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小太阳,天天充满正能量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医

<h3></h3><h3></h3><h3></h3><h3></h3><h3></h3><h3>&nbsp; 我是吴芸,2020年的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根据我市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形势,我所工作的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仙桃市唯一收治新型肺炎确诊患者单位,从年三十开始我所在的康复医学科就陆续有同事去一线支援了。 &nbsp;&nbsp;&nbsp;&nbsp;&nbsp;<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疫情,我每天都在想什么时候会轮到我呢?到时候我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呢?我又能不能胜任工作呢?终于这天很快就来了。</h3><h3> 还记得那是2月1号上午十一点多,下夜班回到家的我刚把自己梳洗完毕,躺在床上打算美美的睡一觉,就接到护士长的电话:护理部通知让你去感染二区找杨主任报道,因为你刚下夜班,所以睡一觉后,下午去报道吧。放下电话的我瞬间思绪万千,但还是抵不过睡意来袭,迷迷糊糊睡着了,等我睡醒后一看时间快四点了,就连忙开始收拾行李,没多久就又接到护士长电话让我立刻去报道, 匆匆忙忙赶到感染二区。<br></h3> <h3></h3><h3></h3><h3></h3><h3>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杨玲主任,周国仙护士长,张泽仪护士长忙碌的身影。打了声招呼后,杨主任就说稍等一下,等报道的人齐了就做岗前培训,没多久,就有同事来给我们详细的讲解:从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到医务通道的行走路线等,并亲自为我们示范,还告诉我们第一次穿着防护服会感觉缺氧,喘气,冒汗等各种不适,我们正在感慨时,周国仙护士长过来了,说孩子们不要怕,你们要想想身后的家人,如果我们不守住这道防线,那让他们都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好自己,尽快的适应环境,服务病人,才能打赢这场仗。杨主任也抽空来为我们加油打气。<br></h3><h3> 第二天我便进入五楼病区开始实战,从熟悉病房的格局,物品的摆放到工作的流程、为每位病人测量生命体征、静脉治疗、发放口服药、一日三餐、打开水等基础的护理,忙碌很快让我暂时忘记了一切不适。但刚刚熟悉后我又被调到了六楼病区,又重头开始,就这这样和战友们每天忙碌着,每天都听到杨主任和各护士长们亲切的询问:宝贝你要什么?乖乖你上几楼?吃饭了吗?脱防护服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每到这时候我都感觉这个大家庭很温暖。脑海里的是大家那隔着口罩都能感觉到的笑容,工作时忙碌的背影,脱下防护服时汗水浸湿的头发和印在脸颊上的深深的勒痕……但在下班后脱下防护服的那一瞬间才是最幸福的时刻。</h3><h3> <br></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 转眼就到了18号,还记得那天中午一点下班,回酒店刚洗漱完了,准备休息,就接到张泽仪护士长的电话说让我立刻去感染四区报道,我一听懵了,什么时候又成立了一个区,但还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报道,原来这个新病区是下午两点,在院领导的指导下仅仅4个小时的时间就诞生的,为的是收一群特殊的新冠病人,报道没多久就陆续开始收治病人。等一切安顿的差不多了护士长就让我们先回去休息,只留下需要值班的同事,在回去的公车上我一直在想这群新冠病人会听我们的安排吗?会不会突然“袭击”我们?这样的担忧一直持续着,记得25号那天,我和同事为32床的病人发口服药,他突然发狂打翻了药还对我们吐口水,当时真是吓死我了,现在想想都后怕,但是也慢慢理解了病人的心理,没那么害怕了,也能很好的适应了。 <br></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 到一线支援快四十天了,感触最深的是和我一起上班的90后们,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责任感,担当,勇敢与奉献…..也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其实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br></h3><h3></h3><h3></h3><h3></h3> <h3></h3><h3> 说心里话,做的都是本份事,要说奉献,也仅仅是战“疫”寒冬里一根稻草而已!救死扶伤是初心,听从召唤是使命!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 <br></h3><h3></h3> <h3></h3><h3> 愿春来,疫去,山河无恙! 愿情存,疾散,你我安好! 愿城市道路,车水马龙,繁华依旧! 愿人们面庞,脱掉口罩,笑容绽放! 愿岁月静好! <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