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庚子新春,楚地遭逢大疫。疫情牵动人心,举国关注。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终于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穿过幽暗的岁月,迎来春风十里。</h3> <h3> 随着疫情防控阻击战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寒假的暂停键随时会继续播放,师生重聚校园也不再遥遥无期。于是,开学前后的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成为了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滨州市教育局《关于对中小学开学准备工作进行全面自查的通知》,并对照《滨州市中小学2020年春季开学条件验收清单》,无棣县小泊头镇小学在学校全体班子成员紧锣密鼓的组织下对开学防疫有关事宜进行了切实的部署和安排。3月13日上午,学校组织全体班子成员及各学区主要领导,在高健校长的带领下对开学后师生一日常规预设方案进行了实地操作演练,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现场讨论研究。</h3> <h3> 小泊头镇小学制定了详实严谨的演练计划。演练分校车乘坐、校门口测量体温、入校后检测、学生就餐、放学五个环节进行。</h3> <h3> 县教体局安全办主任吴国征同志莅临现场观摩指导。</h3> <h3> 校车司机、看护员早晨首先到学校校门口扫码测温签到,体温正常进行校车消毒、个人健康档案登记、备用口罩、电子测温计、消毒用品数量检查,检查正常后发车至学生侯车点。看护员引导学生间隔排队测温,体温正常学生上车从后排依次按序坐好并记好安全带,体温异常者劝返并上报相关领导等候安置。学生全部坐好后校车按学校规定时间发车,校车到达学校指定位置后等候安全员交接,交接完毕后听候值班人员指令,听到学生可以下车指令后,看护员和学校值班人员组织学生有序排队行至校门口测温处等候测温。</h3> <h3> 校车司机对校车进行消毒。</h3> <h3> 校车司机在学校门口扫码测温签到。</h3> <h3> 值班老师对模拟校车陪护员和模拟学生进行体温测量。</h3> <h3> 学校门口设置了3路体温检测点,学生分3路、间隔1米有序进入校园。学校执勤人员逐一对进入本通道人员进行体温测试及安全检查。当发现学生体温异常时,迅速用第二把测温枪进行复测,如体温依旧异常,即刻带领该人由校门外进入隔离室,由校医再次用水银温度计对学生体温进行检测,学生体温异常,校医协助其穿着隔离服,进入隔离间。同时,值班教师电话通知当天值班干部或防疫领导小组成员,将学生姓名、班级、温度等信息填表后陪同被隔离人一同在隔离间等候下一步通知;另一名体温测量员在体温异常者被带离门口后,即刻用第二张桌子将通道封闭并进行区域消毒。</h3> <h3> 值班老师对模拟体温异常学生进行二次测量和询问登记。</h3> <h3> 体温异常学生离开后,值班老师对桌椅进行消毒。</h3> <h3> 学生入校后分晨检和午检两个环节。晨检:早晨学生进入班级前,班主任老师在班级门口进行晨检,测量登记学生体温记入健康档案。班内桌椅设置使学生间隔距离达到最大值,学生教室内不能随便摘下口罩。如班内有未能按时到校的学生,班主任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状况,作好追踪记录。午检:下午上课前,消毒人员对教学楼内各室消毒完毕,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进行午检记入学生健康档案。学校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自检并记入健康档案。如校内晨午检期间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的师生,及时按规定路线进入隔离室隔离,同时对有症状人员活动轨迹进行调查,追踪消毒。由相关领导报告相关部门,并拨打120进行安置。</h3> <h3> 班主任给未按时到校学生家长打电话,弄清原因,及时跟踪。</h3> <h3> 班主任对午检体温异常的学生进行二次测温。</h3> <h3> 班主任把体温异常学生带到隔离室,由负责老师用水银体温计进行再次测量,并询问其活动轨迹做好记录,与家长联系,采取适当措施。待体温异常学生离开后,隔离室负责老师及时进行消毒。</h3> <h3> 学生就餐前,值班老师对餐厅进行消毒,确保就餐环境安全。</h3> <h3> 模拟就餐学生按学校要求有序进入餐厅。</h3> <h3> 学生就餐实行分时错峰就餐制度,各班级学生根据学校就餐时间和就餐路线安排表就餐。要求学生就餐面向北方而坐,学生落坐后将口罩摘除放入自已口袋,由班主任老师发放学生餐盒,学生有序就餐。餐后学生由班主任带领统一按规定路线离开餐厅,相关人员立即进行消毒处理(酒精擦拭),消毒完后,其他就餐学生方能进入。所有学生就餐完后,统一喷洒消毒药品全面消毒。</h3> <h3>下午上课前,班主任对教师进行消毒。</h3> <h3> 学生放学实行分时错峰放学,学生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放学并步出校园。学生放学后,由消毒负责人对校园内所有位置进行消毒,总结上报综合领导小组本日疫情防控情况。</h3> <h3> 2020年的春天依旧灿烂美好,春风和煦,暖阳高照。柳枝已爆开嫩黄色的叶蕾,校园里的玉兰花迫不及待地笑靥盈盈。大地已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季节,这个多事之冬已渐行渐远,那个富有生命力,充满希望的春天要回来了。我们也已磨砺以须,期盼与你在姹紫嫣红的校园里再相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