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就要把我的青春、我的热情、我的全部精力都献给它,这样,我才会问心无悔。”这就是张玉香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她就是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辛勤地耕耘,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花在学生身上。</p><p> </p><p> </p><p><br></p> <p> 网课期间,微信、钉钉、电话,成了她钻研业务、商讨教学的平台。日常网课、视频班会、网上家访、作业订正,一件件细微小事入手,给学生以感染和熏陶的。她教的两个班级有一百多个学生,个性差异比较大,张老师总是在把握学生共性的同时,摸住个性差异,以便对症下药。她解决学生思想行为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坚持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诱的引导。利用视频谈心、微信家访、电话沟通、交流……;在她看来,再落后的学生都能发现他的闪光点,都能找到坚定他进步的信念的理由,这样学生看到了自己光明,看到了自己的希望。</p><p><br></p><p><br></p> <p>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张老师认为,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爱学生,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严是平等的。作为教师,她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重视、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参照自己的经历,张老师发现:当一个孩子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5、6班好多同学都是他关注关心的对象,张老师这种关心、爱护学生的行为得到学生的爱戴,同时也使家长们深受感动;精准扶贫、控辍保学、抗疫、防疫、网课等工作,一直成为学校其他班级学习的榜样。</p> <p> "对生活,愿你们充满希望;对未来愿你们抱有理想。正是理想与希望的双浆,激励着你们起航!"---张老师寄语学生!</p> <p> 她坚信:成绩永远属于过去,今后只有不断地完美自我,追求卓越,才能无愧时代赋予的使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她追求的境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将继续在教育这片田园里辛勤耕耘,积极探索,执着于她的执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