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最后的闺秀》</p><p>作者:张允和</p><p>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p> <p>【内容简介】</p><p>《最后的闺秀》是作者张允和的处女作,也是一本个人自传体随笔。记录的是尘封的历史所无法遮掩的暖暖的爱意——父母之爱,夫妻之爱,姐妹情深,儿孙之福,恩师回往,昆曲之爱……其中无论是正史传记还是稚子童言,莫不生动有趣句句入心。回忆中这些充满暖意和怀旧感的棕色老照片,通过她那纤细的手,将温婉而又充满快乐的感觉传递给我们。就在这车海人流中,在这由高楼和商品构成的喧嚣的大城市里,在普通的居民楼里,她的生活意境却远远高于、雅于庭院深深,深几许。</p><p><br></p><p>其实,她本人就是一部“由特殊时代,特殊环境,特殊经历及优秀的先天基因和后天造化而成的完美作品。”</p><p><br></p><p>“闺秀”旧指世家望族中精通琴棋书画、才貌双全、品行优良的女子。</p><p><br></p><p>在本书中摒弃了闺秀的“旧”说,把一位生于旧时代而建树于新时代的女子形象展示出来。</p><p><br></p><p>为什么定义“最后”?以张允和的年龄和身世推算,以本书内容来理解,当是“斯人一去,广陵散绝矣”。</p><p><br></p><p>一代代名流老去,想了解她们的芳华绝代,只有钻入故纸堆!</p> <p>【作者简介】</p><p>张允和(1909.7.25—2002.8.14)安徽合肥人,长于苏州。</p><p>张允和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为高中历史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辑。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后从人民教育出版社离职。1956年与俞平伯创立北京昆曲研习社,编辑《社讯》并演出昆曲剧目。</p><p>张允和在86岁高龄,重新编印张家久已停刊的杂志《水》凝聚亲情,互通声气。晚年出版《最后的闺秀》、《浪花集》、《多情人不老》等多部作品。</p><p><br></p><p><br></p><p><br></p> <p>张允和</p> <p>白发才女张允和</p> <p>周有光在追求张允和时说:我一无所有,不能给你幸福。允和答:幸福不是你给我的,是我们自己创造的。1933年4月30日周有光张允和结为秦晋之好。</p> <p>张允和父亲张武龄是苏州富商,结交蔡元培等教育名流投资教育事业。母亲是昆曲研究家陆英。</p> <p>父亲与四姐妹。</p> <p>张家兄弟姐妹</p> <p>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p><p><br></p><p>张允和是著名的“张家四姐妹”中的二姐。张家四姐妹各个兰心蕙质:大姐张元和夫君是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张允和嫁给颇有建树的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姐张兆和嫁给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沈从文;四妹张充和嫁给徳裔汉学家傅汉思。</p> <p>张家四姐妹。</p> <p>【读后感】</p><p>《最后的闺秀》读后感是我献给大家的迟复的三八妇女节礼物!</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最初是接触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后了解的张兆和。对张家四姐妹一直存有好奇心。得到《最后的闺秀》这本书后,张允和用朴实的文风叙事,把人物经历、世间百态揉入书中,感觉到的是允和的平实质朴,读出来的是春风扑面般柔和轻快。直面传递给我的是那“大家风范”。</span></p> <p>张允和与周铨庵示范“游园”—1982年。</p> <p>优雅闲适的允和。</p> <p> 一.</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天性乐观是修炼得来。</span></p><p><br></p><p>允和在四姐妹中人生最为坎坷。1927年抗战爆发后,她带着一儿一女辗转于合肥、武汉、重庆。女儿患盲肠炎病逝。儿子被流弹击中命悬一线。</p><p><br></p><p>新中国成立后,她历任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工作,还做过高中历史教师。在53年的“三反五反”运动后,她辞去了这些工作,成为一介家庭主妇。然而,她的与众不同就是她的乐观向上。