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的超长寒假,对14亿中国人而言,可谓五味杂陈:是爱你爱你,还是恨你恨你?是安静与淡定,是孤独与烦躁,还是激动与兴奋?对所有的青少年学生而言,是放松,还是放纵?你是“龙”,还是“虫”?</p> <p> 2020年1月22日武汉封城,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战“疫”吹响了冲锋号,全国各地优秀有担当的医务人员舍小家,逆风而行,不论生死,驰援武汉、湖北,此时,全国上下积极响应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以家庭为单位过回“宅生活”。于是乎,社会人的角色瞬时转化:一线医护人员成了战士,全国人民都成了厨子,全体老师成了主播,机关干部成了门卫,中年父母成了哭笑不得的班主任!只有孩子们,依然是天下无敌的神兽!</p> <p> 我和众人一样,没有拜年串门,没有走亲访友,年味虽淡,但家味却是浓浓的。虽足不出户,但在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并不妨碍信息的传播与人际的沟通,作为一个闲人同时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也休闲、追剧、阅读与写作,但没有少关注教育、关注复学,更没少关注我的学校,我的同事,与我那么多的孩子。我更关注的是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而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对他们的表现我百感交集,有赞叹与欣慰,亦有困惑与担忧。</p> 对孩子们的赞叹与欣慰 <p> 1月28日海南中学模拟联合国协会总监、共青团员,高三(18)班真郑雅雯等三位同学发起疫情防控“第一捐”,筹集善款15281元,购买消毒液100瓶送往三亚市人民医院,为湖北安陆市第二医院与恩施市中心医院分别购买护目镜1000副和400副。</p> <p> 海南中学爱心公益社团——光合作用社社长、共青团员高二(14)班吴虹宜同学,先后两次开展募捐活动,第一期募得的3千元交给“中国麦田计划”采购医用物资送给黄冈市风县妇幼保健院。</p> <p> 2月9日,一则《海南中学高二女生组织筹款10多万元把海南瓜果运送到武汉餐桌》的新闻火遍海南人民的朋友圈。海南中学共青团员高二(9)班郑雯予、高二(1)班叶千秋与郑璇(原海南中学学生,现就读国外)共同发起了支援武汉物资募捐活动。她们经过多方联系沟通,短短三天里募集了11.9万元,从销路受阻的海南菜农手里购买了约60吨的瓜菜驰援武汉,既帮助了湖北疫区人民,也解决了海南菜农的燃眉之急。孩子们的善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深深地感染影响了身边的人。</p> <p> 2月16日,海南中学高二(1)班共青团员王靖皓和原海中初中同班同学王贺(现在美国求学)及王贺的亲妹妹王艺潼同学发起了募捐,共有190多人捐款9万余元,他们克服了学习任务繁重和医疗物资采购受阻的困难,在多方资源的协助下,开通特殊援助通道第一时间将筹集到医疗物资送达湖北荆州海南援助医疗队的手中。</p> <p> 2月 27 日,海南中学初一(12)班少先中队全体同学在班主任王羽老师及家里幼儿的支持下,捐出4万多元春节红包,为湖北方舱医院购买急需物资、捐赠一万只医用外科口罩给海口市第五人民医院,并筹集善款购买一批蔬菜和医疗物资运往武汉。</p> <p> 停课不停学,全面学。没有上下课的铃声,却有我乐学的海中学子,没有规定的课程和课时,却有自我安排的内容与时间。“宅”起来的同学们,线上线下阅读听课,一篇篇真实感人的体会文章,在师生中传播分享。一张张同学们参与制作的美食图文在激励着同学们的创意。海中人在闲时也充实着,收获着。</p> <p> 以上孩子们的爱心善举和自律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龙者精神,彰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展示了海南中学“尚德 睿智 唯实 创新”的校训,体现了海中学子“心灵自由,学习自主,行为自觉”的价值追求。这些孩子中,郑雯予、叶千秋、郑璇、王靖皓、王贺当时是我校的初中同班学生。</p> <p> 我们在讲家庭教育中常提到这样一句话,我们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父母是原件,学校老师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我与以上同学的父母也时常交流,欣闻孩子义举被宣传时,我的第一直觉是“原件好啊!”</p> <p> 郑雯予同学的父亲、郑振彪博士感慨道:“孩子们,在社会的眼光中,你们是网络游戏的爱好者或者是追星的傻粉丝,在老师和家长的眼中你们是"三点一线"的沉默者。但是,你们的行动让我惊叹:原来家事国事天下事都装在你们的脑中!