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樱花吐蕊,荆楚回春。</p><p> 在草长莺飞的三月,</p><p> 邾城六小数学组第一批参与空中课堂的老师们已经顺利完成录制任务,她们志存高远,主动担当,毫无怨言,是“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冲在第一批的勇士!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线上教学故事吧!</p> <p> 我是六小的一名年青教师夏群娣,接到录课通知,我心中十分忐忑。毕竟是要面向全区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很担心做得不好。可回头一想,借着这机会我可以尝试网络教学,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再说有邾城六小教师团队做为强大的后援,再多困难也能克服,于是便欣然接受了。</p><p> 我的第一节课是在2月17日,2月8日就接到通知要着手准备了。因为是第一批录课教师,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只能自己去摸索体会。我加了好多群,每天看很多遍群消息,深怕错过了重点。录课、剪辑、播放等技能都是在群里找资源再自己慢慢尝试学会的。这里要特别感谢刘建中主任,他积极探索方法,给大家分享了很多资源,让我们少走了弯路。</p><p> 接着我开始备课了。视频课和公开课差不多,一是要制作精美的课件,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课件上的呈现要有主次。二是要严格规范教学语言,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总结下定义,每句话都要设计好写成脚本。在设计脚本的那几天里,我每天都在不停地回放我的课,这部分怎么呈现效果更好,那句话怎么说更精准,想到一点就改一点,改好了就录制出来给张俊校长看看。每次张校长都能提出非常中肯的建议,特别感谢她,对我的问题迅速答复,不敷衍不拖沓,也给了我非常多的鼓励和帮助。</p><p> 正式开始录课了,我遇到了很多问题:有杂音如何消除,课的长度如何控制,不能和学生互动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什么样的语音语气更有吸引力……我的解决办法就是集思广益,多听多问。一节课需要准备很长的时间,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实践,如果能结合自己的特色,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吧。</p><p> 最终我的课都圆满交付了,很有成就感,也得到了特别多的肯定。有其他需要录课的老师向我咨询录课方面的问题,有从前的学生家长和朋友圈的熟人特地发微信给我,说和孩子一起听我的课,这让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非常值得!</p><p> 新冠疫情爆发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虽然我们停课,但我们不停学;虽然我们隔离,但我们不隔爱。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疫情结束后世界依然美丽,我们会在阳光明媚,春花灿烂的校园再次欢聚。</p> <p> 我是六小三年级数学教师谢敏,在“网课”中成长,我经历了几番波折,尤其是我的第一节课《位置与方向》的录制过程,让我记忆深刻!</p><p> 第一波,我因为直接借用了网上原有的课件,导致整节课的流程随着课件“跑了题”,整节课的重、难点没有把握好。在教办谢主任的指导下,不得不把原来自己反复多次修改的课件和原稿重新做起。后来在张校长的帮助下,争分夺秒、日夜赶工,终于把脚本和课件定型了。</p><p> 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好不容易把脚本读熟,排除了口误,可是,在播放的头一天录制时,又出现了“第二波”拦路虎——2岁半的儿子不懂事,在我录制还剩几分钟就要成功时,突然冲进书房“要妈妈”让我欲罢不能,在气急败坏之下,把儿子狠狠的打了一顿,把他扔出了书房……转身又开始重新录制。</p><p> 事不过三!“第三波”又来了——在我的“直播课”面对观众时,因为不熟悉直播课的电脑操作,直播课的前几分钟,由于没有关闭耳麦,儿子的声音再次传到了屏幕前观众们的耳朵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p><p> 在网课的准备、录制过程中,虽然经历了几次失败,有苦有泪,但我不后悔!“防疫情”的日子里,我们没有虚度,顶着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与困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们能够在家学习,停课不停学。温暖了孩子们的心,温暖了家长们的心。