武汉封城,全国各省市白衣天使争相提交请战书,到除夕夜里三军支援部队集结,专机起航驰援武汉,再到大年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召开,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再到民间公益医疗物资以及世界各国的援助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抵鄂......这场史无前例的“战疫”让亿万国人的心开始在同一频率上共振。武汉加油!成了这个春节所有中国同胞、全球华人乃至外国友人的共同心愿。</p><p> 此时还在新西兰访学未归的我,因遥远的距离更加剧了对家对国的担忧和焦虑。每天起伏不定的心情完全取决于国内涌现在网上的各种消息。这样的亲身经历印证了不少海外华人的共同体验,那就是,个人与国家在距离上的一个悖论——越是物理空间上远,越在心理空间上近。正是这个特殊的春节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我和我的国的关系实在像极了我和我妈的关系,相爱相杀很多年直至“麻木”,突然某天,当她头晕目眩跌躺在沙发上喘着粗气时,我才刹那间痛悟“没有妈,怎么活?” </p><p> 整整一个春节,无数人被挥之不去的担忧和紧张笼罩。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月31日凌晨宣布中国的新冠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随即七十余个国家相继宣布对中国实施入境管制。这一“多米诺骨牌”现象,让许多人第一次不是通过抽象的概念而是亲身经历,感受到了“全球化”的丰富意涵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自媒体的普及让很多人不得不面对泥沙俱下的各种信息,一边是西方某些媒体在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的驱使下对中国怀有偏见甚至侮辱性的报道,另一边是国家不惜一切代价力挽狂澜,无数党员、志愿者和普通民众不论生死、全力以赴地抗疫防疫。与此同时,种种失职渎职、谣言惑众、趁火打劫、唯恐中国不乱的荒诞剧也应接不暇地上演。此次疫情难以名状的“复杂性”,再次显示出理性的不可或缺。在这些乱象之下,现实用近乎残酷的方式提醒人类,除了保持理性、相互理解、和谐共处,人类的文明进程别无他途。同时,这次的疫情也告诉了更多人,无论什么种族、肤色和文化背景,“中国好,世界才更好。”</p><p> 正当大家深陷于忧心忡忡以及各种不安的猜测中,2月11日,一条武汉方舱医院“广场舞”的短视频光速流传于亿万人的手机上,一时间获得国内外点赞无数。有国外网友这样评论:“这是最好的药!”;“这很重要,在这些困难时期我们不会失去人性,我们将继续前进、跳舞、生活...”;“你们不爱这样的中国人吗?如果在美国,我们会互相诅咒和开枪。”;“当一个人感到不适或沮丧,跳舞很棒,使人感到生机勃勃和快乐!”“这太感动了,我真的哭了!这表明他们关心每一位病人,包括他们的精神状态。医生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不断强大的中国,你们一定会胜利!”;“对,跳舞和大笑是身体的正能量!”;“点赞只能点一下实在是太糟了,我想给每一个人的精气神点上成千上万的赞!”......到底是什么打动了全球无数人的心?</p><p> 说实话,方舱医院里的病友和来自全国的志愿者医护人员,仅仅是活动活动了身体,以有限的动作幅度跳了跳舞,更不用说医生们穿着臃肿的防护服,病友们有穿棉睡衣的、有戴毛线帽的,也有披着羽绒服的。关键是,在所有关心他们的人的眼睛里,怎么就成了一场席卷世界令人振奋的“事件”了?这一现象是否在提醒我们,舞蹈,除了与“身体”直接相关,我们有可能忽视了什么?</p><p> 在我看来,武汉方舱医院的“广场舞”,仿佛在不经意间强烈地彰显出了舞蹈的本质——生命力,用一种最直接、最乐观、最积极的方式,重重地回击了这场威胁人们生死的劫难。此外,当我们看到医生和病友以及志愿者们其乐融融地跳舞的画面,可不可以说,方舱医院的广场舞浓缩和释放出了中国人特有的“家”的情感。他们用家人般彼此温暖的方式向国人乃至世界,展现出了中国人其来有自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展现出了中国人不仅有坚不可摧的精神,更有在任何时候保持乐观、笑对人生的豪情。</p><p> 显然,这样的“广场舞”,彰显的是生命的本质,诠释的是生活本身。因此,这样的舞蹈完全不需要费精力考虑身体的协调、动作的标准、节奏的合拍、服装的搭配.....那一刻,只需要直接用生命力传达出舞蹈的真谛——舞蹈即生命,舞蹈即生活。