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是息息相关的。爱国应该是一个人的本能,“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是陆游爱国的雄心与悲壮“,”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爱国的坦荡与豪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爱国的正气与忠心。他们的爱国之情感动着我们,浸润着我们,激励着我们。</p><p>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天下国家》就是以“爱国”为核心的。上周末我们全班同学都参加了搜集爱国故事、爱国诗词、爱国名言的活动。周二我们在课堂上,通过互动面板的交流以及我提前做好的课件举行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给活动留下同学们参与的痕迹,本周末我们班召开了“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资料留存美化活动,同学们主动报名。最后全班同学就活动的感受写以“家国天下”为题的作文。</p><p> 以下是活动展示。</p> <p> 因为是网上开展留存美化资料活动,刘老师利用中午的时间开通了QQ.直播间,召集同学们先做调查,帮忙孩子们分成五个大组,分别是:故事组,绘画组,朗诵组,诗词组,名言组。并选出了小组长,宣布了活动时间(周六周日)和相关规则。组长自建QQ小群组织本组成员一起便于联系和协商,合作完成任务。</p> <p> 第一组——故事组</p><p> 这一组张显同学任组长,组员是胡雨涵、唐雅欣、谭梓依、肖雨晨,组长张显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同学,他带领本组成员积极准备。</p> <p> 周恩来总理少年求学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的故事想必我们都知道,怎样把故事讲好、在展示故事时不仅有主题突出的内容、还有吸人眼球的视觉效果呢?胡雨涵同学在宅家缺乏绘图用具的情况下,巧妙构思,制作了一只金黄的秋叶,写上了周总理报国的故事。</p> <p> 爱国诗人屈原悲愤投江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譚梓依同学很有创意地将故事写在了巧妙设计的图片上,主体图片有花有叶似乎又似果,右边有滔滔江水,屈原站在江边长叹。这一情景的设置,将我们拉回到两千多年前屈原生活的朝代。耳边仿佛想起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 <p> 张显,故事组的组长,一个极其认真负责的学生。网教课期间,他任班级第二学习组组长,每天负责督促本组成员进入网络直播间上课,从QQ到钉钉,网教平台换了,但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从未改变。</p><p> 本次搜集爱国故事,他用了两个不同的版本表现。我最后选用了这个,简洁清新。</p> <p> 唐雅欣,一个能干懂事的女孩子,搜集的是钱学森的爱国故事,把故事用花边簇拥,故事也变得有了香气。</p> <p> 第二组——绘画组</p><p> 绘画组有六个同学组成,由语文女生课代表骆忆婷负责。成员是毛依凡、谢毅恒、邹怿驰、魏静怡、金雨婷等,阵容强大。</p><p> 我一直认为会画画的孩子是天使。他们观察细致,想象丰富,对光和色敏感,用一支画笔可以唤醒沉睡的大地,也可以点亮整个世界。</p><p> </p> <p> 毛依凡同学是七(8)班的小画家,她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绘画组的。创作的疫情防控期间抗疫的画作,口罩、护目镜、军帽,让我们想起白衣战士、防控警察或军人,对人物身份的猜测拓展了想象空间。内容联系现实,主题扣住爱国,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p> <p> 骆忆婷同学是我班的语文课代表。字写得美美的,作文写得棒棒的,谁知道她画画也很厉害!</p><p> 这幅画选择了四位爱国人士,时间从古到今,领域兼顾多方。中间用五星红旗,上下用中文英语标示中国,突出爱国的主题。</p><p> 四位爱国人士画像传神,用色有度。小小的画纸,容纳丰富的内容,信息量大,给人印象深刻。</p> <p> 魏静怡,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是一个安静而让人产生愉悦感的女孩子。她的画作是疫情期间的白衣天使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的样子。这位眼神中透出忧郁的女医生没有戴护目镜,画者就是要表现出她疲乏但坚定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这双眼睛我们读懂了防控期间医生的内心,因超负荷工作而劳累,为疫情的严峻而忧虑,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p><p> 武汉,加油!中国,必胜!</p> <p> 谢毅恒,爱好体育,爱好画画,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是我们班综合能力非常强的男生。只是有点小贪玩,估计是忘了自己加入绘画组的事。在我的催促下,匆匆交来一幅画,尽管不太精致,我还是展示出来,我想这也是孩子成长的另一种记录。留下这个不太完美的作品,时刻提醒他,万事都要认真!</p> <p> 这是我们班邹怿驰的爱国画,画中持剑的年轻将士意气风发。他将奔赴战场还是已经为国立功了呢?给人想象。尽管他的画扣住了爱国的主题,但是我们还是希望世界铸剑为犁。这是每一个热爱和平的人内心真实的表达。</p> <p> 第三组:朗诵组</p><p> 朗诵组的几个同学是我们班参加过学校经典诵读的四位同学。他们热爱朗读,男生的声音如春日的阳光一般澄澈,女生的声音如山涧的清泉一般甜美。陈稷涵、付雨彤同学选择了古诗,潘姿羽、晏子豪选择了现代诗,都读出了特色,读出了感情。</p> <p> 付雨彤,穿上汉服读古诗,声情并茂,别有韵致。</p> <p> 晏子豪,声音清脆而干净。有时读文如骏马奔腾,有时诵诗像银铃脆响,天籁之音莫过如此。