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全民齐心努力,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我们依然不能松懈。为使学生、家长、教师在接下来居家学习工作的一段时间能继续得到有效的心理防护和各自成长,每天拥有好心情,我校作出以下指引: <h1><font color="#ed2308">学生篇</font></h1> 1、科学认识疫情,不过分恐慌,也不盲目乐观。有节制地关注必要的信息,避免过多关注疫情信息消耗自己大量的心理资源。<div>2、享受悠闲乐趣活动,更好地与情绪相处。比如下棋、看书、烹饪、学习一种新的技能等。做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完成后会有成就感以增添乐趣,例如拼一个乐高、做一道从未做过的菜、做小发明等。在活动中我们会产生忘我的体验,不仅可以减少焦虑,还能提高假期生活质量。</div> 3.保持人际联络。如果你和家人住在一起,那么可以借此机会享受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增进关系,可以和家人商量一个共同的时间,每天利用这个时间进行家庭共同分享会和亲子活动。对于其他亲朋好友,我们可以通过微信、电话、视频等方式进行沟通。无论关心他人,还是感到被关心,我们都会感到不孤单,从连接中获得能量。<br> 4、接纳情绪、缓解焦虑。接纳属于自己独特的情绪,每个人由于年龄、所处环境、身心健康程度和受教育程度不同,应对疫情的反应也不同,有人反应轻微,有人较重,这都属于正常的。如果你感到焦虑,可以跟着最后面的视频来进行调节哦。<br>5、规律生活,找回生活掌控感。在家也要按时起床睡觉、按时吃饭,注意营养均衡。<br>6、做好自身防护,保障自身安全,正确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通风,勤洗手。 7、预防过度用眼,保护眼睛。上网课我们需要用到电子产品,最好选用屏幕较大的电子产品。我们还可以使用“20-20-20”法则来保护眼睛,就是没看20分钟电子产品,让眼睛看20英尺(相当于6米)外约20秒时间;保持室内光线充足,尽量每天接触自然光60分钟以上,在阳台上目浴阳光远眺;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习惯,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胸前与桌子间隔一拳,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握笔手指与笔尖一寸:注意每节网课间隔休息15分钟,洗干净手后做眼保健操。 <h1><font color="#ed2308">家长篇</font></h1> 1、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进行自我心理状况观察。觉察自身的睡眠、食欲、情绪、兴趣、社交等方面是否发生明显的变化。<div>2、保持规律的日常作息,为居家生活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可以阅读、居家运动和做菜等,让生活变得有意义又充实。</div><div>3、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沉着冷静地传递正确信息,有序的规律生活,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安慰和支持。</div> 4、为孩子做好生活安排。一、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目前孩子们正在上网课学习中,家长可以结合学校安排的学习科目和时间给孩子设置固定的学习时间和作业时间。此外,也可以结合孩子的学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充实学习基础。二、合理作息时间,虽然孩子在家学习,但也不能随意,应做到与正式上学时的作息时间一样。三、合理安排休闲时间,在学习之余,引导借助信息手段孩子保持正常的社交活动,和朋友聊聊天,分享一天下来的感受和收获。鼓励孩子做一下自己感兴趣的课外活动。 5、营造宽松的氛围,选择与孩子分享轻松积极的资源,并且与孩子玩在一起。通过一些亲子游戏或家庭活动和孩子打成一片,增进彼此的感情,也可以在游戏中读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积极的引导。推荐一下集中互动游戏:<br>*美食制作:亲子共同学习制作美食,例如饺子。面包、蛋糕或一道新菜式。<br>*绘画游戏:用绘画作为工具,绘画接龙,互涂鸦讲故事。<br>*诗词游戏:参照央视节目《诗词大会》的飞花令。<br>*艺术创作:在家可以自行编剧本,自导自演小剧场。<br>6、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反应。每个人在面对危机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身心反应。当家长觉察到孩子有可能由压力引起的身心应激反应时,应及时安抚孩子,帮助孩子放松情绪,或者转移注意力。 <h1><font color="#ed2308">教师篇</font></h1> 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教师的工作模式和环境改变,工作压力明显增加。在压力下教师群体的认知、情绪、行为等都受到影响。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和疏导。<div>1、接纳情绪,积极应对。当觉察到自己有不良情绪时。我们可以温柔又幽默地提醒自己,我们能产生这样的情绪,显示了我丰富的情感,表明我对疫情警惕和重视,我允许你的存在,但不能影响我的健康,我要调节一下。</div> 2、转移注意力,做自己喜欢的事。例如听歌。看电影、去制作一道美食,或者和朋友聊天。<br>3、调整思维,积极认知。从“我不想要”(消极视觉)转变为“我想要”(积极视觉),试着思考这件事能给你带来什么积极的影响。<br>4、保持希望,关注当下。你可以尝试每天用卡片或者笔记本写下你感到快乐的三件事,把他们放在你经常看到的地方,当你情绪不佳的时候,读读它们,回想当时的感受,也会给你带来力量。 5、放松心情,收获健康。当我们感到压力跟大的时候,不妨向家里人说说心里话,获得他们的理解、鼓励和支持。还可以通过一些放松技巧进行身心放松,例如呼吸方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等。 呼吸放松法 肌肉放松法 想象放松法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如需心理援助,请看以下指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我省、我市及各区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和网络服务平台指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需要进行相关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师生可拨打热线电话或者登录微信、QQ号寻求帮助,联系方式和值班时间如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1.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电话:18011959205,服务时间:每天9:00-18:00。</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2.华南师范大学微信端网络辅导,微信端添加微信号:18011959205,服务时间:每天9:00-21:00。</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3.佛山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757-82667888。</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4.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心理援助服务:添加QQ号(438771854),服务时间:每天9:00到11:00开通预约,15:00点到17:00老师进行在线回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5.禅城区心理援助服务:添加QQ号(3183812753),接受文字与语音形式的留言或在线咨询,服务时间:每天9:00-11:00,14:30-17:00(周六日无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6.南海区心理援助热线:13380281314 (微信同号),服务时间:8:30-12:00,14:00-17:00 ,19:00-20:30。</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7.顺德区心理援助热线:0757-22211555,服务时间:每天8:00—22:00。</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8.高明区心理援助热线:18575859543,服务时间:9:00--11:30,15:00-17:00。</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9.三水区心理援助热线:0757-87910399,服务时间:每天 9:00-12:00 ,14:30-17:30。</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10.我校心理辅导(QQ在线辅导/邮箱留言,电话)心理老师:梁老师,QQ:429356710;邮箱:429356710@qq.com。电话:13926221982.接待时间:9:00—11:30;14:30—17:00。</span></p> 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让我们一起守望相助,共待春暖花开! <p>注:本节图片、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只做本次教学使用,不做商业或其他用途。侵删歉。</p> <p>撰稿:梁颖心</p><p>编辑:梁颖心</p><p>审核:陈方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