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悦读22】一本能治“不爱读书”这种“病”的书

生活·实践教育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line-height: 1.5;"><b>一本能治“不爱读书”这种“病”的书</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line-height: 1.5;"><b>——读《朗读手册》有感</b></span></div> &nbsp; &nbsp; 作为语文老师,“读书”是一个烂梗。读书的好处我们听了太多了,因为那些讲读书好处的心灵鸡汤式或者经世致用式的讲座任谁都不陌生。读什么书我们也不难知道,各种阅读推广公众号、阅读点灯人、读书APP、书目推荐……甚至国家都喊你读书,部编版教材“倒逼读书”的目标性指向多明显。可是我真的很困惑,为什么经常听到身边的家长、孩子甚至同事直言不讳地说:不爱读书、不想读书。<br>&nbsp; &nbsp; 假期我遇到了美国作家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它解开了我很多困惑,在我看来,它就是一本能治“不爱读书”这种“病”的书。 &nbsp; &nbsp; 它解决我的第一个疑问:难道真的有人天生爱读书,有人天生不爱读书吗?答案是否定的。读书是一种兴趣爱好,它是可以培养的。那些自觉“我就是不爱读书”的人,是没有培养过读书的兴趣或者是进行了适得其反的错误培养。培养读书的兴趣爱好很简单,“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就可以。正如《朗读手册》第一卷的副标题写的那样“大声为孩子读书吧”,读给孩子听,是引导孩子走进书本世界的重要途径。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小到胎教,到孩子大的时候,大到孩子已经有能力自己阅读,“为孩子读书”都有着神奇的效果。在面对作者的论点时,我很多次想起了童年夏天乘凉时静静听大人讲故事的画面,还有小学时美丽的女老师讲故事给我们听的场景。多少时间过去了,那些故事还留在我的脑海里。读给孩子听,开启读书之门的一把钥匙。 &nbsp; &nbsp; 它还解决了我的第二个疑问:为什么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孩子还是不爱读书?这些“促进阅读”的措施,许多语文老师不会陌生:发布推荐书目、举行各种读书活动、读书打卡、写读书报告、阅读测试等等。在《朗读手册》的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实施促进班级、学校提升阅读量的有效策略。建立“家庭图书馆”、“班级图书馆”、“学校图书馆”,让孩子真正摸到书,让“图书馆”成为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实施阅读奖励计划,但是这种阅读奖励也有负面影响。而读书报告和阅读测试则直接扼杀了阅读的自由和灵魂。第七章中作者从欧普拉、《哈利波特》还有因特网受到人们热烈欢迎的现象中,总结出很多有用的启示。这些启示在班级开展阅读活动时是非常实用的也是值得对照反思的。 &nbsp; &nbsp; 最后这本书叫“朗读手册”,它真的像一本“实用手册”一样值得不停去翻看。比如在第八章“电视”这一章,有很多问题被提出来:“看电视和阅读的效果一样吗?”、“难道孩子们不需要看电视这项休闲娱乐活动吗?”、“字幕对小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帮助吗?”、“听有声书也算是阅读吗?”……是不是这些疑问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我们没有可信服的答案,往往在实际生活中陷入迷茫,最后任由事情发展。作者用大量的生动的事例和确切的数据将这些疑问都做出了详细的解答,而且语言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在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俞国良先生写的序言中,他指出“这是一本集指导性、操作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科普读物”。<br>&nbsp; &nbsp; 这本书我读完了,但是我知道,我随时会再翻这本书。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主办:青年教师“行知读书沙龙”</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杜&nbsp; &nbsp;莹</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统计:沈雪柔</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顾新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