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最近对特级教师贲友林的一句话深有体会:教育教学是一门忽悠学生的学问。我们得想办法忽悠学生动起来。</p> <p> 我们的上课形式、作业形式、批改方式灵活多样,在线交流,比平时在学校交流丝毫不会减少。语音,或干脆视频聊天式批改作业,也能起到每个人都有面批面改的效果。</p> <p> 这样为了加深孩子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鼓励他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课堂能容的理解,要求是:只要让老师知道你做了什么就可以。</p> <p> 学习了正方体和长方体之后,对于线上没时间讲透彻的实际问题,我们采用录制小视频的微课形式,给学生发送3——5分钟的视频讲解,这样的讲解方式可以经过多次录制,调整教学语言的严谨性,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p> <p> 同学们的效率提高了,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多了,我们安排了弹性作业,在完成课本少量练习题后,鼓励同学们用心通过操作、感知,反思,层层递进内化知识。例如:</p> <p>有的同学做了单元知识思维导图:</p> <p>有的同学做了手抄报:</p> <p>有的喜欢动手拼摆几何组合体:</p> <p> 有各种不同的实践活动。</p><p> 果真从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有的是概念不够清楚,有的是用排水法测量体积时,忽略了没有没入水中的部分体积等等,通过活动,加深了理解,发展了学生思维。</p> <p>怎么平均分蛋糕</p> <p>体积和容积的理解</p> <p>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p> <p>有的把活动实践过程用文字和图画表达出来。</p> <p> 有的同学用课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小实验,去发现知识本身的来龙去脉,有的做了实践活动,同时引申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和家长一起制作了美篇,来记录孩子学习活动的过程,真的让我眼前一亮,直接奖励孩子两张奖票,孩子一兴奋,将下一节课又做了实践活动,并且又制作了美篇。</p> <p>这是她们做的美篇:</p> <p>数学活动能让孩子上瘾,乐此不疲,家长也耐心支持!</p> <p>我仿佛看到了这个孩子已经开挂的人生,看着她们认真做事的样子,由衷的觉得真美!</p> <p> 在第一个孩子制作了美篇,看过她的实践活动和相关拓展点之后,我就面向全体同学只做了生活中的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拓展微课,尽可能抓住每一个课堂生成。</p> <p> 这段时间收获的有利于数学教学的两个法宝:</p><p> 一、 要寻找身边的数学</p><p>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实践活动从数学的需要出发,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我们在数学教学工作中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快乐地有效地学习数学。</p><p> 二、 要加强实践操作</p><p> 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再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p> <p> 开展更多的数学实践活动,忽悠孩子们动起来,我们才能发现好的课堂生成和相关拓展点。灿烂的明天正在向我和孩子们招手!</p>