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庚子年的春天,对于我们初三毕业班来说,本来是一如既往的忙碌上课紧张复习频繁测试的时候,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却把我们广大的师生困在了家里。</p><p> 停课不停学。东方中学在疫情严重的形势下,没有坐等没有观望,而是积极搭建起北京四中网校和钉钉群两个网络平台,充分发动广大师生利用好网络手段和网络资源,开展网络课堂教学,用这种与传统课堂教学截然不同的教学形式,打造出一个为学生喜闻乐见又高效实用的课堂模式。</p> <p> 面临繁重的毕业任务和沉重的升学压力,我们这些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却从未放缓忙碌的节奏。崭新的教学形式要求老师要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技术,要能够搜集尽可能多的网络资源,要能统筹各种网络教学手段,并最终娴熟而圆满地展示在学生和家长面前。</p><p>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两位在这次活动中表现和成绩都较为突出的两位老师。</p><p> 一、赏析古诗词,品味责任和担当,紧紧把住时代的脉搏</p> <p> 我们组的徐志艳老师担任的是中考指导“古代诗歌阅读”这部分教学内容。教育部明确要求当下的网课绝对不能变相地把以往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打包搬到网络课堂上来,应该另辟蹊径,紧扣时代主旋律,上出大课堂的效果。</p><p> 那时代的主旋律是什么呢?大敌当前,抗击新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从大的方面说,国家举全国之力,外防输出,内防扩散,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担当;小的方面来说,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倾人力物力支援湖北支援武汉,广大医护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敢牺牲,勇奉献。</p><p> 这些时代的最强音是凭空迸发出来的吗?不是!</p><p>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p><p>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p><p>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时代的这股清泉,其实它的源头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我们源远流长璀璨夺目的古代诗歌!-------“诗言志”。</p><p> 《中考指导》“古代诗歌阅读”中在“复习策略”中提到,赏析诗歌要“读诗文,明内容”;“析意象,品情感”。-----徐老师基于以上的认识,就确立了复习这部分内容的第一堂课的基本想法:从当下出发,引导学生回忆所学所知的古代诗歌中体现诗人责任担当情怀的诗篇诗句,然后再回到当下,感悟那些仍然奋战在一线的人们他们一脉传承的时代精神,从而激发他们刻苦学习,报效人民的热情。</p><p> 为此,她准备了充分的音频视频资料,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诵读诗歌,陶冶情操,培养情怀。</p><p> (1) 以一问战国时荆轲的名句开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并让学生同步默写出来展示。把学生的情绪也带动起来。这是身赴虎穴的慷慨悲歌,这是为国献身的英雄壮举,令人热血沸腾,气冲霄汉。</p><p>然后,徐老师又用画板展示了岳飞的《满江红》,要求说出其中的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再播放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齐诵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p><p>补充展示: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p><p>接着启发:这些为什么会成为名句?徐老师点拨:这些优秀诗词,有对艰危时事的忡忡忧心,有对普通百姓的殷殷深情,有对光明正义的孜孜追求。为社稷高歌,为黎民请命,敲时代之警钟,唤社会之良知。展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进而拓展:83岁的钟南山院士劝别人不要去武汉,而自己身先士卒,不顾安危。这就是大格局,大境界!</p><p> (2) 徐老师展示课堂练习,诗句填空:</p><p> 1、 不畏浮云遮望眼,————————————。</p><p> 2、 ————————,一览众山小。</p><p> 3、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p><p> 4、 ————————,柳暗花明又一村。</p><p> 5、 江山代有才人出,————————。</p><p> 6、 沉舟侧畔千帆过,————————。</p><p> 7、 青山遮不住,————————。</p><p> 然后给学生设置问题,并回答在题板上:这些诗句又都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路历程?</p><p>要求学生用录音的形式展示,最后老师总结:这些诗句,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有登高望远的执着追求,有物极必反,绝处逢生的自信,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认知,有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的信心。。。。。他们成熟的心智,不正是我们间接感受、催我们成长的精神食粮吗?</p><p> 徐老师来了一段即兴演讲:我们面临繁重的毕业和升学任务,面对疫情对我们带来的困扰,有些同学可能紧张、恐惧,甚至沮丧。。。。。。但是,想一想我们的古人他们在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能不能从他们的诗词中受到启发、获得正能量呢?