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一、组织领导棒棒哒</b> <h5>2020年2月2日,正月初九。远远地,街角处的高音喇叭反复播报着疫情防控须知:“请各位市民不要聚集,不要串门。确实需要出门,请佩戴口罩……”虽然马上就到立春节气,天气依然寒冷,阴郁的天空如同严峻疫情下人们的心情一样。昨天晚上看新闻,全国新冠病毒确诊病例依然在上升,各地都实行了交通管制,西乡县也不例外。楼下的店铺家家关门闭户,昔日车水马龙的梅苑路十分空旷,除了静默的幢幢大楼,看不见人影,听不见车声。这疫情,什么时候才能解除呢?</h5> <h5>不知今天又是什么情况,是否好转了?我拿起手机,准备浏览当天疫情播报,发现学校群有新消息,仔细阅读,原来是根据上级“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要求,城北小学承担了全县四年级课程的网络教学,学校号召老师们根据条件自愿报名参加。看见同事纷纷报名,我急忙回复:算我一个。</h5> <h5>这网课会是什么样子呢?我十分好奇。2月5日,副校长娟子拉我加入了学校网课群,小英,春艳,永刚……伙伴们都在!呀,朱校长也在这里,书记小勇、副校长金千和隆珍、还有各科室主任们,全都在群里。哈,可真是少长咸集,群贤毕至。看来,这网课将是群策群力的结果了。</h5> <h5>果不其然,晚上,测试网络效果时,我看见直播室里电教中心工作人员和学校领导在调试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设备是网课顺利的基本保证。看着他们戴着口罩的忙碌身影,听见他们隔着口罩互相交流,敬意油然而生:疫情严峻,天气寒冷,他们如此,为谁辛苦为谁忙?</h5> <h5>学校的组织安排很是严密。反复了解报名老师的身体情况,将上课内容以及时间提前五六天在群里公布。为了保证上课质量,要求所有上课老师提前两天进行试讲磨课,相关教师看课议课,上课教师集思广益,修改教学设计后再正式上课。分管领导一再提醒大家:学校所有角落都做到了每日消杀,到校上课要注意尽量减少接触,保持距离;私人物品也要注意酒精消毒。假期里我两次到校上课,进校门时执勤保安戴着口罩,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物品消毒,整个过程一丝不苟。所用物品都提醒消毒。</h5> <h5>3月2日,全体教师正式上班。前一天下午,我收到了学校通知:“进校门时需测量体温进行登记,请各教职工人与人间隔1.5米以上的距离,有序排队,以免造成校门口拥堵。到校后请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不要近距离接触,教职工到校后先对教师办公室进行清扫消毒。学校暂不提供早、午餐,请老师们自行解决。”早晨到校,只见校门口摆放着好几张桌子,老师们分年级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值周领导在一边注意看着,提醒老师们彼此之间保持距离。</h5> <h5>网课直播室外看见了朱校长,呵,即便隔着口罩,也能感受到他不失和蔼的威严。他站在教室外的走廊里,正在和分管教学和安全的校领导说着什么,隐隐听见“……必须落实消毒……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是啊,疫情当前,在每一个上课教师的背后,有着整个学校在做坚强后盾。没有领导的精心组织、同事员工的默默支持,怎能有讲台上的信息十足,激情澎湃?</h5> <h5>听学校保安说,这段时间学校领导们很忙,差不多从2月初开始天天上班,几乎没休息过。是的,我们学校的领导都是好样的,平时工作身先士卒,这种时候更是冲锋在前:协助社区调查摸排信息,走家访户进行调查,校长们带队在前;网课直播,领导们个个参加。有这样率先垂范的领导班子,学校老师们当然会齐心协力,共抗疫情!</h5> <b>二、如此主任谁不夸?</b> <h5>“三位主任,那我走呀。你们也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啊。”上完课的小强老师整理完教具,戴上口罩准备离开。刚娃子点点头,双眼紧盯着屏幕,依然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波波和琴妹子抬起头,笑着说:“辛苦了,孙老师。”</h5> <h5>“你们辛苦!你们……”小强平时话就极少,这时一激动更是说不出来了。</h5> <h5>“就是,真正辛苦的,是你们呀!从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到现在,将近一个月了,你们一直坚守岗位,为大家服务,真的辛苦。”我接过小孙的话,真诚地说道。我看见,小强口罩上方的眼睛里,也饱含着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h5> <h5>“就是,你们是城北小学的‘万人迷’!”