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深秋,牡丹江仍然秋阳尚暖。一个周末,弟弟带领我们开启了说走就走的红色周末之旅。<div> 哈哈~原来弟弟前几天参加了一个党的教育培训班,回家后就兴奋地计划着带家人去游玩,目的地就是距离牡丹江45公里左右的横道河子镇和七里地生态村。</div><div> 这样的游玩计划,在一个周末就愉快地开启了。</div> 横道河子镇是牡丹江通往哈尔滨的咽喉要道,301国道和滨绥铁路穿越全境,距省会哈尔滨253公里,距牡丹江市45公里,距绥芬河口岸210公里,距海林市33公里,距国际航空港牡丹江机场54公里,交通十分发达。<br> 横道河子镇行政区总面积为794平方公里,城镇规划区面积为7.85平方公里。镇内有2个社区,辖6个行政村,总人口32000人。<div> 2007年5月,横道河子镇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div> 横道河子镇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名气,与“中东铁路机车库”的存在有直接关系。<div> 这是一座北方少有的保持完好的异域风情浓郁的百年小镇,如果你想到黑龙江来看古镇,横道河子是不二的选择。</div><div> 我在牡丹江生活了几十年,如果这次不来横道河子,我也仅仅知道这里的干豆腐和大酱出名的好吃,甚至只知道高速路口那家筋饼老店。这样肤浅的认知,直到这次深度游玩,才算刷新和填充了我的知识库。</div> 来到横道河子,满眼都是保存完好的俄式建筑,在深入游玩中,不断有文字介绍,我才对这个藏在深闺人不知的小镇刮目相看,肃然起敬。 <div> 2004年2月批准为全国重点镇。</div><div> 2007年5月被批准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东北虎之乡。</div><div> 镇内有俄式建筑200余处。</div><div> 2006年,中东铁路机车库与横道河子东正教圣母进堂教堂、铁路大白楼等5处单体建筑,作为我国9个近现代早期工业遗存之一,被国家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div><div> 2018年11月获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div><div> 我们漫步在小镇的街巷里,才慢慢知道这条街为什么叫“俄罗斯老街”。</div> 横道河子镇是一座百年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俄罗斯文化脉络,由于东清铁路(中东铁路)的修建而使其得以发展。 1903年中东铁路开通后,自沙俄经营中东铁路起至日伪时期,一直是重要军政机关所在地,一些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在此修建别墅和公寓,开设工厂和商行,当时商贾云集,高楼林立,有“花园城镇”之称,现留有许多历史古迹,有着珍贵的历史鉴证价值。<div> 镇内至今仍有256 栋1901至1905年建成的俄式风格建筑,其中国家级保护建筑5处,市级保护建筑104栋。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处木制东正教堂原址、中东铁路机车库等建筑,都完整的保留至今。</div> 我们来到了小镇最重要的标志——东正教堂。教堂建于1902年,已经一百多年了。俄国人的习惯是铁路修到哪里,教堂就会如影随形的跟到哪里,教堂是俄罗斯人的精神家园。 <br> 五十年代俄侨离去后教堂先后被改造成敬老院、部队驻所、酒厂等场所,所幸逃过了拆除的劫难。<div> 2016年的秋天,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来到横道河子,他对教堂的建筑乃至保护完整赞不绝口。</div><div> 我们去的那天很不巧,教堂大门紧闭,我只好在外面拍几张照片。</div><div> 帅哥身后蓝色的房子就是东正教堂。<br><br></div> 独特的俄罗斯文化资源优势使横道河子在俄罗斯和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形成了较强的旅游资源优势。<div> 横道河子依托特有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全面启动了历史文化名镇建设工程。确定了“挖掘中东铁路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镇”的定位,以“整体规划、战略开发、分步推进、以点带面”为原则,推进名镇建设整体开发建设。已累计投入4亿元。</div><div> 2017年,横道河子被打造成为具有七大精品景区、五大承载功能、欧陆风情浓郁、北方民俗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小镇。