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分享研习共成长” 2020年中学音乐云课学习教研篇(二)

🎵冰点💃

<p>付出不同,收获也各不相同。最重要还是要脚踏实地,稳稳地走好每一步,一定不要错过沿途的风景。</p><p><br></p> <p>沈阳云课第二周学习内容已全部结束,按照“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的工作思路,我们继续组织老师认真进行线上学习与研讨。老师们对本周三节中学音乐课给予高度评价,对于做课教师的课堂构思,对教材内容的精准把握,重难点的处理,延伸拓展的广度以及对学生的引导,教学方法的应用等都表示非常赞赏,收获很大!感谢所有上课教师及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p> <p>每次云端相聚是我们的快乐时光。屏幕前学习研讨更是一丝不苟!</p> <p>下面是其中几位老师的精彩评论。</p> <p>《无锡景》听评课记录 梁山学校 田媛媛</p><p> 听了《无锡景》这节音乐课后,让我受益非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他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p><p>一、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教师仔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p><p>二、音乐与民俗、自然相结合,展现了知识结构的立体性与丰富性。其中,老师身着旗袍,手拿团扇,让人联想到俏丽的江南女子,音乐想起,师边唱边舞,代入感很强。由熟悉的茉莉花引出对旧知识民歌的复习,过渡自然,包括忆江南诗句的引用,紧紧抓住了江南地域特点。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p><p>三、教师基本功扎实,课堂效率高。在这堂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唱和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p><p>虽然这节课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教学环节上的教学方法值得去探讨。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比较动得起来的环节,带动学生的参与度。</p> <p>《鳟鱼钢琴五重奏》 大柳学校 于萍 本节课姜老师通过题目直接引出作者并介绍作者舒伯特的生平及其代表作,直奔主题。通过对歌曲《鳟鱼》的聆听和用la的哼唱让学生熟记音乐主题旋律,并引出《鳟鱼钢琴五重奏》。运用多媒体教材以视觉和听觉多重感受聆听歌曲并提出问题。通过听辨乐器了解各乐器的音效效果代入乐曲找出各个乐器变奏出的主题音乐并根据音乐的七次主题变化来分析作品段落、主题乐器、力度、速度、情绪特征等方面来分析整首作品,最后加重对音乐知识的梳理,让学生了解变奏曲式及室内乐,及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复习和总结并做了情感的升华。 本节课教师声音优美,语言清晰,能够有效的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具技术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提高音乐教学质量。</p> <p>3月11日</p><p>《舞剧之魂》 张屯学校 贾婷婷</p><p>以芭蕾舞《四小天鹅》导入本课,详细给学生剖析芭蕾舞、详解《四小天鹅》。解析柴可夫斯基以及代表作者的简介。感受体验舞剧音乐在舞剧中的重要地位,带着问题再次剖析本课音乐,再次欣赏舞剧音乐。天鹅主题音乐被多次聆听,主导动机的位置进行多次聆听,分析每次音乐出现的不同变化,通过各种乐器将本课作品相同旋律的不同演奏形式加以诠释,以及情感诠释。《西班牙舞曲》进行对比欣赏,使得本课有静有动,不单调和乏味,详细解析西班牙舞曲的背景、乐器分析。引入中国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背景和作品剖析。归纳的总结舞剧音乐,核心内容的再次梳理。</p><p>本课教师声音优美、语言清晰,本课内容环环相扣,条理清晰,语言简练。非常感谢张宁老师给我们一堂这么优质的课,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再次感谢王老师给我们的推荐。</p> <p>八年级音乐欣赏:A大调鳟鱼 钢琴五重奏</p><p>1.作者舒伯特介绍和代表作介绍</p><p>2.聆听合唱版鳟鱼,并介绍歌曲《鳟鱼》的故事,用 “啦”哼唱旋律,详细对作品进行介绍。</p><p>3. 带着问题再次欣赏,都有什么主奏乐器?(低音提琴、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钢琴 )主题出现过几次?(7次)</p><p>4.分段聆听和详尽剖析</p><p>5.知识拓展:变奏曲式以及曲图式图、室内乐</p><p>姜老师的课为比较规矩的普通网课程,课堂作品主要以聆听为主,加入定量的曲式分析,课堂节奏掌握的好,讲解详细,知识点清晰,相信会让孩子们从中学会很多更音乐专业知识。给姜老师点赞。</p> <p>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 胡台学校王贺</p><p>第一环节.课堂引入</p><p>在本环节中老师首先介绍了乐曲的作者,通过对舒伯特的介绍引起学生对其作品的好奇,随后播放歌曲《鳟鱼》,让同学们在歌曲中了解这首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并通过跟唱的方式感受乐曲的情绪,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为接下来的乐曲分析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p><p>第二环节.乐曲欣赏与分析</p><p>播放完整的五重奏乐曲,因为在课堂引入环节学生已经掌握了这首歌曲的主旋律,所以这个时候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就能直观的感受出歌曲《鳟鱼》与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的区别,从而引出了这首歌曲的演奏形式并为歌曲划分了段落,使同学们对歌曲的结构有了初步的印象,再分段去欣赏,通过对不同乐段的分析让同学完整的掌握这首乐曲所要表达给我们的东西,不仅学到了音乐知识,而且对于音乐情绪的表达有了深刻的印象。</p><p>第三环节.课堂小结</p><p>通过对所学内容的完整梳理,让同学们又一次回忆了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p><p>在这节课中,教师很用心的安排了各个环节,不断递进的教学方式更适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都会受益匪浅!</p> <p>《无锡景》 大红旗学校 李识乐</p><p>教者以一身旗袍一把团扇和一首《茉莉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音乐的风韵,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对《茉莉花》的分析,介绍民歌的概念、分类引出新课《无锡景》,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唱新课,采用阶梯式教学,从听听《无锡景》到唱唱《无锡景》再到品品《无锡景》,从介绍吴语入手,对方言歌词进行教学,在教唱过程中对相关音乐知识进行讲解,讲解比较细致,然后对歌曲进行分析,介绍并完整演唱全曲;扩展欣赏流传最广的版本及苏州评弹版本的《无锡景》,最后总结小调知识,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感受小调的魅力。