大斌老师笑嘻嘻地打趣道。大家都哈哈笑起来。</h5> <h5>他们是我多年的同事,可爱的小伙伴,比我年轻许多。“刚娃子”是学校的信息处主任,电脑专家;“琴妹子”,校教研室主任,教学研究领军人物;“波波”呢,安保主任,省教学能手。这段时间,他们在学校为老师们的网课做指导和服务。小强和大斌两位老师是来磨课的,我打扫完教室卫生,特意过来看望他们。</h5> <h5>他们又开始了忙碌。刚娃子指导大斌使用设备,波波继续和琴妹子说老师们上课用具消毒的事情。我在门口默默看着,这段时间,他们几乎天天呆在学校,保证安全,调试设备,保证网课的顺利开展。往日的各种培训活动,教学工作,他们也是这样热情真诚,老师们逗趣称他们“万人迷”,可真是恰如其分。这样德才兼备又能尽心尽力为大家服务的主任,谁不喜欢?</h5> <h5>我想起了自己那天来校磨课的情景……</h5> <h5>那是2月10日中午,早春的阳光依然带着寒意,街上依旧宁静,人行道上只有三两个身影。宽阔的北环路宛如褪色的水墨画,在料峭的春风里显得苍凉而空旷。</h5> <h5>校园里十分寂静,值班保安热情的笑脸还是那么暖人。走进备课准备室,刚娃子他们显然已经在那里呆了很久了。一个假期没见面,大家都很亲热,却又保持着距离,这是疫情防控所需。隔着口罩,依然能感受到彼此的热情。</h5> <h5>寒暄了一阵,听见前一节网络直播已经下课,我们走进教室,小梅老师看见我们,顾不上打招呼,就激动地说着自己上课的感受:“这种没有学生在场的课,可真是个挑战!总是想知道学生掌握了没有……”她一边忙着整理自己的教具,一边眉飞色舞地讲着:“不过,我自己感觉还不错!比我预测得好!幸亏有你们呀……”</h5> <h5>“哪里,都是你自己认真备课的结果。”教导主任婷妹子笑嘻嘻地看着她,提醒她戴上口罩再走。我开始为上课做准备,他们守在一边服务。擦黑板,拷贝课件,粘贴田字格,不等我动手,他们已经全都做好。话筒有些重,握在手里冰凉冰凉的。我一边测试话筒音量和位置,一边随口说道:“这个好重啊,时间久了估计会累 。”“你试试这个。”刚娃子递过来一个耳麦。我正要接,琴妹子连声阻止:“别急别急,这个还没消毒。”说着,拿起了一旁的酒精瓶。我忍不住笑了,他们也笑了。</h5> <h5>于是,耳麦在刚娃子的手上被酒精擦拭了一遍。“这样再调整一下更好。”婷妹子一边给我调整耳麦位置,一边把我的头发拨弄整齐。然后,退后几步,冲我举起大拇指:“很漂亮!美美哒!”我不觉笑了,跟他们在一起真是好,我觉得自己充满了活力。</h5> <h5>上课还有一会儿,我在黑板上练写粉笔字寻找感觉——将近一个月没写粉笔字了。写完退后几步正在查看,琴妹子笑着说:“周姐姐的字,整体有些往右上角斜一点儿。”呀,可不是!这是我自己屡屡提醒需要注意的。我感激地冲她笑笑,她却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知道,给同事提建议是需要勇气的,不是出于真诚,谁会开口呢?</h5> <h5>再次测试课件,我无意中一回头,惊住了:黑板上,刚娃子粘贴的田字格简直是艺术品!透明胶带方方正正贴在田字格四个角上,十分美观。这个刚娃子,做什么都力求完美。黑板擦在黑板上留下白色擦痕,我们习以为常。他却拿起抹布,把那些粉痕用力擦去,直到整面黑板一片漆黑,没有一点儿杂色。我感激地了看他,没说什么。多年的同事也是老朋友了,说谢,似乎突兀而生分了。</h5> <h5>正准备上课,突然安静了下来——设备运作的声音没有了,屏幕也一片漆黑。“坏了,停电了。”婷妹子有些着急。然后,他们三人分别打电话找人询问,确定是停电还是电路故障。</h5> <h5>上课的教室有些冷,我到校门口去晒太阳,他们忙着联系人维修电路。不到半小时,电正常了,他们调试好设备,我开始上课。</h5> <h5>一个小时很快过去,走出上课教室,琴妹子一边给我举起大拇指,一边邀请我去旁边的备课准备室吃方便面。“我已经多年不吃那了,”话刚要出口我忙收住了,刚娃子正抱着一桶方便面吃得香呢!习惯跟他们逗趣的我,突然觉得有些沉重。记得刚娃子选聘到学校时,还是毛头小伙,羞涩腼腆。现在,曾经浓密的黑发少了一些,眼睛也近视了。记得以前他的视力是极好的。</h5> <h5>琴妹子说等老师们上完课,她回家吃,现在不饿。正说着她的电话响了,似乎是家人询问她回家吃饭的时间。春日的暖阳透过教室的玻璃窗照在她脸上,我看见那笑脸是那么单纯美好,是那般青春可人,光彩照人。</h5> <h5>“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可爱的主任们,有你们这样的花儿为大家“报春”,我们的教育事业,定会是生机盎然春满园!</h5> <b>三、“网红”老师顶呱呱</b> <h5>“可爱的孩子们,你们一定想到了很多词语是不是啊?你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举起你们的一双双小手。是呀,如果老师有一双顺风耳、一对千里眼,那该多好!你们看,老师想到的这些词语,跟你想的一样吗?”……</h5> <h5>看着屏幕上义明老师认真可爱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又笑。