</div> 1903年,高岭子段铁路开工,大批俄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来到横道河子,为了给他们提供办公与居住场所,中东铁路在这里建造了大批风格独特的俄式建筑。 看一下这块说明牌,就知道这条老街的历史有多么辉煌。 现在,镇内遗存的200余处俄式建筑,大部分都是那时的建筑。最为珍贵的是,一百多年的风霜,竟然没有让这个小镇子有太大的改变。<div> 很多房屋还在作为居民的民宅在使用中。<div> 2018年,横道河子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div></div> 由此可见,俄国的建筑质量非豆腐渣工程吧! 小镇不大,我们步行在各条街道中,感受着当年的热闹与繁华,仿佛房前屋后有许多俄国的大爷大妈,在晒着太阳,他们建完中东铁路,就留在中国居住了,耳畔传来“哈拉少”的问候声~~<div> 呵呵,我又在编故事了。</div> 帅哥很喜欢这些百年建筑,骑着轻骑到处拍照录像,好不兴奋。 我想,在这样的小镇子上生活,每天的心情一定是平静如水,灿烂如花。因为环境静谧,加之小镇的建设与开发,使得居民丰衣足食,充满幸福感。 横道河子依托特有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全面启动了历史文化名镇建设工程。确定了"挖掘中东铁路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镇"的定位,打造具有多功能的欧陆风情浓郁、北方民俗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小镇。<div> 我们在小镇里,真实地看到了这些开发建设的理念,变成现实的样子,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包围着小镇的这种文化氛围。</div> 我们来这里的时候,已是深秋,游人几乎看不见几个。<div> 但小镇却展开它热情的怀抱拥抱着每个游客。看看,我们都穿着短袖衣服,热啊~~</div> 这是中俄创意小巷,我们走到哪里都感受着独特的文化气息。<div> 如果没有深入到横道河子小镇里慢游欣赏,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来这样一个静静的小镇,会有如此令人震撼的过往,以及留给世人的具有中俄文化特点的百年小镇。</div> 这支巨大的萨克斯造型惟妙惟肖,在老街画室院里矗立着,给这条老街平添了文艺气息。 我们姐妹几个带着老妈,漫步在老街上,那种悠然自得的闲适,令人心情愉悦。 <div> 老妈看到我们在自拍合影,也走进来凑热闹。</div> <div> 哈哈哈,老妈对自拍杆很陌生,找不到镜头了。</div> 我大姐的风采太适合这条老街的风格了,真想提议让横道河子镇,请她做形象大使。 这支萨克斯从这个角度拍出来,简直充满仙气。 这就是有居民在居住的俄式老房。 这种平民花,我们家对它情有独钟。小时候邻家小院里就有这种“大老丫”花,人们也叫它“地瓜花”。 看见它感觉亲切无比。 多美的老街。有时候竟能出现错觉,好像到了异域。 来到小镇,还有一个意外收获。也许你和我一样,听说过这个因中东铁路而诞生的小镇,但你知道吗?"西北歌王”王洛宾,16岁时曾经是横道河子车站上打着小旗迎送列车的连接工,他在这里生活了3年多。而他的音乐起步就是在横道河子。 <div> 我们耳熟能详的《半个月亮爬上来》、《掀起你的盖头来》、《在那遥远的地方》《达板城的姑娘》、《阿拉木汗》等脍炙人口的带有浓郁新疆特色的歌曲,都是王洛宾的经典之作,至今久唱不衰。</div> 1928年6月,王洛宾的父亲因病去世。王洛宾从北京到哈尔滨的姐姐家报丧,经人介绍到横道河子车站成为一名铁路工人。这期间,酷爱音乐的他跟音乐家塞克学弹吉他、作曲和歌唱技艺。这时期的王洛宾时常在哈尔滨和横道河子之间往来,深受当时侨居哈尔滨的俄侨音乐家的熏陶和影响。塞克非常欣赏王洛宾的音乐才华,邀请他为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北归》谱写主题歌和插曲。王洛宾还和塞克共同创作了《西巴扎尔夜歌》。<br> 可以说,横道河子是王洛宾成为享誉世界音乐巨人的摇篮。<div> 非常遗憾的是,这天王洛宾纪念馆没有开馆,只能站在这石头房子的门前遥想这位音乐家当年的身影。<br></div> 小镇的油画村,现已建有大型展厅4个,画家创作室23间,挂牌入驻知名画家达100多名,是鲁迅美术学院等7所高校美术实训基地。 照片背景就是油画作品。这是在老街路旁的长廊里裱起来的作品。 这是油画村的画室及展览室。这个小镇子里所有游览项目都是免费的。 离开喧嚣的都市,远离车水马龙的拥堵,漫步在横道河子寂静的百年老街上,心情有种悠然见南山般的恬淡怡然。 老房子还有居民在此生活的,也就是说,这里仍然是民居。 游完俄罗斯老街,我们来到了中东铁路机车库博物馆。<div> 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方铁路”的简称,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div><div> 日俄战争结束后称中东铁路,即中国东部铁路之意。</div><div> 中东铁路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丁”字形铁路。