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诗仙捉月地,千古一秀采石矶

澎澎

<p>  采石矶,古称牛渚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采石矶横江而立,因巨川绝壁而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矶”,雄踞“长江三矶之首”。</p><p> 矶者,江河岸边突出之岩石者也。若以自然景观而言,采石矶的确无法与名山大川相提并论;但若以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则采石矶丝毫也不落下风,甚至还略胜一筹。</p> <p>  采石矶作为江南名胜,自古以来为文人名士所青睐,最为著名的当属诗仙李白。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他的一生中,曾七次来到马鞍山,留下过“醉酒捉月,骑鲸升天”的浪漫传说;也曾多次登临采石矶,纵酒放歌,写下了《横江词》、《夜泊牛渚怀古》、《望天门山》等传颂千古的诗篇50余首。</p> <p>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25岁,他认为“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于是,出三峡,泛洞庭,过天门,第一次踏上江东大地,登临采石矶,眺望天门,即兴写下《望天门山》这一千古绝句。</p> <p>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李白由安宜(今江苏宝应)溯江而上,夜泊采石矶。朦胧的月色勾起李白对故人的追思,一首《夜泊牛渚怀古》油然而生。这首诗是诗人失意时的感概之作,自负才华而怨艾无人赏识的情绪溢满诗中。</p> <p>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安史之乱前夕,李白站在采石矶头,面对滚滚长江,一组《横江词六首》:“……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揭示了李白忧国忧民的复杂心情。</p> <p>  千百年来,名流才子、文人墨客,争相来此,远如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近有李鸿章、蒋介石、郭沫若、赵朴初等,或寻诗仙之遗韵,或发思古之幽情;或挥毫泼墨,或感喟留诗;文采风流,至今不绝。故而后人到采石矶时都会互相告诫:我辈此中惟饮酒,先生在上莫吟诗。“此处莫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可见采石矶的文化底蕴之厚重。</p> <p>  采石矶扼长江之险,为六朝古都南京的西南屏障,自东汉末年起就为兵家必争之地,发生在这里的大小战役就有20多起,最著名的当是“宋金采石之战”,典型的以少胜多战例。</p><p>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御驾亲征,一路上过关斩将、势如破竹,来到采石江边。唐朝名臣虞世南的后人虞允文,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奉命到采石矶慰问官兵,参谋军事。面对士气低落、屡战屡败的宋军,虞允文慷慨陈词,振奋军心,运筹调度,采用火攻,竟然指挥不足2万的宋军,打败了15万金国皇帝统领的精锐部队,取得了“采石大捷”。一介书生临危受命,率残军大破金兵,被誉为“千古一人”。</p> <p>  2020开年第一游,我们选择马鞍山的采石矶。已经养成习惯了,到景区必先找游客中心,索取一份游览图,研究一下线路安排。游客中心广场是去年刚峻工的,大气磅礴,典型的徽派风格,看来马鞍山是下血本,准备冲刺5A级景区了。</p> <p>  趁购票空档,浏览一下景区介绍,看看精美浮雕和名士诗作,蛮不错的,就是太新,失真。</p> <p>  我们从北大门入内,采石矶三个大字由郭沫若题写。那是在1964年5月5日,郭沫若由当时的江苏省副省长管文蔚陪同游览采石矶,即兴题诗:</p><p> 我来采石矶,徐登太白楼。</p><p> 吾蜀李青莲,举杯犹在手。</p><p> ……</p> <p>  从背面看北大门,更漂亮。</p> <p>  我们的游览线路:从北大门进,坐景区小交通至李白纪念馆,游李白纪念馆、太白楼、谪仙园,随后上山,游然犀亭、捉月台、李白衣冠冢和三台阁,然后下山游三元洞、沿江栈道,最后回到北大门。</p> <p>  1959年,李白纪念馆在采石矶落成,现在的李白纪念馆由太白楼展区、纪念馆展区和谪仙园展区三部分组成。它是中国第一座纪念诗仙李白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全国建馆最早、规模最大、文物藏品最多的李白纪念馆。</p> <p>  李白一生热爱大自然,饱览祖国名山大川,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但他对采石矶情有独钟,一生中多次登临采石矶,有时是短暂的逗留,有时则是长期的隐居,为采石矶留下了大量的精美诗篇。“自公一去无狂客,此地千秋有盛名”,寥寥14字,却精确地概括了李白放荡不羁的性格与其一生的巨大贡献。</p> <p>  李白纪念馆边上即是太白楼,原名谪仙楼,亦称“唐李公青莲祠",据说门额为李鸿章所题。</p> <p>  太白楼是我国现存建年最早、建制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影响最久远的纪念李白古建筑。它面临长江,背靠翠螺山,浓荫簇拥,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与湖南的岳阳楼,武昌的黄鹤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 </p><p> 太白楼高18米,三层两进,左右回廊,飞檐翘角,琉璃覆盖,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所题的“太白楼”和张恺帆所题的“谪仙楼”匾额,各具神韵。</p> <p>  太白楼一层正中的大型浮雕,刻划了李白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传奇形象。