你看他,三十来岁的汉子,一上讲台,那神态就像个小娃娃一样单纯天真,讲课呢,又像个老教师一样耐心认真,不急不躁。这样尽职尽责、循循善诱的老师,孩子们喜欢,看课的过程中,网课群的老师们也赞声不断。</h5> <h5>我们这位义明老师,是学校第一个运用网络直播设备开始试讲的。那几天,正是疫情紧张之时,又是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上课,大家都有些紧张和新奇,他自告奋勇第一个尝试。看着屏幕上的他,我想到平日里他也是一团霭然和气,几乎没见他有过怨忧之色。他的工作担子也不轻,语文老师,管理学校营养餐,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而他,从未有过怨言,总是满面春风,步履匆匆。呵,义明老师,好一朵迎春花儿!</h5> <h5>呀,我们的波波主任,不愧为“万人迷”,看,直播中的他正在给孩子们介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常识,庄重严肃又不失幽默风趣,时而一板一眼像央视新闻播报,时而生动明快如潺潺溪流:“这个病毒呀,他非常狡猾……”哈,我想起他做安全知识培训的场景。身材魁梧宛若青松,浓眉大眼自带威仪,他一上主席台便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语言通俗易懂又生动幽默,孩子们听得十分认真。青松气质的波波主任,给你点个赞!</h5> <h5>婷妹子在进行数学直播前的试讲。镜头里的她端庄妩媚,大气又不失温柔。当年的青涩少女,现在已经成长为教学一线的名师。听着她条理清晰的讲解,我欣慰又自豪:这可是我曾经带过的实习生啊!那时,我便认定她这样“又红又专”的好姑娘肯定能成大才。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数学教师,更是一位优秀的教导主任。婷婷,加油!</h5> <h5>春艳,连上几节课,你累么?热爱运动就是好!听你声音中气十足,就知道你肯定拿得下来!热情真诚的你“临阵受命”却毫不推脱,屏幕上的你从容不迫、娓娓道来,背后,该付出了多少心力?</h5> <h5>红艳,是刚招聘到学校不多久的音乐专职教师。小姑娘真可爱!明亮的眼睛顾盼有神,娇美的面容一直带着微笑,就像她教的这首歌:“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我忍不住在网课留言区飞快地写下一句话:“老师,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h5> <h5>涛子的体育课让我很好奇:那么长的胳膊那么长的腿,胳膊一伸腿一抬,讲台太小了吧?那样高大的身躯,广阔的操场绿茵茵的球场才是你更为广阔的舞台呀!看着手机屏幕上的他,一种敬意在内心升起。他站在讲台一侧,认认真真地讲解示范,从分解动作到整节体操,教得一丝不苟。看着看着,我不觉也站起来跟着做。涛子,好样的!希望屏幕前的孩子们,都能认认真真地跟你一块儿做操!</h5> <h5>还有她们,我们美丽的英语老师,课堂真是吸引人!从教具的准备到课件的设计,看得出来花了许多心思。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教室里讲课,想象自己是面对着一个个鲜花般的孩子,去预设他们可能存在的疑惑,想法设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亲爱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h5> <h5>有朋友在微信里说,停课不停教,让他们做家长的松了口气,十分感谢老师的付出,孩子们在手机和电脑上看见老师讲课十分激动,想上学了。</h5> <h5>坐在书桌前,看着电脑屏幕上认真上课的同事那可爱的面容,“最可爱的人”这个词语突然浮现脑海——我们的老师,在疫情紧张之时,只要工作需要,马上停止休假,挺身而出:社区里走家访户调查摸排,汇总信息;班上孩子身体状况,天天了解;停课不停教,老师们马上投入网络直播课堂……只要家乡建设需要,无论是控辍保学,教育扶贫,还是各种特殊时期,2003年SARS,2008年地震,以及甲型H1N1流感、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等等,我们的老师总是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敢于担当,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在2020这场全民战“役”中,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当然伟大,各行各业所有劳动者都应该尽职尽责、冲锋陷阵。我们可爱的老师们甘愿冒着风险尽一己之能,全心全意服务教育,也是英雄壮举,可歌可泣。