</div><div> 这是东北大地上出现最早的铁路。</div><div> 哇,一眼看到这个机车库,简直震呆了。</div><div> </div> 帅哥骑着车,自己先找到了机车库,现在是他又带着我们再游机车库。 其实,这是海林市为了再现中东铁路历史,对机车库进行了恢复修缮,建起了“中东铁路博物馆”。 这里确实收集了很多珍贵的老式机车。 修缮一新的老机车库内,展示着各个时期的蒸汽火车头。 老妈和老机车合影,都是有年代感的哦~~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7月14日),东清铁路全线竣工,正式通车、营业。 由满洲里经哈尔滨到绥芬河是铁路干线,全长1489.2公里;由哈尔滨经长春到大连是铁路支线,后称南满铁路,全长940公里。<div> 解放后改为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三条铁路线。</div> 据说,这座机车库建筑的照片,曾经作为封面刊登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15座机车库房连成一气的扇面形状的组合建筑,15个圆顶,状似波浪,蔚为壮观。 1903年中东铁路根据运输需要和生产布局,决定设立10个机务段,由于地位重要,横道河子被为定第九号机务段的所在地,于是一座中东铁路当时规模最大的扇形机车库拔地而起。每扇门前都有一段铁道线,通往前面的一个巨大钢铁轮盘,库内机车就可自由出入,构思之巧妙,不能不佩服早期工业文明的奇思妙思。<div> 机车库由15个并列库房呈扇面形蝉联组成,砖墙坚厚,有铁瓦盖顶,总面积约为2000多平方米,其超大的库房面积在中东铁路沿线是独一无二的。</div><div> 我没有那么高级的相机,所以在网上找到这张俯瞰全景的机车库照片,旨在让大家能感受到一百年前的工业水平十分了得。 <div> </div></div> 从绥芬河方向开来的列车,过了横道河子,迎面就会遇到一座陡峭的山岭——高岭子,在1990年隧道修通之前,所有西去的列车都必须加挂车头推助才能翻过高岭子。<br> 以前的蒸汽机车牵引力小,有时,一趟列车要加挂五、六辆机车才能翻过高岭子,所以,横道河子车站每天都要停留十几辆备用机车,过往的机车也需要在这里加煤、加水和检修。 中东铁路机车库建筑,像一台拉开的手风琴,在这幽静的山间里,弹奏着如诉如泣的弦律。 <!----><div class="cps-upload-file param-img"><div contenteditable="true"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top"> 这个欧式风格的建筑,虽经百年沧桑,但风采依旧,扇形形状,红砖铁瓦,优美造型,风格独特,车库有15个停车位,门前有一个转盘,转动后连接各停车位上的机车出入库。</div><div contenteditable="true"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top"> 由于地处高坡大岭,气候寒冷,这里一直是运输组织的重点,八十年代以前车库十分繁忙,每天昼夜都有工人工作,一片繁荣的景象。</div><div contenteditable="true"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top"> 20世纪90年代由于蒸汽机车淘汰和高岭子线封闭,该机车库因无须增加补机而被停止使用。</div><div data-v-d21ed12a="" contenteditable="false" class="cps-img-container media-container editor-img-container"><img data-v-d21ed12a="" src="https://ss2.meipian.me/users/4783193/7e2eca00-6758-11ea-a1e9-35fea76a798f.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data-src="https://ss2.meipian.me/users/4783193/7e2eca00-6758-11ea-a1e9-35fea76a798f.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alt="" class="img lazyloaded" style="height: 348px;"></div><!----></div><!----> 经历百年沧桑,也经历了国内工业的迅猛发展,这个机车库也遭废弃,很多年不用了,因此也就这般破败不堪了。(此图片引自网络) 这就是废弃后、修缮前曾经辉煌的机车库苍凉没落的模样。(此照片引自网络) 中东铁路是“舶来品”,但它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它的影响也扩大了到了中国北方发展的各个领域中。