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假期一再延长。面对疫情,接到教研室要求贯彻落实“停课不停学”的通知后,市小学数学教研员赵金惠主任迅速组建小学数学微课录制团队,带领老师们积极开展“线上教研”,历时一个多月,精心录制出了覆盖6个年级所有下册的数学学习微课,有力保障了全市小学生在这个不凡的“加长版假期”也能学到更优质的数学课。</p><p> 六年级微课录制团队在张琴组长的带领下,恪尽职守,备课、研课、录课始终围绕“抓住重点”、“突出难点”、“以生为本”、“五会培养”、“思维模板”、“思维导图”, 集慧共研,顺利完成六年级下册56个微课的录制。一路走来,参与录课的老师们,有过苦,有过累,更有过乐,有过更多的收获!一起与大家分享六年级微课录制团队的精彩故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世纪凤华团队</b></p><p>组长:吴红娜</p><p>组员:段凯宁、王琳琳、李海珍、张继超</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个人风采</b></p><p> 红娜老师在自己承担了两节录课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十几节课的把关审核任务。她在兼顾着学校党建、宣传工作的同时,三天两头地组织老师们进行教研,经常是晚上十一点了还在热火朝天的讨论;她一遍遍地指导老师们对脚本进行修改、对课件进行完善,精益求精的态度感染着组内的每一个人。</p><p> 段凯宁老师,为了使圆柱体积这节课更精彩、让孩子更感兴趣,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尝试,一次次修改,遍寻良法。段老师把家里的萝卜全都拿了出来,一遍一遍给学生们演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让学生们更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p><p> 王琳琳,作为一个还在哺乳期的妈妈,也扛起了录课的大任,全家总动员,甚至王老师的老公、同学都参与了我们的配音工作。</p><p> 像妈妈一样的李海珍老师,和王琳琳老师合作完成了3节课的录制,在这期间,她一遍遍地帮忙改备课稿,一遍遍地针对每一个细节进行精雕细琢,而除此之外,她自己还带着两个班,每天还要给80多个学生批改作业,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一想到她有点“上了年纪”的老腰,“有点昏花”的眼睛,总会忍不住泪目。</p><p> 组内唯一的“男宝”张继超老师,第一轮录课时,由于教研组内还有一些内部的杂事需要处理,所以没有给他安排录制任务,他也因此承担起了内务大总管的职责,每天负责给六年级近300学生推送作业,录制讲解视频等,忙的不亦乐乎;到了第二轮录课,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所以他也主动参与进来,录制了一节高质量的微课。</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团队磨课</b></p><p> 每一节课的成型都离不开团队的力量,每一节课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设计我们都精益求精,短短地几百字的一个教学环节,我们都能语音教研一两个小时。</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喜悦与成长</b></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段凯宁</span>: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主导,在录制微课的过程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与团队磨课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学情前测,与学生进行交流。有时候录的过程中遇到困惑,与孩子聊一下,经历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就是收获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他们就是我们的指明灯。</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张继超</span>:当接到任务时,无比迷茫与忐忑,怕自己的课不成熟,不敢轻易的在全市学生和家长面前展示。可是经历一次次的磨课、改课,看到孩子们看视频时的样子、听到家长们对微课的肯定,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琳琳</span>:每听一次的微课对于将学生来说是一次知识的积累,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作为教龄只有三年的我,不管是从录课还是听其他老师的微课,感觉自身成长了许多,是我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文家街道中心小学团队</b></p><p>组长:朱晓青</p><p>组员:王联忠 宋琪</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朱晓青老师</span>,是学校领导班子的成员,平日里要管理着整个学校的事物,还承担着团队微课的把关审核任务。她在兼顾着三六年级师生工作的同时,对团队录制工作十分上心,不管是搜集资料,修改课件,整理讲稿,完善任务单,都亲力亲为,晚上组织我们语音教研时,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她一遍遍地指导老师们对脚本进行修改、对课件进行完善,精益求精的态度感染着组内的每一个人。</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王联忠老师</span>,也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身上任务很重,但他为了百分数复习课这节课更条理、让孩子更容易理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难得的休息时间里也返回学校,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出了优秀的课件。</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宋琪老师</span>,作为刚毕业任教的新老师,承担起了录课的大任,经常录课到凌晨,甚至宋老师的妹妹也扮演上小学生,参与了微课的录制。</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团队感悟:</b></p><p> 每一节课的成型都离不开团队的力量,我们团队录制的两节课都没有现成的ppt可以用,团队老师们网上海选课件再整合修改。对每一节课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环节我们都精心推敲,对于设计的难点我们打电话研讨到深夜,录课到凌晨。任务单的设计,我们也毫不放松,精心研磨语言,修改再修改,确保准确无误而又通俗易懂。在这次录课过程中,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兢兢业业,同时也受益匪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六下数学第三单元《比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世纪东城高小)录课团队</b></p><p>组长:李香君</p><p>组员:杨翠 苗晓晴 王玲 王莉洁 李恩生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马晓晨(仉家小学)</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香君】</span>领到录课题目和任务后,我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开始准备课件,录课设备等。但真正操作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课件内容不能和在教室上课用的课件一样,要在讲课的过程中训练孩子们的“五会”本领,要把一些知识点设计的有趣一些,怎样降低视频的噪音……无数的问题需要我一点点的解决。既然要录,就要好好录,绝对不能应付交上。查资料、请教老教师、咨询微机老师,找人帮忙合成视频……当看到一个个问题都被解决,成品出来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小激动的。但是激动的心情没过多久,我们的磨课(磨视频)开始了…… “你的最后加一个对本节课的总结会好点。”“建议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对这个例题的讲解再加入之前所学方法会更全面。”……磨课之后,再把一个个好的建议加入自己的视频中。