你们博爱天下,你们智慧非凡,你们行动迅速!勇于把天下责任扛在肩上!这不止是个人的能力,而是一个群体一一00后的共同价值和能力,我给你们大大的赞:你们必将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国家会因为你们而更加伟大!你们干得漂亮!太棒了!”</p> 我的困惑与担忧 <p> 当我们的白衣天使们疫区逆行,我们的产业工人投身一线作业,84岁的钟南山院士夜以继日、抗击病毒之时,我们不少同学也在网上听课、做作业、网上阅读打卡、网上书法、英语单词阅读打卡等自发行动,还有许多同学主动做家务活,学习煮饭、炒菜,更有不少同学坚持户内锻炼,养精蓄锐,厚积薄发。可谓烈火炼真金,灾难见精神,呈现龙者精神!</p> <p> 在为弟子们感叹、激动、自豪之时,也听闻许多家长的诉苦。史无前例的春节长假,我们的孩子都过得好吗?</p> <p><b><i>担忧一:孩子们,你们是安静还是孤独?</i></b></p> <p> 近2个月时间宅于斗室,智者为静,愚者为孤。静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安静不仅是外部环境,如静静的街道、静静的村庄、静静的小区,静,更是内心的境地,安静久了不免会产生孤独,但也唯有安静和孤独才能让人自觉。《呻吟语》说:“天地万物之理,出于静,归于静。人心之理,发于静,归于静。静者,万理情义,万化之枢纽。”唯任行学均于斗室。</p> <p> 没有同伴面对面的交流,往常的生活节奏、生活规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龙”者学会反思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借静补缺补漏,补短科目;“虫”者一片空白,无所事事,苟且偷生,孤独无趣。疫情也许是道坎,你是学会宁静致远还是孤独彷徨。</p> <p><b><i>担忧二:孩子们,你们是学习还是游戏?</i></b></p> <p> 没有同学们的相伴,没有父母的叮嘱与监督,这个时候的你们都要是一样的。可这也是你们新学期的分水岭。“龙”者主动完成寒假作业,根据学校老师的要求坚持线上听课、作业、反馈,课下抽空广泛阅读,读名著、读经典,人们常说,阅读要在八年级之前有充分的积累,因为初三和高中的功课繁重,空闲时间有限。也有人说,得阅读者得语文得高中考。可“虫”者作业搁弃,边玩手机边听课、课一停游戏开,父母无奈;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据我了解,对于线上学习,给孩子配手机与班级、老师沟通,许多父母焦急万分,生怕你们无法控制、视力下降,且担忧你们手机不离手,电脑桌久坐,没有好好学,落下一身病。家在农村、网络卡壳的同学想学都难,可有的同学网络畅通变成游戏无度,浪费资源。父母在线办公变成在线陪读,吃力不讨好。疫情或许是你们的一个分水岭,“龙”者进,“虫”者退。</p> <p><b><i>担忧三:孩子们,你们是构筑亲情还是势不两立?</i></b></p> <p> 没有哪个年代的父母像现在的父母那么关注孩子的成长,没有哪个年代的父母像当下的父母那样焦虑孩子的未来。也许你会觉得父母多此一举,代沟所至。同学们平时大多住校,父母想见一面,多和你们说一句话的机会都难得,可疫情让一家人长时间居家团聚,是“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相见才有味”还是“睁眼闭眼除了父母就是书本”的尴尬?“龙”者,在这封闭的家庭生活中,主动与父母交流,其乐融融,你们的豁达成了家庭幸福的晴雨表,有的家长高兴地说“坏事变好事,能有这么长时间与孩子朝夕相处,交流畅通,像天天得奖一样开心。”而“虫”者,抱怨父母时时刻刻盯着自己,话不投机半句多,貌似父母欠他什么似的。有的父母甚至说“真不懂怎样去相伴自己的孩子,对他(她)们整天小心翼翼,生怕孩子发不明火。”如果说,孩子是树苗,家长和老师是园丁,家庭就是土壤。当下家长这个园丁的角色更加凸显,然而父母此时作为园丁的修剪与浇灌,树苗的成长轨迹是有差异的。我常说,“敬老师者进步,爱父母者幸福。”疫情也许是机遇,是亲人更亲还是亲人变仇人!</p> <p><b><i>担忧四:孩子们,你们是劳作参与者还是美食吃客?</i></b></p> <p> 国家教育方针几经修缮,从“德智体”到“德智体美”、“德智体美劳”又因为学校缺乏劳动的时间与空间又改成“德智体美”。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重新提出“德智体美劳”,可见劳动对新一代青少年的成长是非常必要的,劳动不是让你去当工人当农民,劳动及劳动意识无处不在。我们不可否认,在学校的日常劳动中,不少同学是积极参与的,但和在家里的表现却不一致,“i代人”、“z世代”早已习惯外卖,家里生一次火都很难,这样的家庭就缺少了家的味道。</p> <p> 疫情是灾难,但也造就了千万个家庭成员成了美食大厨。居斗室之家,正是给我们参与家庭劳动实践的好机会。校工会校团委组织的师生美食分享,为师生的厨艺提供展示的平台。