</p> <p>  太白楼二层居中供奉的李白“举杯邀明月”的黄杨木雕侧面像,坐像背后的大幅国画为“千古一秀采石矶”。</p> <p>  唐李公青莲祠与太白楼是一组建筑群,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p> <p>  尤其是太白堂正厅供奉的一尊高2.2米的李白楠木站像,背负双手,昂首挺胸,十分传神地再现了诗仙风韵。雕像旁的对联“蓬莱文章建安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是对李白一生的真实写照。</p> <p>  太白楼后是清风亭。</p> <p>  清风亭是明朝正统5年(公元1440年),工部右侍郎周忱命人在太白楼后重建的,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四角,下层为八角,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独树一帜。</p><p> 唐天宝年间,李白曾在游览化城寺时来过清风亭,并留下了“闲居清风亭,左右清风来”的诗句。</p> <p>  谪仙园建于2008年,以李白之号“谪仙”名园,景观为江南园林风格,绿荫浓郁,怪石嶙峋;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行走其间,心旷神怡。</p> <p>  谪仙楼,谪仙园,都是取自贺之章对李白“谪仙人”的戏称。贺之章认为李白天才绝世,非人世之人,而是贬谪凡间的仙人。李白一生最在意的也就是“谪仙”这个称号,他在诗中就称自己是“青莲居士谪仙人”。</p> <p>  南有院落桃花榭,</p><p> 榭前有块灵壁石。</p> <p>  谪仙园内还有以李白逸闻故事为题材的5组雕塑散布其间,体验景观与人文的有机融合,这个创意还是蛮新鲜的。</p> <p>  看到这组李白拱手向岸上众人告别的雕塑,触景生情,想起了李白的《赠汪伦》:</p><p> 李白乘舟将欲行,</p><p> 忽闻岸上踏歌声。</p><p> 桃花潭水深千尺,</p><p> 不及汪伦送我情。</p> <p>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临行前,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挥毫写下《南陵别儿童入京》: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组雕像就是根据这首诗的意境,而精心塑造的。</p><p><br></p> <p>  谪仙园后部有一照壁,中间刻有毛泽东手书李白《将进酒》全文,主席特别喜欢李白这首诗,是即兴凭记忆书写的。这首诗从一开始就以豪放的气魂吸引了读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p> <p>  主席的书法,行追羲之,草赛米芾;龙飞凤舞,独树一帜。</p> <p>  青莲轩,门柱上的对联很有味道。</p><p> 才拟仙名,诗酒高风传万古;</p><p> 地因人重,江山胜迹播千秋。</p> <p>  抬头仰望,三台阁似乎近在眼前。</p> <p>  联壁台,又称捉月台或舍身崖,隐藏在采石矶陡峭绝壁间。巨石表面光滑平整,向内倾斜约30度,下临长江,无法从侧面拍摄,感受不到它凌空出挑的险峻。传说李白晚年驻足采石矶,常独自登矶饮酒赏月,就是在此处醉酒后跳江捉月,驾鲸升天的。</p> <p>  这座雕塑就是展现李白醉酒后飘飘欲仙的神态,是中央美院钱绍武的杰作。</p> <p>  捉月台左下侧的临江绝壁之上有然犀亭,四方小亭简朴典雅。传说东晋将领温峤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由此而得名。</p> <p>  三台阁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长江名阁,始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乾隆年间毁于兵乱,1999年原址重建。此阁分五层,高31米,登临最高处,可南望天门中断,北看九华风光,西眺大江奔流,东睹古镇采石,壮美的山水景观尽收眼底。(此图摘自网络)</p> <p>  三元洞是采石矶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洞傍山临江嵌在崖壁间,江水拍击洞边崖壁,浪花飞溅,令人眩目。洞内有上下两层,洞内有洞,可直通长江。</p><p> 关于三元洞,民间还有个传说,说是湖南有三个秀才乘船赴京会考,经过采石时突遇狂风暴雨,恰遇此洞避难,方得化险为夷。后三人皆金榜题名,为官一方。为感谢神灵护佑之恩,遂捐资就洞筑楼,故又称三官洞。从此,三元洞的这个民间传说不胫而走,成为学子的必游之处。</p> <p>  从这里俯拍的三元洞风光照,已成为采石矶的标志性景点名片。</p> <p>  出三元洞,只见沿江栈道凌空飞架于悬崖峭壁之间,南起三元洞,北至蜗牛尾,全长约800米。依山就势,起伏蜿蜒。</p> <p>  我们穿行于沿江栈道,一路仰观绝壁,俯察江流,探奇怀古,岂不快哉!</p> <p>  站在栈道上,临江远眺,气势恢宏,不由得就想起了李白的《牛渚矶》:</p><p>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p><p>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p><p>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p><p>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p> <p>  其实,欣赏万里长江第一矶的雄姿,最好的方式是在江上游览,可惜采石矶现在没有这一游览项目,故从网上摘录一段视频,供大家观赏。</p> <p>  一路走来,一路思绪。虽然关于李白醉江捉月,乘鲸升天的传说,并不可信,但作为采石矶的浪漫传说,相信还会一代代传下去,或许正是在这些凄婉悲壮的传说中寄托了马鞍山人民对诗仙绵绵不绝的怀念和尊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