</h5> <h5>我亲爱的老师们,有你们,真好!这个世界因你们,更好!</h5> <b>四、网络研讨效果佳</b> <h5>“怎么样啊?都听得清楚吧?……好,都到齐了,我们现在开始吧!……”2月6日下午一点,副校长娟子发起了语音会议,群里的语文老师们开始了看课后的评议交流。</h5> <h5>听见彼此的声音大家都很开心,简单问候之后便开始了议课。这与以前的评课理念完全不同:评课,居高临下之感,评得对与错,被评者只能听着;而议课,则是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指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大家一起研讨,上课教师可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h5> <h5>义明老师的声音永远带着笑意,他先把自己的教学设想简述了一遍,接着谈了自己课后的反思。这直播课是针对全县四年级的小学生,怎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学好?大家根据他的试讲课,开始了讨论。</h5> <h5>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很快过去。告别时,参与评议的老师都在感谢义明,是呀,因为他的尝试,我们知道了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直播室的黑板不带磁性,生字教学做示范用的田字格需要用透明胶带粘贴固定;教师板书时不能太靠左边,摄像头拍不到,学生看不见……而同伴们真诚的建议,也让他知道了自己课堂需要改进的地方。</h5> <h5>接下来,是数学和英语组老师的研讨。我打开群文件仔细一看,给我安排的上课内容是《清平乐·村居》,辛弃疾的一首词。磨课时间在10号,还有3天,今天把手头的这点活儿画个句号,8号完成设计,9号做课件。</h5> <h5>10号到校试讲完毕,还没走出校门,手机就开始响个不停,我一看,哈,我可爱的同事们,这么心急,已经开始了网络评议。匆匆浏览,突然很感动:疫情如此严峻,依然挡不住一颗颗火热的心!从技术支持到后勤服务,从课前试讲到课后评议,为了上好一节课,很多同事在默默付出。看起来只是为了上好课,而实际上,是对听课的孩子,对千千万万个家庭负责呀!隔着手机屏幕,看着他们热情坦诚的话语,我的眼前浮现出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容。使用又粗又大黑体字的,是性情爽直、课堂上眉飞色舞的波波;纤细的宋体字、语言委婉的,是黄鹂……这个,发言时老喜欢先发“哈哈”两字的,就是大斌了——我曾经戏谑他太高了,他哈哈大笑:那我每次看见你都蹲下走路好不好?……</h5> <h5>自从2月5日学校建起网课教师交流群到今天,28天了,几乎没有停止过研讨,除了周末,因为设备和人都需要休息休息,没有安排老师磨课。</h5> <h5>这28天以来,网络研讨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语音对话,到文字交流;由定时观课,到回放看议。研讨方式越来越自由,效果也越来越好。上课的老师经过这样的磨课,专业水平肯定会提高。</h5> <h5>最为感动的是老师们的“较真”,语文部编版教材对一些经典的老教材甚至古诗词都进行了修订,最近由于情况特殊,老师们只有一本四年级课本轮流使用,网上的电子课本是去年的,跟纸质课本有些细微差别。记得备课之时,我看到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树头新绿未成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上小学到当老师几十年了,课本上一直是“树头花落未成阴”呀?这图片,拍得对么?打电话让义明再拍下册新课本照片发群里,他说千真万确,拍的没问题,是教材变了。教材变了?为何变?老师们看课完毕又是一番热烈的讨论,有人马上网上查找相关依据,有人立即查阅教学资料。我从书架上翻找出函授课本《古代文学作品选》,呀,这教材里,就是“树头新绿未成阴”!很快,其他老师找到的资料解答了这一疑惑:花落,新绿也。细思一番,大家也觉得改为“新绿”更妥帖,这样,“未成阴”就更易理解了。好吧,虽然读了这么多年的“树头花落未成阴”,早已是脱口而出的诗句,现在,强迫自己改正过来也不是什么难事!</h5> <h5>像这样的研讨每天都有,为了一个字的读音或是笔画顺序,查阅各种资料;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老师们反复研讨教学方法。大家各抒己见,每个人都在这种真诚的交流中有所收益。每天一听见手机叮叮的消息提示音,我会忍不住微笑:听,春天到了,那些花儿开放啦!</h5> <b>五、尽职家长我敬他</b> <h5>“咱们班的家长真不错!”班主任永刚一边扫地一边对我说,“每天要登记学生体温、汇总学生家庭成员情况,到我统计时家长都在群里发了消息。