如此反复三四遍之多。</p><p> 当自己录的课传到公众号上后,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点。说实话,录好一节课,绝不比讲好一堂优质课容易。老师们开玩笑说,录完课跟扒了一层皮似的。这个过程很辛苦,但是回过头来看看,对教材知识点的把握更清晰了,对语言模板的运用更自然了,对“五会”课堂的理解更到位了,还解锁了很多制作ppt的新技能。想到我录的视频能够被全市的六年级孩子们看到并学习,录课的辛苦早已抛到九霄云外。</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玲】</span>接到任务要录课网上授课,心里又忐忑又矛盾,又害怕又觉得担不了重任,从来没有过网上授课,更没有录过微课,因为正在疫情时期,手里没有很多教学资料,好多内容都需要自己上网查,“上网的时候应该什么模式?”“哪些地方应该重点强调?”“怎么保障学生们都来听讲?”等等好多疑问让自己心里忐忑不已。</p><p> 录课过程中虽然有电子课本,ppt还有教学设计,但是过程中还是需要自己在备课本自己重新备课一遍,着重画出重难点,还要在心里自己模拟上课要讲课的东西,一边备课,一边在心里过一遍,然后开始改ppt,录课,中间一遍一遍的改,稍微一紧张就要从头来开始,所以整个过程中心里总是紧紧的。</p><p> 录了好几遍之后和同事们之间相互讨论,再改正,一遍遍过去之后终于通过,那一刻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好轻松,上课也得心应手了,慢慢的适应了这种模式,再回头想想,其实困难来了,都是自己吓自己,自己给自己退群的理由,任何情况下,还要坚持往前走!</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苗晓晴】</span>刚接到任务时,紧张、忐忑、犯愁,不知道用什么软件录,效果更好,我有次甚至想到把课件投到电视上,把电视当成黑板,边讲边录。这样不仅累,而且不好操作,视频清晰度也差。最后经过大家的商议和自己的琢磨,选用了专门的软件。不知道说什么内容,没有资料,怕讲错,怕讲不全。通过上网搜,问同事,最后把知识点一一梳理透彻。录课过程中,尽管手里拿着早就写好的稿子,还是出错,有一个地方停顿时间不合理,有一个字说错或不清楚,PPT操作提前或延误等等,都会从头再来,一遍一遍,在经历了十几遍后,才终于满意。录完视频后,看到大家的表扬,想到会有那么多学生听我的课,很是开心,多天的辛苦早已忘记。认真的做一件事并把它做成的感觉真的很好!</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莉洁】</span>一接到录课的任务感觉很忐忑的,这是面向全市所有老师、学生的课,如果录不好不只是自己丢了人,还耽误大家用。但是,想到这是锻炼自己的一次机会,能让自己得到磨练,我及时调整心态,开始录课工作。</p><p> 录课的过程是艰辛的,首先自己要把教材吃透,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应该怎么说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先要自己研究,然后跟组内的老师探讨,写好稿件,做好课件,自己对着课件一遍又一遍的讲,常常一句话要打磨十几遍,既要简单还要明白。调整好设备,做好一切录课前的准备。终于要录了,一遍又一遍,录出这节课需要重复几十遍,但是这并不是最终定稿,还要发到群里大家一起研究,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不只听大家说自己视频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还看了别人的录课视频,吸取了大家的优点再改再录,最终一节十分钟左右的课又录了好几十遍。</p><p> 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是收获更多,首先对这节课我已经非常了解教的时候会得心应手,然后通过大家的交流也学会了很多,知道对问题的处理方式方法,以后录微课再也不发怵了。当然,我学会的绝不紧紧是录微课,在不停的磨课过程中,明白教研的作用,大家的力量是无限的。</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翠】</span>自己录课时,观摩了不少资料,对于《反比例的意义》这节课把握透彻了,开始制作立足于学生易懂的PPT,反复思考良久,一字一字的书写教案,本以为录课是最容易的一环,结果却是最不易的,经常会说着说着就出点小问题,就再重新录制,参照已有课程的学习体验,把握教授时的速度和学生理解情况,重复录制很多次,终于录制成功。再后来群中老师们一起出谋划策,发现还是有不少小问题,改之再录制,但是也很明显的可以感觉出真的是收获了,最起码从开始觉得自己设计的这堂课还是不错的,到后来感觉改后更完美了,到最后的感觉同学们看到肯定能学的很扎实,非常的完美!为了验证视频效果,也曾半夜把妹妹叫醒,让她认真听讲,谈下听后学到了什么,视频学到了什么,也可能是都懂,说出来的也恰是我想要的。有句话说的好齐力可断金,老师们在一起共同教研出来的结果肯定是不差的,最重要的是自己和整个团队都成长了、都收获了!虽然在这期间付出了,但是确实很开心的,因为成长的过程是无价的、不可逆的,也是别人所体会不到的学习机会!</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恩生】</span>接到录课通知的时候, “录课”?怎么录?用什么录?等等的一系列疑问出现在眼前,心里想着去试试,但是却又想极力的推给其他人,但是经过一次次的组里的开会,研究,探讨,感觉还是挺有意思,挺简单,挺锻炼人的样子,也就慢慢的欣然接受了,接到第一个课题的时候,我就先开始捣鼓软件,光软件就整了好几个,最后敲定了最好用的“微课通”,买话筒,买音响等等一切准备就绪,开始我的表演了,在这录制过程中,本以为很简单的说就是了,可没曾想到,不是那回事,什么地方说什么,怎么去说,哪些地方需要精讲,哪些地方需要略过,真的是很大的学问,慢慢的我开始写稿子,对着稿子一遍一遍又一遍,不知道录了多少遍,真的是很锻炼人,在这一遍遍的遇到问题,我们就开始在组里讨论,商讨怎么样更好,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把这节课给孩子讲明白,让孩子有收获,大约延续了一周的时间,最后我的初稿终于是录成了,当这一个视频完美的展示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的感觉真的是如释重负,慢慢的成就感。</p><p> 这次录课,真的是给我了很大的激励以及帮助,也给我了一个新的挑战与新的体验,多了一门 教学经验。</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马晓晨】</span>接到录课任务,有些激动,有些期待,但更多的是紧张,因为录制的课程是要给全市六年级同学观看的。但自己对于微视频录课从未接触,十分担心自己能否讲好这一堂“与众不同”的数学课。</p><p> 第一次很简单的录制了一个视频,完成后发给了录课组长李老师,她当时很耐心的给我回复了很多信息,其实好几个问题自己都能看出来,可我太过懒散,没有主动去改,尤其是她说了一句,大多数视频流畅的老师都是写教学过程的,而我是没有写的,那时我突然明白了,为何自己在教学这一块很难进步,无异于是因为自己的懒散。很感谢张老师的帮助,以及《第三单元:比例》录课团队的指导,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此次研讨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后期不停的录课,写教案,不断的打磨,尽自己的全力完成此次任务。</p><p> 在录课磨课过程中,也获得了一项技能,对于重难点部分,自己录课发送到群,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最后,很感激获得此次机会跟老师们一起学习,一起录课,待到春暖花开之际,我们线下研讨,共同进步!</p><p><b>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团队感悟</b><b>:通过这次寒假录课,我们看到了六下《比例》录课团队的老师们有责任、有担当,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单元的知识是有连贯性的,为了保证视频与视频的衔接,也为了保证每个视频优中更优,我们组经常利用微信语音教研。六下《比例》这一单元一共8个视频,当我们8个视频都教研一遍后,不知不觉一下午过去了。但是我们各自知道了自己微课存在的问题后,又会马上投入到视频的更改中……录了删,删了录,录课到凌晨也是经常的事儿。</b></p><p> 同时,我们还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相信有了这次宝贵的经验,老师们会更珍惜以后的每次集体教研。也正如晓晨老师期待的:待到春暖花开,我们线下研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世纪高小团队</b></p><p>组长:吴金凤</p><p>组员:李笑笑、褚蒙、王明英</p><p>个人风采</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吴金凤】</span>吴老师是一位妈妈级别的教师,初五接到张琴老师任务,带领组员马上合理分工。