<div> 看着车库里展览的机车变迁进程,阅读着介绍文字,我突然感受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想了解哈尔滨、乃至黑龙江的历史溯源,中东铁路的历史是一条必不可缺少的脉搏,占有一席之地,至今仍然保留着完好历史遗迹的横道河子,是很值得研究和探索的。<br></div> 这张照片是俄国摄影师Sergei Mikhailovich Prokudin-Gorskii在1909-1912年间拍摄的。<div> 由此可见,一百年前,这里是多么热闹与发达。“要想富先修路”,横道河子因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占据了发展优势,也引领了我国工业的进程。 <br> </div> 横道河子机车库不仅规模大,建筑造型也别具一格。每个库房均有拱门圆顶和五、六米高的黑色大门。机车库的15个圆顶相连,在正面看呈现出一波连浪的壮观景象。<div> 从远处开,它更像一个巨大的艺术品。</div> 横道河子机务段运转室旧址,也是一百多年的建筑遗址,现在是游客接待中心,当年的建筑质量可见一斑。 张嘉译主演的电视剧《悬崖》某片段就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 百年岁月,弹指一挥间。这座机车库从它的功能设置及建筑艺术,都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背景,它的存在为世人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证据,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 我们在这明暗之中徘徊、流连、感受,寂静之中你仿佛可以听到一份历史的喧嚣从远处传来。<div> 2006年5月横道河子的“中俄铁路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成为著名的工业文化遗产。</div><div> 这个充满着俄式风情的边城小镇,在远山的衬托下呈现给人们的是一道更加亮丽的风景 。</div><div> 这就是我们家人在进入机车库的情景。基本没有其他游客。</div> 我大姐想找个最佳角度,拍一张富有年代感的照片。但穿着高跟鞋,在铁轨间行走,实在有些难为她了。 这个小木屋,是当年的机房重地。莫非就是“扳道岔”的地方? 我们走出机车库,帅哥在远处给我拍下这张照片。因为帅哥无法进入车库参观,他就在外面一边游玩一边等候我们。 从横道河子镇出来,下一个目的地就是“七里地”。<div> 它的全称应该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横道河子镇七里地村”。</div><div> 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清澈见底的山溪穿村而过,风光优美, 自然条件优越,2020年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之列。</div> 我们来这里游玩的重点不是自然风光,因为时值深秋,乡村风光已经没有了游览优势。弟弟带我们来这里的重点是,七里地村是黑龙江东部地区——牡丹江地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所在地,有光荣革命传统。所以游记开始,我说这是一次周末红色之旅。<div> <br></div> 这就是当年牡丹江第一个党支部旧址。 近年来,七里地村建成为集自然生态, 民俗风情, 山林风光, 革命史迹于一体的山村景区。<div> 最有特点的自然风貌是山泉水穿村而过,这就给村子平添了灵气。</div><div> 村路都是柏油铺就的,平坦干净。这个时节已经没有游人,乡村的农家乐也已经关张,村子里安静得让人不忍高声大气地说话,生怕扰村民的清净。</div> 这是村里的具有红色内涵的广场。 一组抗联战士的雕像矗立在广场中间。 抗联碑记中描述了当年的一段历史,让我们对抗联英雄有了更进步的了解,对我们身边的抗联英雄更加景仰,由此更加珍惜现在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div> “莫忘国难,牢记历史”,这就是弟弟带我们出来的意义所在。</div> 姐姐和妹妹美美地漫步在乡村小路上,感受着静谧的美好。 她们时而也会撒欢一下,寻找一下青春年少的感觉。 我们之所以可以开着私家车,周末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周边游,我们不能忘记,是许许多多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div> 我们会无比珍惜生活,热爱我们的祖国。这不是唱高调,这是一天游玩之后,我的真切感受。</div> 让我们再用镜头记录下周末之旅吧! 时光在前行,生活在变化,岁月的风尘在历史的进程中慢慢变成远去的回忆。虽然它们锈迹斑驳,但在春花的陪伴下,依然绽现着独有的时光之美。<div><br></div><div> 2020年11月5日完稿于牡丹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