刚开始有些麻烦,有些家长老忘记,得提醒,后来就好了。……”</h5> <h5>“是,天天回复是麻烦,咱们也不愿意打扰家长,可这是必须做的呀,相信明智的家长都能理解。再说了,这也督促他们关注到孩子的体温变化,对不对?”84消毒水的气味有些刺鼻,我放下手里的抹布,直起身,隔着口罩长呼了一口气。</h5> <h5>是的,班级群每天信息不断,看完直播课,测完孩子体温,家长们都在群里一一回复,十分认真。最让我感动的,是每次批阅完家长发过来的学生作业后,总有一些家长回复:“老师辛苦了!谢谢您。”对于我指出的作业中的问题,多数家长都能督促孩子改正过来。</h5> <h5>一说起学生,话就多了起来,我跟永刚相互聊起那些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家长们:</h5> <h5>小强爸爸每天发过来的作业都是他已经批改过的,就像我给学生批改作业一样,划出错误,打上分数,写上日期。“让人感动的好父亲!小强进步大,你功不可没!”我刚发送消息就收到了他的回复:“惭愧,平时上班忙,对孩子的教育远远不够。辛苦你们了!”</h5> <h5>小霖的父母都是医生,这段时间一定忙坏了。有时作业稍晚点儿发过来,小霖妈妈十分抱歉:“不好意思老师,有点儿忙,孩子的作业早做完了,我才拍下来。打扰您了。”</h5> <h5>英子家庭特殊,长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这是我们最担心的孩子了,怕孩子用手机做别的事情,老人却不知道。没想到,她的奶奶天天督促孩子按时上网课,完成作业。孩子呢,似乎懂事了不少,我看见了她制作的卡片“武汉加油”,心里暖暖的。<br>……</h5> <h5>打扫完教室回到办公室,其他两个班的老师也过来了。聊到网课的事情,调来学校刚半年的智艳老师连连点头,说比她预料的好得多,家长们都在关注着,督促孩子按时上网课学习,班级群里都有回复。天天测量孩子的体温、告知家庭情况发布到班级群的事情,家长都还配合,每天都在做着……正说着,她的手机响了,是外地的家长咨询问题。</h5> <h5>下午,听到的消息更是令人感动:三年级2班的学生家长哈娟女士向学校捐赠人民币2000元,助力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她说,共抗疫情,人人有责。为学校老师和学生做点实事,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为学校的防疫工作和师生们的健康安全做一点事、出一份力。</h5> <h5>站在教室窗前向校园望去,一片春光明媚,生机盎然:垂柳在艳阳下曼舞,香樟树红色的嫩芽在微风中快乐地颤动,不知名的小鸟藏在叶丛里高一声低一声地唱答应和。教学楼上,一行红色大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做四有好老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想:有率先垂范、紧密团结的校领导班子,有“阳光、博爱、严谨、尽责”的教师队伍,有理解教育、支持工作的家长群体,我们一定能够编织一道牢固的安全防护网,全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h5> <h5>走出校园,只见北环路上车辆穿梭。全省交通恢复正常、各单位复工以后,人们似乎轻松了不少,街道上的行人、公路上的车辆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了。校园外,花坛里的蔷薇吐出了新绿,花藤使劲往外探着身子。还有几天便是惊蛰,“麦苗葱绿日融融,柳醒桃萌吐煦风。”可不是么,春阳已灿烂如笑脸。洒水车唱着歌儿开过去了,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公路边的桂花树冒出了许多嫩芽,它们是想念那些可爱的孩子了吗?就在两个月前,每天这里都有一群群孩子像小鸟般说着,笑着,从它们身边经过。我想起了我班上的那六十五朵花儿,我亲爱的孩子们,你们还好么?你们的老师,想你们了……</h5> <h5>手机响起,打开一开,是朋友发来的一首歌:“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我是如此地喜欢她,我们就是中国,我们就是花朵……”我的心跟着那欢快的旋律飞跃起来,看着人行道上匆匆走过的戴着口罩的一个个身影,望着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我坚信:这场众志成城的全民战“役”,必胜!中华大地,很快就会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h5> <h5>西乡县城北小学教师 周永兰 写于2020年3月3日</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