她年龄虽长,但那种事争一流,追求完美的优秀品质依然感染着我们每个人。接下来的录课并没有那么简单,设计好的教案,录出来的效果也没有想象的理想,修改再修改,甚至因为一句话要求翻盘重来!小组教研到十一二点是常有的事,终于完成了,看着完美的视频,一切辛苦都值得!</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褚蒙】</span> 不一样的备课。因为是录播课,缺少学生互动,听课学生的水平程度不一,怎样备课才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褚老师开始查看大量的的微视频,动画要生动、形式要新颖、互动要巧妙、语言要幽默.....所以她开始了调整自己的教学语言,PPT的制作尽量简练生动。这个看似简单的备课,却实属不易,例如,制作的课件,反反复复修改;为了插入一个动画版的思维导图,先学习如何制作思维导图,再筛选软件,最后再尝试如何插入到PPT,煞费苦心。</p><p> 得来不易的录课设备。确定好录课软件,寻找可以匹配软件的电脑;由于录课杂音多,全家总动员找录音耳机,一波三折,现在周围朋友都知道,我们家里有位六年级的数学老师!</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笑笑】</span>一节精品微课的背后往往凝聚着无尽的汗水和卓越的智慧。从正月初五李老师就接到了教研室的分工安排,开始录制微课。经过了一开始的深思熟虑和深入探讨,微课初步录制成功,而这却仅仅是第一步。原本觉得无可挑剔的一节课,在一番教研讨论之后却变得千疮百孔。反复修改,再反复录制,这中间真的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山重水复。</p><p> 修改阶段是最考验耐性的时候,可是她从没因为困难而应付了事,每个知识点都必须经过深入剖析,每句话都要经过千锤百炼,时常到深夜还在教研群里讨论地火热。白天的家里很难有安静的时候,夜深人静、孩子也睡熟了,这时才是她录课的最佳时机。已经不记得熬了几个夜晚,只是那时即使下半夜也精力十足。</p><p> 经过反复审核通过后就是精雕细琢阶段。李老师总是想给学生呈现最完美的,所以有时十几分钟的视频就因为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就果断放弃重新录制。每一节微课到最后,自己又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达不到自己认为的完美就始终不会放弃。</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明英】</span>王老师接到录制微课的任务后,迅速行动,在教学资源不足,录制设备简陋的情况下,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查找电子教材,精心制作课件,对微课讲稿字字斟酌,反复录制微课视频,高质量的完成了微课录制的任务。记得录制微课的那几天,白天王老师主要修改课件和讲课稿,对课件中的每个细节,每个字幕每个图片出现的顺序,都会反复琢磨,哪一种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讲课稿中,每个知识点的呈现,每个问题的提出,都会逐字斟酌,怎样说才能让学生更愿意听更喜欢听。而到了深夜,孩子睡了,外面也安静了,她就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录制视频。不小心说错一个词,重新开始;讲解的语音和课件呈现的画面速度有些许不一致,重新开始;楼上不经意发出了一点响动掺进了杂音,重新开始;有时候最后几秒出了个小错误,自己也不能容忍,又要重新开始。录完试听不满意,还是要重新开始。一个微课,少说录制了有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才能最终定稿。</p><p>收获和感悟</p><p>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短短的10分钟的微视频,怎么也没想到要经过这样的生产过程!这样的一节课录制下来,我觉得收获最大的并不仅仅是一节课,而是我对每个知识点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还有对“五会”教学的深刻体会!</p><p> 收获满满。呈现在学生们面前的视频,经过备+录+审+传,在这么大的工作量下,在视频录制群里,经常看到凌晨一两点还有人在工作,这种真正为学生负责的态度,让人敬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实验小学团队</b></p><p>组长:张静</p><p>组员:张秀杰 杨建红</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张静】</span>个人的智慧,仅是草尖露珠;集体的智慧,才是长河流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疫情严峻,意识到孩子们肯定无法按时开学,在市教研员赵金惠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线上教学研讨活动,为每个年级每个单元每个信息窗知识点都录制了视频,为方便孩子们在家预习学习,为新学期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p><p> 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p><p> 正月初七,第一次接到录课任务时,真真正正的体验到了录课的不容易,因为手机,ipad的普及,在家用电脑的频率明显减少,家用台式电脑坏了之后也没有及时维修,没有趁手的录课工具成了第一难题。所幸的是,还有一台笔记本,尽管很久不用,但是关键时刻只能它来救场,从重装系统、调试网络、音频设备等等,整整花去了两天半的时间,距离录课视频上传时间越来越短,在紧张的备课与同级部老师研讨下,终于确定了第一次录课的语言稿。录制过程中,不能出现一点失误,停顿时间的掌控,声音的大小缓慢程度,不能出现突如其来的噪音,白天无法录制,只能放在晚上孩子们都睡着之后才可以一遍遍的尝试,在同级部老师的帮助下,第一次录制视频顺利完成。</p><p> 第二次录课,相对于第一次,属于轻车熟路啦。设备和上传都不再是困难,不过这次课要求更高、更严谨,感谢录课组长的细心指导,在探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讨论,对于共性问题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一次次磨课中,逐渐的把课录制成功。</p><p> 当看到这一个多月来,班里孩子们能够有第一手的学习视频进行学习,感觉这次活动真的超级赞。</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张秀杰】</span>今年因为疫情宅在家,学生无法到校上课,我有幸参与了全市小学数学教师组织的录课活动,虽然只是短短几分钟的小视频,但却让我收获很多。</p><p>首先在录课之前要设计形象鲜明的课件,让学生对新知识有直观的印象;其次语言要以谈话的形式进行,循循善诱的抛出要解决的问题;再者解说词越详细越好,而且在正式录课前要多读几遍,不至于在正式录课时啰嗦或卡壳;还有在录课时要全神贯注,隔绝一切噪音,不要分神;最后录完后自己要先听一遍,看看有没有明显的失误,然后再让同年级的老师互相听,提出合理的建议,根据建议做适当的改动。</p><p>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似简单的小视频,从备课到录课完成,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一遍不成再来一遍,有时一节课甚至路上十几遍才可能最终成功。其间经历的煎熬、焦虑甚至想放弃的念头,时不时的冲击着自己的内心。可即便这样也可能有很多瑕疵,但这不正是我们录课的初心吗?外界形势瞬息万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应墨守成规,只守着自己的那一桶水,而应与时俱进,敢于接受新事物,面对更大的挑战。</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建红】</span>在我们年级教研组长张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经历了备课、磨课、评课的过程,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教研,我有以下感悟:</p><p>一、教师同步或提前备课,线上与学生同步学习。</p><p> 利在充实自我,共同感悟与提升,寻求同频共振,便于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布置。</p><p>二、同级同科教师构建教学共同体,借助集智备课、网络教研实现资源共享、疑惑共析;是发挥特长,分工协作。</p><p>三、同科同年级教师团队集体合作,整合资源,提供学习资源,重点是线上、线后的辅导、答疑、反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圣城小学+洛城街道团队</b></p><p>组长:王洪娟 张秀红</p><p>组员:宋瑜 孙媛媛 张海军 肖舒绮 刘春青 解兰凤 张雅绮</p><p> 回想整个录课过程,有困难、有辛苦,也有家人的支持,更离不开团队的相互支持与帮助。