其表现就是寄情于昆曲,传承了母亲的戏曲基因。</p><p><br></p><p>文革中,她再次受到冲击。红卫兵要没收周有光写给她的信,她为了保留自己仅有的“一点隐私”,自己亲手付之一炬。这样的举动,只有心存乐观的允和才会这样的发挥。她把红卫兵比作赵子龙,自己则是那正在上演的小丑。(见P71~77)在当时的形势下,她尽然还这样为自己解压,她的豁达、包容和乐观,保护了自己和家庭。</p><p><br></p><p>她的修养获得了困境中生命的乐观。</p><p><br></p> <p>周有光张允和夫妇摄于1976年,刚刚经历过“文革”的风雨。</p> <p> 二.</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生活不是简单的活着,没有草木秋色的感慨,唯有无尽光华无尽的暖阳。</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读完《最后的闺秀》,我真心欣赏和推崇张允和夫妇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以学术为乐的新奇平和的治学方法。八十年代北京交通就已拥堵。周老便打趣说:买一辆残疾人用三轮车,拉着张允和双双去听昆曲(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心潮老头周有光”“白发才女张允和”近乎于他们俩的官称。他们得到关注,不是他们的身世,光耀的才华,而是他们怎么活着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p> <p>滚边盘扣花式优雅,银丝盘发独具韵味,连鞋子都是精致的绣花。张允和一生钟情于这样的精致和典雅。</p> <p>她的家里没有古董摆设,连简单装修都没有。光光水泥地,铺了廉价的塑料地板革。可她依然是清爽的大襟小褂,白发盘髻。斯是陋室却像是在云端里。</p><p><br></p><p>生活拮据无怨气。萝卜、豆芽做出花儿一样的菜。绿豆芽一根一根掐头去尾,数出一百七十八根。清油淡炒,吃出油盐中的闺秀滋味。</p><p><br></p><p>她自幼生长环境不仅有书香雅曲,同时充满现代气息;</p><p><br></p><p>她有良好完整的教育背景;</p><p><br></p><p>她嫁了一位饱学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典型纯正、健康长寿的知识分子丈夫,美满婚姻滋润她到生命终点;</p><p><br></p><p>她在新中国初次运动中落马,再没受过职场功利、世俗的浸染,以一介家庭主妇身份,纯洁自在地“享受”生活。</p><p><br></p><p>她把多情的语言,细心的呵护,献给了她臂弯中的他——周有光。</p><p><br></p> <p>女人淡淡的气质,犹如五月盛开的栀子花,平淡而又灵动的妩媚。</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的最后感言:好女人是本读不完的无字书!</span></p> <p>【摘抄】</p><p>在这半个世纪中,我和三妹同年(1933)结婚,我嫁周耀平(现名周有光),她嫁沈从文;我和三妹同年生儿子,我的儿子叫晓平,她的儿子叫龙朱。卢沟桥事变,我们两家分开。她老沈家住云南呈贡;我老周家在四川漂流,从成都到重庆,溯江而上到岷江,先后搬家三十次以上。</p><p><br></p><p><br></p><p>(八十岁学电脑)我开始时候,不是一个字一个字输入,而是多数场合用汉语拼音的语词和词组转变汉字的。我打出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来,我又打我家的地址和姓名。这样,我足足打了一个星期。到了2月28日,我才写第一封信。我很笨,打到第五封信的时候,我还是先写好汉字再打字。到打第六封信的时候,我才由看打改为想打。</p><p><br></p><p><br></p><p>1959年10月8日,是个好日子。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国宴。这是一次不平凡的国宴,有五百桌客人。他们都是参加国庆汇演的全国戏剧团体。我们的北京昆曲研习社,参加了这次宴会,是唯一的业余戏剧团体。我们曲社参加宴会的是俞平伯社长和我。我是联络组长。这是我们北京昆曲研习社参加全国戏剧汇演的一次盛大的宴会。</p><p><br></p><p><br></p><p>一句“梦回莺啭”(《游园》第一句)唤醒了我六十年前童年的梦。记得那年大年初二,家里人多。新年有很多玩意儿。我和大姐元和喜欢“掷状元”。可我爸爸反对赌博。他把我和大姐叫到他平日不让我们进去的小书房里,用花花衣服和上台唱戏引诱我们。我姐妹俩就乖乖地跟尤彩云老师学《游园》的曲子和身段。</p> <p>2020.3.12完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