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上古“斗柄指向法”,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的“定气法”划分节气,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秦汉以前,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一月初一,而是立春日。重大的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驱邪攘灾、除旧布新、迎春和农耕庆典等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几天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p> <p>中文名</p><p>立春</p><p>外文名</p><p>Beginning of Spring [6]</p><p>别名</p><p>岁首、岁节、立春节、正月节</p><p>代表寓意</p><p>阳气上升,万物更生,新岁开启</p><p>气候特点</p><p>气温回升、风和日暖</p> <p>气候特点</p><p>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万物复苏,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牙生长。时至立春,在北回归线及其附近一带,风和日暖、万物开始生长,气温、日照、降雨等,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p> <p>“立春”是季节类节气,标示着进入了春季,代表温暖、生长。“四立”标示着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规律,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等的变化。立春后阳气开始上升,日照增加,白天渐长,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生长的季节,万物至此渐次复苏,天气开始逐渐回暖。交节时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位于黄赤交角上的南方岭南,早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而在北方,万物仍萧索,有的地方还在下雪,立春,更多只能说是春天的前奏,并没进入春天。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立”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意义。在现代中国气候学(候平均气温)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至10℃以上的始日作为划分为春季开始。</p> <p>特殊纬线</p><p>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黄赤交角)穿越我国境内。北回归线是地球上一条具有典型天文学意义的特殊纬度线,它对天文、地理、气候、生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天文意义上的四季转换时,这条北回归线(黄道与赤道的交角)及其附近地区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p><p>北回归线其纬度值为黄赤交角,大约在北纬23度26分(可估算为23.5度)的地方。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也称为太阳赤纬角或黄赤大距,它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p><p>在天文意义上的冬春转换时,北回归线上(黄赤交角)的一边春意盎然,另一边却还是萧瑟的冬天。</p> <p>定气法</p><p>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西洋教士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而从西洋教士定《时宪历》之后直至今的“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定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排序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之间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称为“定气法”。廿四节气,“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规律为: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廿四个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定气法”划分的节气(按黄经度数划分),始于立春,终于大寒。</p> <p>历法融汇</p><p>在传承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中,成为农历一个重要部分。农历是在阴历(夏历)基础上融合了阳历成分的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在历法上,“岁”和“年”,在古时是有严格区别的: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从一月一日到下一个一月一日,谓之“一年”。</p><p>因加入了阳历成分,故农历是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属阴阳合历。由于纯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阴历年与阳历年之间的天数,于是农历便通过“置闰法”进行调整使两者年总天数相适应。太阳历是用来标度太阳视运动的,就是一个回归年。农历中称作:岁实。立春总在公历2月4号左右。因为公历属于阳历之一,但是因为公历是平均太阳历,所以只能是基本上和节气日对应,前后有时会波动一两日的。</p> <p>民俗功能</p><p>立春乃“二十四节气”之首,“立”乃开始之意,意思是从立春这天起,时序就进入春季了。立春与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四立”标示着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规律,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光照、降雨等等变化规律。早在上古时代古人“观象授时”,并确定了天干地支及二十四节气。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干支历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斗柄旋转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干支纪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往复岁的周期。在古老文化中,干支时间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古人相当重视立春岁首。“斗柄回寅”为立春(“春正”),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早在上古时期我国一些地方便传承着以立春岁首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驱邪攘灾、除旧布新等为主题的节庆活动,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雏型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p> <p>谚语</p><p>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p><p>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p><p>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p><p>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p><p>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p><p>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p><p>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p><p>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p><p>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p><p>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p><p>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p><p>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p><p>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p><p>行下春风望夏雨。</p><p>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p><p>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p><p>春寒有雨夏寒晴。</p><p>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p><p>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p><p>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p><p>庄稼地里不打粮,万家买卖倒了行。</p> <p>节气歌</p><p>如下这首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39]</p><p>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p><p>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p><p>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p><p>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p><p>明代作品《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4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p> <p>诗词曲</p><p>《立春》长卿</p><p> 谁家二月煮新丝,一江黄鲫应不识。</p><p> 明日倘或桃李晓,莫问老梅知不知。</p><p>《咏柳》(唐代)贺知章</p><p>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p><p>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p><p>《题望苑驿》(唐代)温庭筠</p><p>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p><p>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p><p>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p><p>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p><p>《凉州词》(唐代)王之涣</p><p>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p><p>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p><p>【越调】天净沙·春(元代)白朴</p><p>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p><p>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p><p>【越调】天净沙·春(当代)徐书信</p><p> 青竿翠柳杨花,古槐幽径谁家?</p><p> 白絮明台骏马。</p><p> 燕飞檐下,东君乱拨轻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