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导聊教育:梁老师亲子案例分享

日出之光

<p>更多两性关系、家庭教育、个人成长内容,敬请关注自动自发商学院,请扫下方图片二维码[玫瑰][玫瑰][玫瑰]</p><p>适合人群:未婚男女;已婚男女;公公婆婆;家长老师;机构校长等等</p> <p>2020.3.12 VIP会员梁老师直播《疫情在家的感悟—亲子沟通》心得体会:</p><p>🌟案例一分享:</p><p>在家中,父亲问儿子:“儿子,进入大学了,考研有没有准备好呢?”</p><p>儿子回答:“嗯,嗯,我知道,我知道。”</p><p>父亲问了2,3次,儿子答复都一样。母亲在旁边默默的听着,思考着......</p><p>母亲对儿子说:“儿子,还记得你上高二那个时候嘛?妈妈每天都陪着你,学习真的很辛苦,可你从班上的倒数冲到了全班前几,妈妈真是觉得你太优秀了……”</p><p>儿子静静地听了说:“其实也没什么......”母亲接着说:“儿子,妈妈觉得现在到大学了,学习压力一定更大,学好这么多科也是更不容易。”儿子说:“也还好,只要用点心,其他科目都应该有一个还可以为的分数,就是在数学的高函数确实有些难度……”母亲说:“嗯 看看怎么才能克服呢,找人补习...... 我跟你开玩笑呢!” 儿子说:“之前的交的补习的钱没有用完的话,这次暑假我先出去旅游玩好了,回来就专门把这块补一补,应该没有问题……”</p><p>🌻总结:</p><p>母亲从一开始看到了父亲对孩子的期待,看到了孩子语言背后的真相。母亲温暖的关怀语言,借由赞扬孩子曾经得到的荣耀,再次让孩子找到曾经的那份坚持,最终自己找到方法,找回了自信。母亲从接纳—认同—相信—引导—结果 整个过程完美呈现演绎!点醒家长认知:能力是信心与决心的产物!相信自己!相信孩子!父母做一个有智慧,引领的家长!把行为交给孩子,会成就一个思维模式,绽放的孩子!</p> <p>🌟案例分享二:</p><p>孩子读高二,每天玩手机到凌晨,说他不听,母亲每次进到房间就是各个角落的寻找手机,指责,唠叨,定义孩子。隔几天都会有争吵。</p><p>学了自动自发三天课程,回家后做出决定:</p><p>孩子的手机被老师没收了,母亲对孩子说:“儿子,妈妈每天看着你背着重重的书包,去学校学习一天,确实是很累,很辛苦。妈妈现在真的能感受到了,因为妈妈做得不好,所以找黄导学习了三天的课程,学完脚都肿了……感受到学习不是件容易的事!妈妈之前没有理解你,指责你,是妈妈太不懂你了。妈妈决定给你买一部新手机,妈妈相信你用手机也不只是为了玩游戏,还可以查资料,了解更多的信息......。”</p><p>儿子听了,惊异地看着母亲说:“妈妈 ,你真是说了一句实在的话!”&nbsp;</p><p>后来,儿子拿到手机并没有像父母期待的那样掌控好玩手机的时间,母亲做了这些举动:</p><p>晚上时间凌晨一点、凌晨两点、凌晨四点,都看到孩子房间灯是开着的。母亲没有指责,没有唠叨。一点,母亲对着房门跟儿子温柔地说:“儿子,时间有些晚了,你这眼睛可要注意呀,妈妈很爱你,担心你明天很辛苦,早点睡吧!” 两点,母亲又轻轻地说:“儿子,太晚了,身体会受不了,早点睡吧!”四点,房门没有关,母亲再次轻轻地敲门走进了房间,对儿子关怀的说:“时间已经四点了,睡不了一点时间就天亮了,你肚子应该饿了吧,妈妈去给你煮点吃的....... ”这时儿子去洗了一个澡,想清醒精神一下,母亲说:“吃了你就好好的睡一觉,今天就不去上学了……”母亲为了不打扰孩子睡觉,平时都是在家洗刷倒腾,为了不吵到儿子,这个冬天的大早上在外面晃悠。等儿子醒来没有看到妈妈才得知妈妈为了不吵到自己一直在外面。儿子此时再次感受到了妈妈的关怀。</p><p>🌻总结:</p><p>母亲一次又一次的经由自己的爱,相信的发心,给了孩子无限温暖。母亲做到了就是心里拄着一份信念:我做不到,有人相信我能做到!那就是黄导,我相信他! 所以相信别人也是一种能力!要做一个看见爱,感知爱的能力的父母!给孩子方向,不给方法,做好引领!</p><p>对着儿子赞许爸爸说:“孩子你看你爸爸,现在除了不会生孩子,其他样样都能做!”父亲说:“以前从来没有听你这么说话” 母亲说:“以前我是有眼不识泰山呀!”全家人都笑得开心了😃</p><p>🌻总结:</p><p>人们常说别家的老王,别家的小明同学,其实优秀的老公和孩子都在我们自己家里!只要我们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就有“慧眼识真猴的功力”😄</p><p><br></p> <p>感谢智慧魅力的梁老师自身家人真实案例的干货分享剖析,实用落地,接地气,我们做父母的受益匪浅,也让我们跟着黄导学习自动自发家庭教育理念更加坚信。感恩平台黄导,王总,梁老师,感恩自己,感恩生命的遇见[愉快][玫瑰][玫瑰][玫瑰]</p>

儿子

母亲

妈妈

孩子

玫瑰

相信

自动自发

学习

老师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