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剪纸彩虹门 教学视频及图例

曹静剪纸教学

<p>《盼彩虹🌈》</p><p> 大年初二,就接到单位通知,所有党员干部均需参与防疫宣传,每天都要走出家门,带上口罩、帽子、和装了酒精的小喷壶,到大街小巷去巡查。或检查督促社区防疫值守点是否规范,或亲自蹲守在医院门口、“三无”巷口,查看各类证件,做好防疫宣传。</p><p> </p><p> 这期间,先后收到中剪会和省市、区文化局宣传部的通知,要求创作抗疫作品,录制教学视频。上班间隙,断断续续的录制了7个课件,创作了近十幅小作品,却总是在纠结:很难有时间精力创作大幅作品,而单独的小窗花又不太起眼,难以表现宏大的主题。所幸,在中华文促会剪纸艺委会的会员微信群里,看到《中华剪纸》编辑部编发的王继红老师的《五彩窗帘》课件,深受启发,决定利用琐碎的时间冒铰些小团花,组合成一幅较大的有抗疫元素的剪纸门帘,诗意点,就叫《风雨过后见彩虹》吧,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全球早日恢复正常生活。</p><p><br></p><p>于是,利用琐碎的时间,有意识的采用彩虹系列的彩纸,围绕‘’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人与自然 和谐共处 团结一致 共抗病毒‘’这些抗疫元素,边剪边想,边组合纹样。也没有画稿,全部冒铰,每天1-3幅,连续十几天,剪了30多幅四角团花,展开后,到是出现了几幅令人眼前一亮的精美团花,甚感欣慰。选取了21幅,组合粘贴成彩虹门帘,里面既有相连相伴、相互守望的山水日月、花鸟人物,也有民俗传统的驱毒老牛、镇邪老虎,还有蝙蝠、穿山甲、蜘蛛、蟾蜍等渴望与人类和谐共生的小动物与昆虫。构图上则是考虑到将来教学示范的用途,对几组相同的主体进行了较为明确的阴剪、阳剪和阴阳结合的区别处理,希望疫情结束之后,能够尽快开始走进课堂,和久违的学生们开始面对面,手把手,教学相长的美好日子。</p><p>看下《彩虹帘》的最终组合效果视频吧!篆书:”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分列两边花心之中,您看出来了吗?</p><p><br></p><p><br></p><p><br></p><p><br></p> <p>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春季,虽然,新冠肺炎在中国已逐日下降,但在外国却是在日渐增加;虽然,街头户外已经逐渐有了人气,商场、企业也按照要求分批开业。但是,单位、小区、巷口的值守查询却是越来越实在了。这大白天的,大好的时光,我只能坐在某个“三无”大门口,瞅着没人的空挡剪点小窗花。因为,我不仅仅是非遗传承人,同时还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还差一个多月就将退休的公务员……站好最后一班岗,竭尽所能,服务社会,服从命令,成了这个特殊时代的最平常的自我要求。身在中国,生在当代,健康安宁,幸莫大焉,夫复何求?</p><p><br></p><p><br></p><p><br></p> <p>教学图示:</p><p>阴剪四角团花之一,剪制过程如下:</p><p>1、正方形横竖对折两次,变成四层正方形。</p><p><br></p> <p>2、对角线前后对折,如飞机,减少折痕的厚度。</p><p><br></p> <p>3、变成8层三角形。</p> <p>4、注意保留单张纸边1-2厘米点宽度不要剪花纹,以便后期组合《彩虹帘》时贴胶带。</p><p><br></p> <p>5、直剪有折痕的边,掏剪中间的圆点、月牙儿等花纹。</p><p><br></p> <p>6、在掏剪小云纹做中心后,沿着圆边,用对称的方法直剪花瓣(水滴、月牙、桃心、火焰纹均可)。</p><p><br></p> <p>也可用单纯的圆点、月牙、水滴、桃心等组合花瓣🌸,再适当加入毛刺,可谓变化无穷。</p> <p>7、利用折痕,只需剪一半的花瓣。注意:这些花瓣尖上的圆点是直剪的,比掏剪圆节省时间。</p><p><br></p> <p>8、完成图。</p> <p>9、展开图</p> <p>视频教学《阴剪四角团花》</p><p>感谢与我一起值守“三无”小区的文化馆干部袁涛为我摄像🎥!</p><p><br></p> <p>用双面胶上下彼此相连,</p> <p>上边贴红色纸条,卷成圆环,插入圆杆。</p> <p>下边也贴上红纸条,做穗子。