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光明,步稳且坚 ——阿城八中劳动教育线上教学

陈彦超

<p> 2020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没有哪一年像今年一样如此期待着开学、期待着见到同事、期待着见到学生,盼望着在教室里共同探究、共同学习。2月中旬,学校开始组织教师备课,内容是熟练网络教学平台,制作微课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的是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以往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我在想,如果把综合实践搬到线上来教学,该是一种怎样的方式、怎样的模式,会起到怎样的效果,都是未知的。综合实践学科是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这些在线上又怎么来开展呢?录制微课虽然直观,直接的接受新知识很容易,但是怎么能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一个探究的过程,一个总结的过程,学生在线上教学中,又能怎么做到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p> <p>  首先是备课,选择什么题材来备课。以往的课程面临着工具的选择,因为疫情的原因,同学们一直宅在家,对于没有工具的同学,就没法参与到课程中来,所以应该选择一些适合现在这个时期在家可以操作的课程来学习。正好省教研院制作了疫情期间课程的美篇,激发了我创作课件的灵感,制作了一个系列四个主题的课件《家居清洁篇》、《家居维修篇》、《手工制作篇》、《种植养殖篇》,再利用“剪辑师”和“剪映”两个软件录制了微课。 </p> <p>  其次是网络教学平台,“微信”、“QQ”、“钉钉”、“人人讲”等平台留下了我们工作的足迹。线上教学对我来讲可以说是第一次,太多的陌生、太多的困难阻碍着我,但是总会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我先摸索着使用“钉钉”直播,在直播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小小的屏幕,限制了我对师生之间的感悟和想象。虽然摄像头能让学生看到我依旧熟悉的面容,但无法让我看到学生高举的小手;虽然麦克风能听到我的声音,但无法让我听到全班学生叽叽喳喳的讨论声。特别是综合实践课程,没有了学生现场的互动,感觉很茫然,即使连麦,也很难知道学生听课的状态,特别是我把录好的课程发到“钉钉”群里,学生有提前加速学习,有学生网络不好,速度不一致,导致我在线解答出现反复性,同样的问题通常要回答好几次,导致效率低下。其次是教学时间的缩短,严重影响了教课的质量。当然,通过首次线上教学的尝试,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大的学习和触动。第二节课我就改成了边直播边讲解边互动,开始有了一点教学成效。在不断的摸索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以往在学校中,学生对于导学案或者课程总结这一环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的完成,现在的线上教学,学生能认真的对待课下作业,总结文档,很多学生自己设计的课程总结非常新颖。对于实践部分,学生都以照片和视频的形式上交,有的学生自己编辑了有趣生动的视频,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软件应用的能力。被评为优秀作业的学生私信我表示很开心,同学们都能很直观的看到其他同学提交的作业,对他们能起到促动的作用,非常好。</p> <p>  最后,结合线上教学做一个小总结。在这疫情非常时期,我们要采用“线上教学”的变通之法,待生活回归正轨之后,我们才能更加体会“线下教学”的精彩。那么“线上”“线下”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