“龙”者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饶有兴趣地跟父母学习炒菜做饭,成为小厨师,与家人分享劳作之美。“虫”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完完全全的吃客,甚至挑三拣四不尊重父母的劳动。据某个机构调研,一个人会做家务,爱做家务,以后好就业,从业后提职提薪快,你们觉得有道理吗?疫情居家是条道,走好是康庄大道,走不好是泥泞小道。</p> <p><b><i>担忧五:孩子们,你们是动了还是呆了?</i></b></p> <p> 生命在于运动,可两个月的斗室生活也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龙”者因地制宜,坚持每天一定时间的锻炼,跳跃、仰卧起坐、俯卧撑、与父母游戏等等,在运动中活络筋骨,精神百倍,家人相互考评,亲情倍增。“虫”者理解成无聊、无趣,把自己变成了真正的虫子。“龙”者之所以是龙,是因为他们将运动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自我的需求,一种对家人与社会的责任,做好自己,做一个健康的自己,是对自己、家人和社会的一种责任与贡献。“虫”者认为唯我独尊,事不关己。殊不知,疫情的发生,给人类是一种教训,也是一次启示,告诫我们学会敬畏生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才是战胜病魔最有力的武器。疫情也是一杆称,能衡量出一个人是强者还是弱者。</p> <p><b><i>担忧六:孩子们,你们是备考还是怠考?</i></b></p> <p> 史上最长假,中考仍将旧,预计开学时间还会推迟,而且新学期的上课时间至少减少八个周,八个周有多少节课?课程怎么办?“龙”者坚守疫情无情我先行,不能让疫情影响我的学业,线上跟着学、自学随时备考,查缺补漏,自学预习,怀着“中考有我,备考一定有我”之信念。虫者,怀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自得,等待着开学,等待着老师的安排。不急,不急!</p> <p> 人们常说,初一不相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初一的同学们,你们步入初中仅一个学期,小学与初中是一个转折点,也是一次人生的“断乳”,在新的学校,新的课程,新的人际关系中能否尽快适应,此时是一个分岔口。初二的同学们,复学之后顶多有三个月的时间学习,你们将面临生地会考,你们准备好了吗?初三的同学们,复学一个月即将体育中考,不足一百天将参加中考,你们努力了吗?“龙”与“虫”正是在这个时刻分道扬镳,泾渭分明。疫情是一张榜,你是榜上有名还是名落孙山?</p> <p>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担当,国难当头,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制度优越,体现了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国难兴邦、团结互助的文化自信。这次疫情是灾难,但也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次历史性考验,是对我们的广大青少年一次最经典最现实最深刻也将是最深远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国家、伟大的人民一样步调一致,一声令下,十四亿国人各司其职。做为当代青少年的同学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待着你们去践行,去实现。人生处处是起跑线,不管你之前的表现是“龙”还是“虫”,我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与祖国的人民一起奋进,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p> <p> 疫情是灾害,也是一次教训和警告。人类与自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心怀敬畏之心,我们要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人与世间万物。只有心怀敬畏,才能志存高远。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弘扬“龙的精神”,但成“龙”不一定要体现在“惊天动地”的非凡事迹,更多的是要切合自身的实际,爱护好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我服务快乐多。今天你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明天你就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