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幼同庆分园中二班班级微主题 ——妙“布”可言

简恋

<p>  布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我们的衣服、桌布,袋子、鞋子、背包,还有很多艺术品都是甩布做成的,但是孩子们很少有机会真正地感受和认识布的特性。可以说布在生活中扮演看默默无闻的角色。</p> <p>一、主题来源:</p><p>(一)现实情况分析:</p><p> 我们班的女孩子特别喜欢穿裙子,经常看到女孩子们围在一起聊自己的衣服、裙子等,这个话题每次都能引起大家的兴趣,纷纷参与讨论,通过讨论发现原来衣服的布料、颜色、花纹都不一样,既然孩子们对布料感兴趣,并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老师决定与孩子一起用多种感官去探索布的秘密,于是,孩子们开启了一次“妙“布”可言”的探索之旅……</p> <p>(二)基于儿童现状:</p><p> 孩子的审美敏感期一般在2.5岁-5岁之间,这个阶段,孩子对新鲜事物都产生了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同时对于自己的穿着打扮也变得非常的敏感和挑剔。对孩子来说,审美敏感期是孩子审美能力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指南》艺术领域感受与欣赏中指出:中班幼儿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p> <p>美丽的布制品,孩子的最爱……</p> <p>二、主题目标:</p><p> 在主题实施前,我们进行了相关预备与留白,同时思考了两个问题:</p><p>1.对于主题的实施路径,教师如何做价值判断?</p><p>2.在主题实施前,我们需要做好哪些预备与支持?</p><p> 基于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衣服和布所产生的兴趣,我预设选择一本既符合幼儿当下的兴趣,又具有阅读意义的绘本《刺猬先生》,来为孩子们的兴趣搭建支架。</p> <p>(一)预设主题目标:</p> <p>(二)预设主题脉络:</p> <p>预设主题活动大概内容:</p> <p>雨伞面为什么不透水?</p> <p>扎染作品:</p> <p>扎染方法:</p> <p>乌镇蓝印花布……</p> <p>创想孩子作品……</p> <p>(三)预设区域材料:</p> <p>(四)预设家园共育:</p> <p>(五)预设其他环节引导:</p> <p> 以上就是我们对班级微主题的设想,到时候会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做调整……微课程不是某几个幼儿的高光时刻;不是对绘本故事的重演排练;不是象牙塔里深奥的实践理论,而是回归,回归传统,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最重要是回归儿童,你心怀困惑,我告诉你——去找答案吧;你蠢蠢欲动,我“怂恿”你——去试试看吧;你黯然神伤,我安慰你——去再看看吧。</p><p> 一棵树不再炫耀它的枝繁叶茂,而是深深地扎根于泥土的时候,它才真的有了深度。</p>

孩子

预设

主题

幼儿

兴趣

回归

审美

衣服

扎染

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