</p> <p> 当听到余光中的《当我死时》,我被潘姿羽的朗诵深深打动。诗人对故土的眷念之情被潘姿羽抑扬顿挫的朗诵演绎得淋漓尽致。</p> <p> 陈稷涵,是我们班朗读最棒的男生之一,他的语气、语调、停顿还有感情都拿捏得很有分寸。遗憾的是视频拍摄时角度没有选好,部分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把他小小的圆脸弄花了。呵呵😊</p> <p> 第四组:诗词组</p><p> 诗词组由五位同学组成,他们是龚可涵、刘家睿、余思敏、熊博鹏、周思颖,男生语文课代表龚可涵任组长。</p><p> </p><p><br></p> <p> 刘家睿是一个认真踏实的男孩子,平时作业一丝不苟。他主动参与诗词组,看看他搜集的诗词作品,巧妙地镶嵌在飘扬的国旗上,为了突出诗歌,他将国旗有创意地用粉红作了底色。看看刘家睿诗配图的这份用心,就知道他做事有多投入认真!</p> <p> 余思敏同学是一个灵秀的女孩子。看看她抄录的诗歌,经过光影的投射,白色的笔记本上一片树叶形成的光晕,文字顿时被赋予了生命力,多有创意!</p> <p> 这是熊博鹏和周思颖的诗词搜集,《夏日绝句》《泊秦淮》主题突出,但内容略显单薄了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漠视孩子的学习成果,希望他们今后在内容的丰富性上多努力哟!</p> <p> 这是我们班男生课代表搜集的爱国诗词。三首诗不错,纸面上稍微素淡了一点,能把字再描显眼一些就好。不过,也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p> <p> </p><p> 第五组:名言组</p><p> 名言组由殷梓翔、聂家欣、赵嘉伊、王贝、郝家辉五位同学组成,殷梓翔任组长。同学们搜集了好多爱国名言警句,别出心裁地讲将名人名言做成各种美丽的卡片,既有观赏价值,又有丰富内涵。</p> <p> 以上是七(8)班殷梓翔同学制作的卡片,平时看起来很粗心的男孩子,有如此巧手,让人赞叹!</p> <p> 这是我们班聂家欣同学的名言锦句作品,将名句与花草搭配,形美,色美,意美,雅致而灵秀。</p> <p> 在我看来,赵嘉伊同学是是进入初中后变化最大的。越来越努力,越来越专注,所以才有了这么美而巧的名言锦句设计。从内容上看,所选爱国名言典型;从用色和绘图上,给人感觉阳光明丽。</p> <p> 王贝,是活泼好动的,也是乐观向上的。她思维活跃,课堂上表现尤其积极,语文学习劲头足,宅家期间似乎有点松懈。不过本次的名言搜集做得真棒,名言主题鲜明,设计的图案寓意好。</p> <p> 郝家辉是一个不太爱表现的孩子,本次他能积极参加搜集名言活动,值得点赞。看看他搜集的爱国名言写在红五星上,是不是也很有创意呢?</p> <p> 第二单元的课文都是抒发的家国情怀,上完几篇表现爱国情怀的课文,我们班开展了“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孩子们有很多话要说。我布置的作文是《家国天下》,选出了六个写得不错的学生作文,在此展示。也欢迎各位在留言栏评论。</p><p><br></p> <p> 家国天下</p><p> 七(8)班骆忆婷</p><p> “家国天下”这四个字一直让人们所深思。家是国,国是家。祖国是我们的摇篮,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中国孕育了灿烂而又久远的中华文明,以及14亿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国人。国家是笼罩着华夏子孙的天下,而华夏子孙则围绕着我们所要守护的共同家园——祖国。</p><p> “两弹元勋”邓稼先出国留学后立即回国。28年来,他冒着风风雨雨一直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的第一线。不需要其他国家的帮助,出现特殊情况时他还坚决地留在实验场所,对科研的全心投入,对国家的赤胆忠心,才使他有着令世人瞩目的成就——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第一颗氢弹。那时的中国,是怎样一个任人宰割的时代啊!可正是邓稼先的勇气与担当、无私奉献,才让他成就了不朽功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就后,不顾好友的劝告和美方的阻拦,毅然决然地回来报效祖国。是什么给了华罗庚信心?是他的爱国情怀!是他对祖国的深深眷念让他难以脱离这片美丽的国土。</p><p> 祖国,是我们的容身之所,更是我们奔赴万里却依然思念的港湾。与邓稼先和华罗庚一样,古往今来,华夏子孙们无一不用着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着自己对祖国的爱。唐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杜甫;宋用“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辛弃疾;清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他们无不例外地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爱国是内心深处的抉择,是发自内心的感叹,是不卑不亢的敬畏,是忧国忧民的情怀。爱国是人们共同的信仰。正如此,人们与祖国才像有根绳子般牵着,无法脱离。正如此,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国家才能像现在这般繁荣昌盛。</p><p> 正如《国家》歌词中唱到的:“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天下家国,以国为家,像爱家一样热爱自己的国。作为21世纪青少年的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珍惜时间,把握当下。我们心中要常怀爱国情,回报我们伟大的祖国。</p> <p> 家国天下</p><p> 七(8)班毛依凡</p><p>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听着这首歌,闭上眼睛,我的脑海里不禁想起热爱中国而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们……</p><p> 大数学家华罗庚,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回到了当时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中国。