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疫情授业解惑 跨越时空播桃种李

柯勒西百合

<h3>——信阳师范学院国际学生网络教学工作实录</h3> <h3>  1926年,鲁迅先生让我们认识了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那位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藤野先生。时隔近百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发现身边许许多多闪耀着中华智慧之光的新时代“藤野先生”们。他们不畏疫情,不计艰辛,克服语言、时差和网络技术等诸多困难,精心筹备,默默耕耘,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藩篱,扎扎实实为国际学生隔空授业,依屏解惑,谱写出一曲全民战疫时期“一个都不能少”的国际学生教育新篇章。<br>  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教学的影响,按照省教育厅和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相关要求和统一部署,国际交流合作处提前谋划、周密安排,针对国别差异、时差不一及网络条件等诸多问题,与相关学院充分沟通,精准对接,因时因地制宜,全面开启“网络课程资源+线上直播平台+微信群或QQ群+课后辅导答疑”的网络教学模式,保证国际学生线上不停课,线下不停学。<br>  2月24日,按照学校教学工作安排,新学期第一天的在线教学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巴基斯坦、赞比亚、塔吉克斯坦、博茨瓦纳、摩洛哥、坦桑尼亚、越南和老挝等近10个国家的38名国际学生与学校的中国师生同上“网络教学第一课”,聆听校党委书记宋争辉教授和校长李俊教授的亲切寄语。</h3> <h3>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大考”,它考验了全民战疫的信心、决心和毅力,也检验了信阳师范学院勇于突破、勇于实践、不断开创国际学生教育工作新局面的勇气和智慧。疫情防控期间,校领导实地检查、督导国际学生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对国际学生的网络教学提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h3> <h3>  各学院的专任教师们克服时差困难,牺牲个人时间,多时段为国际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为保证教学进度不受影响,教授技能课的教师们为学生录制了大量的示范视频,让学生在认真学习后交流自己的练习视频,师生共同探讨相关问题;硕士生导师们多次与国际学生视频通话,就毕业论文格式、论文结构及语言表达等问题进行细致的指导,帮助国际学生保质保量完成论文撰写。</h3> <h3>  国际交流合作处的同志们充分考虑到国际学生有专业课程和汉语言文化的双重学习需求,为他们广泛收集免费的慕课资源。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反馈,全力以赴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h3> <h3>  此外,他们还积极向国际学生讲授疫情防护知识,及时传达中国政府最新抗疫举措及世界各国驰援中国的消息,适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减轻他们的恐慌情绪和忧虑意识,增强战疫信心。</h3> <h3>  国际学生努力克服所在地区网络信号不稳定、语言交流等方面的困难与障碍,与老师和同学们隔屏相见,体验新的学习方式,交流学习心得。</h3> <h3>  来自赞比亚的塞姆森说:“我非常感谢所有的老师,他们帮助我们继续我们的专业(学习),所有的老师(都)很友好。中国加油!学生加油!”国际学生们通过网络互相激励,在学校的帮助下共同进步。大家都期待着疫情赶快过去,早日回归学校的怀抱。</h3> <h3>  经过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信阳师范学院国际学生的网络教学工作渐入佳境。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协同配合,持续做好网络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我们期盼疫情全消之时,国际学生们分期分批踏上返学之路,投入学校温暖的怀抱。</h3>

学生

疫情

国际

网络

教学

学校

战疫

防控

时差

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