我们内心倍感欣慰和幸福,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p> <p> 我是六小一名平凡的小学数学教师陈若君,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战役,让我成为区第一批“数学空中课堂”教学主播,对此既茫然又忐忑。储备不足的我到处搜索电子教案,学习和整理可以在白天,但录制则必须在深夜。从此,我的生活颠倒了黑白,说是“网红主播”,更像二月调考的“高三学生”。</p><p> 作为学生,我的第一堂课是学习教育部门通知,搞清楚疫情期间怎样落实“停课不停学”。我清楚知道,线上教学对授课的要求更高,语言必须规范、准确、严谨,教学必须更简洁、易懂和生动,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知识传递的氛围。于是,我用大量时间再次熟悉教材,字斟句酌地撰写脚本,由于经验不足录课第一稿很不成熟,我的团队和校长审阅后提出宝贵建议,陶柳老师在语言组织上给予指导,刘书记提出PPT的背景和文字大小要一致,让我找到改进的方向。</p><p> 作为学生,我的第二堂课是学习网络技术。录课前要写教案,然后制作PPT,这项技术我已荒废多年。特别是录制第一节课《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我百度搜索抠图方法,下载软件安装,再选图后尝试,期间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为呈现充满吸引力、有教育性的画面,组图和设置物体的动作必不可少,这一技术难度的攻关,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突破技术壁垒的苦楚,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体会。</p><p> 作为学生,我的第三堂课是不断打磨脚本。在修改PPT后我第二次录课,这一稿还发给教研室谢主任审阅,他提到录课前应有个人或学校照片介绍,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能太短。按照张校长关于细节打磨的指引,我特邀孩子参与录课活跃气氛,这样又重新录了第三稿。这期间无数次看错行、读错字,受到外界干扰后一遍遍重新来过,经常一坐一整天,有时不知不觉熬到转钟。通过经验积累,我第二节课的录制进度快了不少,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忽然有了“苦尽甘来春满园”的喜悦。</p><p> 作为学生,我的第四堂课是自我心理建设。为录好一堂课,我把平时喜欢的小鹦鹉、小猫咪看成恶魔,要父母和女儿离我远远的,因为声音的出现必定是录课的终止符,为此反复再反复。因为长时间工作顾不上吃饭,年迈父母有了抱怨,女儿也不能理解,埋怨我没有好好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听到家人不理解的言语,看到小动物委屈可怜的眼神,我自责又委屈,只有强压难受请他们体谅,耐心做好安抚工作。成功必定会有所牺牲,能帮助学生在特殊环境中学习,委屈和不甘就自己默默承受吧!</p><p> 空中直播的这段时期,战斗在区指挥部医疗救治组的老公有一天给我发来视频,一位深圳年轻妈妈特别录制的抗疫演讲《we are all fighters》,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只有经历黑暗时刻,我们才能区分伟大和平庸;当所有这一切结束后,我们又有了一个伟大的英雄的故事。可以讲给我们的子孙听,而他们也将把这个故事告诉给他们的下一代。</p><p> 很幸运能够参与“空中网络教学”,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 共同抗争,并可以骄傲说:我也是一名战士! 我更希望我的学生、我的女儿明白:无论面前的敌人有多么强大,我们都会坚持战斗,并将这份伟大的精神代代相传,永存不朽!</p> <p> 2020是一个奇特的数字,这一年注定不平凡,不简单。肆虐的新冠肺炎病毒改变了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因为疫情,延缓了开学,线上教学成了老师们最新的一种挑战!</p><p> 我是邾城六小刘建中老师,也是第一批录课教师中的唯一的男老师,还是学校整个录课团队中的技术担当。</p><p> 作为教三年级的数学老师,我一夜之间成了主播,内心确实是忐忑不安的!疫情就是命令,教学是我们的责任,创造条件迎难而上。从绞尽脑汁编写教案开始,到一次次结合谢主任和张校长的建议不断修改,逐步完善,最后定稿。白天制作PPT的同时还要尽量帮助解答同事们在录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开始录制微课。</p><p> 微课录制并没有难到我,语调语速、节奏的把握再真是让我头疼的一件事,因为没有学生回答,所以老是像说单口相声自问自答,既要要避免太平淡,又要能吸引学生。但是也不能太夸张,显得太做作,刚开始录的时候,总是引起家人们的哄堂大笑,说我讲的有点假!后来自已看微课也感觉不行,没办法,没有女性天生甜美的声音,只能在语调、语速上下功夫。</p><p> 虽然这次直播过程中受到了很多艰辛,有烦躁时的暴脾气,但也有成功后的喜悦,自已感觉进步了不少,后面将继续努力!</p> <p> 我是邾城六小的陈碧桃老师,在1月底,接到学校要准备两节网课的任务,我的心一直忐忑不安。