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当前,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无法如期开学,根据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为扎实有效的开展好线上教学,机车小学语低组教师深入教研,在线探讨,开展教研活动。</p><p> 教研活动前夕,语低组教研组长宿玉霞老师就将教研课题发布在教研组内,让老师们充分准备。</p> <p>3月13日语低组:</p><p>第十次教研专题开始了。</p><p>这次专题的内容是:</p><p>指导低年级学生“共读一本书”。</p> <p> 晚上19点整,组长在组内点名集合完毕,教研活动准时开始。</p> <p>语低组的分管领导是教导处王乐主任,她说:</p><p>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色彩鲜艳的图画,再配上恰到好处的简短文字讲述故事,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会深受他们的喜爱。</p><p> 因此,低年级绘本阅读是承载了文学、绘画、教育三者完美的结合。</p><p> 接着用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p> <p> 接着,大家纷纷发言,分享做法,交流体会。</p> <p> 程江霞:</p><p> 我觉得现在孩子们读书最大的问题是读书的方法,他们该怎样读书,才能读懂一本书。作为老师,要深入细致地交给孩子们读书的方法。例如,怎样从一本书的封面获取相应的信息,怎样高效利用目录了解整本书的大概内容,怎样教会学生做批注的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句子该怎么办?</p><p>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能最初是一本书的精美的插图吸引了他,也可能是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了他,但是,怎样把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爱好,这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p> <p> 李林:</p><p> 低年级阅读最大的问题就是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如果没有人能帮助他们理解,就可能产生厌倦感,觉得这些读起来无趣,所以他们更喜欢看一些漫画之类的图书。</p><p> 家长们也反映,和孩子一起读的时候孩子们兴致比较高,能读的比较久一些。我还是觉得目前来说家长这块比较关键。</p> <p> 顾霞:</p><p> 疫情期间,可以向家长推荐好书。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p><p> 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做到有的放矢,合理运用,争取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新知、信息来丰富课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p> <p> 宿玉霞:</p><p> 我觉得还可以在读后让学生讲讲这个故事,可以看学生读懂了没有,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转换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p><p> 故事虽然不难懂,但是都有内在的道理,可以让学生交流,并说说身边相似的事情。</p> <p> 姚倩倩:</p><p> 孩子们这个年龄可以读的书目特别多,到底哪个适合他自己,因为年龄原因,孩子们可能没有清晰的辨别能力,我们作为老师也不可能把所有绘本都读一遍,所以帮助孩子们选择合适的绘本也很重要。</p> <p>孙晓鹏:</p><p>一、环境</p><p> 尽量让家长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一个光线充足,空间适宜,相对安静的环境中阅读</p><p>二、根据孩子的喜好或者年龄段来选择书籍</p><p> 低龄段的孩子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所以我们尽可能的采用以图为主,图文并茂,色彩丰富艳丽,内容简单具体,故事生动有趣,文字优美简练,来帮助学生阅读活动逐步从图画到文字的过渡</p><p>三、发挥想象</p><p> 学生熟悉绘本后,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表达了什么?通过图画让学生自己复述故事</p> <p> 王乐主任又说: </p><p> 设计一些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我感觉有时候比引导学生关注图片细节更重要。</p> <p> 项辰: </p><p> 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2岁语文中没有插图需要与电子版相结合,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p><p> 指导阅读方法,部分学生觉得把图看完,把字念完就是阅读,应该跟学生明确这是一种错误观念,指导学生阅读时圈圈画画(即圈画好词好句好话)读读想想(即读到不理解的东西去与家长、老师、同学交流沟通或利用别的途径查找资料) </p><p>亲子共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孩子一起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p> <p> 付宁:</p><p> 老师和家长,成人的推荐和介绍特别重要。就像咱们一块儿谈论电视剧似的,说哪个电视剧好看然后你就会想,到底好看在哪儿?我去看看吧。另外,谈一谈那个书里的细节哪个地方最有意思。就像我们谈电视剧一样,他说了啥话最好玩儿也想去看一看,真是好玩儿,然后继续看下去。就是成人的推荐介绍和分析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引着孩子去看去读。 </p><p> 就像王主任说的,绘本儿,如果只看图,真是一两分钟就结束了。当成图画书去看,而成人有比较深入的一些思考引导,就是有一个中心的问题,引着孩子们去挖出更深的东西,然后孩子们看的时候就会有意识的去思考,阅读会更深入一些。</p><p> 咱们年级孩子年龄小,他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能看多深奥的书,多有哲理的书。首先就是让他们有兴趣。兴趣第一步就是有意思,愿意读;第二步,就是养成每天看书的习惯,一天20分钟,30分钟。老师,家长的推荐介绍、引导,慢慢儿养成阅读习惯。</p> <p>吉欢欢:</p><p>1.有人引导,创造阅读环境很重要。低年级孩子自制力差,如果不引导,一本书很快就翻完了。很多孩子只看图片,捕捉不到重要信息。</p><p>2.看完可以让孩子复述,既加深了对情节的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和表达能力。</p><p> 阅读电子产品记忆不深刻,还是阅读纸质产品印象深刻,有仪式感。家长能配合创造家庭阅读环境,很重要。</p> <p> 李静:</p><p> 我觉着共读一本书,可以在读后交流上下功夫,尤其是课后展示,除了这个背诵呀,展演呀,我们可以让学生会画思维导图,或者做立体绘本等等形式多样的,或者是情节创编,这样在读书的过程中,他的兴趣会高涨些,可体现以点到面的效果。</p> <p> 接着,老师们围绕着共读一本书展开了语音交流。继续深入探讨如何做的,存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p> <p> 此次教研大家收获颇多。知道了老师和家长的引领特别重要。给孩子们推荐一本书,老师必须得先把这本书读通读透,老师要明白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向孩子推荐这本书能让孩子们从中明白什么。</p><p>教研最后决定:</p><p> 让学生先读,读完之后共同交流。后面的问题再思考,结合绘本,想想怎样让学生得到更大的收获。</p> <p> 春天来了,春姑娘吐气如兰,春风拂面,吹出了田野一片金黄,暖阳下,百花吐蕊,鸟语花香,溪流潺潺。</p><p> 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不平凡的春天,疫情能阻挡我们的脚步,却不能阻隔老师对同学们的责任和关爱!盼望着我们战胜疫情,敞开怀抱,早日和同学们一起相逢在春花烂漫的校园,尽情拥抱2020年温润的春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