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奇迹、史诗般的壮举

叶子

一、长征的起因<br>&nbsp;&nbsp;&nbsp;&nbsp;&nbsp;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二、长征的路线<br>三大主力军<br>1、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日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2日,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br>2、红二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日至1935年10月22日,历时12个月零5日,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一万六千里。<br>3、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约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西藏、青海、甘肃4省,行程八千余里。<br>附属军 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行程万余里。 三、长征中面临的困难<br>1、敌军的围攻,红军一直处于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中。<br>2、我党我军内部的错误和矛盾。<br>3、征途中恶劣的自然条件。<br>4、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情。 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br>1、湘江之战<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一个多月中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拉开了湘江血战的序幕。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然而,掩护主力的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敌人阻断,官兵大部分阵亡……是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2、遵义会议<br>&nbsp;&nbsp;&nbsp;&nbsp;&nbsp; 湘江血战后,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的努力下,中央红军最终放弃了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原黔军师长柏辉章公馆的二层小楼里,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会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3、四渡赤水<br>&nbsp;&nbsp;&nbsp;&nbsp;&nbsp; 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赤水流域的兵力对比,达到了长征以来之最。重重困难中,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上演了我军军史上的精彩一幕:一渡赤水,作势北渡长江却回师黔北;二渡赤水,红军回师向东,利用敌人判断红军将要北渡长江的错觉,5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待介石向川南调集重兵之时,红军已从敌军间隙穿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趁坐镇贵阳的介石急调滇军入黔之际,红军又入云南……在100多天的四渡赤水作战中,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1960年,当来访的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赞誉毛泽东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毛泽东说,四渡赤水才是他自己的得意之笔。 4、巧渡金沙江<br>&nbsp;&nbsp;&nbsp;&nbsp;&nbsp; 1935年4月6日,中央红军直逼贵阳,坐镇贵阳督战的介石急调滇军入黔。而正当云南孙渡纵队急忙入黔救驾时,红军却反向穿插,乘虚进军云南。昆明告急,介石从金沙江防线回撤3个团。滇西北金沙江沿线成了几乎不设防的地带。4月29日,红军虚晃一枪绕过昆明,兵分三路,直扑金沙江。5月3日,红军夺取皎平渡,靠着找到的7条小木船和当地36名各族船工顺利渡江,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包围圈。 5、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35年5月25日至29日,中央红军两次上演长征路上最为精彩的经典之战: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5月24日夜,红军先头部队1团突然出现在大渡河安顺场渡口,并夺取1条木船。翌日9时,营长孙继先率领17勇士奇迹般强渡成功。然而,水急船少,红军无法迅速渡过。安顺场北320里外的泸定桥成了唯一通道。红2师4团于5月29日6时赶到泸定桥。此刻,泸定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16时整,由连长廖大珠等22人组成的突击队,踩着摇晃的索链向对岸冲去,一个队员倒下了,后面的仍奋勇向前……至19时,红4团击溃川军,一举占领泸定城。 五、长征的历史价值 <p>六、长征带给我们的思考</p> &nbsp;&nbsp;&nbsp;&nbsp;&nbsp; 长征是闻名中外的伟大壮举,是一部读不完的英雄史诗。星移斗转,如今长征已成为一段特殊的历史,但长征精神仍旧是“一部永不停息的播种机”。这部“播种机”要在新时代的孩子心田播下什么种子,怎样播才能使这颗红色种子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成了摆在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面前的一道严肃而崭新的课题。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作为教师,我们要教育学生,时时处处始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报国之志,扬起理想的风帆;学习上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百折不挠,要学会在失败与挫折中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br>  生活中也要继续发扬革命先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将长征精神作为我们人生成长历程中永远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脚踏实地,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甘于奉献,奋发图强,开拓进取。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