如果他当时继续留在英国,那么他就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可他还是怀着那颗中国心回国为祖国的数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想到这,我不禁深深被他而感动,为了祖国居然可以放弃名利和金钱,这种精神不是人人都拥有的吧,就算拥有,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吧。我对这位伟大的英雄不禁又多了几分敬意。</p><p> 想着想着,我又想起了那个抗日的时代,那个时代一批批英雄事迹在民间流传,一个个英雄人物为了祖国甘愿牺牲……</p><p> 1940年初,杨靖宁被日军所困,因决不投降,被日军用乱枪打死。日军剖开他的胃发现里面只有野草和棉絮……他那时才35岁啊!居然忍受了这么多苦!我的脑海里不禁蹦出了这两句话。是什么让他靠吃野菜而活下去?是那一颗爱国心,是那一种宁愿自己受苦,甚至牺牲生命也决不投降给祖国丢脸出卖祖国的精神!我被震撼到了,被深深震撼到了。</p><p> 还有许许多多英雄人物,他们有的人被人们铭记在心,有的人却战死沙场连自己的名字都没留下……想到这,我的眼角湿润了,一滴泪水霎那间滑过我的脸颊。</p><p> “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歌曲已完结,我的眼睛缓缓睁开,脸上满是泪痕。周围异常安静,但我的内心却像坐了过山车一样久久不能平静。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p> <p> 家国太下</p><p> 七(8)班胡雨涵</p><p> 中华上下五千年,爱国者成千上万;陆游在《示儿》中写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吟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么,什么是家国天下?</p><p> 家国天下是屈原的壮志难酬,为国忧愤。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主张联合抗秦。但是屈原遭到旧贵族的诬陷,被流放江南。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每天在汩罗江边诵读文章。有一天,他摸了摸自己的白发说:“我老了,不能再为楚国做贡献了,那活着也没用啊”。于是,他怀着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投江自尽。我仿佛看见屈原站在汨罗江边,白发飘飘,眼神里流露出不舍和感慨。他对国家的爱,是无私的,哪怕被诬陷,也想再为国做点什么。试想,有几位像他这样的爱国者?</p><p> 家国天下是少年周恩来的年少有志。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修身课上,魏校长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句话,也一直响在周恩来的心上。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为国不辞劳苦,毫无私心。在总理去世后,他的银行账户却没有一分钱。这,就是家国天下!</p><p> 家国天下,古往今来,多少人用行动诠释了这个词。我们青少年,更要家国天下,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家国天下</p><p> 七(8)班王嘉豪</p><p> “爱祖国高于一切”,这是波兰作曲家肖邦的名言。在我们青少年心中应该要有和必须有的一种情怀,那就是爱国情怀。</p><p>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求学。一次校长问大家为什么读书呀?周恩来慷慨激昂的答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年近十二三岁的周恩来在那个食不饱腹的年代竞有如此大的抱负和胸怀,周恩来不仅说出来了,而且还做到了,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p> 小小年纪的周恩来就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他深深的知道只有用知识才能拯救中国。想让中华民族变得更加强大,不受别国的欺凌,唯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周恩来热爱祖国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青少年学习。</p><p>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志向是我们青少年实现中国梦的航标。我们要把自己的志向同祖国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家富强的责任在我们这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肩上。我们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民族复兴的源泉。我们要增强爱国情怀,要有民族复兴的责任感。我们青少年也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p><p> 读书,努力读书,像周恩来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腾达而读书,为祖国之强盛而读书。</p><p> 心怀家国,努力学习,让我们成为祖国之栋梁,民族之脊梁,让那些曾经嘲笑过我们,欺凌过我们的国家从此以后对中国仰望。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我们不负韶华,任重道远。</p> <p> 家国天下</p><p> 七(8)班付雨彤</p><p> 在学习了“天下国家”这个综合性学习之后,我十分敬佩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他们都为自己的国家作出了贡献。