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晨诵,就是与黎明共舞,诗歌,擦亮每个日子,呵护每个生命。</p><p>晨诵诗歌,就是给生活洒进诗意的阳光。</p><p>每天清晨,在生命的黎明,我们该让孩子吟诵什么?</p><p>如何通过晨诵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p><p>晨诵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p><p>特殊场景,我们又该带给孩子哪些特殊的诗歌?如何引领,一首首诗歌才能润泽孩子的生命?如何引领,一次次晨诵才能促使师生共同成长?</p><p>用诗歌擦亮晨曦,用诗歌见证成长,用诗歌编织生活,3月13日晚我们一起走进诗意晨诵,抵达诗意栖。19:30,莒南县板泉镇坊庄小学全体教师一起跟随新教育首席培训师、新教育“种子计划”公益项目首席专家飓风老师的《飓风的新教育教室》第四讲《晨诵让生命歌唱一小课程的大效果》。</p> <p>中国是诗的国度。正如林语堂认为的那样,诗歌在中国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宗教的作用,诗歌丰富、凝练地表达着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灵感,一种活跃着的情绪”。可以说,一部诗歌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史。郭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晨诵小诗的魅力。</p><p>新教育实验开发的晨诵,是一个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现代诗歌的复合课程,词句优美、便于儿童在吟诵时感受与理解、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是新教育晨诵所选内容的三个基本特点。</p><p>新教育给晨诵取了一个非常诗意的名称:与黎明共舞。希望孩子们在每天的黎明时分与经典诗歌共舞,让他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心灵得到唤醒,师生共同传达一种愉悦、饱满的的精神,并由此开启一天的学习。</p> <p>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p> <p>杨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关于晨诵的感悟。</p><p><br></p> <p>晨间诵诗一般选取那些意义深远的诗,既能让孩子一下子感觉到它的力量与美,又无法洞悉其全部奥秘,每一次朗诵都会带来新的感悟,而从新的感悟中又将萌生出新的力量与美。因此,晨间诵诗需要反复咀嚼、吟诵与玩味。</p><p>日常诵诗的内容可能达不到晨间诵诗那类诗歌“无数次打动人的灵魂”的高度,但也必须是优美典雅、天真纯净、奋发向上的。更重要的是,日常诵读诗的内容应是儿童当下的经验所感受到的。日常诵读诗是晨诵的“必修课”。</p><p>生日赠诗是最爱孩子们欢迎和期待的一种晨诵读形式。在每个孩子过生日时,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教师都会精心选择一首诗或一个故事进行改编,如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的那方》等,把学生的名字嵌入其中,然后让全班同学一起朗诵给他。这首诗一定是当下最适合这个孩子的,也一定是暗含了他的将来的,所以具有“唯一性”。许多教师还把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表现及作业、作品等拍成照片,和生日诗一起做成漂亮的课件,展示给孩子们。</p> <p>董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乡村诗歌的开展,用诗歌开启每个乡村黎明,吟唱孩子们的成长故事!</p> <p>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琅琅的读书声是校园最动听的声音,琅琅的读书声是校园最美妙的乐曲。莒南县板泉镇坊庄小学扎实开展“晨诵、午练、暮省”的生本活动,营造学校的书香氛围,繁荣校园文化,积累学生的语文知识,丰富人文素养,让传统美德和良好习惯植根于学生的心灵。</p> <p>晨诵:为每一天注入生命源泉</p><p>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用晨诵迎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用诗歌开启一个个生命的黎明。</p> <p>用经典美文滋润学生的心灵,营造学校的书香氛围,繁荣校园文化,用经典美文积累学生的语文知识,丰富人文素养。</p> <p>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相信岁月,相信种子;相信付出就有收获,坚持就有奇迹;相信若干年后,我们面前站立的不仅是胸藏诗书、底蕴深厚的年轻一代,而且是立身处事、内外兼修的谦谦君子。到那时,我们该是多么的欣慰啊!</p><p>最是书香能致远。愿悠悠诗韵,永远在我们耳畔响彻;愿汩汩诗情,永远在我们心中流淌。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大声地读书,投入地读书,读出诗文的美妙,读出成长的喜悦。</p> <p>朱永新教授说:“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种生活的诗意,你能从平凡中品味出伟大,从失败中咀嚼出成就,你能读懂每一个孩子的脸庞,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房,你会惊奇地发现:幸福从此熙熙。未来不是别人赐予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面对十年如一日的重复,如果我们能有一颗灵动的心,我们就能发现其实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如果我们能在情绪的转角处向左不向右,我们就多了一份教育的诗意。平凡是福,失败亦是福,行走教育路,无论坎坷,我们都要像朱教授一样脸上带着笑容,心中充满阳光,因为我们的行囊中也会准备着:智慧、激情、诗意、恒心和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