在本次录课中,我们深深的被团队兢兢业业的精神感染了,不管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还是刚工作的年轻教师,晚上10点多还在磨课是家常便饭,一位老师遇到问题,团队的所有教师一起提意见,有的老教师怕微信里为其他老师讲不明白,特地打电话讲解,我们的大组长张琴老师更是认真,早上4点多起床,对视频进行审核,这种敬业精神,令我们十分感动,经过多日的团队磨课,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受益匪浅,尤其是年轻教师,为自己日后的教学积累了深刻的经验。</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洪娟老师】</span>:我们接到的任务是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的图形与几何部分,我担任这一部分的组长。从前期的分工、学习录课软件的使用方法、独立备课、搜集不同的录课资料、制作课件,再到后来的录课、研讨、磨课,都让我们有了很多的收获。老师们从开始的不熟悉、无从下手,再到后来完美的录制了一节又一节的课,我们也成长了很多。我们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准确,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是否符合孩子们的思维方式,老师说出的每一句话是否简练不罗嗦,都进行了深入的研讨。</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孙媛媛老师】</span>:这次录课是自己锻炼和成长的一次机会,接到任务后,心里是忐忑和不安的,怎样让孩子们只通过视频讲解就能掌握知识点,自己的课堂语言能否简练易懂;查找资料备好课是首要的任务,年轻的肖舒绮老师导入一遍一遍的改,“刚开始是不是可以问学生水桶可以做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做这样的?他们做的水桶又有什么特点?”录课的时候不能有一点的杂音,语调、音量、停顿、字词不能有一点错误,只能晚上大家都睡的时候再录;录完,老师们不辞辛劳的一遍一遍的看,帮忙指正错误;虽然反反复复录了很多遍,但是值得,只有录一次才能认识到自己各种不足。通过这次录课,能让学生们学的更好,让自己成长,也是让人高兴的一件事,何乐而不为?</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张海军老师】</span>:万事开头难。要想录好这节课,首先一定要设计好这节课。教案设计前,我们圣城小学六年级数学团队进行了多次的电话会议。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多次向骨干老师们取经,他们也耐心的给了我很多指导。其次,录课软件的使用我也是经历了换电脑的经历,疫情期间不能出门,我就借助了小区邻居们的帮助。</p><p>第一次录制时,自己还是十分紧张的,害怕自己会一不小心犯各种错误。所以,根据团队老师的经验,先把要说的话都写下来,自己多次试练。哪怕这样,自己第一次录的课仍然问题百出。这时候,是团队各位老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又给我指明了修改的方向,让自己的课得到了一步一步的完善。</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肖舒绮老师】</span>:刚接到录课任务时,有些紧张,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如何能够录出一节好课,也不知道录课该如何操作,自己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搜集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钻研教材,为录课做准备。</p><p> 在录的过程中心里有一些烦躁,原因有二,第一个是自己嘴笨,录课总说错,说错了就要重新录;第二个是团队老师给我提了不少的好意见,但是我要费尽心思的想如何契合的应用到我的录课中,面对这一不良情绪,我首先缓和了一下自己的状态,慢慢的想,实在不懂的向老教师请教。</p><p> 录课顺利结束后,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同时,也觉得自己受益匪浅,自己学会了如何钻研教材、教学设计,也从老教师哪里学习了很多,这些东西在我以后的教学中有很大的帮助。回想整个录课过程,有困难、有辛苦,但也有家人的支持、团队的帮助,有自己的思考和成长。不仅学会了新的技能,还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刘春青】</span>做我一名青年教师,在知道教研室的录课活动的时候是没想到这件事会落到我这个小菜鸟头上的,所以在刚接到任务的时候有些惊讶,一想到全市的孩子都会听到我这节课就感觉压力好大,好在我不是孤军奋战,张秀红老师和我一起进行备课,设计打磨每个环节,我俩经常教研到深夜。还要感谢张琴老师和王洪娟老师,给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其实录制微课的过程挺煎熬,感恩这些老师的存在。当微课最终通过的时候有种如释重负的喜悦感,回想这个过程自己成长了太多,感谢给予的机会,感恩给予的帮助。</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张雅绮】</span>一开始接到录课的通知,我的心理活动非常丰富:首先是很高兴对我的认可,接下来就是该怎么录课的慌乱,镇定下来,觉得十分钟的视频课应该也不是很难吧。但是接下来的工作让我的想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负责讲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部分的一个知识点《图形的位置》,这是一节复习课,第一次准备六年级的总复习,我对知识点深浅的把握不是很到位,所以我从研究课标开始,教参、例课、例题,我都认真研究了一遍。解决了知识点的问题,我又该怎样讲呢?于是,我认真学习了之前老师们已经上传的视频课,上网搜索相关视频,非常多的课型,侧重点也不同,我结合这些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了修改,录课的稿子写完了之后又一点一点的修改。终于前期准备都做好了,只剩录制了,但是录课才是最头疼的问题。白天不够安静没法录,只能等到晚上家里人睡了才开始。一开始录课软件使用不熟练,语气,语速,声音的高低也把控不好,所以熬了两个晚上才录出来。王洪娟老师、张琴老师、张秀红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详细的点评。指出我的优点和不足,对我这节课的内容设计上提出了很多想法,从知识点到课件到视频,语言模板的运用,我一直没有突破的地方,经过她们的指点,感觉豁然开朗。于是我结合她们的建议多次修改,再次进行了录制。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呈现出一堂没有瑕疵的视频课,起码语速平稳,没有口误,但是这次的录制更不顺利。有时一开始就口误,有时讲到一半软件就闪退了,有时快讲完的时候说错了一句话,于是我一遍一遍的重新录制。好不容易录制好了一次,自己听一遍感觉不满意,就再录一次。好在最后成功了。我从没想到自己这么执着,十分钟的视频课,我能一晚上对着电脑自言自语5个小时。这短短的一节课,真的蕴含了老师们非常多的心血。切身感受到想讲好一节课真的需要付出很多。</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张秀红老师】</span>:年初四接到教科研中心赵金惠主任的工作安排:面对延迟开学我们应该怎么做?如何开展教学或助学活动?经过商讨一致决定为孩子们录制微课最实用。于是从初四开始协助张琴老师组建六年级录课群,张琴姐带领我们这十几个人开始了第一期的忙碌录课工作,分解各单元的知识点,分工认领课题,我认领的是第一单元信息窗1的录制。我们各自认领上课题后就开始查课程标准,设想备课思路,我一开始用手写稿,不知换了多少张纸,一次次地自我否定,写了划,划了写,最后干脆在电脑上修改录课思路。敲定思路后着手制作课件,这可是一项大工程。一些东西好久不用了,现学现卖,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的页面绞尽脑汁,捣鼓上半天,电脑还时不时地罢工死机,重启同时课件也要重做。边自己准备,边借助团队的力量,遇到困难就网上教研、交流与求助,有赵主任组织的强大团队做后盾,为我们一路排忧解难。经过了种种磨难我的第一期微课出炉,第一次并不成功,瑕疵很多,感谢张琴姐的帮助,对着微课和我的说课稿进行了详细点评和修改。</p><p> 还要感谢赵姐,忙里偷闲为我开小灶,赵姐跟我在电话中进行了详细交流,用时28分50秒,对每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意义及如何更好地衔接进行了指导。这个夜晚注定无眠,我很兴奋也很激动,趁热打铁,真怕睡一觉没了,根据赵姐的指导,我对讲课思路动了“大手术”,手术后,感觉这节课思路一下子变得更清晰,更接地气了。