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写在前面:</p><p>在我的理解中,自2020年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九)至2月中旬是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困难的三个星期。人们从恐慌到焦虑;从认识到病毒的严重性到宅家不出门,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从武汉封城到全国各地封村、封路、封小区,甚至有的家门口张贴着“此户有武汉返回人员,请勿靠近!”等标语,清晰地记得我们小区某号楼的楼道口被垃圾车堵的严严实实,就是因为该楼道某人与疑似患者有同车的经历。还有各种奇葩的硬核抗击疫情做法更让我们深感中国人民的团结力量和大国情怀;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动工到投入使用;从韩红等一些爱心人士献爱心、捐资捐物到各省对标对口支援;从各行各业领导小组的成立到不同阶段高度警惕地防控;从医务人员与死神抢人到与疏导患者心理健康,齐跳广场舞、结下深厚友谊等等等等。这段宅家为疫情揪心、担心、感动、感慨的日子会让我永生难忘。算了算从正月初一至写这篇文章之日共30天时间,这期间,除了孩儿他爸外出两次购物,我们都没出过门。2020年2月23日,在刘老师的建议下,上一年级的儿子写了一篇关于这个特殊假期的作文,我整理了出来,以此作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标志符号与记录。</p><p><br></p> <p>庚子鼠年新春大年初一有点失望,作为家里的男性成员,本该和爷爷、爸爸回老家祭祖的。听说庆云有一人感染了新冠肺炎,正好在我们老家那里,所以我和妈妈、弟弟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呆在家里了。一是避免自己被感染,二是听爸爸妈妈的话,给国家做贡献。从那天至今我在家里一呆就是一个月。这一段时间我有担心、有焦虑,有感动、有感慨,也有快乐和幸福。</p><p><br></p> <p>仔细一想,我们家的抗疫分工还是挺明确的。</p> <p>妈妈是家里的抗击疫情主力军。她每天提醒我们洗手、多喝水、注意个人卫生。通过绘本故事、微信信息给我们讲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妈妈作为一名幼儿园的宣传工作人员,每天在家里线上办公,把疫情防控的知识和做法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传播给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有一次我都睡醒一觉了她还在工作,那时候的时间得大约晚上12:00了吧!妈妈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我要像妈妈一样做一个对自己认真负责的人。</p> <p>爸爸是我们家的抗疫后勤保障部。他负责家里的买菜、拖地、看弟弟、做饭等工作。他给我们做果冻、做包子、做油条、做馅饼、做鸡蛋卷,尤其是这个鸡蛋卷,我一想就流口水,特别好吃。不仅这些,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教给我练字。老师表扬我的字写得好看、成体系,这都是爸爸的功劳。</p> <p>这个假期让我充实了不少。</p><p><br></p><p>我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我学会了利用网络软件听校长爷爷给我们讲开学第一课,校长爷爷的话至今还在我耳边想起,他举的那些卖房的、卖车的人、还有那个小孩子用压岁钱献爱心的事情我都记住了;我还会打开电脑通过云视讯和同学听刘老师给我们开班级会;在班级群我跟数学老师学会了认识钟表,现在我自己会看时间了;打开美篇,跟体育老师学会了一下健身操和娱乐游戏,跟着音乐老师学会了唱《听我说谢谢你》,用手语我们一起感谢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p> <p>我的学习时间更容易自由支配。学习之余,我和弟弟可以尽情地玩耍,弟弟成了我在家抗疫期间最好的玩伴。</p> <p>我的学习内容更加广泛。2月5号我的《小猪唏哩呼噜》(上)、《小猪唏哩呼噜》(下)、《没头脑和不高兴》就读完了;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我的12首古诗和前两单元的课文已经背熟了;利用讯飞语记,我还每天坚持写日记,记录自己的读书感受和阅读心得;刘老师每天让我们阅读“新阅读喜说写”的文章并做思与行的反馈,我很喜欢这个平台,让我记住了很多优美的句子,懂得了很多道理。除了学习,我还观看了几档节目。通过《新闻联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的努力。我也想了很多,以后如果我有机会献爱心,我会把我存钱罐里的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通过《中国诗词大会》,我知道了中国的诗词文化博大精深。通过《主持人大赛》我知道了当主持人需要很多的知识储备。通过《中国地名大会》,我知道一些城市的名字都是有故事的。在《奋进的旋律》中,我明白了什么叫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和中国梦。这些都激励着我前进。</p> <p>这两天的《新闻联播》上说新冠肺炎病人逐渐减少,并陆续出院,各个企业也在复工复产。我想春天真的来了,是不是我们也快能上学了?我期待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故事、期待下课的时候和小伙伴玩耍、期待戴着红领巾背着书包走在校园里……</p><p><br></p><p>2020年2月23日上午</p><p>一年级丁长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