</p><p>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字一句动人心。我们从吟诗诵词中,可以感受到天地之灵气,日月之光华,能欣赏山水神韵,陶醉花鸟欢愉,让心胸更开阔,性格更阳光,生活更快乐。同学们,请你们广开思路,每人各举一例,谈一谈,用录音的形式展示给大家。</p><p> 在同学们的即兴回答中,有举东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有举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有举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有举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有举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p><p> 同学们的回答激情澎湃,或感慨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赞叹古人宽阔的胸襟、远大的眼光,或崇尚古人豪迈的气魄,坦荡的胸襟。。。。</p><p>徐志艳老师的这堂网课,立足调动学生热爱古诗词的兴趣,整体把握一首诗的意境和主题,学以致用。并引导他们关注参与当前的抗击新冠肺炎的伟大斗争,培养他们从古诗词中汲取营养,塑造个人健康健全的心智心灵的习惯。-------这些才是正确整体感知一首诗的开始。同时还充分运用了网络多媒体的多种表现形式,从听说读写各方面都设置了活动和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和社会效果。</p> <p> 二、鸿雁传情传思,传承中华思想和文化</p> <p> 我们组受到好评的网课还有孙俊茹老师主讲的《中考指导》“语言综合运用”部分的“应用文本----通知、假条、借条、寻物启事、招领启事、书信等的修改”。我们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她的教学设计思路吧。</p><p> 这些应用文本的格式、修改技巧,《中考指导》上有详尽的讲述。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精神,这些内容不应该成为网课的主体。孙俊茹老师就想着利用网课这种能够综合调动多种媒体形式、容量大、效率高、学生喜闻乐见的特点,拓展一下这部分的内容,把重点从修改,放到启发学生对这类应用文体再认识再感知、从而重写作上面来。</p><p> 孙老师想把其中的纸质书信单独拿出来做做文章。许多人觉得这些实用文本,特别是纸质书信这种文体形式在网络时代几近“灰飞烟灭”,成为古董了,所以也不怎么写不怎么看了。那么书信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p><p>孙老师一上来通过PPT展示了当下一封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16岁武汉高中生陈琪方,写给同龄患者的一封公开信:</p><p> “当我得知我年迈的外公也在前线时,眼眶早已通红。还有我的妈妈,都说他们是党员,会冲上前线。哥们,挺住!我把我的外公还有妈妈都借给你了。”</p><p> 这封信有内容、有书写、有媒质,它早已在读到它的每个人的脑海里具象化成了一个激发乐观向上精神的形象!这当然是非纸质的东西所不能够实现的效果。</p><p>然后,孙老师利用多种形式,向大家传达出如下的认识:</p><p> 时代的发展,已让我们与纸质书信渐行渐远。非正规的,通个电话就可以,即便是微信、短信、微博,又有谁会刻意去保存?大多数的时候,总是随手就删掉,只因为它们占用手机或电脑空间,使系统变卡。正规的,也就是电子邮件而已,那也只能称得上是邮件,而不是书信。</p><p> 书信之中,总是蕴含着感情,包容着回忆。而邮件,某种情况下,和及时贴、便笺纸并没有太多的区别,总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派头。甚至连开头的称谓也没有了。其实想想也正常,连纸质的书信大家都不写了,又还有谁会在意那通常用在书信里的称呼?一再放弃传统、颠覆伦理,我们彼此还会有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关爱吗?</p><p> 更重要的,纸质书信,有着一个用心打磨、情感氤氲的过程,饱蘸浓浓情义,寄送收发的不易,都让传统的纸质书信,融入了非同一般的情感。再者,纸质书信与汉字书写的结合,更让其成为融汇传统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我们学过的《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还有荡气回肠的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背后都浸润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p><p> 信,虽其主要目的是沟通工具和形式,但因这种形式中蕴籍着丰富、深厚、深刻的情感内容,也使得它从一开始,就不仅仅停留于交流载体这一纯粹的工具意义上。字如其人、见字如晤。在信息不发达的过去,对天各一方的亲友而言,书信成了其唯一的交流工具。所以,当人们写信时,全身心投入,凝聚着饱满、丰厚的深情。写信人与收信人,都会有“家书抵万金”的重重复重重之感概。所以,提笔写信,每个字,甚至每个标点,写者都会落笔谨慎,让字字蕴含深情;读信人也会一遍遍努力从字里读出字来,从字里读出千山万水相隔的那个人的身影和心灵来。信,成了昔日人们情感的结晶、记忆的附著和怀念的信物。比如我们熟悉的鲁迅许广平的《两地书》,傅雷的《傅雷家书》。</p><p> 同时,中国汉字的奇妙处,还在于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和文化——书法。纵观过去,一封封留存于世的书信,都成了历史标记和文化遗产,成了后人研究历史、欣赏文化的佐证。其在书法的艺术形式上和内容的历史性上,都成了中华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记忆。哪怕仅从一封封历史上保留下来的书信中的书法上,都堪称保存和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与文化遗产。</p><p> 孙老师的网课,使学生认识到,只有能够沉淀的文字才有可能成为文化,无论它是文学的还是实用的。只有我们不断地去践行去充实去延续,书信这种存在了几千年的文字形式才能永远成为我们中华文化中璀璨绚烂的珍宝。 </p><p>撰稿:贾天洲</p><p>审核:郭桂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