</p><p>第一期结束后,张琴姐又带领我们进入了第二期,第三期的录制。这次我领着我们洛城街道六年级的两名年轻教师刘春青和张雅绮,有幸加入到圣小的骨干教师团队,共同担任了总复习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录课,听从安排,我们洛城小团队进行了后两个知识点《图形的位置与变换》录制工作。翻阅与录课有关的每一个知识点,找到相关的教材,教参,仔细研究,制定备课思路,同时多次向圣小和全市的六年级录课老师请教,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和录课技巧,推敲课件中的每一个衔接点,每一个细节。最后我们小团队打磨的这两节课在大家的进一步帮助完善下进行了反复修改,录制,最后也顺利出炉。</p><p> 同时还要感谢张琴姐,她每天都在为我们忙碌着,不仅要准备自己的录课资料,还在六年级教研群中上传下达各种学习资料,六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电子课本,录课方法,还时不时地从别的年级借来录制好的微课,录制经验为我们作参考,为我们的录制工作铺好了路。还在群里相互鼓励,为大家作指导顾问。</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建桥学校+圣城中学团队</b></p><p>组长:王晓丹 武林霞</p><p>组员:杨雅楠 杨国华 刘聪聪 王悦萌 丛林 寇俊学 吕锦华</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晓丹】</span>因为疫情,我们的寒假延长了,但是这也延长了我们对该子的爱。寿光数学教研小组在赵主任的带领下,所有数学老师积极行动起来,加入到录课的行列,把我们的爱展示在一堂堂课中。</p><p> 自己在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心里很忐忑,觉得这么重要的任务,自己是否能够胜任,但是录着录着这个顾虑就消失了,甚至爱上了录课,真的有成长的感觉。</p><p>虽然年轻老师在录课,但是背后是整个教研团队,所有人都倾囊相助,把自己知道的,如何讲好这节课的方法通通告知,在自己了解知识的同时,更是深深的感动。</p><p>我相信这是让我成长的机会,我也会抓住这个机会,有句话说的很好:凡是走过必会留下痕迹。只要我们努力过就不辜负自己的青春,加油。</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雅楠】</span>刚知道要录课的时候,心里很是抗拒,觉着这么重要的课应该让有经验的老师录,自己第一年改科教数学,什么也不懂,又要录总复习的知识,感觉好难。后来在备课组老师们的帮助下,一点点梳理知识点,制作课件,研讨哪一部分该怎样讲,录了一遍又一遍,有时候一句话说错了,就得重录,录完再发给老师们看,老师们一次次指出问题,我再一遍一遍的改,每次晚上都等到两个孩子睡了,再来录,录到半夜再去睡觉。在备课中张琴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帮我改课件,给我提宝贵意见,让我觉着改科改对了!经过无数次修改,剪辑,终于完成了录课任务,录的并不完美,但我努力了,也收获了很多。谢谢给我这次机会,让我体会到录课的艰辛和录课带来的喜悦和友谊!</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国华】</span>我刚接到录课通知时,心里有点紧张,因为这是第一次录课。但仔细想想,这又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不是一人在作战,我们是一个团队,还有那么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背后支持着我们,我一定得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任务。在录课的过程中,我根据多位老师们的引导,一步一步的完善讲课内容,自信心也越来越强,最终成功定稿。在这里感谢每一位帮助我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刘聪聪】</span>这次疫情是一面镜子,照清学生,也照清自己。特殊时期,作为一名普通老师不能冲锋陷阵,但责任铭记于心,教书育人,共克时艰,我们终将胜利!</p><p>任务前:得知疫情需要延迟假期,看到其他老师录的课,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便。一开始看到其他老师的课,短短十分钟,看起来很简单的视频。</p><p>任务中:直到自己也接到了录课的通知,再一次延长假期,才感受到其中的不容易。录课的备课作为老师的基本功困难相对较少。录课过程中,张琴老师多次整日工作,帮我们年轻老师看看不足之处,耐心的观看每一个视频并讲解她的观点。老师提出不足改正,如此循环,有几次到半夜因为自己的着急都到了忍耐的边缘,说错话等太多因素导致需要重新开始。发现录课也需要一个放松的状态,稳步发挥。</p><p>任务后:在录课过程中的音调、声音大小、喘气声、呼吸声、咽口水声等等以前根本不会注意的地方,都可能成为阻碍录课的因素。已经在使用的视频是在得知疫情后很短时间内录好、发布、使用的,自己开始操作起来,不禁感叹之前那些老师的效率和能力。每件小事的背后都有太多人的努力和汗水,任何看起来很简单的工作,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p><p> 最后感谢给我悉心指导的张琴老师,对待工作、对待课堂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和无怨无悔的付出与建议值得我一生去学习,疫情终时,春暖花开,后日且漫长,愿不违初心。</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悦萌】</span>通过本次参加录制微课,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从一开始接到任务起,改课件,备课,从网上查资料,看视频,学习其他老师的讲解技巧,终于录制出第一个完整的微课视频,拿给张琴老师听过后,又发现了很多错误和不足,后来在张琴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耐心指导下,不断的发现还改进微课中的缺陷,终于录制出了最后的成品,这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受益匪浅。</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丛林】</span></p><p>任务前</p><p>所思:怎么录课?怎么录好课?录课前应该备哪些方面?</p><p>所做:网上查找录课软件,视频剪辑软件,学习教程,观看线上老师讲课视频,为录课做好前期准备。</p><p>任务中</p><p>所思:这节课要体现哪些知识点,每一部分应该怎么设置好,练习题目的设置。</p><p>所做:翻看课本,教案以及观看学习网上的有关视频资源,做好课程整体设计;然后制作课件、录制视频、剪辑视频。</p><p>所感:在设计时要有整体思想,讲课时语言组织要贴合受众(小学生),以及在讲课过程中是不是只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还是体现了“五会”思想。</p><p>任务完成后</p><p>所思:自己在知识点的设置和讲解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p><p>所做:总结其它老师给的建议,学习其它优秀老师的视频。</p><p>所感: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需再进一步加强学习。</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武林霞】</span>我谈一下我这一次录课的收获!</p><p> 收获之一:就是让我更清楚的认清了自己!虽然是一位老教师,可接到录课任务的时候,由于对录课程序一窍不通,心里是抵触的!可又想,自己除了能为学生们录点课,还能做什么呢,又不能像医务人员那样去支援武汉灾区,这点困难还克服不了吗?当横下心来的时候,困难也就变成乐趣了!一开始录课不会用“微课通”,用的是“教学助手”里的“课前导学”,由于不熟练,一节课录十几遍才成功,可当看着自己最后上传成功的作品时,还有成就感的!最难忘的还是张振芬老师,深更半夜用手机指导我,一步步把我录“丢”了课从电脑的D盘中找出!真是活到老学到老,你才不会被淘汰!如果没有这一次录课,恐怕很难学会这些知识!</p><p> 收获之二:感受到了团队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录完课后,先上传到群里,然后由组内所有老师的评课,每一位老师都开诚布公,各抒己见,这种教研氛围,让所有参与的老师都受益匪浅!尤其是大组长张琴老师,对组内的每一节课,从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的设置,到语音语速,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都给出评价和指导!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真让人钦佩和学习!