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求正。深山闹市人物谱2

陈友中

<p>深山闹市人物谱之十</p><p><br></p><p>背树客(一)</p><p>陈友中</p><p>买卖木头是深山闹市的主宰,主角;海产品、农产品均是衍生,配角。</p><p>木材来源于永嘉、仙居。它是当时国家禁止私人贩卖的物资,故各个公社都设有关卡,有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简称“打办”)把守着,被抓住就没收,连人也要被关起来。可老百姓对木材的需求量很大,建房子、做家具,嫁娶……一般得不到国家供应,供需产生悬殊,出现“寸木寸金”的怪象。“怪象”必将出现“怪事”。作为木头的拥有者就进行偷伐,偷卖;需求者便进行偷卖、偷运、地下贸易。</p><p>偷者,窃取也。这样的“贼货”“起点”“与“终点”出现了差价,于是出现两种“偷卖、偷运”者:一是自己所有者,如自留山、自留地上的;二是需要者;三是专门从事贩卖木材,赚取差价者。不论买或卖,以下均称其为“背树客”。</p><p>卖树客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把木材背(含挑)运出来,运到家或“市场”。交通要道均被“打办”把守着,于是他们就选择夜里运——夜里该下班了,碰碰运气,但许多“打办”夜以继日;于是他们只得采取避开关卡,避开也并非易事,许多关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花坦的西横头大关;于是他们只得在夜里避开关卡,但山路崎岖高峻,看不见怎么办?于是他们只得采用手电筒。手电筒光线还会被发现,只得装作鬼灯——用红布包着手电筒,放到脚前照明,远看似“鬼灯。” </p><p>这样就保险了吗?一般没事了,但非绝对,一旦被“打办”看出破绽,也落入法网,前功尽弃。但“打办”人员之心也是肉长的,见这些重负木头,翻越在高山峻岭之间,如一追捕,就有摔死的危险,也只得开只眼闭。</p><p>这样的“贼货”在集镇、在“光天化日”下是没有立身之地的,于是出现许多奇怪的集市(当时被官方称为“黑市”),一些两不管的交界处,如永嘉西北与丽水交界的界坑,与乐清交界的岭窟•岩上厂。</p><p>岭窟•岩上厂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闹”了二十多年。作为集市的核心——木材汇集到此买卖。你若想看看当年的盛况,请在农历旬“二七”日早晨,站立高端看:永嘉的大源木材,从太平岭方向涌上来;小源的从卖绡岭源源而下。大小源两港脉的十多里古道上都是树连树,人接人,组成一条木龙,蜿蜒在山间古道上,徐徐汇聚到集市——岩上厂或岭窟。就在永乐古道——莆岭上及其临近的山地里进行买卖。</p><p>东方来的卖树客来自于乐清,玉环,温岭诸县,其一是自家用的,其一是贩卖的。</p><p>集市时间岩上厂和岭窟几乎各占一半,“集市”似“墙头草”永嘉管理,就到乐清,乐清管了就返永嘉。</p><p>在买卖过程中,多半是公平贸易,赚点“功夫钱”但也出现一群奇葩的人。请看以下的交易场景:</p><p>甲操永嘉口音,戴着尖顶斗笠,脖子上挂着汗巾,俨然永嘉人,依靠在自己的货物——木头上,拿着烟斗吸旱烟,静候顾客。“永嘉客,株树卖多少钱呀”这时来了头戴平顶斗笠的乐清人乙问价。“20块!”回答像官讲。“你这株树,咋能值20块,勿值得。你勿把价格浪得恁高,实码想卖多少?”</p><p>“我讲的就是实码了。”甲瞪了一眼乙:“你想买也还个价吗。”“17块”乙高声喊。这声音引起边上卖树客的注意,几人视线也转过来,好像听到变魔术前的敲锣打鼓声。</p><p>“你走开远,17块,我买来也勿止17块,四五日时间都代你白背呀!”甲的口气还硬邦邦。</p><p>“给你18块,要卖卖,不买拉到。”乙也来个“最后通电”。</p><p>“走开走开,你是个黄贩,也是旺客。”乙走了。在旁边看的丙上来道“永嘉客,你株树,我只能还你15块”。</p><p>甲瞪了丙一眼,生气地不理睬——表情显示17块都不卖,你还15。接下无人问津,冷了一会。这时一直旁观的丁向前问“永嘉客,我家里用,15块给我吧?”</p><p>“17都出过,你也听到了。”甲口气柔和多了:</p><p>“恁吧,既然你自用,我看你这人也诚实,勿是黄贩,你也再抬高点,我也少一点给你——16块。”</p><p>丁将树量了长度,又侧了周长,算出直径。与周围的货比较皮水好又直,别人确实出价17块,就掏腰包——买下了。</p><p>上述买卖是个骗局,其实那根木头只值14块。甲乙丙都是集市附近的乐清人,“乙、丙”是托儿。丁是受骗者,是乐清西乡人,不是黄贩,而是真的“自用”。</p><p>这样的“戏”闹市里“此起彼伏”或同时进行。一个行骗团伙,常有三四人组合,大致经过三个程序:</p><p>一是伪装人。扮成永嘉人,买树客习惯地信赖永嘉人,以为他们是“自家货”不是黄贩,放心。当时永嘉人戴着尖顶斗笠,乐清人戴平顶的斗笠,斗笠成了两县人的标志性特征。故学永嘉人的模样戴尖顶斗笠,说永嘉话。</p><p>二 装扮货物。他们清晨就到集市里,从早到的卖树客那里购货,通常放出“该日乐清会出来管市”之类谣言,使卖树客心有畏惧,早点出售安全,于是骗子可购得便宜货。购得木头后,进行一番装扮:1削皮去节,使木头“皮水”好。2捆直,俗话说“深山无直树”,许多木头歪的,他们用麻绳两三株一捆,几人合力把树捆得紧紧的,歪的给捆直了。3塞孔。有的树龄长的,根部中心有洞孔——空心,这会遭到卖树客的嫌弃、压价,他们就用类似年轮的木头楔子塞进去,切平,咋看不见破绽。4大夹小。小椽子是数十根捆着卖的,于是将小的,歪的夹在大的、直的中间,也扎得紧巴巴,表面根根又粗又直,整捆出卖。</p><p>许多用户,木头到家,一解开绳子就“原形毕露”,叫苦不迭。我小时“茅棚厂变屋”需要,去永嘉买了好几捆椽子,里面很多只有大拇指粗细的。这样的“小团伙”闹市里有十几个,明眼人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让行骗者骗了很长时间。</p><p>1980年代末期,闹市很快消退。“卖树客”也从山面走向集镇,不再用“肩挑背负”拼了老命搬运,而用火车皮运货,从福建,东北购货,由个体变成“老板”,到二十一世纪前后,他们大多转业,大多成为“天南海北”真正的名老板。他们的经商经验启蒙于这个深山闹市的锻炼实习。</p><p>只眼 。</p><p>所以“温商”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讲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就是“卖树客”的写照,这"四千"里有”背树客”的影子。</p><p>2020,2,15</p> <p>龙门峡风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