后来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总算圆满完成任务。</p><p> 在网课的准备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录第一节课的最终稿时,因为白天二宝太吵,只有晚上等她睡了才能录,从晚上九点钟开始,让大宝帮我把关。一直录到11点多。当时我心想: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在网课的录制过程中,我也有很大的收获:学会了怎样录课,怎样修改课件,加深了同事之间的联系,还过了一把主持人的瘾。</p> <p>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开始,也是希望,但2020年的春,却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p><p> 我是六小数学老师胡芹芳。病毒闯进我们的生活,受疫情影响,我要上直播课,对我这个电脑盲来说,既充满挑战,也有压力。去网上下载课本,收集各种资料,看微课,从最初的慌乱到不断探索,看名师教学视频,边看边在纸上做笔记,学习名师重难点的突破,接着写教学设计,收集练习题,夜以继日改流程,胸无成竹难睡好。再接着制作课件,修改课件,遇到不懂的就向张俊校长请教,并打电话向有经验的老师取经,集思广益,做到一丝不苟。</p><p> 录播过程中遇到各种阻碍,错误层出不穷,不停的重录,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腰酸背痛,眼睛干涩,身心俱疲,卡壳时,向刘建中主任求教,一遍一遍的尝试操作才学会了录制。“空中课堂”让我体会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p> <p> 我是六小数学老师熊小燕。网络授课,是自己本职的工作,我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但对我而言又是一个新的挑战,简直比公开课还公开,感觉压力很大,所谓的空中课堂就是在线教育,主要的形式有录播课和直播课两种。空中课堂除了要完成前期的备课工作,制作课件,还需要对网络和硬件设施进行一些前期的准备,面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我无从下手,虽然有很多的困难,但我还是选择迎难而上!</p><p> 在备课时,我认真的斟酌,关注教学内容本身和内容的呈现方式,在张俊校长的带领下进行网络教研,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逐步落实。为了保证一节课能顺利,流畅的进行,我选择了录播课,由于个人电脑技术和设备条件有限的原因,不懂不会的只能在学校QQ群向同事请教或在网上查找,经常是电脑,平板,手机来回切换,一夜之间QQ多了好几个群,一会儿微信,一会儿QQ,忙得不亦乐乎。</p><p> 虽然一节课只有30分钟,但是为了保证质量,一节课要反复录制,反复修改,尽量做得更好些,看似30分钟,背后则需要好多天的时间准备和打磨。平时上课,有点小小的口误不太听得出来或是可以及时纠正,但录课有一点瑕疵,就格外明显。</p><p> 由于没有学生在课堂上互动,只能面对屏幕授课,想象着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这和平时上课的差距太大了,课堂上提的问题要预留一点时间,让学生思考,最后还得自己巧妙的把答案说出来,以上种种让我在录课时半天适应不了,导致讲课速度时快时慢,声音时大时小,有时只顾着讲课,忘了播放PPT,画面和讲的不同步;有时录完了检查时发现语调,语速不统一。</p><p> 白天读九年级的儿子在上课,为了避开孩子的学习时间,常常要等到晚上9点以后,才能专心录课。录完后要听,要修改课件,修改教案,尽量做得更好些,第二天又继续录,反反复复折腾好几天。</p><p> 虽然这个过程很辛苦,但痛并快乐着,空中课堂让我又一次的成长了;空中课堂让这个假期变得更加忙碌而充实;空中课堂让我们的学习变得紧张而有序,我们期待雾霾早日散去,期待早一天重返校园,相信春暖花开时,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p> <p> 一场疫情,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教研形式;</p><p> 一场疫情,警醒我们必须具备创新思维;</p><p> 一场疫情,告诉我们必须和“云”做朋友。</p><p> 在前四周的线上教学教研活动中,这几位领军教师带领全体数学老师们同组共享、同心共研,深刻认识并体验到“云课堂”的魅力。 </p><p> 时代为“云课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云课堂”又为老师们的成长储备了用之不竭的丰富营养,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六小数学教研与线上“云课堂"不断深度融合,将推动六小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不断走向深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