</p><p> 真是活到老学到老,才不至于被淘汰,当你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寇俊学】</span>接到录课任务后还是比较惶恐的,一是担心自己水平不足,二是没有用过录课这种形式,好在前辈们完成了第一批录课,可以有所参照。录课和日常讲课区别还是很大的,一方面要更加谨慎用词,另一方面考虑到无法进行实时互动所提的引导性问题需要再三斟酌。</p><p> 录课第一阶段:准备阶段</p><p>手机或电脑,耳机,录课软件,降噪软件,教材</p><p> 录课第二阶段:备课阶段</p><p>在这一阶段,参照教材和相关资料准备PPT备课,设置问题要有衔接性引导性,能承上启下</p><p>录课第三阶段:正式录课阶段</p><p> 这一阶段会录很多遍,当然一次更胜一次,每一次的失败都有收获,都有吸取的教训</p><p>录课第四阶段:交流评课阶段</p><p> 第一次录完后请同组的武老师指点了一下,武老师提出了很多实质性的建议,收获颇多。比如,注意过渡语,将解方程步骤回顾这部分内容提到解决实际问题之前等。听取建议后重新更改了PPT,改后感觉流畅了很多,逻辑衔接也更加紧密。之后李主任和吕老师进行了点评,更改了一处错误并在解方程部分增添了详细的讲解,解方程每一步要讲出依据的知识点,这里是之前没意识到的,听课的是复习阶段的小学生,他们需要的是有根据的详解而不是粗略的解题过程。改后请大群里的老师进行了点评,音量还是有点小。这时的我思考如何在保证声音不失真的情况下调大音量呢,从网上学习了降噪调音的教程,终于在不失真的情况下将音量增大了。</p><p>除了听取自己录课的建议,也通过观看其他老师的录课视频,从其他老师那里学到了许多。</p><p> 通过本次录课,不论是教学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感到有所成长,录课是一个促进教师成长进步的十分难得的机会。</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现代明德+明珠小学团队</b></p><p>组长:赵艳花、王晓庆</p><p>组员:张翠香、马晓丽、马效芹、籍玉媛、李萍萍、方玉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一样的寒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一样的春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一样的2020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非同寻常的疫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一切都不一样!</p><p> 本该热闹的校园悄静孤寂,看不到操场上飘扬的国旗,感受不到老师们讲课的慷慨激昂,听不到孩子们在走廊上富有生气的喧哗。是疫情让这一切延期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击战中,线上教学成为了联系老师与学生的纽带。我们明德六年级四位老师接到录课的通知,当时我们彷徨,不知从何处下手,我们四个都没有经验,好在我们和明珠的四位老教师:赵艳花老师,张翠香老师,马效芹老师,马晓丽老师一起合作,让我们四个小白心里有了底,为保证录课效果,这四位姐姐对我们四个小年轻一对一指导,不论是晚上十点多还是早上,只要我们四个有问题,这四位姐姐随传随到对我们语音,电话等指导,知识点上的点拨,框架的梳理,甚至小的每张PPT上的字母,标点…还有我们的张琴老师把关指点,一遍遍修改,一遍遍录制,我们跟着明珠的姐姐们学到了很多,对很多方面都有了崭新的认识,汲取新知识,最终定稿,内心是充实,感激,雪里已知春信至,让我们继续努力,用微笑迎接明天,用行动迎接美好!愿一切如约而至~</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籍玉媛】</span></p><p>一、家人支持</p><p> 当你一个人在安静的备课时,是家人的不打扰。第一次录课时的几天像无头苍蝇,经常我们组的4个人一起教研,自己也会独自躲到一个屋里,在屋里嘟囔,有几次晚上十点多了,听到了老爸和老妹说“你姐这放假,比上班还忙来”。</p><p> 有一天傍晚,天不是很好,天黑的比较早,所以晚饭做的比较早,一般老妈叫吃饭都是直接“吃饭了”,这天格外的不一样,老妈从厨房出来,安静的走进卧室待了一会,嘟囔着“也不知道我闺女下班了没?”,我以为老妈说的是妹妹,接着就看到老妈把门开了一个小缝,说道“也不知道我闺女下班了没?”,我说“怎么了”,老妈道 “能吃饭了吗?”......</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二、团队磨课</span></p><p> 磨课的过程是极其痛苦的,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开始接到课题时有点茫然,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第一次教六年级还是要录制总复习的内容,怕自己把握不好知识点。针对录课的第一次教研是互相鼓励,互相提出意见,从手头得资料入手,从网上搜索有关的资料,开始整合,形成自己的思路。我们四个人互相打磨,一天至少一遍教研,再录制,找相对应的指导老师再指导,孙校长再给我们指导......为了录制完整的一遍,一坐就要坐四五个小时,一次又一次的录制,一遍又一遍的打磨,虽然说录制视频,但是要考虑到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努力将最好的录制内容呈现给学生,竭尽全力为学生提供最优的在线学习资源,让学生停课不停学,在家科学、有序、高效地进行学习、复习。</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三、成长收获</span></p><p>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自己付出努力,一定会有收获,现在回想起整个录制过程真的很辛苦,成功录制出成功的一节课,感觉很开心、幸福。 经过两次录制,无论是在课堂设计、课堂语言的运用还是知识点的掌握等都有了很大的收获;我们整个团队互相打磨课,互相说出自己的想法,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晓庆】</span></p><p> 一开始接到录课的通知,内心是紧张,忐忑不安的,但对于我来说更是一次挑战,一次学习,一次成长,接下来熟悉教材,参考教参学习,上完课一有时间咨询同事,请教老教师,因为妹妹也从事教育行业,同样需要录课,家里只有一台借来的电脑,我们俩商量好我下午录课她晚上录课,录课需要绝对的安静,妹妹在一旁备课,因为疫情不能外出爸妈就到厨房里不妨碍我们,有时因为一句话一遍又一遍修改一遍又一遍的录制,自己录制完后我们六年级四个老师,还有明珠赵艳花老师,张翠香老师,张琴老师,孙海青校长等听完提出修改意见再消化吸收录制…</p><p>一步步完善,最终定稿,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指点促使我成长,让我们一起静待花开,战胜疫情,早日回到明媚的校园,期待~</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萍萍】</span></p><p> 经过这次录课,内心最大的感受就是收获太多。这次录课对于我来说不只是像平常备了一节课然后上课那样简单。还记得刚接到录课任务的时候,内心十分的紧张,怕自己做不好。但在录课的过程中,我收到了许多有经验的前辈的指导,明珠的马老师从我第一遍录课开始就一遍一遍的帮我看帮我改,逐字逐句的帮我顺。后来将作品发到我们的微课录制群里,张琴老师以及明珠的其他老师也是一张PPT一张PPT的认真帮我看,给我提出改正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我不仅对这一节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深刻的感受到了课堂语言艺术的博大精深,每一句话都需要仔细琢磨,要讲的既精简,又通俗易懂。又经过几次的改正之后,我和马晓丽老师对于开头还是不太满意,但后来孙海清校长的指导使我心中豁然开朗,那晚孙校长帮我们学校六年级录课团队指导到晚上11 点多。最后在得到前辈们的肯定的时候,我的内心无比的激动。这次的录课过程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前辈们的精心以及耐心的指导更是使我在备课、上课等各个方面受益良多。总的来说,收获远远大于付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方玉萍】</span></p><p> 2020年,我们迎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春天。全国人民都在牵挂、支援着武汉,也在关切着自己的城市。在疫情面前,医务人员、疾控工作者、媒体工作者都是勇敢的逆行者,他们就是疫情面前的最美中国人!