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年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李学兰在朋友圈晒了一组女儿身穿防护服的工作照,表达了对女儿的无限思念和祝福。尽管女儿和丈夫已经很久没有陪在她身边,但是她说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她们一家过得很有意义。</p> <p> 李学兰是街道办事处的一名退休职工,他的女儿张菊是一名白衣天使。腊月二十八,身为共产党员的张菊就递交了驰援武汉的请战书,放下年幼的孩子进行紧张的培训,随时准备出征。</p> <p> 此时省内疫情也在蔓延,确诊人数不断上升。张菊所在的哈尔滨医大肿瘤医院集结18名精干医护人员,组成危重症救治中心医疗队,紧急驰援哈尔滨医大一院群力院区。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张菊屏蔽了母亲的朋友圈,知子莫过于母,李学兰还是猜到了女儿已奔赴抗疫一线。</p> <p> 她在微信中给女儿留言:“爸妈知道你是党员,在疫情面前应该冲锋一线,你舍小家是为了保大家,爸妈支持你,以你为骄傲和自豪,家是你坚强的后盾!”简单的话语就是母亲给女儿的最大支持和鼓励,让她更加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救治工作中。</p> <p> 张菊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专业,良好的家风让她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有一股吃苦耐劳的麻溜劲儿,20岁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目前是哈尔滨医大肿瘤医院内七科病房护士,是从林区走出去的优秀子女。</p> <p> 哈尔滨医大一院群力院区是为了应对疫情临时成立的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收治了来自省内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70多名。张菊不仅对她管理的重症患者完成吸痰,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血液净化等医学处置,每天进行全面监护、全方位的记录生命体征,还要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喂饭、处理排泄物、擦洗身体等。有些老人要上厕所却不好意思开口,但张菊能从患者的表情看出来,主动询问帮助解决,第一时间处理掉排泄物。</p> <p> 看到患者的头发长了,她就找来电推子为患者理发。无微不至的专业护理让每一位病情好转的重患都留下了感激的泪水,不停地鞠躬道谢。</p> <p> 为了节省时间和防护服,张菊每天8个小时不吃东西、不喝水、不上厕所、穿着成人纸尿裤,一天下来防护服被汗水浸湿,脸上被口罩勒坏,粘满创可贴,交班后还要乘车回到市郊的隔离宾馆集中休息,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和家人见面。这一切让李学兰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同时也十分欣慰,她觉得女儿长大了,不再是绕膝撒娇的孩子,有了责任和担当,在祖国危难之际能够挺身而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p> <p> 李学兰的丈夫张向东是一名公安干警,春节期间一直在林场抗击疫情,至今没回家。他每天起早贪晚,战严寒、斗冰雪坚守一线,逐户摸排外地返场人员,及时掌握重点人群流向和健康状况,把好出入口防护关。</p> <p> 她们父女俩放弃了春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舍小家顾大家,在疫情中坚守初心,在防控中担当使命。</p> <p> 细流汇聚江海,小善铸成大爱。是李学兰在后方的默默支持和鼓励,让身为白衣天使的女儿临危不惧,怀揣医者仁心奋战在救治一线;让身为公安干警的丈夫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她们是最美的天使,最伟大的母亲,新时代最可爱的人。</p> <p><br></p><p>供稿 于志华</p><p>制作 赵传莲</p><p>审核 吕明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