他们的爱国事迹令我感动不已。</p><p> 岳飞是抗金名将,北伐时从金军手里收复了许多失地,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等不可战胜的神话。致使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我却哀于他的结局,多么优秀的一位爱国英雄,却在快要实现报国愿望时,被宋高宗这个自私的皇帝用十二道金牌召回,被秦桧等无耻小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可敬啊,一位“精忠报国”的英雄;可惜啊,自私胆小的皇帝、贪婪的权臣。他的“精忠报国”源于他母亲的教育,他的“精忠报国”践于他自己的行动。他爱国的精神和行动,将永被人们、被历史铭记。</p><p>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的爱国事迹也同样使我十分感动。他一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就放弃美国的金钱和地位,准备回国,美国却不同意,他们先是谎称钱学森准备带回国的文件中有重要机密,接着便关押了他,折磨他,放出他后又监视他的一切活动……但这从未打消过钱学森回国的念头。终于,他回来了。当他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时,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我读到这里时,眼睛已经湿润,是什么使他受尽折磨依然想要回到祖国?是爱国之情啊,是他无时无刻不记着他是中国人。爱国使他放弃了美国的金钱、荣誉、地位和优越的生活,爱国使他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爱国使他放弃了美国的荣誉,助推了中国的发展。我想,祖国的发展和进步是他最想看到的。钱学森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作出贡献,报答祖国母亲对我们的哺育之恩。</p><p>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促使白衣天使和其他工作人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奔走在“战场”上的不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吗?这些白衣战士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不计生死,与死神竞争,用他们精湛的医术将一个个病人的生命挽回,有的医生因为感染病毒过度劳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爱国不分职业,不分方式,它可以体现在语言中,行动里,体现在对国家作出的大大小小的贡献里。</p><p> 爱国,体现出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我想,世界上不能缺少爱国这种情感,它是一个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p> <p> 家国天下</p><p> 七(8)周宇强</p><p> 1140年,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各地区,并粉碎了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正当岳飞所向披靡,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强令岳飞班师,并在不久后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杀死了岳飞。</p><p> 为什么在重文轻武,压根就没有战胜金人的希望的宋代,岳飞能够奋起抗战呢?没错,是爱国的力量!</p><p> “爱国”、“国家”、“人民”,这些词语,人人都会说,人人都知道。可人们仅仅是会说、知道,屈指一算,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做到“爱国”呢?</p><p> 什么是“爱国”呢?有的人说给国家捐钱就是爱国;有的人说为了国家战死沙场就是爱国;有的人说当医生,救治国人就是爱国。其实,只要怀着一颗爱国的心,做着帮助国家、人民的事,哪怕是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这些就都是爱国。</p><p> 为什么要爱国呢?这个问题,我也没有肯定的回答。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民族意识,也许是家庭环境的熏陶,也许是学校的教导……但真正爱国的人,是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的。</p><p> 爱国,是一件简单且是国人有义务去做的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可以得到金钱,也不是因为可以得到名气,因为我们的祖国生下了我们,哺育了我们,而我们就不能够无动于衷。</p><p> “家国天下”就是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就是每一个公民需要关心,需要为之工作、奉献的一个神圣的概念,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为了这个国家有一份担当。</p><p> “我和我的祖,一刻也不能分割”。</p> <p>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国爱国人士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用实际行动热爱祖国。</p><p> 我们都是平凡人,但陆游说得好“位卑未敢忘忧国”。让我们在孩子心里种下爱国的种子,勤于浇水施肥,让它日后长成参天大树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