我们老师虽然不能像白衣天使们那样战斗在抗疫的前线,但我们可以用手中的笔、温暖的心,带领孩子们一起为白衣战士加油,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p><p> 老师们采取“云交流”的方式,认真做好网上授课,线上与同学们交流沟通,指导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在接到任务之时,其实我面临着很多困难,作为一个新手老师,焦虑与迷茫始终伴随着我,而且没教材、没教参,如何根据教学大纲准确把握课堂重难点等等。但是,我们跟随着备课组长和明珠四位有经验的老师,在网上搜索电子教材,搜集大量资料,进行认真备课。在每一个夜里看着每一张幻灯片磨炼话语,提炼延伸知识。力求能做到对每一个细节的掌握,不落下每一个细节,这样的工作在压力的驱使下缓慢前行。最终在给定的时间之内圆满完成任务。</p><p> 特殊时期,网络授课。这是一次应急教学,一次新的尝试,更是一次推动。网络教育是实现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促进了学校及师生迈向信息化、多元化的进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恩·感谢·感动·感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城街道古城中心小学 张琴</p><p> 2020,注定难忘!疫情延迟开学,因为学生“停课不停学”,所以有了我们老师难忘的“停课不停研”微课录制活动。作为六年级微课录制团队的组长,一个多月难忘的团队研课经历,让我收获了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恩</b></p><p> 有一种幸福叫感恩!能在特殊时期,被我们的赵姐姐(我们习惯称赵金惠主任为赵姐姐)任命为六年级录课团队的组长,我一直心存感恩。接到赵姐姐的电话通知时,我心里倍感压力之大,一是担心自己知识储备有限,指导不到位,影响整个团队的录制水平;二是我自己一人带小家伙,还不确定时间上能否协调好。但更多的是被认可的幸福感,我很清楚,越是艰巨的任务,越是赵姐姐对我的信任和支持!</p><p> 心存感恩,我很快调整状态,组建六年级录制团队、小组长团队、确定每个单元知识点、分好工,然后组织老师们集体备课、制作课件、研课、录制、修改、再录制……</p><p> 在录课的一个多月里,赵姐姐既要负责二年级和五年级两个团队的审核指导工作,还要兼顾其它4个年级的协助指导工作,这还不包括教体局安排的其它事情,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在每天几乎不间断的看课、评课、看课、评课的中间,还要时不时的讲解来自我们的疑问。记得第一阶段录课时,可能大部分录课老师和我一样,都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微课制作,心里很茫然,以为微课就是简单的讲解知识点。我需要录的是六年级下册的目录课,更是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为以前从没听说过“目录课”。如果说有所接触的话,也只是每学期开学第一节数学课,我都会带领孩子们先看本册书的目录,和他们一单元一单元的分析要学的知识。在茫然中,初七那天去学校值班,结合前几天的思考,我制出课件,写出解说词,摸索着用微课通录制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一遍自我感觉不错,晚上,我发给赵姐姐,让她给我指导一下。那天赵姐姐看后,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给我讲解,大半个小时的通话,让我一下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微课不能简单和讲知识点划等号,它需要师生的互动、对学生的评价、五会的培养等更多的环节来支撑;原来,“目录课”就像一串项链,要将整册书的知识点当作珍珠串起来,才能成为一串有价值的“项链”。</p><p> 后来,在指导老师们的录课时,遇到自己查教参、百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请教赵姐姐,每一次的交流都会给我专业知识的增长和拓宽,我再把这些和老师们交流,反反复复中,收获最大的就是我!</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多接触优秀的人,你会变得和他们一样努力向上!</span>感恩遇到咱们的学识渊博、业务精湛,更是师德高尚的赵姐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谢</b></p><p>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我还要再补充一句: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会走得更远!在一个多月的微课录制活动中,身为组长的我由衷感谢9位小团队组长给予我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从一开始的组建小团队,到每次下的各种通知,到给每节微课协助指导,到收集过程材料……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这9位巾帼组长对我的支持和帮助。</p><p> 忘不了接到再次延期要求尽快录制第三周的微课通知时,是吴红娜妹妹非常干脆地接过此紧急任务,解了六年级团队燃眉之急。在身兼数职、学校任务多之又多的情况下,红娜妹妹带领她的小团队经常研课到深夜,录制出了6节精品微课。</p><p> 忘不了朱晓青妹妹团队的寿光——青岛一线牵。宋琪妹妹在青岛,她俩为了一个知识点设计,经常半个小时半个小时的通话研讨。为了让录制的《立体的截面》更符合学生看,晓青妹妹甚至自己花钱从网上买课件!感谢尽心尽力的你们!</p><p> 忘不了李香君妹妹在安排任务等时给予我的莫大的支持。每次安排事情,香君妹妹都会积极响应,及时下达。香君妹妹的团队全是年轻老师,在专业水平高的她手把手的引领下,她的团队前后一共录制出了9节高水平的微课。</p><p> 忘不了组长里面年龄最长的吴金凤姐姐,给予我分组、分工等各方面的有力的支持和帮助。金凤姐姐年龄最长,知识储备也是最多的,她勇挑重担,带领学校小团队4人前后录制出了6节高质量的微课。</p><p> 忘不了张静妹妹在实验小学仅3位老师的情况下,任劳任怨、不厌其烦,带领她的小团队一遍遍精心打磨每节课,4节高质量的微课都少不了张静妹妹的辛劳付出。另外,张静妹妹对大团队群里的集体研课,总是很认真地去观看每节课,及时反馈自己的建议。</p><p> 忘不了张秀红妹妹的尽心尽力、一丝不苟的务实态度。秀红妹妹是俩宝妈妈,大的上初中,每天要用电脑或手机按照课程表上课,小的才1岁多,正是一刻不离人的时候,她还负责学校的对分课堂活动等等,可谓忙上加忙,但她从无怨言,总是乐观对待。她自己录制1节微课,亲力亲为手把手指导自己街道两位年轻教师录制了2节微课。</p><p> 忘不了王洪娟妹妹的精益求精、好学乐学的严谨态度。对待学校小团队的研课,作为组长的她尽职尽责,带领大家一节课一节课的进行深入研课;对待大团队内的集体研课,她从不缺勤,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疑惑。洪娟妹妹的好学乐学感染了我!</p><p> 忘不了王晓丹妹妹的虚心求教、积极向上的干劲。晓丹妹妹带领的团队主要是负责总复习知识点的录制,知识点内容多,要求就高,她带领老师们一遍遍的请教、研讨、修改、录制,圆满完成8节微课的录制任务。</p><p> 忘不了王晓庆妹妹在白天被学校安排的满满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虚心听取“一对一”明珠几位姐姐的指导,一遍遍的修改、录制、再修改、再录制的坚韧不拔的韧劲。</p><p> 还有圣城中学的武林霞妹妹相比其他老师多了一个特殊关系——我的老同学,在这次录课活动中,她给予我的鼓励和支持更是让我没齿难忘。在连续两个阶段的录课中,她总是勇挑重担,自己录制了两节课。在最艰难的分工和审核阶段,老同学总是和我说:“有什么任务尽管吩咐,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看看我还能帮你什么忙……”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感谢老同学!</p><p> 在深入研课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9位组长的认真负责和提建议、意见的高度责任心,由衷感谢你们给予我的全力支持和莫大帮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动</b></p><p> 在录制微课的这段特殊日子里,让我感动的是参与录课的老师们的脚踏实地、吃苦耐劳、乐此不疲而又精益求精的干劲和精神。</p><p> 六年级录课老师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很多都是互不相识,因为这次录课活动,老师们相聚群里,真的是有缘千里来教研。大家一起在群里备课、研讨,一起参与观课、评课,一起在老师们的指导建议下修改,一起着急,一起揪心,一起分享…...那么多的“一起”最终让我们的心连在了一起。</p><p> 感动于录课的年轻老师们对知识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执着追求精神。