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br>教学过程<br>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br>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感受革命先烈的坚强不屈精神。<br>二、深入学习,感受人物形象<br>1.学习被捕前部分。<br>“那年春天”的实际时间(承上启下作用)<br>表现局势危急的地方和李大钊的态度(结合课文)<br>2.学习被捕时部分。(抓住重点词语)<br>感受紧张气氛和人物不同的态度。(“我”的惊恐、敌人的残暴、父亲的沉着和蔑视)<br>3.学习被审时部分。(关注人物外貌、神态)<br>“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经受折磨)<br>“平静而慈祥的脸”(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br>“安定、沉着”从容镇定,绝不动摇。<br>4.学习被害后部分。(读好对话)<br>对话表达出的感情。(牢记牺牲,继承先烈的革命精神,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br>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br>三、总结全文,领会精神<br>1.总结李大钊的精神品质,课件展示李大钊的事迹。<br>(李大钊同志对亲人充满慈爱,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br>2.结合课文,自由说说感悟。<br>3.完成课后习题。<br>【课文小结】<br> 课文通过对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被捕遇害前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还展示了革命先烈面对敌人时的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读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br>【内容梳理】 <br> 父亲的被害日<br>被捕前→局势严重—态度坚决<br>被捕时→敌人残暴—安定沉着 前后照应<br> 被审时——平静慈祥 <br> 被害后→记住被害的日子 <h1><b><font color="#ed2308">3月17日线下任务</font></b></h1> <b><br>1、写:(一)完成《学练优》39、40两页,再次默写五下古诗《稚子弄冰》《村晚》,<font color="#ed2308">附纸写</font>。(晚上<font color="#ed2308">9:00前</font>全体上传这两首诗的背诵视频)请家长检查批改,并及时纠错。作业按三★级评比。<br>(二)借助《七彩课堂》在新书上按要求补语文园地一预习和D7一处笔记。(<font color="#ed2308">要求见附图</font>)《长歌行》的意思有5天的背诵时间。<br><br>2、复习:借助《七彩课堂》复习第6至语文园地三,<font color="#ed2308" style="">明天下午进行期中测试。</font><br>3、坚持在钉钉进行健康打卡和一分钟跳绳打卡,坚持参加家务劳动。</b> <h1><b><font color="#167efb">下面四张图片发作业时都要上传!</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