</p> <p>放在地板上,感觉很一般,</p> <p>吊在门框上,立马儿惊艳了。有木有?</p> <p>打开之前的四角团花</p> <p>阴剪、阳剪、阴阳结合对比示意图</p> <p>打开之后的四角团花</p> <p>阳剪《星空日月》,以线为主,线线相连。</p> <p>阴剪《星空日月》,以面为主,线线相隔,面面相连。</p> <p>本文作者 曹静 简介</p><p>曹静,女 中华文促会剪纸艺委会会员,渭南市剪纸学会常务秘书长。陕西省妇女手工艺能手,渭南市 首届优秀科普工作者之一,渭南市市级非遗项目“临渭剪纸”传承人,渭南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被渭南市妇联授予“秦东巧娘”称号,被渭南市文化局评委“优秀教师”,被临渭区文化馆、图书馆聘为文化志愿者,被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和渭南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渭河分站、南塘分站聘为“非遗剪纸”教员。在渭南市城区内外的十多个中小学校和社区文化站,也都留下了她传授剪纸技艺的身影。</p><p>其代表作有《关中记忆》《早生贵子》荣获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铜奖,《福满堂》荣获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大赛二等奖,《奔梦》《女娲传人》《杜康酒的传说》等多幅作品先后多次荣获全国及多省、市各类大赛一、二等奖。</p><p><br></p><p>2020年防疫期间,从大年初二起相应号召参与单位的防疫执勤,抽空创作防疫剪纸作品十余幅,录制非遗剪纸教学视频7期,被多家媒体和文化馆采用。</p><p><br></p><p><br></p> <p>https://mp.weixin.qq.com/s/UwLT_YvWemaM8ZK6J2wvuw</p><p>附上中剪会王继红老师的教学课件,可以看到更多更美的团花参考图案,和更多更好的剪纸教学课件。</p><p>感谢王老师,也感谢中剪会,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广阔丰富的学习交流平台,让居家的日子不寂寞不孤单,让2020年这个特殊的春天有了别样的诗情画意。</p><p><br></p><p>转发王老师谈剪纸:</p><p> 初学剪纸很是狂妄,一定要和传统剪纸那些土的掉渣的玩意彻底诀别。鼓捣</p><p>了20几年,却越来越不屑于看当代那些自以为是的剪纸,除了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一惊一乍的吓唬人丝毫看不出耐人寻味的东西。 年龄越大,越爱琢磨那些土的掉渣的老剪纸一招一式中透露出的智慧和巧思,个头不大却信息量很足,随便一张小纸拿起来就走,剪刀跟着意念和心情曲曲折折一路跌宕而行,跨越飞瀑、迈过小溪,一会大鹏展翅,一会飞流直下.......一肚子欲说还休的小心思在眼波里流转荡漾,当你和它眼神碰撞的一瞬,内心那些秘而不宣的感受以及似曾相识的经验和情绪都迅速得到释放和消解。当代人使那么大的劲鼓捣那么一大堆玩意拼命的吓唬你,却感受不到一点有营养的信息,人家不费吹灰之力就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怎么比啊? 艺术作品表达的是一种情绪。从梵高大量螺旋上升的线条中我们感受到燃烧的活力,从平山郁夫大量平行线的运用中我们看到沉静的魅力,他们无非是从自然的探寻中找到情绪表达的奥秘。线和线,形和形之间有很大不同,一点点微妙的变化体现出的是创作者情感与意念的参与程度,因而,复制的作品永远无法和第一次创作的作品同日而语,因为第一次实验的冲动、心跳、憧憬以及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情都尽数赋予它,作品可以复制,但情绪却无法复制。 一般作品与优秀作品之间的力道有时候就差了那么一点点,然而就这一点的差距中间有可能隔着几十年的磨练和感悟。</p><p> 不将剪纸从一本正经的创作变成闲聊式的轻松与随意,你怎敢说靠近了它;不将自己碾碎了埋在纸堆里胡作非为你又凭什么敢说自己懂剪纸?</p><p> 王 继红</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