一节课经常需要改动很多次,哪怕是一个字或词,都需要重新录制,而录课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晚上,所以这些年轻老师不知道受了多少“折腾”,但他们从无怨言,而是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的去录制。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哪怕是一句话该怎么说,他们都会虚心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就是这般的“折腾”他们,换来的却是给我的满满感动。有的老师完成定稿时,兴奋地和我说:“张老师,跟着你研究数学太幸福了,我决定了,以后不再改科了!”有的老师发自内心地说:“通过录课,我发现自己有很多东西都不知道,真心觉得应该向您这样子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多学习。”更多老师会提醒我:“张老师,您注意休息!”…...</p><p> 感动于参与录课备课的老教师们孜孜不倦、无怨无悔的幕后付出。年龄稍大些的老师,因为录课技术存在一定难度,所以他们就甘愿做年轻老师的扶梯,他们和年轻老师一起备课、研课,给以经验指导,让年轻老师的专业水平得以很快提高!明珠小学的张翠香姐姐,为了微课中一个坐标原点是数字“0”还是字母“O”的问题,凌晨三点多爬起来翻开课本去证实。还有同一学校的赵艳花姐姐亦是如此认真负责。这些怎能不让我感动?!</p><p> 尽管我们互不相识,但因为录课走在了一起,感动于你我的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鼓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悟</b></p><p> 这次团队微课制作活动,让我感悟颇多。</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悟一:微课不等同于简单的讲知识。</b></p><p> 原来我以为微课就是一个简单的老师讲解知识点的视频,在自己录制第一个微课,让赵姐姐给我指导后,我对微课的认识有了改变。在多次和赵姐姐交流,在指导老师们的这些微课后,我对微课有了更深的重新认识。</p><p> 以我的第一次录制的六年级目录课为例,那节课说白了就是一个等式“微课=讲知识”,从头到尾就是我在给同学们读教参,现在想想这样的微课是空洞的,枯燥的。经过赵姐姐的引导,我体会到微课应该是一节丰满的、灵动的、有生气的完整的课。何谓丰满?课的每个环节不能少,重难点要突出,用到的思想方法要体现,五会的培养也要有,思维模板要使用等等。就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就是丰满!何谓灵动?本来是老师看不到学生,学生看不到老师无法掌控的局面,这就需要微课灵动起来!怎么灵动?师生互动!所以微课中就需要巧妙设置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何谓有生气?试想:孩子们会喜欢听录课老师声音有气无力,语气语调平平淡淡、平铺直叙,还是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幽默风趣呢?不多言语,相信大家都会明白“生气”的意思了!</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悟二:“五会”培养需要贯穿数学教学始终。</b></p><p> “五会”是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坚持探索并实践的一个数学学习习惯。在平时的实践中,我自己早被这“五会”的魅力所吸引和折服。赵姐姐带领团队也一直在推广这一课堂模式,目的只有一个:通过老师们的实践,让孩子们真正会学数学,真正喜欢数学,真正达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一终极目标。</p><p> 在录课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和注重了对“五会”的培养,目的也是想让老师们能体会到“五会”对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更是想借助此次特殊时期的宅家看微课机会,让孩子们进一步接触并熟悉如何在课堂上做到“五会”。</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悟三:思维模板的使用还需在教学中有效实践。</b></p><p> 思维模板是随着“五会课堂”的深入开展,在赵姐姐等的精心钻研下概括出的一个新名词,最近一年多才带领老师们开始尝试设计并进行实践,但实践还没有广泛推广到所有老师。</p><p> 在参与设计思维模板和今次的录课活动中,我深深被思维模板的使用价值所吸引。赵姐姐曾在报告中说过:语言思维模板可以引导思维路径。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知识的抽象性导致了较多同学不会学数学,怎么让抽象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真正会学数学,爱上数学?经过实践,我发现语言思维模板就是一个使用价值很高的捷径!比如:“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就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思维模板。另外,在让学生加深巩固有些知识方面也比较实用,例如:看到“成正比例”,想到“比值一定”;看到“比值一定”,想到“成正比例”。这样给孩子们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的模型,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巩固。</p><p> 用好思维模板,确实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希望老师们都能将思维模板应用到教学中,亲身体验一下思维模板的魅力!</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悟四:思维导图助力数学教学有必要多实践。</b></p><p>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符号语言,如何将抽象、复杂的知识之间的关系直观表示出来?借助思维导图!</p><p> 在这次微课制作过程中,大部分老师都应用了思维导图来呈现要讲的内容,或是概况总结这节课的内容。目录课、单元开启课、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中几乎都应用了思维导图。为什么?因为思维导图能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或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直观的呈现给孩子们,让孩子们一目了然,便于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对孩子们思维的形成和逻辑的培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p><p> 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建议老师们合理应用到教学中。</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会走的更远!</span>愿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到数学教研队伍中,一起领略教研路上更多的精彩!</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后记</b></p><p> 一个多月的微课录制活动圆满结束,我们六年级录制团队的所有老师经历了刚刚接到任务时的“<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b>”的茫然,然后感受到了<b>“</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大家汇聚一群,扑面而来是欣喜”</b>的尽管大多数互不相识,但因同一件事,更因志同道合相聚一起的欣喜,又亲身体验了<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b>一起研课带来的苦累与喜悦。</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莫道山花自开出,惠风本是种花人!</b>特殊时期的这次数学微课制作活动,让我们团队每一个参与教师的专业水平、专业素养都得到了提升,这些离不开教师自己的辛勤努力,更离不开种花人——赵姐姐的精心指导!</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回眸应笑慰,征途再扬帆!</b>特殊假期里的微课制作活动暂告一段落,数学教研的脚步不能停,让我们继续跟随赵姐姐阔步走在教研路上,共同创造出更亮丽的风景!</p><p> (寿光市六年级数学微课制作团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