这就如同人类最初起舞的理由,第一次向天空伸出双臂,第一次向大地踏响双脚,从此开启了人类用生命之舞在天地间书写文明的史诗。正像德国艺术史学家格罗塞在他的《艺术的起源》中所言:“再没有其它艺术活动能像舞蹈那样感动和激发所有人类了。”</p><p> 此次武汉方舱医院的“广场舞”同样引起了舞蹈业界的高度关注。作为一名从事舞蹈教育的工作者,笔者“忧喜参半”。喜,自然是舞蹈向来是小众群体的热词和爱好,忽然间被国内外高度关注,尤其是这样的舞蹈已经超越了舞蹈,显示出了对人、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力。忧,则是这一因特殊背景所反衬出的舞蹈现象,似乎无意间提醒业界,此前的诸多努力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依旧轻忽了“对人、对社会”的关怀。抑或说,业界一直以来“对人、对社会”的关注,还有待在某些方面加强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反思、修正甚至是补缺。不得不警觉的一种现象是,舞蹈作为一种精神的表征、意识的表现、思想的表达甚至生活的方式,被长期压抑在“身体”的视觉盛宴之下,从而导致不少舞蹈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滑入了专注身体的形式窠臼和单一标准化的惯性中,却忽视了生命的最高价值和最重要的意义。</p><p> 这就是为什么一直以来,无论业内还是业外,大多数人更倾向于把舞蹈理解为“身体”和“舞台”的艺术。问题是,当关注“身体”多于关注“生命”,抑或说,没有以关怀“生命”为前提地关注“身体”,就有可能导致某些失衡的理念与实践的产生,虽然不可否认它们的实验价值。英国哲学家赫夫洛克·埃里斯概括的实在精辟:“如果我们漠视舞蹈艺术,我们不仅对肉体生命的最高表现未能理解,而且对精神生命的最高象征也一样无知。” 这意味着,如果把舞蹈的媒介视为“人”而不只是“身体”,那么,理解真正的舞蹈是“肉体生命的最高表现”也是“精神生命的最高象征”就不会有误解。否则,只看见“身体”的我们,不仅会错失与其同在的“精神”震撼,甚至还会沦为执念于精致身体的失语者。其实,“身体”表现出极致美足以令人激赏,但它追求的永恒之美需要一种平衡,这就意味着某种形而上的力量不可或缺。窃以为,中国的舞蹈界如若在追求登峰造极的身体表现力时,视精神、思想、意识为继子,视其它非专业类型的大众舞蹈为婢女。那么,中国的舞蹈精神就是“分裂”的。</p><p> 生命与爱,是我们起舞的永恒理由。因为爱,方舱医院里的每一位舞者成了生命的“发光体”。他们不仅照亮了自己一度孤独、怯懦,甚至恐惧的内心,同时也照亮了这个善恶交织、美丑难辨的世界。我们亲见,困于病毒的阴霾下、生死的煎熬中,一群乐观起舞的人是如何在世界的掌声中,将生命之美、精神之光传染给了每一个向善向美的灵魂!</p><p> 可喜的是,连日来中央雷厉风行的决策和行动力已见成效,朋友圈里也渐渐呈现出更多的理性和平静。2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考察团在结束了对中国疫情防控为期九天的考察后,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动情地告诉全世界:“在这场防疫过程中,中国已经向世界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这真的是一种全政府、全社会,你甚至想象不到的一种乌托邦式的集体意愿......我们看到每个省都有疫情暴发,都有感染病例,但是各个省依然花很多气力去想如何为湖北省、武汉市提供医用物资和医务工作者援助。我觉得这种纯粹利他主义是其他国家应该学习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团结。”;“我们要认识到武汉人民所做出的贡献,世界亏欠你们!我想当这场疫情过去的时候,希望有机会代表世界再一次感谢武汉人民。”</p><p> 回想这个春节,在这场举国上下共度时艰中,我收获了一节受益终生的“人生大课”。其中,武汉方舱医院的“广场舞”让我再次看见了——生命,可以有多美!记得我在朋友圈里转发他们的视频时,写下了这样的微文:</p><p><b style="font-size: 15px;"> 此刻,舞蹈不是娱乐,</b></p><p><b style="font-size: 15px;"> 是最暖最暖的关爱!</b></p><p><b style="font-size: 15px;"> 是最深最深的情义!</b></p><p><b style="font-size: 15px;"> 是最强最强的生命!</b></p><p><b style="font-size: 15px;"> 是最美最美的未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