</p><p>本节课根据作品的特色进行教唱,教学流程环环相扣,重难点解决恰到好处,课堂素材收集比较新颖,从着装到方言的范唱分、教唱,将江南小调的风韵表现的淋漓尽致,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是亲自范唱,而不是播放多媒体,更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这是一堂很不错的课,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p> <p>大喇嘛学校 蒋娣</p><p>张宁老师的音乐欣赏课上的十分精彩,是我今后上欣赏课的一个范本。整堂课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课程讲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学内容细致全面,各环节衔接紧凑、自然流畅。</p><p>本堂课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通过欣赏舞剧《天鹅湖》,引导学生分析乐曲各音乐要素、使用乐器以及音乐情绪。并从天鹅主题的三次出现,来剖析乐曲情感的变化。随后对比欣赏了《西班牙舞曲》,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舞剧音乐,增添了课堂活力。最后欣赏了中国舞剧《红色娘子军》,分析了乐曲不同乐段演唱形式、情绪、旋律特点等变化。让大家感受到中西文化在芭蕾艺术领域的完美融合。课堂最后张老师总结了舞剧以及舞剧音乐的作用,巩固了本课所学重点内容。</p><p>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剧音乐是舞剧艺术的灵魂。通过本堂课几首乐曲的欣赏让学生们深刻领悟到舞剧音乐在舞剧艺术中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们对舞剧音乐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鉴赏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学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p> <p>《无锡景》听评课 周坨子学校-宋佳</p><p>本节课王老师通过整体的穿衣风格,带入同学们走进江南美景,首先带领同学们去欣赏歌曲《茉莉花》,并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思考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以及旋律特点,在聆听音乐的同时,王老师通过自身的舞蹈和演唱这两种方式,在课堂中能够更好的带领同学们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通过欣赏歌曲并带领同学们去了解中国民歌,从而带领同学们去学习欣赏小调民歌的特点,从而导人本课《无锡景》,老师通过利用方言的演唱形式让学生们欣赏歌曲了解吴语,去了解方言的演唱形式,在教唱环节提到了一字多音(波音、倚音)同时还有衬字、衬词可以体现小调韵味,在教唱环节带领同学们去欣赏不同版本的《无锡景》本节课以“听”为主要手段,展开丰富的参与体验活动。本节课充分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音乐来展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反复的聆听、演唱来体验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每一次聆听都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目的和关注点,应该说很好地突了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同时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及实践能力。 以“生”为课堂主体,调动学习的兴趣与能动性。本节课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师只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会很好的感受到江南音乐的魅力。</p> <p>八年欣赏:A大调(鳄鱼)钢琴五重奏</p><p>罗家房学校 刘红</p><p> 这节课教师语言简练,课堂结构严谨,详略得当、设计缜</p><p> 1. 课堂环节环环相扣:</p><p> 导入 _ 作曲家 _ 作品 - 初步了解作品 (从看到听来了解所用乐器的形态和声音) 细赏(从力度速度强弱)- 音乐知识- 回顾内容 _ 教师概括总结 </p><p> 2.初步了解作品为学生赏做好了铺垫,有乐曲是几种乐器和主题出现的次数,这几种乐器的音色等。</p><p> 3.作品分析精炼,很好的利用表格的形式把作品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小喇叭更是精巧实用,使各个变奏之间不至于混乱。</p><p> 我感到这是一节成功的课,很值得我学习!</p> <p>《无锡景》评课 于家学校 谷芳萍</p><p>导入部分用服饰引出本课,充分体现了江南这个地方的特色,给学生带进一个诗情画意的场景中。</p><p>欣赏茉莉花的同时加入了舞蹈,充分的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利用茉莉花带入到无锡景中,欣赏《无锡景》教师用方言版演唱的,让学生认识了一个地方话叫吴语,让学生了解到吴语的特点,还体会了一下吴语的发音。这样充分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首歌的学习兴趣。</p><p>教师的课堂语言精炼,教学环节过度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整堂课给人的感受是稳重成熟,这是一节非常好的课!</p> <p>本次活动,老师们都能专注地倾听、认真记录、让交流研讨真正落到实处。让我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p> <p>几点思考:</p><p>1.这次疫情带来了教学模式的转变,由传统的面授转变成云端教学。这对于所有的老师提出来新的挑战,当你一直处于一个学习的状态时,你永远都是一个新的人,所以我们需要永远处于学习的状态。</p><p>2.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更高,特别是视频编辑方面。老师们除了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外,也要把自己的计算机能力提升 提到日程。</p><p>3.云教学课堂,老师得不到学生的及时反馈,课堂上完成的更多的是教,而少了学的过程,怎样能使学生学到更多,值得思考。</p> <p>努力的走过去,生命会像花儿一样开放;努力的走下去,明天一定会更美好!</p>

音乐

学生

课堂

舞剧

教师

欣赏

教学

学习

本课

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