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时间的脚步那么快,加紧了步伐仍觉得赶不上。虽然疫情期间我们都一样忙碌和辛苦,但更多的是充实与幸福。疫情虽然带给我们众多的不便,但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瞬瞬无法抹去的记忆。不管酸甜苦辣,“战场”上都留下我们拼搏过的足迹,胜利终将属于努力奋斗的人!</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u>省院活动 开阔思路 提供借鉴</u></i></b></p> <p> 3月12日上午9:00—11:00,高中历史学科省教研工作研讨会如期举行。在省高中历史教研员赵赢老师的主持下,会议围绕四个议题展开。即:1、疫情对教学计划影响及措施。2、复学后教学工作如何开展?3、疫情对历史学科高考复习的影响及预案。4、教研员如何帮助学校和老师形成疫情控制背景中工作计划和安排?各地区教研员纷纷进行了汇报、发言与交流。这次会议为我们在疫情期间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开阔了思路,提供了借鉴。辽源地区也在会上作了详细的汇报、发言与交流。</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u>视导听课 汲取经验 改进不足</u></i></b></p> <p> 根据辽源市教师研修院疫情期间教研工作要点要求,本阶段教研员的主要工作是以“研究、指导、服务、培训、管理”为宗旨,全力指导服务于基层学校的网络教学工作。教研员通过网络深入基层学校进行听课指导,开展网络视导工作。从3月2日开始,作为高中历史学科教研员,我共加入全市网络授课班级群60多个。截止3月13日,我通过网络(包括空中课堂、“钉钉”课堂直播、直播回放、视频会议、YY直播、抖音直播等)方式,深入高中七所学校各年段,进行视导听课共计30余节。</p> <p> 通过听课、交流、调研。看到了很多好的做法,也发现了一些不足。</p><p><b><i>经验:</i></b></p><p>1、充分发挥互动面板与连麦的沟通作用不断启发学生思考与学生进行互动,监督学生网上听课状态。</p><p>2、充分利用云课堂与家校本进行定时测验。利用视频会议及晚上联系家长监考的方式进行天测、周考等做法,加强听课效果的检测与巩固,并对学生的听课状态做及时了解与反馈。</p><p>3、加强集备,调整疫情期间网上授课内容的梳理与整合,突出重点。</p><p>4、精心设计导学案及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预习。</p><p>5、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先通过微课初步掌握简单知识,然后教师再对重难知识点进行进一步梳理、归纳,重点讲解。使学生着重听课,有的放矢。</p><p>6、加强习题与作业的批改。易错难答的习题课上讲。其余讲解逐一录入微信群,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有选择去收听解决。</p> <p><b style="font-size: 18px;"><i>不足:</i></b></p><p>1、教师讲的多,学生探究思考交流少。</p><p>2、授课内容与习题讲解与线下授课相同,没有根据网络教学需要做选择性处理。</p><p>3、授课语言不够精炼规范。</p><p>4、由于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接受能力不同,语速过快,不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p> <p><b><i>建议:</i></b></p><p>1、疫情期间,可以有选择性地调整设计教学内容。基于学生通过网课把重点知识学懂学会为前提,来梳理教材内容,设计课堂教学。</p><p>2、通过网络直播授课,我们在成为主播的同时,更应该成为网上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和引领者。</p><p>3、网上授课,在重点知识讲解任务完成后,一定要有归纳小结,让学生清楚知道该掌握的内容。</p><p>4、语速要适中,语言应精炼。</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u>分享交流 源源不断 学无止境</u></i></b></p> <p> 钟南山院士笑了,证明春天已经来临,希望已经发芽!眺望未来,做好当下,愿下一个疫周,我们依然收获满满。辽源市全体高中历史人共同努力,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